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使用的PICKERVISTA0.5TMR机器在国外已属换代产品,此机器没有颈前部(甲状腺、咽喉部)及颈胸段的扫描线圈。使用时存在两种情况:①如用头线圈扫描,颈部不能包全,而且颈部的信号不强,即使有病灶也难清晰显示;如用颈线圈扫描只能看清颈部的脊髓...  相似文献   

2.
故障现象VISART1.5T磁共振成像装置扫描患者时,扫描第一个定位像序列时,经常报告扫描时间超出,扫描失败.反复多次用同一个序列实验,机器能正常扫描.但是更换病人时,尤其是下一个病人与上一个病人扫描部位不同时,更换其他线圈,扫描时显示屏报告扫描时间超出.观察右下角窗口信息,扫描失败,打开窗口显示调谐发射圈及接受线圈不能通过,接受不到信号.我们只能反复调谐线圈,一旦调谐通过,就能顺利扫描T1、T2几个序列,开始几天出现故障现象次数较少,一天发生(2~3)次,到后来频繁发生,以至于根本不能扫描.  相似文献   

3.
3.0T磁共振颈部成像中表面线圈和容积线圈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验证相控阵颈动脉表面线圈(8通道)的性能,以Philips相控阵头颈联合容积线圈(16通道)为比较对象,分别测量了它们的表面线圈和容积线圈在Philips 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信噪比和图像均匀度.材料和方法首先,分别利用两种线圈对装满Philips标配的矿物油(Mineral Oil)溶液的体模进行扫描成像,对比所得图像的信噪比和图像均匀度.其次,我们还对同一名志愿者的颈部血管成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体模中心的感兴趣区(ROI)中,表面线圈的信噪比是容积线圈的信噪比的3倍以上,而表面线圈的均匀度明显小于容积线圈的均匀度.结论相对于容积线圈,表面线圈在3.0T磁共振成像中,所得到的图像具有更好的总体信噪比,但对于较大范围的成像,图像均匀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颈部炎性肿块CT误诊分析(附5例报告)赵鲁豫1王涛CT扫描的应用使颈部肿块的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但有时也难以做出明确诊断。现将CT扫描误诊为恶性肿瘤的5例颈部炎性肿块病人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3岁。发现右侧颈部无痛性肿块120d.查体:右侧...  相似文献   

5.
故障现象GE1.5T MRI用头线圈扫描,在寻找中心频率时,扫描停止.故障提示信号太小.换用手动扫描,R1、R2只有0.4%左右.正常值应为20%~30%.有时自动扫描可以找到中心频率,但图像信噪比低,没有清晰的脑室结构.将头线圈拔下重新插接,然后扫描,图像清晰,一切正常.该故障在使用头线圈扫描时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6.
罗万能  苏素联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04-2705
3DceMRA的技术日渐成熟,能提供高质量的颈部动脉图像,是颈部动脉疾病筛查、术前评价、术后随访的有效检查,可基本替代诊断性DSA。现总结我院50例自动探测(Smart-prep)3DceMRA颈部血管造影,浅谈参数选择方面的经验体会。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利用Smartprep扫描颈部血管共5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18岁~78岁,平均63岁。1.2设备磁共振机型为GESignaMiracle1.5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为AW4.1,高压注射器为美国MEDRADSPEC-TRIS,造影剂为先灵马根维显20ml,生理盐水20ml。1.3方法1.3.1患者摆位仰卧位,使用头颈联合线圈,或用CTL线…  相似文献   

7.
郑建金  董刚  李涛 《当代医学》2009,15(31):82-82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颈部肿物的诊断意义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颈部肿物的临床资料。结果CT增强扫描可提高颈部肿物的诊断率,颈部肿物诊疗过程复杂。结论CT增强扫描对颈部肿物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颈部肿物疾病种类繁多,诊断及治疗复杂,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 GE1.5T核磁共振.用头线圈扫描,图像颗粒粗,信噪比为2000:70.正常信噪比为2000:50.用其它线圈扫描,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探讨全身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DWIBS)的最佳扫描技术.方法 15位健康志愿者、21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通过ADC值、质量指数、SNR及AppCNR来评价不同扫描技术:体线圈和体部表面线圈扫描;SPAIR-EPI与STIR-EPI的比较.最后评价高分辨率MPR及MIP图像的可行性.结果 体部表面线圈扫描的质量指数、SNR及AppCNR高于体线圈扫描(P<0.01),在b=800s/mm2时图像质量指数及AppCNR时最高(P=0.000);STIR-EPI质量指数较高(P<0.05);STIR-EPI的AppCNR优于SPAIR-EPI(P<0.05).结论 采用体部表面线圈,b=800s/mm2,层厚5mm,STIR脂肪抑制技术以及TR值在6000ms以上可以获得高质量的DWIBS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CTA)的最佳的扫描参数和技术要点,提高图像质量。方法对该院收治的50例临床疑似颈动脉或椎动脉患者均采用智能追踪触发扫描和延时扫描(18~25 s)两期颈部CTA检查,并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用两期不同扫描参数的颈部CTA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颈动脉和椎动脉异常血管的类型、位置、大小,但智能追踪触发扫描阳性率比较高,图像质量优于延时扫描。结论正确掌握好颈部CTA的技术操作及多种重建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提高颈部CTA的图像质量及对颈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CTA)的最佳的扫描参数和技术要点,提高图像质量.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50例临床疑似颈动脉或椎动脉患者均采用智能追踪触发扫描和延时扫描(18~25 s)两期颈部CTA检查,并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运用两期不同扫描参数的颈部CTA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颈动脉和椎动脉异常血管的类型、位置、大小,但智能追踪触发扫描阳性率比较高,图像质量优于延时扫描.结论 正确掌握好颈部CTA的技术操作及多种重建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提高颈部CTA的图像质量及对颈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相控阵线圈在新生儿脑部MRI检查中扫描参数优化选择。方法应用膝关节相控阵线圈对足月新生儿行脑部扫描,分别采用传统脑部扫描参数和优化后扫描参数,获取横断位T1加权、T2加权、T2 FLAIR、扩散加权成像及矢状位T1加权成像等图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图像信噪比和满足影像诊断率。结果用膝关节相控阵线圈顺利完成45例足月新生儿行脑部扫描,其中用传统脑部扫描参数22例,用优化后扫描参数23例,两组扫描参数所得图像信噪比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扫描参数所得图像满足影像诊断率经四格表χ2检验,两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组扫描时间较之传统组减少1/3。结论优化组扫描参数能代替传统脑部扫描参数,优化组扫描时间及SAR值均可减少。优化组扫描参数更适合膝关节相控阵线圈新生儿脑部MRI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提高CT模拟定位图像与常规MRI扫描图像配准的精确度,使放疗靶区勾画的精确度提高,研制一套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装置。方法测量CT模拟定位固定装置的规格大小和MRI扫描机的床面大小、孔径大小等相关数据,根据测量数据选用凯夫拉、ABS塑料、尼龙螺丝材料设计并制造出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装置,包括MRI模拟定位体架、凹面床的平板适配床板和MRI体部扫描线圈拱形支撑架,分别用CT模拟定位固定装置、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装置对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和MRI模拟定位扫描,观察两组图像的配准融合效果。结果利用该装置安全、顺利完成MRI模拟定位扫描,经10例临床试验,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均能得到较好的图像配准融合效果。体位头部DICE:0.988,HD:3.340 mm;非同位头部DIC:0.947,HD:6.445 mm。同体位颈部DICE:0.847,HD:3.803 mm;非同体位颈部DICE:0.829,HD:4.679 mm。结论此CT-MRI同体位放疗模拟定位装置,能有效提高图像配准精确度,提高靶区勾画精确度,满足临床放疗要求。  相似文献   

14.
乳腺疾病的诊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X线钼靶摄片、红外线扫描、CT、MRI等。乳腺疾病的MRI应用近年来在国内受到重视,随着乳腺保留手术的应用,使乳腺MRI成为术前术后的重要检查手段。乳腺检查选用乳腺专用线圈效果最好,如果无专用线圈也可用体线圈、软表面线圈、圆形表面线圈等代替。乳腺结构疏松,于  相似文献   

15.
DWI及动态增强MRI在淋巴结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硼以及动态增强MPI(DCE-Mm)在颈部淋巴结病变鉴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及颈部相控阵线圈,46例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26例恶性病变,20例良性病变)。全部病例使用体线圈行SE-EPI DWI序列扫描,采用全方位扩散梯度及6个b值扫描。DWI扫描时间40-52S。分析46例病例中淋巴结的D研与表现扩散系数(ADC)值的特点,并行动态增强MRI和常规MRI增强检查,分析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病变的MRI征象,计算病灶峰值增强率Emax,峰值时间Tmax.最大强化速率Slopemax,并根据病变最高强化区ROI的测量值,绘制病灶的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SI-Time曲线)。结果在DⅥ序列扫描中,良性和恶性淋巴结均呈高信号,恶性淋巴结组的平均ADE值为(0.834±0.192)x10^-3mm^2/s,良性淋巴结组为(1.687±0.252)×100mm^2/s,恶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明显小于良性淋巴结组(P〈0.05),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淋巴结病变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多表现为I型,而恶性淋巴结多为Ⅲ型,Ⅱ型曲线均可见于良性和恶性淋巴结病变。结论D册可作为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鏊别诊断的一种快速可行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通过动态增强进一步揭示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征。有助于对淋巴结病变作出准确的定性诊断,更能有效地鉴别诊断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45名临床诊断高钙血症及可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病人作颈部高分辨力实时声象图。用10兆赫探头浸于水槽中作术前甲状旁腺定位,取纵或横扫描使整个甲状腺及其头尾区尽可能充分检查,另外在吞咽时扫描可使锁骨后的腺体上升进入视野,使更易于鉴定结节。  相似文献   

17.
吕秀玲  李炯  康少锋  朱力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2):144-145,96
目的探讨64层双源CT智能跟踪目测手动触发扫描在颈部动脉CTA成像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SOMATOMDefinition双源CT对40例临床怀疑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智能跟踪目测手动触发扫描进行颈部动脉CTA三维重建数据采集成像,随后通过工作站对扫描采集数据进行后处理重建。结果依据图像质量评定标准,图像质量为优、良、差的,分别为35例、4例、1例。结论采用智能跟踪目测手动触发扫描进行颈部动脉CTA三维重建数据采集所获取图像,有助于放射影像医师更有效、准确地对患者颈部动脉血管疾病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hole-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的最佳成像参数。方法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30例恶性肿瘤患者行WB-DWI扫描,将以上被检查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主要扫描参数:第1组采用体线圈、STIR-EPI、b值=800s/mm~2,第2组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STIREPI、b值=800s/mm~2,第3组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SPAIR-EPI、b值=800s/mm~2,第4组采用相控阵线圈、STIR-EPI、b值=400s/mm~2。对所有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不同扫描参数下的WB-DWI图像质量。结果相控阵表面线圈扫描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体线圈(P0.01);STIR-EPI的图像质量优于SPAIR-EPI(P0.05);b=400s/mm~2与b=800s/mm~2时,图像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STIR-EPI、b=800s/mm~2、FOV40cm×40cm、TR=8000ms,并且呼吸均匀时获得的WB-DWI图像质量最好,扫描时间适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使用不同成像序列及接收线圈,寻找最佳非增强门脉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 对20例上腹部受检者行门静脉成像。以轴位为定位像,行冠状位扫描。其中10例GRASS、GRASS+EATSAT、SPGR、SPGR+FATSAT4种序列扫描;10例以体线圈、GPF线圈及胸腰椎线圈和GRASS扫描。所得图像均进行MIP重建,并对MIP重建图像门静脉显示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SPGR,GRASS信噪比、对  相似文献   

20.
常规检查为横断扫描,常用于先天性畸形、感染病变和肿瘤检查.颈部常规CT检查通常采用5mm层厚、5mm层距连续扫描,对于微小病变可使用薄层扫描.鉴别颈部血管和淋巴结时,需进行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