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COPD合并糖尿病肺功能及血气的差异.方法 A组为COPD患者22例,B组为COPD合并组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下患者21例,C组为COPD合并组糖尿病10年以上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VC%、FEV1%、FVC%、FEF 25%~75%、DLCO、DLCO/VA、)及血气分析(PaO2、PaCO2)检测,结果行方差分析.结果 C组VC%、DLCO、DLCO /VA、PaO2显著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COPD患者的肺活量、弥散功能明显减退,肺脏可能为糖尿病靶器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糖尿病时肺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设单纯COPD组(30例),COPD合并糖尿病组(38例)。将COPD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眼底和肾脏)及神经系统病变再分为有并发症组(22例)和无并发症组(16例),检测肺活量(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DLCO)及单位肺泡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等肺功能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比较单纯COPD组、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以及COPD合并糖尿病无并发症组之间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VC、DLCO及DLCO/VA低于单纯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DLCO及DLCO/VA低于COPD合并糖尿病无并发症组,3组间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微血管病变时,进一步加重了限制性通气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血气及肺功能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0~2006年诊断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10例及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FEV1%、DLC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低氧血症更明显(P〈0.05)。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FEV1%下降不如单纯COPD明显(P〈0.05)。FVC下降较单纯COPD明显(P〈0.05)DLCO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问质纤维化的血气及肺功能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年来本院发现的1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症状、血气分析、肺功能结果。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闽质纤雏化患者的血气分析表现以低氧血症为主,部分可合并二氧化碳潴留,其肺功能测定结果不完全符合阻塞型或限制型通气功能障碍,介于两者之间。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继发肺间质纤维化,其具有一定的血气及肺功能表现,为进一步认识该类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灯盏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78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将40 mg灯盏花素加入25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4%(38/39)比82.0%(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和气道锋压明显高于对照组[(2.56±0.21)L比(1.91±0.28)L,(2.02±0.33)L比(1.76±0.18)L,(4.09±0.30)L比(2.82±0.36)L,(68.41±7.27)比(59.46±5.76),(17.88±3.42)cmH_2O比(15.59±2.61)cmH_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78.07±7.21)mmHg比(69.34±6.18)mmHg,(0.94±0.04)比(0.87±0.0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51.35±5.07)mmHg比(57.14±5.5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用于治疗COPD,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情况。  相似文献   

6.
苏丽玲 《广州医药》1999,30(3):38-3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发生率高达3%[1]。为探讨老年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改变及其特点,现对本院1992~1997年201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判断标准参考慢阻肺诊治规范[1]。入选本研究患者年龄>60岁,共201例,其中男174例(685±55岁),女27例(690±50岁),平均病程109±58年。以VITOGRAPH型肺功能测定仪标化后测定肺通气功能,患者最少作3次…  相似文献   

7.
周俊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2617-2618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对45例确诊为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舒利迭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对比,评价药物疗效。结果:舒利迭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能增强COPD患者肺功能,对其血气分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对45例确诊为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舒利迭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进行观察对比,评价药物疗效.结果:舒利迭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试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利迭能增强COPD患者肺功能,对其血气分析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观点认为,肺气肿与肺间质纤维化是两种相互独立,不能共存的疾病,在临床特点和病理变化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随着肺功能及CT技术的广泛应用,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可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现将我院1998年10月 ̄2004年2月间收治的20例COPD并发肺间质纤维化与15例特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COPD缓解期患随机分成呼吸功能锻炼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测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缓解期患肺功能(FEV1,FEV1/FVC和MVV)的影响。结果:呼吸功能锻炼能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的肺功能。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COPD患的肺功能,长期锻炼可以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黄宇筠  袁小玲  缪炯燏  郭伟洪 《吉林医学》2011,32(13):2542-2543
目的:探讨吸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65例确诊为COPD患者行肺功能检查,然后分吸烟组(35例)与非吸烟组(30例),把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的肺功能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吸烟组与非吸烟组COPD患者FEV1/FVC%分别为(56.103±9.542)%及(55.049±9.98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65。吸烟组及非吸烟组的FVC、FEV1、MMEF、FEF75%、FEF50%分别为(1.289±0.377)L、(0.735±0.180)L、(0.484±0.154)L/S、(0.997±0.154)L/S、(0.543±0.177)L/S及(2.298±0.761)L、(1.305±0.422)L、(0.723±0.235)L/S、(1.808±0.595)L/S、(0.840±0.271)L/S,吸烟组均低于非吸烟组,P<0.05。结论:吸烟可导致吸烟COPD患者肺功能较非吸烟COPD患者下降更明显。所以,COPD患者更需要戒烟。  相似文献   

12.
吴海燕  张钦芳  张安琴 《四川医学》2008,29(12):1735-173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患者肺功能的作用。方法对60例COPD康复期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60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气短症状、日常生活能力、血气分析及呼吸、脉搏情况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明显改善COPD康复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巩固治疗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旭升 《吉林医学》2011,(30):6425-6426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梗塞(肺梗)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及肺活检病理证实的COPD患者合并肺梗患者的临床CT与肺功能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中,26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3例结节病两肺散在对称肺部结节状影1例过敏性肺泡炎两肺弥漫的小叶性分布浅淡的小结节。肺功能检测正常者16例,占53.3%,肺功能检测正常者肺功能各指标均值高于肺功能检测异常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患者合并肺梗的临床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将CT诊断与肺功能结合起来能更全面地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焦炉作业工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功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焦炉作业工人接触焦炉逸散物对肺部疾病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焦炉工和对照组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并测定作业场所岗位焦炉逸散物浓度作统计分析.结果 焦炉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焦炉工肺功能(VC、FVC、EFVl%、MVV、PEFR、V25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工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焦炉工人接触焦炉逸散物可能影响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讨焦炉作业工人接触焦炉逸散物对肺部疾病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焦炉工和对照组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肺功能检测并测定作业场所岗位焦炉逸散物浓度作统计分析。结果焦炉工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患病率高于对照组,焦炉工肺功能(VC、FVC、EFV1%、MVV、PEFR、V25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工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焦炉工人接触焦炉逸散物可能影响作业工人的肺通气功能,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渐进性疾病,由于吸烟、大气污染、感染、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导致肺功能减损是COPD的重要病理过程,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肺功能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我们应用鱼石肺心颗粒治疗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并观察其对肺功能的影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门诊病人30例和住院病人6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25例,女35例,平均年龄63.7±7.4岁;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8.
何平  王昶 《海南医学》2007,18(1):21-22,63
目的 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肺功能恢复治疗的作用.方法 研究对象是从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的56例成人慢阻肺的同年龄层患者.年龄从61岁至75岁,平均65.8岁.男性37例,女性19例.我们对28例患者在介入治疗或内科系统治疗前后进行肺功能恢复治疗,并分别在不同时期间评估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对运动的耐受性,呼吸困难,生活质量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28例A组患者中,1例患者是因为担心手术风险放弃进一步治疗,1例患者因进行功能恢复练习时出现病情加重因而终止治疗.坚持肺功能恢复治疗患者肺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分析结果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肺功能恢复治疗明显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治疗.为介入治疗提供可靠的病例筛选.经过肺功能恢复治疗患者的介入及内科治疗效果可进一步稳固提高.  相似文献   

19.
呼吸操对慢怀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气的影响 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经缩唇呼吸治疗20min前后的血气变化;在做或不做呼吸操状态下分别测定20例COPD慢性迁延期患者行走活动6min后的血气以及在SaO2下降2%时的行走活动距离;测定20例COPD缓解期患者经长期呼吸操锻炼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呼吸操锻炼后对COPD急性期和迁延期患者的PaO2、SaO2均有显著改善。缓解期患者的肺功能亦有显著增高。结论:呼吸操能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长期锻炼可以改善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肺功能检查对明确气道气流受限有特定的价值,是COPD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主要依据,同时对监测COPD病情进展以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