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调查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就诊现状。方法 :对 2 16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就诊时间进行调查 ,在症状出现 3小时后就诊者均视为有院前延误 ,分析院前延误的原因。结果 :5 9例 (2 7 3 % )在 3h内就诊 ,15 7例 (72 7% )存在院前延误。严重卒中 (BI低 )、脑出血、白天发病及用救护车的病人就诊时间较早。结论 :院前延误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为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治疗紧迫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延误诊治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院住院治疗的55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调查,按照是否在发病后6h得到相应治疗为原则,对延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8%的患者能在6h内得到及时的治疗。结论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延误诊治的原因有多种,需要针对各种原因进行干预,尽可能减少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赵爱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4):28-30
目的调查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到达医院就诊的时间,分析导致延迟就诊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调查516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发病-就诊治疗时间,并做脑血管病知识调查,对超过5 h的延迟病例做原因分析。结果发病后3 h内到达者69例(13.37%),3~6 h 61例(11.82%),6~72 h 205例(39.73%),72 h~7 d 181例(35.08%),分析认为:发病时未接触任何人、未使用急救车转运、首诊医院、患者对脑血管病症状的认识缺乏、脑血管病类型、发病地点与医院间距离远、与到院时间延迟最为相关(P<0.05或P<0.01),文化程度、发病时间、经济状况也与到院时间有关。结论急性脑血管病人发病后到院明显延迟,需加强公众对急性脑血管病症状及早期治疗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众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后的求救意识。 相似文献
4.
石铸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6(4):5-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改善预后的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即为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治疗,院前延误是制约这一治疗的主要因素.决定延误是院前延误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急救医疗体系不同,研究标准也不统一,目前各家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干预性的研究更为缺乏.我国脑卒中院前延误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重视,加强院前延误的研究和规范化处理,对提高静脉溶栓率,减少致残率和致死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率高,院前延误形势严峻,疾病救治负担重。但相关影响因素及可采取的措施还不甚清楚或存在矛盾的报道,这不利于政府部门的决策制定。本综述发现受教育程度低、卒中发作时独处或独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位于农村者易引起院前延误,而有高血压、TIA和缺血性卒中既往史以及构音障碍、肌力下降、前循环卒中、经救护车转运的患者院前延误较少。加强卒中宣传和教育、建设移动卒中单元和提高信息化水平是缩短院前延误的有效措施。这些研究发现可以为进一步减少院前延误,提高急救效率,辅助政府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的有效性早已经被循证医学所证实,但国内外缺血性卒中的溶栓率普遍较低,发达国家的溶栓率仅能迟到3.8%~10.2%,我国更是显著低于国外,2006年我国一项七城市卒中患者溶栓率的调查显示仅为2.7%。溶栓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即是院前延误。减少院前延误,增加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机会,需要公众、社区医生和急救医务人员的紧密配合,共同努力。通过对公众的教育及对社区医生和急救医务人员的培训,期望能达到公众对脑卒中症状能够早期识别,紧急呼叫急救系统。社区医生和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快速正确的院前鉴别和筛检,将可疑脑卒中的患者转送至最适合的医院,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延误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深圳市精神卫生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290例进行调查,实际完成调查280例。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卫生服务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就诊延误情况。结果患者从发现精神症状到首次去医疗机构就诊,就诊延误时间2个月内者168例(60.0%),就诊延误2~12个月者59例(21.1%),就诊延误12个月以上者53例(18.9%)。不同就诊延误时间的患者自我报告的家庭收入水平和首选求助措施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就诊延误与求助首选措施有关联(P0.05),相较于其他措施,首选医疗措施者就诊延误的时间较短(OR=0.206,P0.001),而首选求神或巫医者就诊延误时间较长(OR=2.959,P=0.025)。结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不仅要提供便利和可及的精神卫生服务,而且需要重点加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有关精神疾病就诊方式和途径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1)
目的探讨鄂尔多斯地区脑梗死(CI)患者院前延误的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因CI入院的患者,采用问卷和访视调查方法调查院前延误(从卒中症状出现至做出就医决定)和运送所需时间(从做出就医决定至到达医院),记录卒中现场情况、认识行为和社会人口学变量等,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方法研究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490例,其中147例(30%)发病2h内做出就医决定(早期就医决定组),343例(70%)发病2 h后做出就医决定(延误决定就医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以意识障碍起病、既往因脑卒中曾住院治疗、发病现场认识到卒中、发病现场有家属或同事、症状进行性加重、患者或家属或同事知晓溶栓治疗对院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否使用120救护车对院前时间有显著性影响。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时有家属或同事或既往因脑卒中曾住院治疗是促进早期决定就医的独立影响因素,而症状较轻或夜间发病是造成就医定延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就医决定延误是本地区CI院前延误的主要原因,家属或同事或既往因脑中曾住院是减少决定延误的重要因素,普及本地区居民卒中知识、增加使用救护车及改善本地区医院布可能使更多脑梗死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
方法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于2007年9月到2008年8月连续收集来自全国各地132家二级和三级
医院的急性卒中住院患者。本研究利用该数据库中的患者信息,以发病至到院时间大于3 h为院前延
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研究对来自中国国家卒中登记数据库的10 5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院前延误影响
因素的分析,结果发现仅有21.58%的患者(n =2267)在发病3 h内到达医院。导致院前延误时间
缩短的因素有:老龄[调整后的比值比(odds ratio,OR)0.99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0.988~0.997]、使用急救车到达医院(调整后的OR 0.340,95%CI 0.300~0.384)、饮酒史(调
整后的OR 0.895,95%CI 0.802~0.99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调整后的OR 0.786,
95%CI 0.684~0.903)、心房颤动病史(调整后的OR 0.535,95%CI 0.452~0.635)、首发症状为意
识障碍(调整后的OR 0.660,95%CI 0.561~0.776)。导致院前延误时间延长的因素:单独居住(调
整后的OR 1.760,95%CI 1.307~2.371)、自费医疗(调整后的OR 1.235,95%CI 1.081~1.411)、睡
醒时发现症状(调整后的OR 1.678,95%C I 1.489~1.891)、发病前改良R an ki n量表(m o d i fi e 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调整后的OR 1.445,95%CI 1.207~1.730)、高血压病史(调整后的
OR 1.114,95%CI 1.004~1.238)、糖尿病病史(调整后的OR 1.141,95%CI 1.006~1.293)、首发症
状为失语(调整后的OR 1.380,95%CI 1.239~1.536)、首发症状为视野缺损(调整后的OR 1.458,
95%CI 1.036~2.051)。
结论 我国脑梗死患者的院前延误现象比较严重,提高公众对卒中的认识,加强院前急救系统的使
用,早期发现症状,尽可能使用救护系统,缩短院前延误时间,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浏阳市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延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延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浏阳市农村社区为研究现场,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抽中的3个乡镇共23个行政村≥15岁常住人口61 165人进行精神障碍的线索调查,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轴I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就诊延误定义为出现精神症状后≥2个月的时间没有就诊于医疗机构.结果 2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仅71例(32.3%)在出现明确的精神症状1个月内到医疗机构就诊;129例(58.6%)就诊延误≥2个月,113例(51.4%)≥3个月,104例(47.3%)≥6个月,28例(12.7%)自发病到接受调查之日从未就诊.影响患者就诊延误的主要因素是起病缓慢、首发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文化程度低和无稳定婚姻关系.结论 浏阳市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就诊延误;针对影响就诊延误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健康教育和精神障碍筛查等手段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卒中的院前院内延误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常见疾病,其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使其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治疗缺血性卒中 [1]和发病早期应用重组活化Ⅶ因子治疗脑出血的应用,卒中治疗进入了新纪元.其中最大的治疗观念的改变是更加注重急性脑卒中的早期急救治疗,强调治疗时间窗的重要性.因此,发病后及时就诊和入院后急诊处理等各个环节有无延迟,即脑卒中的院前和院内管理成为临床工作的一个焦点.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起病后就诊时间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轻症和重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从发病到医院就诊的时间长短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急性脑梗死患者310例,先按照NIHSS分值分为NIHSS ≤8分组和NIHSS>8分组,然后将2组患者分别按就诊时间的长短各再分为4组,发病3 h内组,发病3~6 h组,发病6~24 h组,大于24 h组,研究各组间相关因素的不同,并比较其临床预后.结果 共人选310例患者,其中NIHSS≤8分组143例,发病3 h内、3~6 h、6~24 h和24 h患者在出院时的NIHSS分值分别降低3.18±0.76,2.81±0.91,1.88±0.69,0.80±0.3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时发现3 h内组.3~6 h和发病6~24 h组,大于24 h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8分组患者出院时的NIHSS分值分别降低7.23±2.92,5.6±2.32,6.15±2.74,5.89±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8分组无死亡,NIHSS>8分组死亡率在各时间组无分别.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就诊的时间与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有关,来医院就诊的时间越早,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越少,特别是在NIHSS小于8分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病人就诊途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探讨抑郁症病人的就诊途径,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精神疾病有途径调查表》对91例抑郁症病人的就诊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与138例精神分裂症进行同期比较。结果 90.1%的抑郁症病人首诊于非精神科,就诊过程中仅19.8%的抑郁症被检出;85.7%已接受各种非抑郁剂治疗;36.3%用过气功、宵信治疗;80.1%从未接受过心理咨询。结论 抑郁症病人有较严重的就诊行为偏差,专科就诊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心理门诊20年患者(咨客)就诊原因及人员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对1989年9月~2009年8月20年就诊于心理门诊2839例患者的资料,以每5年为一阶段,并将人口学资料归纳为疾病、恋爱婚姻、工作学习、人际关系问题五大类。结果后10年较前10年就诊例数增加了2.45倍(823/2016,χ2=28.39,P〈0.005)。各种原因就诊的例数列前3位的为婚姻问题381例、神经症及相关睡眠障碍344例,非亲缘性人际关系问题278例;四大原因以疾病类就诊的例数最多(1092例)。前/后10年各种就诊原因同比增幅列前3位的为婚姻问题6%、升学就业问题4%、心身疾病和子女教育问题各2%;人口学资料增幅依次为离异者13.08%、再婚7.04%、丧偶4.63%、〉60岁为4.12%、〈25岁为2.9%、无业者为2.67%……。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25、01、005)。结论患有与心理因素相关疾病的人群仍是心理门诊就诊的0.0.主要对象,离异、再婚、丧偶、〉60岁接受咨询、治疗的人群亦在增加,因婚姻、就业等问题咨询人数呈逐年上升。心理门诊就诊人数增加可能与就业困难、竞争的压力及价值观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10例急性脑血管病血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经临床确诊的11O例急性脑血管病住院病人的286次血气值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统计学处理,并对其临床意义做分析讨论。材料与方法采用瑞士940型全自动血液酸碱气体分析仪,测定PH、P_3CO_2、P_aO_2、BEE_c、BE、BB、HCO_3、FCO_2、O_2ST、O_2CT等数据。对经治的急性脑血管病11O例,测定286次动脉血气。其中男65例,女45例,年龄34~93岁,平均63.2岁。采血时间为:第1次在病程3天以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诊治延迟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影响脑卒中就诊治疗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9月-2004年4月到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1000例,统一标准,统一表格.对患者及(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详细记录患者的起病时间及就诊过程,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统计不同变量和就诊时间的关系。结果发病6h以内就诊的患者占52.3%,脑出血患者就诊要早于脑梗死患者,就诊延迟主要与不重视、对卒中知识不了解以及症状轻重、就诊方式有关:结论对公众进行卒中症状及早期就诊重要性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20.
脑卒中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脑卒中对患者的危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回顾性地分析了自1972年~1998年宣武医院就诊的12679例脑血管病例资料,针对脑血管病友病次数、病残及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本资料显示脑卒中的复发比例达53.6%,死亡比例为12.7%,76.2%的患者遗留残疾,其中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中、重度病残比例达61.5%,说明脑卒中是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及生命的疾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