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脏损害(HIM)早期诊断和及早微量多巴胺治疗对HIM预后的影响,探讨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对63例窒息新生儿48 h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及心电图QT间期弥散度(QTcd)明显异常的HIM患儿及早微量多巴胺治疗,1~2周后再复查并与32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HIM组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发病48 h内CK-MB及QTcd均明显升高(P<0.001),经及早微量多巴胺治疗等措施1~2周后HIM患儿CK-MB及QTcd均显著下降,而产后缺氧组较胎儿期缺氧组下降更明显(P<0.005),且胎儿期缺氧组并发症多,预后差(P<0.005).结论CK-MB及QTcd相结合可作为HIM早期诊断指标,及早微量多巴胺治疗等措施,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3.
复方丹参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DS)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心脏损害(HIM)的疗效。方法 将62列HIM随机分成两组,31例常规治疗加DS治疗,其余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5);治疗组QT离散度(QTd)缩短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汪肌酸磷权激酶同功酶(CK-MB)下降也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DS)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脏损害(HIM)的疗效。方法 将62例HIM随机分成两组。31例用常规治疗加DS治疗,其余的仅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5);治疗组QT离散度(QTd)缩短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及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下降也显著优于治疗前(P相似文献   

5.
里尔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里尔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窒息并伴有心肌损害的新生儿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常规给予肌酐0.1、维生素C0.5加10%萄萄糖50ml静脉滴注,1次/d,7-10d为1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里尔统1g,1次/d,5-7d为1疗程。观察患儿意识状态、面色、呼吸、饮入量、生理反射、心率、心律、心音、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未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结论:里尔统用于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及脑损害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卢林阳 《工企医刊》1999,12(6):101-1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认真加强临床护理,消除或减轻脑细胞继发损害的各种因素,是提高HIE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合理用氧,防止脑组织继续缺氧由于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血氧浓度常明显降低,如脑组织持续得不到氧气,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变化,探讨检测h-FABP的价值。【方法】对59例新生儿HIE发病24~48h和治疗10~14d后血清h-FABP和CK—MB值进行两次检测。并与30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病48h内与对照组比较,新生儿HIE血清h-FABP及CK-MB值显著上升(P〈0.01)。治疗后,HIE患儿血清h-FABP和CK—MB值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HIE患儿血清hFABP检出率为44.1%,CK—MB检出率为23.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5.446,P〈0.05)。血清h-FABP和CK—MB识别HIE患儿发生意外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76.5%,阴性预测值为100%和91.1%。【结论】h—FABP定量测定可作为判断新生儿HIE病情轻重、评价学出意外的一项客观指标.且比CK—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6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20例和非干预组15例.对早期干预组从1个月起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训练至24个月,所有病例均于生后每隔3~6月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早期干预组12月、18月、24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比非干预组高(P<0.01),干预组预后不良发生率10.0%,而非干预组为33.3%.提示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及体格发育,有效地防治HIE所致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探讨早期干预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6例中重度HIE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20例和非干预组15例。对早期干预组从1个月起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训练至24个月,所有病例均于生后每隔3~6月进行智能发育检测。结果:早期干预组12月、18月、24个月时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比非干预组高(P(0.01),干预组预后不良发生率10.0%.而非干预组为33.3%。提示早期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及体格发育,有效地防治HIE所致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范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404-2405
目的探讨早期的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2例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随机平分为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阶段评估和最终评估,并分析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影响。结果干预组HIE患儿在智力发育、运动、适应行为、心理方面的测试数据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的护理干预如加强患儿的强化教育及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儿智能发育,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K+、Na+、Cl-、BUN变化。方法:观察66例HIE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轻度与中重度、HIE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K+、Na+、Cl-、BUN改变。结果:HIE急性期较恢复期血清K+高,Na+、Cl-低,BUN高;中重度HIE较轻度血清K+稍高,Na+、Cl-低,BUN高;HIE较对照组新生儿血清K+稍高,Na+、Cl-低,BUN高。结论:HIE急性期存在低钠、低氯血症及氮质血症,与HIE程度呈正相关,并有轻度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12.
刘江海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81-1882
目的:观察苯巴比妥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4.5μg/(kg.min),同时加用盐酸纳洛酮0.1 mg/(kg.d),输液泵维持24 h持续经脉滴注,连用7天。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肌肉张力的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4%(30/34)、76.47%(26/34),两组比较P<0.05;治疗后的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肌肉张力的恢复时间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苯巴比妥可以降低HIE的发生率,与纳洛酮联用对预防HIE发生颅内出血及降低惊厥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王艳娟  卢云  吴晓庆  陈娟  郑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0):4725-4727
目的:探讨连云港市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的早期诊断及识别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连云港市8 532名0~3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查出可疑儿童,进一步应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8 532名儿童中9名为孤独症阳性,阳性率为10.55/万,其中<1岁1例,1~2岁3例,2~3岁5例;男孩7例,女孩2例。结论:加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早期识别能力,做到早期诊断孤独症患儿,对孤独症患儿的日后康复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王艳娟  卢云  吴晓庆  陈娟  郑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236-4238
目的:在进行婴幼儿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早期诊断孤独症患儿,为早期干预做准备,并总结早期识别患儿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连云港市8 532名0~3岁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CHAT)筛查出可疑儿童,以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的诊断依据进行确诊。结果:8 532名儿童中9名为孤独症阳性,阳性率为10.55/万,其中1岁内1例,1~2岁3例,2~3岁5例;男孩8例,女孩1例,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P<0.05)。结论:加强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对孤独症患儿的日后康复意义重大;总结出的早期识别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方法,为婴幼儿父母及医务工作者提供早期筛查孤独症患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段为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0例,随机分组,两组各30例。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控制组,基于此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实验组。比较两个组别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个组别PLT、Ret、Hb、NABA评分等指标治疗前未表现出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个组别上述指标对比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效果确切,即可促进患儿智力、运动等发育,因此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的变化,分别研究aEEG分类与HIE临床分度、HIE头颅CT分度的关系,探讨aEEG在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48例有窒息史的HIE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分度分成轻、中、重度HIE组,分别为20例、16例、12例;根据头颅CT分度分成轻、中、重度HIE组,分别为18、18、12例。按aEEG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轻度异常和重度异常3种。观察48例HIE新生儿aEEG的特点。结果 临床轻、中、重度HIE患儿aEEG异常率分别为13.3%、86.7%、100%,aEEG异常程度与HIE临床分度密切相关(r=0.853,P<0.000 5);头颅CT轻、中、重度HIE患儿aEEG异常率分别为10.5%、82.4%、100.0%,aEEG异常程度与HIE头颅CT分度密切相关(r=0.825,P<0.000 5)。结论 aEEG异常程度与HIE临床分度、HIE头颅CT分度均密切正相关,在早期诊断HIE、判断HIE病情程度及预测预后方面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症手术后行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治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29例急诊术后并发急性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转归的特点。结果康复22例,死亡7例,治愈率75.86%。结论去除病因,尽早诊治早期DIC,祛除病因,做好凝血监测,指导肝素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体征和误诊情况,结合诊断标准,提出诊断建议。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出现不典型临床表现,根据家族史,积极进行骶髂关节和HLA-B27检查,可作出早期诊断。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与观察,对预后和转归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合并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7例H IE合并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NBNA评分,心功能,心肌酶的变化情况。结果:磷酸肌酸钠的疗效显著,两组间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明显改善H IE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脑及心肌细胞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