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连云港市离休干部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状况,采用了问卷和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市区556名离休干部进行调查。结果:93.54%离休干部生活能自理,84.83%有慢性病,居一、二位的是高血压、冠心病,98.88%离休干部有中等以上的经济收入。自评生活满意度33.71%良好,64.61%中等,1.69%差,12.92%离休干部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不满意,影响其生活质量主要是心血管疾病,故重视离休干部医疗保健,才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影响其组分的相关因素。方法于2005年9-10月对济南市市区2086名企业离休干部进行调查,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对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组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0、76%,其中男为19、81%,女为23.9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3.78,P〉0.05);〈80岁年龄组患病率为21.26%,80岁及以上年龄组为18.6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3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高血压患病的因素是性别、性格、腰围、三酰甘油、血糖;影响糖尿病患病的因素是性格、腰围、三酰甘油。结论济南市企业离休干部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较高,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70岁人群心房颤动发病情况。方法调查≥70岁老年人792人健康状况。结果≥70岁老年人中心房颤动发病率为13.13%,原发病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为最多,心房颤动患者近5年平均每人每年因心脏病住院次数多于无心房颤动患者。结论心房颤动为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西省煤矿接尘工人生活质量的健康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矿工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班组为单位,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山西省煤矿接尘工人330名,以问卷形式调查了解接尘工人的健康相关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对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5份,应答率为92.4%。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得分影响因素均为呼吸道症状、是否生病、近2周家庭摩擦和食欲;心理领域得分影响因素均为呼吸道症状、是否生病、近2周消极感和食欲;社会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近2周消极感和食欲;环境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吸烟、饮酒、呼吸道症状、体格检查情况和近2周食欲。结论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得分与某些健康相关因素存在相关关系,据此可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干预措施,提高煤矿接尘工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州城市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护理人员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及自编的一般资料问卷,对福州市2个社区882例60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 2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总分(65.13±14.93)低于健康老年对照组(68.85±14.84)(t=5.445,P<0.001);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的所有8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健康老年对照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运动情况、兴趣爱好、月收入水平、年龄、饮酒。结论福州城市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低于健康老年人群,社区护理人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提高居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西煤矿接尘工人生活质量的工作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提高矿工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班组为单位,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山西煤矿接尘工人330名,以问卷形式调查了解接尘工人的工作相关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0份,收回有效问卷305份,应答率为94%。生活质量生理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工作年限、福利满意情况、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危险情况。心理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工种、日工作时间、福利满意情况、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危险情况。社会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工种、日工作时间、时间制度、福利满意情况、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危险情况。环境领域得分影响因素为:时间制度、福利满意情况、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危险情况。结论生活质量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得分与诸多工作因素存在相关关系,据此可制定相应的卫生保健干预措施,提高煤矿接尘工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528例70岁以上老人肺部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院内肺部感染与患者有无慢性疾病、手术史,应用抗生素密切相关.结论 根据老年人特点,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易感因素对老年人院内肺部感染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降低院内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2009年宜宾县7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营养不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78名宜宾县7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调查问卷,用WHO推荐的Z评分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并调查病因。结果本次调查显示,宜宾县0~7岁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7.4%,其中低体质量14.4%,生长迟缓8.3%,消瘦4.7%,且具有性别差别、年龄差别。结论宜宾县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加强防治,降低营养不良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因素,我院在1997年4月份调查了驻青岛市5个部队干休所120名60岁以上离休干部的血脂、血糖及体重水平。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调查对象抽样选择驻青岛市部队干休所60岁以上老年人120例,全部为男性。年龄组按间隔5岁划分,体重指数(BMI)分组依BMI<20、20~23、24~26、≥27分为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组。调查方法制定专题调查表,采取问卷访问及各单位卫生所住所离休干部的病历和有关登记作为资料。慢性疾病诊断技WHO标准。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应用X2。结果年龄与BMI的关系详见表1,表1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从2014年起选取80名合适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并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管理.结果 在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中,女性、70岁以上、低钙饮食、骨密度低的骨质疏松老年人较容易发生骨折.经过护理后,干预组骨质疏松老年人总骨折发生率10.0%,远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骨质疏松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率(95.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积极的社区干预能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在降低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退休后1年与5年心理健康情况分析,更好地制定对退休干部的关怀措施,及时发现在查群体中的心理疾病,并适时干预。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抑焦虑表对随机抽取112名退休1年及163名退休5年的干部进行测查。结果:退休1年以内的干部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较退休5年以上者明显。结论:对退休干部的体检,健康普查,必须加入心理测查内容,与精神科联手,拓宽会诊—联络精神医学的领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干预,避免因躯体形式障碍等精神科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因而延误治疗时机,令患者大费周折,使医疗资金过度浪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健康体检是预防保健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健康体检可以准确了解干部的健康状况,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度某部师职以上干部307例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1%参检干部存在异常,患病率前4位疾病分别为继发性高脂血症85例(27.7%),原发性高血压65例(21.2%),肝囊肿34例(11.1%),脂肪肝33例(10.7%)。进一步对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运动锻炼习惯等影响因素行亚组χ2检验分析,高脂血症无脂肪肝组与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吸烟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饮酒史、饮食习惯、运动锻炼习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人群健康体检继发性高脂血症患病率高,饮酒、无规律饮食及非长期运动锻炼均是其高危因素,因此应重视健康体检与预防保健,倡导健康饮食及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增强体育锻炼,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省军队离退休十部的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疾病防治及改善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省军区767名(例)离退休干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全部被调查人员中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人数为51例,占调查人数的6.65%,为老年慢性疾病患病率的第13位。调查显示哮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心理卫生、生活满意度及日常健康活动等均受到严重影响,其相关影响因素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认为与老年人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及娱乐活动紧密关联。结论某省军队离退休干部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社会、医疗单位及家庭均应加强对哮喘患者的监督管理,对其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是减少哮喘发作,改善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军队干休所医疗保健服务状况,查找对卫生服务满意度低的重点人群,为进一步提高干休所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某军队干休所104名离休老干部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对合格问卷进行频数计算及检验。结果离休老干部对卫生所的总体医疗保健服务的满意率为79.3%,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率较高为88.4%,对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治疗用药保障的满意率均低于80%。丧偶、患大病、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患病数较多的离休老干部对五项医疗保健服务条目的满意率较低。离休老干部家庭自我保健开展较少,对卫生所较为依赖,需求也多样化。结论应针对不同离休老干部,特别是重点人群及弱势群体,制定灵活有效的具体措施,以全面提高干休所医疗保健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层部队每年都有部分中级干部退休,其平均年龄为50余岁,躯体状况普遍较好、精力充足,但其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是角色适应不良、焦虑症、人际敏感、孤独失落、敌对偏执。通过分析上述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心理健康的干预对策,维护了基层部队退休中级干部的身心健康,提高了生活质量,为更好地开展基层部队退休中级干部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邓冰  王凤  庹安军  欧爱华 《贵州医药》2006,30(3):205-207
目的探讨经济发达地区与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年人群生存质量状况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影响两地中年人群生存质量的因素是否存在差别。方法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及自编相关因素问卷按自填方式进行调查,获得数据,进行描述性和有序回归分析。结果西部地区中年人群4个维度生存质量(RP、VT、RE、MH)均较沿海地区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回归分析Regresion结果提示:地区、年龄、家庭收支、吸烟、饮茶、早餐习惯、锻炼、健康自评、慢性病及两周患病率与生存质量有关。结论内陆与沿海地区中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存在差异,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可能降低生存质量,饮茶和锻炼有助于健康和提高生存质量,对中年人群应提倡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和预防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军队离退休干部认知功能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驻烟台军队干休所离退休干部进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测查等神经心理评估,同时对各种生活事件及特殊经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受教育程度对MMSE平均得分有显著影响,但不同教育程度按不同MMSE划分值进行比较,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有配偶者及无配偶独居者的MMSE得分高于无配偶与子女同住者的得分,而独居者得分与有配偶者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爱好书法绘画者和经常参加社会活动者的MMSE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总体样本平均得分。结论早年受教育程度与老年认知功能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并非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唯一决定因素。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经常参加社会活动,注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利于防止脑功能衰退,提高认知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69例喉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62.32%的患者自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在平均分值以上,总体生活质量与各功能项之间密切相关并具显著性差异;总体生活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为身体功能、情绪功能和与健康有关的经济情况。结论 在护理中,不仅要注重患者身体功能的康复,同时要注重心理康复,并应重视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对策并验证其效果。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舒适度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生理、社会及环境等,给予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功能指数(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舒适度主要受心理、生理、社会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因素给予个性化的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