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总结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 27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5例.所有患者重视围手术期治疗,包括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术中严密监护、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合并疾病的治疗等. 结果 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16例,发生率59.3%.其中1例麻醉后发生心肌梗死致死亡,1例术后心律失常,4例患侧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尿路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合并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1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经加强围手术期治疗,26例全部治愈出院,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 结论 重视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彭扬  林宏生 《广东医学》2005,26(9):1303-1304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2例81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合并疾患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高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均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危险性高。只要护理措施切实有效,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风险,并进行术前耐受力评估,手术时机选择,术中麻醉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方面研究。方法本组37例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有3例患者因术后并发症转入相应科室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高龄高危患者常合并多种疾病,重要器官功能低下,手术风险较高,但采取积极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鄢安良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409-1411,142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6月~2010年1月我院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其中,应用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20例,应用非骨水泥生物型长柄人工双极股骨头12例。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组32例患者成功渡过围手术期,手术时间(85.5±20.5)min,手术出血量(640.4±56.5)ml,手术输血量(602.5±20.5)ml,术前Harris评分(39.5±11.5)分,术后Harris评分(91.5±6.5)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164,P<0.01)。术后随访6~24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并发症中,脱位1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科54例平均年龄在83岁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合并疾患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高龄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术后均能借助拐杖或助行器行走。结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难度大,危险性高,只要护理措施切实有效,也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葛多娟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989-1990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围手术期护理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蚌埠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高龄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化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康复训练,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积极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结果 16例高龄患者均顺利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3~5 d坐起,7~10 d下床,2周左右拆线,未出现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整个围手术期需要护士有预见性地提供精心细致的护理,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子女负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68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分析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术后并发肺部感染7例,切口感染1例,泌尿感染2例,呼吸衰竭2例.治愈率98.5%,1例死亡.结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及术后完善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确保手术成功,从而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唐相君  刘少佳 《吉林医学》2010,31(15):2299-230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部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高龄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护理,适时功能锻炼,严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可缩短病程,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置换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对45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男23例,女22例,均为单髋.该45例患者均在手术前制定周密的围手术期治疗与术前、术后康复指导.结果 本组患者施行人工假体置换术后均无出现并发症.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部骨折,各类股骨头不可逆病变的可靠有效方法,而提高围手术期的治疗水平、加强术前、术后康复指导是该方法成功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年龄80~92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头下型9例。经颈型3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所有病人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切口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优良率为91.67%。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只要高度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不失为治疗效果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经过一年以上的随访,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行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早期下地,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只要选择好手术适应症、术中方法正确、可大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症。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双极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病例,经过一年以上的随访,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只要选择好手术适应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技术,创伤小,恢复快,能够早期下地,并发症少等特点。结论:选择合理的适应症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间粉碎骨折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在生理学与手术严重程度评分系统(POSSUM)协同下应用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粗隆间骨折37例。骨折类型按Evans-Jenson分类,ⅢA:13例,ⅢB:16例,Ⅳ:8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与POSSUM预测一致。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12~24个月)。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83.78%。结论:POSSUM评分系统协同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部骨折疗效观察,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观察,均给予认真细致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观察。结果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3种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假体骨换对老年人股骨颈骨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 1988- 0 1对 5 0 9例 60岁以上老年股颈骨折分别采用单极股骨头 ,双极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5 0 9例术后 2~ 4周均恢复行走活动 ,死亡 2例。 4 0 2例获 1 5~ 7年随访 ,满意率 (6~ 2 4级 ) ,单极头 90 6% ,双极头 96 77% ,全髋95 %。 4 0 2例X线片检查 ,髋臼完好 2 60例 ,髋臼外缘增生 92例 ,髋臼磨损人工股骨头中心脱位 1例。由于外伤髋臼脱落 1例 ,假体柄下沉 >2mm8例 ,假体透光区 >2mm4 0例。结论 本组资料表明 3种类型假体置换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高龄及活动量不大不强求全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尤其双极头也可望达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陆晓涛 《中外医疗》2012,31(34):59-6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和相关翻修技术。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1月以来,该院共进行了156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在此基础上,对翻修术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并讨论相关的翻修技术。结果翻修术的原因,首位是假体松动、假体周围发生骨溶解,其次是人工股骨头引发的髋臼磨损,此外有手术操作失误、术后感染等原因。结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引起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术的主要原因,在进行翻修术的过程中,应当合理的选择髋臼的修复、重建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保证初次手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2例,采用PFNA内固定(A组)2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B组)24例。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实际失血量、术后不良事件、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实际失血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评分在术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它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术后不良事件少,功能恢复良好,疗效肯定,是理想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假体选择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年龄65~98岁,平均76.9岁,生物型全髋107例,骨水泥型全髋94例,生物型人工股骨头104例,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82例.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平均手术时间(50±10.3)min,出血量(149±27.7)mL,并发症发生率21%优于骨水泥型(61±11.5)min,(205±47.3)mL、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相对小,骨皮质厚,预计寿命长的患者选择生物型人工关节置换.年龄较大、体质弱,骨皮质薄的患者,选择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60例胸腔积液患者术前准备采用胸部彩超定位行内科胸腔镜手术,替代人工气胸术,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对60例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电子胸腔镜术前准备采用胸部彩超定位.超声定位均在临床医生与超声医生共同参与下进行.患者取健侧卧位,超声观察内容[1]:①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是否随呼吸一起移动,确定有无粘连.②胸壁厚度,确定进针深度.③胸腔积液存在部位.④胸腔积液纤维蛋白渗出和机化的程度,即超声波透声情况,胸腔粘连的程度.⑤与大血管、心脏、横膈等重要脏器的关系,随呼吸变动的情况.⑥选择胸腔积液深度>3cm、宽度>3cm,结合肋骨上缘,确定穿刺部位,做好标记.超声定位一般在内科电子胸腔镜术前24h内进行.在手术室,行内科电子胸腔镜术,根据具体病变取活检送病理或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60例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电子胸腔镜检查,手术成功59例,成功率98.3%.胸腔镜手术取活检59例,肺癌胸膜转移40例(占68%),其中腺癌31例,鳞癌3例,小细胞癌5例.乳头状瘤1例.结核性肉芽肿17例(占29%).慢性炎症2例(占3%).结论 术前24h内通过经胸壁彩色超声选择穿刺点既安全有效,又不需要术前建立人工气胸,同时还节省时间,因此彩超定位可替代内科胸腔镜前的人工气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8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高龄(75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74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全部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方法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 7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入院至手术时间3~5d,平均4.5d;手术时间65~100min,平均80min。伤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时间13~25d,平均16d)。无感染,假体脱位,松动等情况发生。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