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以评估糖尿病的病程、发展及预后。方法使用微循环分析仪,按田牛加权积分原则对94例老年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进行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并发肾病组各类积分值(形态1.6±1.3、流态1.8±0.7、管周状态2.2±1.3,综合5.6±2.6)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并发高血压组和心脏病组比较,管周状态和综合积分值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发高血压组与并发心脏病组的流态积分值(分别为1.6±0.8、1.7±0.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控制较好、无并发症的患者微循环障碍程度较轻;并发肾病患者微循环障碍明显,早期就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班博  王华 《山东医药》2000,40(14):13-14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短患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标记的方法,对山东地区汉族10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葡萄糖激酶(GCK)基因及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基因的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GCK等位基因A5与2型糖尿病组呈正相关(RR=15.70,P〈0.001);GCK等位基因A1、A3与2型糖尿病组呈负相关(RR=0.28,P〈0.001;RR=0.15,P  相似文献   

3.
中等强度急性运动对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们通过对2型糖尿病病人快步行走前后血糖的监测,探讨该类运动方式对餐后血糖降低的效果。对象与方法1.病人选择:按WHO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通过病史和门诊常规检查排除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和胰岛素、血糖高于22.4mmol/L[1]、不宜剧烈运动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严重慢性并发症患者。病人共33例,男性12例,女性21例,年龄42~78(57.7±9.2)岁,病程1个月~11年(3.9±3.2年),体重指数(BMI)25.3±3.4,腰围臀围比(WHR)男性0.908±0.042、女性0.857±0…  相似文献   

4.
用等电聚焦电泳(IEF)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12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oA-Ⅳ的基因频率、表型分布和血清水平,以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apoA-Ⅳ的多态性及其与apoA-Ⅳ血清水平的关系。结果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apoA-Ⅳ的两个常见等位基因频率为:apoA-Ⅳ*^1=0.9960,apoA-Ⅳ*^2=0;两个常见表型的分布为:apoA-Ⅳ1-1=99.2%,apoA-Ⅳ2-1=0;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与肌酐清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6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23例对照者的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在IDDM组,无论是肌酐清除率(Ccr)正常或减低,其GH值均为2.53±1.7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71±0.53μg/L(P<0.05),GH与Ccr呈负相关(r=0.63,P<0.01),NIDDM组Ccr<50ml/min者GH值为1.83±0.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Ccr>80ml/min组(GH0.83±0.49μg/L,P<0.05)。糖尿病(DM)伴微血管并发症者,GH值为2.92±1.70μg/L,高于无此并发症者GH1.24±0.97μg/L,(P<0.01),认为GH与DM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8名贲门切除吻合术患者均显示食管内有明显的核素返流。对34名食管狭窄进行了72次扩张,并结合抗返流治疗。结果表明:(1)91.2%狭窄解除,近期(10天内)进食计分(0~3)从扩张前的1.18±0.75增至2.59±0.66(P<0.001);远期(平均19个月)进食计分为2.31±0.70,仍明显高于扩张前(P<0.01)。(2)8例局部注射激素,2个月后进食计分为2.5±0.5,而19例对照组为2.1±0.5。(3)平均扩张次数为2.1±1.1次。除1例扩张后并发出血外无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AT1A/C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AT1的All66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联。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探查AT1的All66C 基因多态在正常对照组(73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简称糖尿病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简称合并冠心病组43例)中的基因频率分布,并分析其对以上疾病发病因素的影响。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AT1的 1166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6. 02,P<0. 05)和单纯糖尿病组(X2=5.71,P<0.05)。结论我们的结果提示携带AT11166C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携带A等位基因更易罹患冠心病。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患者α-颗粒膜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55例,无微血管病变49例)及38例健康人GMP140含量和血小板直接计数,并对部分患者作治疗前后的动态观察。结果血小板GMP140及血浆GMP140含量,2型糖尿病组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01),有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01),有微血管病变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血小板GMP140与血浆GMP140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1=0.69,r2=0.75,P均<0.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健康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患者血糖控制后并坚持服用阿斯匹林6个月,GMP140含量及眼底改变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GMP140含量测定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者观察了56例糖尿病并发心脏病的心阻抗图波形,并以56例冠心病与56例正常人组作对照,结果见表1。    表1 3组测量指标比较(n=56,x±s)项目正常组冠心病组糖尿病性心脏病组Q-C/Q-X0.32±0.080.3±0.07a0.29±0.08a,dB-C/B-X0.17±0.050.26±0.07b0.24±0.07b,cSV(ml)76.72±16.4345.10±15.01a43.52±12.03cCI(L·min-1·m-2)3.23±0.911.82±0.47a2.01±0.…  相似文献   

10.
血,尿α1—微球蛋白测定对NIDDM肾病变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尿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血、尿α1-M与UAE呈显著相前(P〈0.01)。(2)血、尿α1-M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无DNA组与早期D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提示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3)血、尿β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Oddi括约肌测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胆石症、胆囊切除术后等胆系疾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FD)、糖尿病胃轻瘫(DGP)等非胆系疾病Oddi括约肌(SO)功能变化,通过内镜采用灌注式高分辨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对15例胆系疾病患者、13例非胆系疾病患者进行Oddi括约肌测压。结果显示,胆系疾病组的胆总管压力、SO基础压及蠕动波振幅明显高于非胆系疾病组(6.86±0.63kPa与1.27±0.10kPa,P<0.01;7.31±0.95kPa与1.87±0.16kPa,P<0.01;32.00±1.2kPa与24.14±1.5kPa,P<0.05);同时,非胆系疾病组的十二指肠压、SO蠕动频率及间期较胆系疾病组明显降低、减慢及延长(1.42±0.26kPa与0.30±0.10kPa,P<0.01;3.6±1.2次/分与2.2±0.4次/分,P<0.05;7.4±1.2秒与11.0±1.8秒,P<0.05)。结果显示,无论是胆系疾病还是FD及DGP等非胆系疾病均有SO功能紊乱,但表现形式相反,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早期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研究早期糖尿病患者DR发病的危险因素,从而作必要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患者72例,进行了眼科检查和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收集1995年8月至1997年10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患者72例,按1985年WHO诊断标准确诊,1型患者1例,2型患者71例,男30例,女42例,(59.2±9.8)岁(40~68岁),病程(3.22±0.97)年(2个月~5年)。2.方法:均作眼底…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病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山东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和正常对照者105例的多个糖尿病修选基因及部分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D2S140等位基因2(OR=13.0094,P=0.0036)、GCK等位基因5(OR=10.1699,P=0.0345)及环境因素中的年龄(OR=1.5058,P=0.0293)、TG(OR=2.9105,P=0.0075)、apoB(OR=2.7481,P=0.0252)、LP(a)(OR=1.0031,P=0.0021)呈正相关,与FABP2基因无相关性,疾病的妻生与D2S140等位基因6(OR=0.0717,P=0.0001)、GCK等位基因2(OR=0.2237,P=0.0006)及HDL-c(OR=0.5249,P=0.008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LADQβ链第57位非门冬氨酸(NA)或门冬氨酸(A)与华南地区1型糖尿病易感性或抵抗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步法序列特异性PCR技术(sPCR)对69例1型糖尿病病人和4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结果NA和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中分别为64.5%和35.5%,在对照组中分别为40.4%和59.6%(NA的相对危险度(RR)=2.68,P<0.01);表现型NA/NA、NA/A和A/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中分别为47.8%、33.3%和18.8%,在对照组中分别为31.9%、17.0%和51.1%(P<0.01),其中表现型A/A频率在1型糖尿病组的分布明显较对照组降低(RR=0.22,P<0.01)。等位基因DQB10302和DQB10201在1型糖尿病组中,频率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研究提示NA与华南地区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呈正相关,A与华南地区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呈负相关。这种关联在儿童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11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尿α1-M、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及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进行检测比较研究。结果显示:①血、尿α1-M与UAER比较呈显著正相关(P<0.01)。②血、尿α1-M临床糖尿病肾病(DN)组、无DN组与早期DN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提示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指标。③血、尿β2-M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无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总胆管1.0cm以上结石(附1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后应用机械碎石器治疗总胆管1.0cm以上结石121例,其中1枚结石68例,2枚21例,3枚10例,3枚以上22例。结石大小:1.0~1.4cm63例,1.5~1.9cm35例,2.0~2.4cm17例,≥2.5cm6例。一次取净结石99例,2次16例,3次31例,4次1例,失败2例,总成功率98.3%,每例平均取石次数1.2次,术中渗血4例,术后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前准备要充分、器械消毒要彻底、操作时间不宜太长及术后卧床休息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血清Lp(a) 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了31 例非糖尿病患者和83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Lp(a) 水平,并分析它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的相关性。83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根据UAER 将其分为3 组:①非糖尿病肾病(DN)者32 例(UAER< 20 μg/min) ;②微量白蛋白尿者39 例(UAER 介于20~200 μg/min之间) ;③大量白蛋白尿者12 例(UAER> 200 μg/min) 。结果 (1) 非糖尿病患者和2 型糖尿病无DN 者间血清Lp(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86 .44 ±2 .10)mg/Lvs(93 .60 ±1 .86)mg/L,P> 0 .05〕;而在2 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者Lp(a)水平显著升高〔(141.19±2 .59)mg/L,与非糖尿病患者和2 型糖尿病无DN者相比,P均<0 .05〕;2 型糖尿病并大量白蛋白尿者Lp(a) 水平有进一步升高〔(247 .57±1 .90)mg/L,与非糖尿病患者、2 型糖尿病无DN者以及2 型糖尿病并微量白蛋白尿者相比有显著升高,P均<0 .05〕。(2)2 型糖尿病患者中, 血清Lp(  相似文献   

18.
血脂康对Ⅱ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验证血脂康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00例Ⅱ型糖尿病在原降糖措施的基础上分为四组,不合并(A组)和合并(B组)高脂血症各30例加服血脂康,不合并(C组)和合并(D组)高脂血症各20例不服血脂康为对照组,疗程2个月。结果A、B两组分别降低空腹血糖76%±77%和108%±96%,餐后2小时血糖141%±90%和122%±105%,糖化血红蛋白A1c11.0%±5.4%和63%±78%,总胆固醇9.0%±9.0%和15.0%±9.0%,甘油三酯4.0%±13.0%和21.0%±26.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值分别<0.05和<0.01),C、D组在观察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未见副作用。结论血脂康对Ⅱ型糖尿病除可调节异常血脂外,尚有一定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胃镜下局部药物注射止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恶性肿瘤的急性出血病例,在胃镜下局部应用无水酒精及巴特罗酶(batrobin)作粘膜下注射止血治疗。无水酒精及巴特罗酶治疗各20例,分别于胃镜下出血点周围粘膜下分点注射。无水酒精每点0;1~0;2ml,总量0.5~1.2ml;巴特罗酶每点0.2~0.5ml(1kU/2ml),总量1.0~2;0ml(0.5~1.0kU)。除1例喷射性动脉出血外,1次治疗均能有效止血,总有效率为97.5%。并且再出血率低。其方法简单,止血迅速,副作用小。40例中除1例局部注射无水酒精后溃疡面积稍有扩大外,其余均无明显的粘膜损伤及坏死,无1例穿孔。但对较粗大的动脉性出血则止血疗效差。由于巴特罗酶首次用于粘膜下局部注射止血,病例数较少,有待临床进一步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20.
康立舒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型糖尿病60例,单独使用康立舒胶囊2粒一日3次。2个月。前后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HbA1c、腺岛素(INS)、血尿酸(UA)及血常规、肝功、肾功变化。结果:治疗后FPG及2hPG明显下降(P=0.001,P=2.787),HbA1c平均下和1.73%(P=0.051)、甘油三酯(TG)下降0.59mmol/L(P=0.015)。空腹及餐后2小时INS无明显变化(P=0.197)。未发现血常规、肝功、肾功能的改变。结论:康立舒胶囊单独治疗轻、中型DM2能够降低血糖、TG,对胰岛素分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