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皮下隧道留置带CUFF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动静脉内瘘是最理想的血管通路。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行内瘘。我们对37例患者用带Cuff导管建立血管通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37例血液透析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龄24~85岁,平均64.3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糖尿病性肾病13例,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3例。  相似文献   

2.
曾志力  宋利  符霞 《全科护理》2016,(26):2798-2800
建立一条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保障,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我国血液透析病人的主要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并发皮下血肿比较常见.2015年10月我科1例病人行肱动脉穿刺成功后所致的皮下巨大血肿,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67岁,转业军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CKD)5期,伴有高血压10余年.病人于1999年10月开始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左前臂内瘘已闭塞(首次使用时间不详),2010年10月于右前臂再行动静脉内瘘成型术.2012年12月起病人内瘘血流量不足,听诊内瘘震颤音弱,予内瘘吻合口处直穿,治疗流量尚可.病人2015年10月26日09:45在我科行常规血液透析,护士为其进行内瘘吻合口穿刺,穿刺成功后予引血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维持在120mL/min,经高级护士、护士长论证讨论,医生同意后于10:35予肘关节上约10 cm行肱动脉直接穿刺,穿刺成功连接血管通路进行透析,透析4h,过程顺利,动静脉穿刺部位无渗血、无肿块.第2天02:30病人因肱动脉穿刺侧手臂肿胀、疼痛来急诊科就诊,检查发现内瘘侧前臂及手肿胀明显,呈暗紫色,查体示约有一13.4cm×4.8 cm×3.0 cm血肿,予行凝血四项检查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41 s,凝血酶原时间(PT)15 s,凝血酶时间(TT) 17 s,纤维蛋白原(FIB)3.2 g/L,并予对症处理.经询问得知,病人回家后将肱动脉穿刺压迫点的纱布松开(病人拔针时开始计算压迫时间,误认为达到了压迫时间),而另2个点仍继续压迫,22:00左右病人感觉右上臂稍有肿胀轻微疼痛,未给予理会继续休息.凌晨02:30因疼痛难忍发现手臂肿胀,到急诊就诊.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2年5月对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直接动静脉内瘘建立血管通路共14例,成功8例,失败6例。现将6例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便于今后采取适时防范对策,提高成功率。 临床资料 失败的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70岁。原发病为肾小球动脉硬化2例,慢性肾炎4例。吻合血管均采用左头静脉、桡动脉;侧侧  相似文献   

4.
改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02年1月-2005年12月滨州医院无棣分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使用新内瘘患52例,2002年1月-2003年12月使用新内瘘患26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为21~74岁,原发病糖尿病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高血压肾病6例;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使用新内瘘患26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为18-75岁,原发病肾小球肾炎10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7例,痛风肾病1例。透析次数均为2周/次,每次时间为4~5h,穿刺针皆为天津哈娜好16号专用内瘘穿刺针,均采用全身肝素化,碳酸氢盐透析,透析完采用创可帖覆盖外加“扣式”止血带压迫止血,压力以不出血且能感触搏动为宜,时间30-40min,据患情况不等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两组间性别、年龄、疾病及透析方式,时间等差异均无显性,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ease,ESRD)患者首次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构成比,为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计划性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通路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ESRD患者204例,分为AVF组(n=42)和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组(n=162)。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原发病及实验室指标等差异,分析首次透析使用CVC的影响因素。根据原发病情况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n=82)和非DN组(n=122),分析比较2组患者初次透析原因、血管通路构成比及实验室指标等差异。结果初次透析患者中,AVF与CVC的使用率分别为20.59%与79.41%,AVF组的城镇居民患者占比高于CVC组(χ^(2)=7.380,P=0.007),职工医保占比及透析前eGFR水平高于CVC组(χ^(2)=3.999,P=0.046;Z=-2.017,P=0.044)。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OR=0.341,95%CI:0.153~0.758,P=0.008)、医保类型(OR=0.488,95%CI:0.239~0.994,P=0.048)及糖尿病肾病(OR=3.076,95%CI:1.525~6.206,P=0.002)是患者首次透析使用CVC的影响因素。初次透析时,DN组患者AVF使用率高于非DN组(χ^(2)=10.369,P=0.001)。DN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及钙磷乘积均低于非DN组(Z=-2.274,P=0.023;Z=-1.790,P=0.073),血肌酐低于非DN组(Z=-3.524,P<0.001),eGFR高于非DN组(Z=-3.919,P<0.001)。结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近3年初次透析血管通路以CVC为主,居住地及DN为主要影响因素。加强慢性肾脏病管理、提高计划性AVF通路建立的比例仍是目前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应进一步强化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管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刘文虎 《中国血液净化》2004,3(7):353-354,404
近年的统计学资料显示,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新发终末期肾病患者.在我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约在10/10万人口以上,而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随着血液透析技术与方法的日臻成熟,终末期肾病患者依靠血液透析的生命可延缓数十年之久,透析患者5年生存率已经达到80%以上.而且随着透析技术与方法的不断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越来越好[1].  相似文献   

7.
1.1一般资料选白2004年7月-2006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净化中心新使用内瘘患者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为17~6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痛风性肾病5例,多囊肾4例,狼疮性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9例,高血压肾病6例。透析时间2~3次/w,每次4h。均采用全身肝素化,碳酸氢盐透析。透析结束后,止血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8.
9.
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管通路的建立是最基本的保证,但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较多急诊病人,此类病人病情急,且危重,血管条件差,循环差,往往给血管通路的建立也带来一些不便。结合近几年的临床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尿毒症患者绝大多数靠动一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但对于急诊血液透析者,患者造瘘前以及少数病人由于经济原因不愿意插管者,使血液透析无法进行。因此,我中心自1997年7月至2003年12月共有344例患者接受2642次直刺挠动脉建立血液透析通路,使透析顺利进行,完成了充分透析的治疗计划。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总结经验,现将多年来直刺挠动脉穿刺成功的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我科收治了 3例急需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 ,因周围静脉条件极差 ,难以建立静脉回路 ,我们试用直接穿刺动脉做回路 ,即采用动脉—动脉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 (HD)及血液灌流 (HP)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 ,男 1例 ,年龄 5 2岁。因高血钾 (6.9mmol/L) ,急来我院行HD。女 2例 ,年龄 4 2岁 ,2 0岁。分别因饮白酒中毒 3h ,口服有机磷中毒经其他抢救措施无效 8h ,入我院行HD。1 2 方法。 3例患者均因周围静脉条件差 ,试用16号动脉—静脉留置针穿刺右侧桡动脉作回路 ,用18号动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3月~2001年10月我科收治了3例急需血液净化治疗的病人,因周围静脉条件极差,难以建立静脉回路,我们试用直接穿刺动脉做回路,即采用动脉-动脉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HD)及血液灌流(HP),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高频超声比较糖尿病肾病Ⅴ期患者肱动脉与腘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选择健康志愿者(NC组)、2型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肾病Ⅴ期透析前(DKD-Ⅴ组)的患者各20例. 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肱动脉及腘动脉血管基础状态及加压后血管内径和峰值流速,并计算血流介导的扩张值(FMD). 比较肱动脉及腘动脉FMD及峰值流速的差异.结果:肱动脉FMD(%)、腘动脉FMD(%),NC组、DM组、DKD-V组显著性减少(P<0.05);肱动脉与腘动脉FMD(%)比较,NC组、DM组、DKD-V组显著性减少(P<0.05);肱动脉与胭动脉FMD差值(%),NC组、DM组、DKD-V组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DKD-V组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重于单纯糖尿病患者,且腘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进展速度大于肱动脉.  相似文献   

14.
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其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月娥  吴燕梅 《护理研究》2006,20(10):849-850
介绍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其护理现状,提出目前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直接动、静脉穿刺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法,动、静脉内瘘,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月娥  吴燕梅 《护理研究》2006,20(4):849-850
介绍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及其护理现状。提出目前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直接动、静脉穿刺法,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法,动、静脉内痿,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颈外静脉(48例)、股静脉(13例)穿刺留置套管针的方法建立临时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结果颈外静脉48例、股静脉13例的一次留置成功率分别是95.4%和92.3%,血流量≥200ml/min,可满足血液净化需要,留置时间1-14d。并发症有留置导管堵塞及渗血。静脉留置针适宜作为紧急血液净化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及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透 )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 ,药物治疗比较困难。我们对予以水盐控制 ,加强超滤等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 2 4例患者采用腹水浓缩回输法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4例中男 6例 ,女 18例 ,4 2~ 70岁 ,平均 5 2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 16例 ,糖尿病肾病8例。透析时间平均 18个月 ,腹水潴留 2~ 7个月。腹水化验均为漏出液 ,细胞计数正常 ,蛋白含量平均 2 0 5 g/L ,腹水培养阴性 ,未查出肿瘤细胞及抗酸杆菌。1 2 腹水回输前的检查 腹水常规、蛋白定量 ,确定是漏出液 ;腹水培养、找脱落…  相似文献   

18.
建立良好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HD)和(或)血液灌流(HP)等血液净化治疗的先决条件.临床上可采用手术造瘘和静脉插管或直接动脉穿刺建立血液通路达到治疗目的[1].但手术造瘘在短时间内不能使用,插管保留时间短且易感染、滑脱、生活不方便等,加上我科病人多来自农村,无法承受长期的透析费用,不能保证规范的透析治疗,因此,直接动静脉穿刺是我科建立血液通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肾病病人维持性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38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对两组病人的感染、出血、血栓形成、内瘘堵塞、血流量和血管通路使用时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出血、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管通路使用时间、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延续护理能延长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的使用时间,降低感染率,减少内瘘堵塞,提高血流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尿毒症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情况及影响选择通路的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民航总医院及北京市朝阳医院一定时期内开始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161例,按他们进入透析时血管通路情况分为长期通路组和临时通路组,对两组患者选择通路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已建立长期通路的比例较低(21%)。两组糖尿病肾病致尿毒症者、教育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是否公费及建议造瘘至开始透析时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进入透析时是否有成熟的动静脉内瘘与患者原发病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及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情况、付费方式、医生建议动静脉造瘘术至开始透析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