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路径的合理选择、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91例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左胸切口75例,经右胸切口116倒。结果:经右胸切口切除食管长度足够,清除淋巴结彻底,不切开膈肌,吻合方便,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面有一定优势,安全性较好。结论:手术路径的选择主要依据肿瘤的具体情况和个人手术习惯而定,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对于食管中下段癌Ⅰ、Ⅱ期优先考虑经右胸路径手术。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部分食管切除术后易复发,手术效果不满意。为此,我们对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6月10日~2004年6月20日我院收治的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男42例,女26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8.5岁,中位年龄54岁。胸上段食管癌5例,胸中段食管癌48例,胸下段食管癌15例。病变长度3~10cm,平均5.5cm。病理分级:未分化1例,低分化29例,中分化33例,高分化5例。68例中单纯探查1例,因为肿瘤与胸主动脉呈冻结状态,手术切除67例。1.2手术方法患者取右半侧卧位45°,做左前外侧S形切口,前至胸骨左缘,后不…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部分食管切除术后易复发,手术效果不满意。为此,我们对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59例食管中下段癌患者,分别采用经左胸后外侧切口切除病变、胃-食管弓上吻合(简称一切口)25例,经上腹、右胸二切口切除病变、胃-食管胸顶吻合(简称二切口)34例。结果 59例患者全部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一切口和二切口两种手术方式比较,手术时间分别为(200.80±34.87)min和(210.59±30.8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9.00±194.03)ml和(352.94±114.11)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7.02±4.03)枚和(11.29±4.99)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残端癌阳性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二切口手术与一切口手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上腹、右胸二切口手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切除食管长度足够、清扫淋巴结彻底,同时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吻合方便,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杨林  张汝刚 《中华肿瘤杂志》1996,18(1):37-40,I001
自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作者在食管中,下段癌切除后,将胃经食管床移至弓上行食管,胃吻合162例,全组无吻合瘘及手术死亡,本术式因吻合后胃位于食管床内几乎不占用胸腔体积,从而有利于肺的充分膨胀,减少肺功能损失,又由于食管和胃保持直线关系,吻合口无成角改变,因此该处所受压力均匀一致,不易发生吻合口瘘,如果术后出现吻合狭窄,也便于扩张。此种方法对于压迫纵隔内渗血或纵隔面肺破裂损后漏气,鉴别胸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单层吻合术在食管贲门癌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5月对 11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实行单层吻合法 ,不做前后壁加强。此吻合法保证了吻合口良好的弹性及血运 ,减少了吻合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手术安全和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对于>75岁高龄老年食管中下段癌和贲门癌患者。我院采用上腹左侧旁正中切口联合胸小切口治疗>75岁高龄食管中下段癌和贲门癌8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3年4月1日~2004年12月30日天津医科大  相似文献   

8.
结肠代食管手术在食管癌治疗尤其是残胃并发食管癌患者中应用较多,文献报道经胸骨后及皮下途径在颈部吻合者居多,术后并发症也较多。本院2005-2009年收治11例残胃食管癌切除结肠代食管做胸内吻合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Yuan H  Guo S  Ding T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6):457-459
目的减少食管癌术后胸胃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其他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经食管床食管粘膜胃弓上吻合和胃斜形包套缝合治疗食管癌118例。结果全组术后无吻合口瘘和胃食管返流,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2.5%,手术切除死亡率为0.9%,心肺并发症发生率为11.0%。结论本吻合方法比食管胃经胸内弓上吻合更符合人体的正常解剖生理功能,并且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颈部行食管胃吻合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收集食管中、上段癌行切除术23例,经食管床上提胃至左颈部切口,采用反插法安置国产食管吻合器,完成食管一胃吻合术。结果2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未见并发症,随访进食正常。结论通过反插法安置国产食管吻合器能顺利完成颈部食管胃吻合,替代传统手术操作方法,简便可行,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Hu J  Cha Y  Ye D  Ni Y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97-199
目的 探讨应用新术式治疗食管中段癌及部分中上段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68例的疗效。其中食管中段癌49例,中上段癌19例。鳞状细胞癌50例,腺癌16例,未分化癌2例;双原发癌8例。Ⅰ期9例,Ⅱ-Ⅲ期59例。结果 全部食管切缘均阴性。无术后吻合口瘘,无手术近期死亡。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可经胸单切口最大限度地切除食管,尤其适用于部分食管中上段癌。该术式对游离胃长度的要求较颈胸腹三切口手术为低,而游离胃位于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内,故胸胃对术后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加之有主动脉弓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并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论 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中段癌的一种新术式,对部分食管中上段癌亦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需外科治疗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对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行外科治疗 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切除率 91 6% ( 87/95 ) ,并发症发生率40 0 % ( 3 8/95 ) ,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心律失常和呼吸衰竭。手术死亡率7 4% ( 7/95 )。随访 82例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2 1% ( 5 4/87)、3 3 3 % ( 2 3 /69)、2 6 1% ( 12 /4 6)。结论 :食管癌根治量放疗后需再次治疗的患者包括狭窄、溃疡、未控和复发 ,外科治疗效果较好。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选择合理的术式 ,围手术期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带蒂空肠短袖"防止食管贲门癌手术发生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51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21例,仅进行传统的食管、贲门癌切除及食管胃吻合术;带蒂空肠短袖组330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及食管胃吻合后,在吻合口表面套"带蒂空肠短袖",手术后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带蒂空肠短袖组患者手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反流的发生率分别为0.6%(2/330)、3.6%(12/330)和12.5%(40/321),对照组分别为4%(13/321)、10.9%(35/321)和12.5%(40/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带蒂空肠短袖"外套食管胃吻合口,能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也明显降低术后反流、狭窄的发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为探讨左胸、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的防治及术式的优点,回顾分析了681例左颈胸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痊愈出院653例(95.89%)。术后病理确诊淋巴结转移327例(48.02%),分组标记证实颈、胸和腹3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02%(41/681)、40.38%(275/681)和21.43%(146/681),残端癌发生率为1.32%(9/681),术后心电图异常者较术前增加明显。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77%(345/587)和35.66%(184/516)。初步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左胸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具有食管癌病灶切除彻底,残端癌发生率低,可同时清除颈、胸和腹3组淋巴结,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每组60例.多孔组给予常规多孔(3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随访3个月,采用Karnofsky(KPS)评分法评估生活质量.于术前和术后1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tisol,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并分析术中出血量、胸部引流时间、胸部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和肺功能改变.结果 单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部引流时间、胸部引流量和住院时间低于多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单孔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容积1 s(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 second,FEV1.0)和峰值流速(peak flow rate,PFR)高于多孔组,血清CRP、COR和ACTH水平低于多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多孔组(P<0.05),术后1、2和3个月KPS评分高于多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术后应激状态,促进肺功能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无法切除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2003年216例行开胸探查而未能切除食管癌患者及2024例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我院1954~1984年食管癌未切除手术248例和770例根治切除病例相比较。结果:1985~2003年资料显示,食管癌开胸探查率为9.6%(216/2240);食管癌肿瘤外侵部位最常见者依次为主动脉、肺门、气管膜部、支气管、下肺静脉、椎体及心包等;主动脉受累率为42.6%(92/216),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25.0%(54/216),远处转移率为21.8%(47/216).1954~1984年资料显示。食管癌开胸探查率为32.2%(248/770),主动脉受累率为35.5%(88/248),气管、支气管受累率为26.6%(66/248),远处转移率为19.8%(49/248);与1985~2003年比较,开胸探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查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食管癌切除的可能性与病程、症状、病变长度、肿瘤部位、分期和大体病理类型有密切关系。由于先进诊断设备的应用,食管癌开胸探查率较以前明显下降,肿瘤外侵和转移仍然是影响手术切除的重要原因。综合各项检查,正确评估切除可能性,可降低开胸探查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侵犯气管或食管的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 10年间收治的 2 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 8种手术方法。结果 :3例患者术后 2年内发生转移死亡 ;5例术后颈部肿块复发 ,4例拒绝再次手术而仅行放疗 ,现 2例仍带瘤生存 ;其余病例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对于没有广泛转移的甲状腺癌 ,尽管侵犯气管或食管 ,仍应行受累气管或食管的切除 ,以减少出血、梗阻、窒息等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总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再手术的诊断治疗经验,回顾性分析13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13例患者中,随访11例,失访2例。随访满1、3和5年者分别为11、9和2例,生存1、2、3和5年者分别为2、5、2和2例,生存>5年者2例。死亡的患者中,心肌梗死1例,肝转移3例,肝转移并腹腔转移1例,肺转移2例,腹腔转移1例,局部复发并腹腔转移2例,脑血管意外1例。4例保肛患者,6个月后排便次数恢复至2~3次/d,1年后恢复至1~2次/d。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建立完善的随访机制和规范的随访检查是早期发现直肠癌复发的有效手段。准确的术前评估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预防并发症和治疗成功的关键。有效保留植物神经功能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3~18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2cm11例,2~3?cm33例,>3cm32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9例,伴脏器转移3例。放射治疗采用60Co常规分割照射,照射剂量10.8~75.0Gy。结果未完成治疗计划的9例患者均于照射后1年内死亡。照射剂量为50~75Gy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7/76)、27.6%(21/76)和9.2%(7/76)。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照射剂量以组织量65~75Gy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