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观察氯苯吩嗪(B663)和其它25种吩嗪衍生物抗小鼠麻风杆菌感染的活性。 实验用5株麻风菌株,除1株取自氨苯砜治疗一年的病人,其它来自未治瘤型病人。所有菌株无已知的耐药情况。实验用动力法,取3周龄雌性CFW小鼠,于右后足垫皮下接种5000条麻风菌,待70天后,给予不同浓度(0.01%~0.0001%)的药物饲料,至感染126天,改喂普通饲料。对照组喂不含抗麻风药物的饲料或含  相似文献   

2.
菌血症是麻风杆菌感染的常见并发症,在未经治疗的瘤型麻风病人血液中每毫升可以有多至10~5的细菌。细菌侵入血循环通常反映了细菌已经侵入组织,因此血液里的麻风杆菌可能是活的。但是这种假设难以直接证实,因为麻风杆菌还不能在体外培养。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麻风杆菌在鼠足垫能有限繁殖来证实血液里麻风杆菌的活力。研究对象为未经治疗的10例成年瘤型麻风病人。在用氨苯砜50毫克/日或利福平600毫克/日治疗前和治疗后16周中定期取皮肤和血液标本接种20只鼠足垫。接种后三个月开始进行足垫的组织学检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1968年~1977年用利福平治疗了100多例瘤型麻风患者,本文报道这方面的短期和长期的临床试验以及鼠足垫接种的细菌学研究的结果。细菌学研究:采用正常的CBA鼠和经过胸腺摘除和X线照射而致成免疫缺陷的CBA鼠(T/R),将麻风杆菌接种于后足垫。取10株麻风杆菌(4株取自未经治疗的患者,6株取自耐砜类药的瘤型麻风),接种分4组(每组6只正常鼠)。3组分别用含利福平浓度为0.01%,0.005%,0.0025%的饲料喂养,第4组不治疗,检测利福平的最低有效量。用取自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患者的组织,制成菌悬液,接种于正常的或T/R鼠,以检测麻风杆菌的存活率。临床研究:包括下述试验。  相似文献   

4.
由于氨苯砜(DDS)耐药,单用DDS治疗多菌型病人的方案已被多种药物的治疗方案所代替,目的是在较短时间内减少病人的细菌数量和防止耐药。1978年Colston等发现丙硫异烟胺(PTH)在鼠足垫中显示对麻风菌有杀菌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拒绝氯苯吩嗪(B663)治疗的多菌型病人,可用PTH代替。作者随意选15例门诊瘤型病人,疗前和试验期间作细菌指数(BI)和形态指数(MI)检查。给DDS 50mg/日+PTH 500mg/日,共18个  相似文献   

5.
作者指出,目前关于麻风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抗药性的认识都是用小鼠足垫试验方法获得的。有些研究者已证明氨苯砜在大鼠体内的情况比小鼠更近似于人,因此,作者认为大鼠的足垫试验可能比小鼠具更大的优越性。作者采用路易斯(Lewis)大鼠作麻风杆菌足垫接种感染,测定雌雄两性大鼠血浆中的药物浓度与接受氨苯砜饲料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氨苯砜对麻风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  相似文献   

6.
19岁男性瘤型麻风病人,于1956年确诊后用氨苯砜(DDS)油剂治疗,500mg/次,2次/周共5年。后改口服DDS,300mg/次,2次/周共一年。1962年病人临床症状呈不活动状态,查菌阴性,即停服DDS。至1972年查菌仍阴性。患者在麻风院工作后,规则或不规则地又继续服DDS,每天100mg。1984年12月在面、四肢、背和腹部两侧出现大量光亮的结节,细菌指数4.5+,形态指数4%,临床皮损呈组织样麻风瘤,而组织学未能确定。患者除用DDS外,从未用过氯苯吩嗪  相似文献   

7.
作者研究了对氨苯砜敏感和耐药的麻风杆菌在鼠足垫中的生长曲线,以判断其传染性。敏感菌来自未治瘤型麻风病人的皮下结节。耐药菌来自氨苯砜治疗超过5年、早期疗效良好而后来病情恶化的瘤型麻风。皮下结节按Shepard氏法(1960)加以处理,取菌悬液0.03毫升(内含麻风杆菌7500条)注射于CBA小鼠右后足垫,然后置于装以空气调节器的房间内饲养。6个月后每月按Shepard和McRca氏  相似文献   

8.
鉴于Matsuo等曾假定透明质酸是麻风杆菌的一种主要营养物质以及抗坏血酸(维生素C)能抑制麻风杆菌的β-葡萄糖醛酸甙酶。从而干扰对这种物质的利用,因此作者用鼠足垫感染模型研究了抗坏血酸对麻风杆菌繁殖的影响。麻风杆菌来自新近诊断的未经治疗的瘤型病人皮肤活体组织,以5×10~3菌量接种于当地繁殖的BALB/C小鼠足垫。抗坏血酸饲料每周新鲜制备。皮肤活体组织分离的麻风杆菌接种于改良罗氏培养基上置37℃或32℃无生长。实验小鼠除用抗坏血酸饲料喂饲外,部分实验小鼠分别用氨苯砜、B_(663)及利福平作治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利福平已用于治疗麻风。此药对人麻风杆菌具有快速的杀菌作用,但也曾有人担心可能会发生耐利福平的菌株。作者报告一例耐砜类药的瘤型麻风在单用利福平治疗43个月以后发生了临床和细菌学复发,经鼠足垫研究证实为耐利福平的病例。患者男性,49岁,自18岁起即患瘤型麻风。于1946~1968年间曾用砜类药物不规则治疗(开始时为普罗明,后来为达艾松)。于1968年尽管仍在进行达艾松治疗,但出现了临床复发。小鼠足垫研究显示对砜类药物中度耐药,即小鼠以0.0001~0.001%的氨苯砜喂食时显示麻风杆菌繁殖,而以0.01%喂食时则无生长。于1968~1970年间给予大剂量氨苯砜(每天达200毫克)进行治疗。由于其病情继续发展,于是在1970~1972年间改用链霉素治疗曾获疗  相似文献   

10.
组织样麻风瘤为瘤型麻风(LL)或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的一种特殊表现,其发生可能与氨苯砜(DDS)耐药有关。本文收集近5年我院门诊10例患者,对其一般情况、细菌、病理检查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新利福霉素benzoxazinrifamycin(KRM-1648)和斯帕沙星(sparfloxacin,SPFX)每周1次交替(隔3或4天分别给药)或同时给药时对裸鼠足垫内麻风菌的抗菌作用。 采用5周龄雌性BALB/c裸鼠,于双后足垫接种麻风菌。KRM-1648和SPFX配成乳悬液管饲给药,给药时间根据不同方案而定。氨苯砜(DDS)配成0.001%饲料给药。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道一例非活动性瘤型麻风患者在单用氨苯砜治疗时发生了临床和细菌学复发,鼠足垫药物敏感试验证实对氯苯吩嗪(B663)和氨苯砜均耐药.患者男性,南印度人,1956年(19岁)诊断为瘤型麻风,开始用油剂氨苯砜500mg每周2次注射共5年.然后口服氨苯砜300mg每周2次共1年.1962年该病人临床不活动和细菌阴性而停止氨笨砜治疗.直至1972年未进行特异性抗麻风化疗,细菌仍然阴性.此时他被规劝恢复氨苯砜治疗,剂量为100mg/d无限期服用.根据病史记录,患者氨苯砜规则治疗至1984年6月,以后即服药不规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耐砜类药菌株的发现以及瘤型病人长期砜类药物治疗后仍有活麻风菌持续存在的事实都表明:瘤型麻风单用氨苯砜治疗是不充分的。因此有必要参照结核病化疗的方法,比较单用与联合化疗的效果,故进行本研究。作者在马来西亚选择未经治疗的LL和LI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组。氨苯砜组6例,每天日服氨苯砜100毫克,并加形似利福平的安慰剂。氨苯砜加利福平组(简称合用组)5例,每天口服氨苯砜100毫克和利福平600毫克。共治疗6个月。临床和细菌涂片检查按常规进行,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和鼠足垫接种。取材部位  相似文献   

14.
17例未曾治疗的瘤型麻风患者用延效氨苯砜(DADDS)治疗,每11周肌内注射225毫克。治疗前及治疗后4、12和24周分别自皮肤取材接种小鼠足垫。所有患者治疗前的皮肤中均有能在小鼠足垫中繁殖的麻风菌。根据治疗后麻风菌被杀死的速度,即麻风菌失去对小鼠足垫感染能力的速度,判断DADDS的疗效。17例患者根据DADDS的疗效可分4组:第一组4例,治疗后各次活检标本中的麻风菌在小鼠中都不能繁殖;第二组4例,治疗4周后麻风菌能繁殖,但12及24周后则不能;第三组7例,治疗4及12周后麻风菌能繁殖,但24周后不能;第四组2例,直到治疗后24周麻风菌仍能繁殖。当皮肤标本中的麻风菌在小鼠中繁殖后每株传代接种60只小鼠,每只小鼠的后足垫分别接种5×10~3条菌,均分4组,1组不治疗,其余3组分别自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助于确定利福平(RFP)对麻风杆菌的标准的最小有效剂量(MED)以及贮存时间和温度对饲料中所含RFP效力的影响,应用鼠足垫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将99只CBA小鼠分成三组,每组33只,用管饲法喂以含0.01%、0.003%和0.001%RFP的饲料。将792只小鼠分成数量相等的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初步报告一例瘤型麻风在单用氯苯吩嗪(B663)治疗7.5年后发生了临床和细菌学复发,鼠足垫研究证实为B663耐药.患者男性,56岁,埃塞俄比亚人,于1963年诊断为瘤型麻风予氨苯砜治疗.在治疗2年9个月后由于反复发生重度麻风性结节性红斑而服药不规则.1972年10月病情再度活动,1973年3月躯干和臀部出现组织样结节,左眼出现巩膜麻风瘤,临床显示  相似文献   

17.
作者自1975年6月~1978年6月在菲律宾群岛宿务发现42例复发疑为耐氨苯砜患者,其中31例进行鼠足垫接种,结果均对氨苯砜耐药.这些病人住在ECS疗养院周围.该地区约有700例治疗过的瘤型麻风,估计继发性耐药患病率约6%.本研究对该地区原发性耐氨苯砜麻风的患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取自55例以往未治疗过的BL、LI和LL麻风病人的皮肤活检标本进行了小鼠足垫接种,发  相似文献   

18.
两例经氨苯砜治疗的静止期瘤型患者,在手指部位涂片检查,发现有完整形态的抗酸杆菌(AFB)。其中一例经小白鼠足垫接种被证实为耐氨苯砜。侭管尚未出现皮损,但在手指能查见完整形态抗酸杆菌(AFB),可能是复发的预兆。作者介绍手指背部是有利于麻风杆菌持久存在的部位,系因该处温度低,且末稍神经比大多数其他部位较为表浅。  相似文献   

19.
于免疫正常小鼠双后足垫感染1.0×104条麻风菌70天后,给予国产氟障酸150mg/kg每周5次管饲,共63天。同时设无药组、进口氟嗪酸和利福平治疗组作对照。结果示无药组小鼠麻风菌繁殖良好,国产氟嗪酸治疗组小鼠与进口氟嗪酸和利福平治疗组的一样,直到感染12个月,所有小鼠足垫均未检出抗酸菌。 11例新发未治BL/LL病人和 2例氨苯砜长期单疗复发的BL/LL病人,以氟嗪酸400mg每日1次,每周6次,监服12周。结果示皮损有明显进步;细菌形态指数疗前平均为11.89%,治疗2周时降至2.59%,治疗4周时降至0%;细菌指数疗前平均为4.28,疗程结束时降至3.90。疗程中4例发生Ⅱ型麻风反应,全部患者对药物耐受良好。结果提示国产氟嗪酸抗麻风菌作用与国外的报告相似。该药可作为麻风联合化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用鼠足垫实验研究了饲料对小鼠足垫中麻风菌增殖的影响。结果食特制的低碘饲料的小鼠足垫中麻风菌的繁殖明显高于食常规饲料的对照动物。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饲料中缺乏多种营养成分,使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减弱了对麻风菌的抵抗力。此外这一研究未能证实食含碘量较高的饮食能增加对麻风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