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比较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方法 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分别予以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结果 A、B组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值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相比,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都能有效的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二者降压效果相当,但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用药安全性更高,更适宜患者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科学》2016,(5):97-99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在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缬沙坦与氢氯噻嗪的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缬沙坦与氨氯地平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68%与对照组的9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均具有良好疗效,但是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率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对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采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下降比对照组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不但降压效果显著,而且可以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氢氯噻嗪治疗的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压水平、血浆NO、E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 <0. 05),2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组血浆NO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浆ET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 05);2组血浆NO、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 69%,低于对照组的25. 00%(P <0. 05)。结论缬沙坦分别联合氨氯地平、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均可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入组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A组,43例)和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B组,43例),随访12周,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A组平均收缩压标准差(dSBPV)、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nSBPCV)、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nDBPCV)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或氢氯噻嗪均能进一步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在降低老年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金芳琰  胡丽华 《海峡药学》2012,(12):173-17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用降压药2周,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6例,给予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25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B组)给予氨氯地平5mg、氢氯噻嗪12.5mg口服,每日1次,共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血压、血生化指标及心肌肥厚状况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两组中伴心肌肥厚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4.5%、89.9%,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钾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生化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且可以协助逆转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的临床效果,选出最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44例高血压伴LVH患者随机分为地平组122例和噻嗪组120例。噻嗪组给予缬沙坦80~160mg/d和氢氯噻嗪12.5~25mg/d,地平组服用缬沙坦80~160mg/d和氨氯地平2.5~10mg/d。记录患者入组时和随访2年后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T),以及不良发应和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年后IVST、LVDD及LVPT水平均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平组胃肠道反应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平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LVH效果相当,但联合氨氯地平更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反应更少,预后更好,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与单药氨氯地平治疗进行比较。方法选择9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单药组46例,给氨氯地平口服,联合治疗组50例给氨氯地平和小剂量氢氯噻嗪口服。两组用药实行个体化治疗,并根据昼夜血压变化规律服药。结果单药治疗组显效28例(60.87%),有效8例(17.39%),总有效率78%,联合治疗组显效44例88%),有效6例(12%),总有效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使血压明显下降,可作为联合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理想药物,不良反应小,降压效果好,是门诊联合用药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确切而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羊江鸿 《河北医药》2013,35(4):500-50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至2011年收治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75例,进行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75例患者被分为A、B、C3组,每组25例,A组口服依那普利5mg,2次/d;B组口服氢氯噻嗪25mg,1次/d;C组口服依那普利5mg,2次/d,氢氯噻嗪12.5mg,1次/d,疗程均为6周。比较3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2%,B组总有效率为64%,C组总有效率为92%,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收缩压、脉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收缩压、脉压明显低于A组、B组(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明显高于单药治疗,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具有良好的协同降压作用,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磊  魏新伟  于芳 《天津医药》2016,44(1):105-109
摘要: 目的 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治疗作用。方法 8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2 组, 分别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组) 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 (氢氯噻嗪组) 降压治疗, 监测 2 组 24 h 动态血压, 观察治疗前、 治疗第 6 周和第 12 周, 2 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同时观察 2 组 6 周末血压达标率。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 组治疗 6 周和 12 周的 24 h 平均收缩压 (SBP)、白昼 SBP、 夜间 SBP、 晨峰 SBP、 24 h 收缩压变异性 (SBPV) 均较治疗前降低 (P < 0.05)。24 h SBP、 白昼 SBP、 夜间 SBP、 24 h SBPV 及白昼 SBPV 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 (P < 0.05)。治疗第 6 周和第 12 周, 氨氯地平组 24 h SBP、 白昼 SBP、 夜间 SBP 及白昼 SBPV 较氢氯噻嗪组降低 (P < 0.05), 治疗第 12 周, 氨氯地平组 24 h SBPV 低于氢氯噻嗪组 (P < 0.01)。2 组血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 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降低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方面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无症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无症状老年高血压患者6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0例,给予单纯缬沙坦治疗;观察组330例,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压于第8周末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压与第4周和第8周末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末及第8周末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应用治疗无症状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安全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92例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氢氯噻嗪12.5mg/d;对照组只给予给予氨氯地平5mg/d,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3.5%(43/46)和82.6%(38/46),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1/46)和13.1%(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副作用少、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推荐的老年高血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比较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的临床效果,选出最优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244例高血压伴LVH患者随机分为地平组122例和噻嗪组120例.噻嗪组给予缬沙坦80~160mg/d和氢氯噻嗪12.5~25mg/d,地平组服用缬沙坦80~160mg/d和氨氯地平2.5~10mg/d.记录患者入组时和随访2年后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T),以及不良发应和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年后IVST、LVDD及LVPT水平均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平组胃肠道反应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平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LVH效果相当,但联合氨氯地平更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反应更少,预后更好,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合用氢氯噻嗪与单独使用左旋氨氯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分为两组,A组(氨氯地平+氢氯噻嗪)B组(左旋氨氯地平)共治疗8周,在治疗4周、8周时进行降压疗效分析。结果治疗8周末A组较B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幅度均更加明显(P<0.05)。A组总有效率86.7%,亦明显优于B组的63.3%。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氢氯噻嗪比单独使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费用更低。  相似文献   

15.
艾燕 《中国实用医药》2014,(35):115-115
目的对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66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单纯进行缬沙坦治疗,观察组进行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8%,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缬沙坦氢氯噻嗪片与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66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取口服缬沙坦治疗;B组采取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4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122例。 B 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A 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收缩压、脉压及舒张压水平。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9.2%高于 B 组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脉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脉压和舒张压均优于治疗前,且 A 组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能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脉压差,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方根强  王彦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0):1121-1124
目的 探讨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4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d。治疗组口服氢氯噻嗪片12.5 mg/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收缩压变异度(SBPV)、舒张压(DBP)、舒张压变异度(DBPV)、血压晨峰(MBPS)的控制率、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2%、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SBP、SBPV、DBP、DBPV、内皮素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BPS控制率为93.75%,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氢氯噻嗪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患者血压和血压昼夜变异度,可能与调节内皮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行小剂量氢氯噻嗪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给予研究组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2周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8周收缩压、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低血钾、脸色潮红、心悸、头痛和咳嗽不良反应事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行小剂量氢氯噻嗪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强,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对尿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组(A组)、缬沙坦组(B组)和联合组(C组),每组32例.A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B组给予缬沙坦,C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结果 C组降压效果及尿蛋白降低明显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效果优于单独用药,临床降压效果确切,尿蛋白减少明显,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