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收集近几年来经临床确诊本病,并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隐匿型2例,毛片型5例,细网型3例,网结型2例,复合型1例。结论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实验室痰涂片或肺泡灌洗液或胃液中找到含铁巨噬细胞可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术诊断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阳性率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63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1次支气管镜术取肺泡灌洗液,2次取痰液及胃液于显微镜下寻找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比较不同方法的阳性率并观察支气管镜术后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肺泡灌洗液阳性率为82.5%,远高于痰液的44.4%及胃液的36.5%,也高于痰液胃液的联合阳性率57.1%(痰液、胃液至少有1次阳性)。支气管镜术中7例出现咳喘(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术后咳嗽加剧24例(38.1%),发热17例(27.0%),少量咯血18例(28.6%)。未做特殊处理,所有患儿48小时后症状恢复,均能耐受肺泡灌洗。结论支气管镜术可明显提高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确诊率,且安全性好,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诊疗常规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本人收集了10例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及胸片、CT的检查资料,都有病理确诊,对其胸片、CT回顾性分析。结果:胸片表现:9例有散在粟粒状、结节状影,6例有片絮状影或磨玻璃样改变,3例有网状影及多发小囊状影,3例有小叶间隔增厚,1例有支气管充气征。结论:X线平片是发现并提示IPH最基本而重要的检查手段。平片、CT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分析,在痰液、胃液中、肺部穿刺活检或纤支镜肺活检查到含铁血黄素巨细胞,就可基本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弥漫性肺疾患和尘肺的较好的诊断方法。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ALF分析及肺活体组织检查,综合分析诊断。结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BALF分析检出尘颗粒、石棉纤维、石棉小体以及在肺活体组织检查中发现石英,氧化铝粉尘颗粒,石棉纤维或石棉小体,肺间质纤维化及肺组织破坏等改变而明确了矽肺,氧化铝尘肺和石棉肺的诊断。结论:在BALF及肺组织中检出病源性粉尘颗粒或石棉小体,肺间质纤维化或矽结节,肺泡结构破坏等改变可确立尘肺或其它弥漫性肺疾患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泡内出血性疾病(DAH),病因未明,多发于新生儿,约20%为成年人发病,病死率高。IPH最初于1864年被描述为褐色肺硬变综合征,1931年Ceelen首次对2例患儿的尸检发现其肺内有大量的含铁血黄素沉积,1944年Walden-strom首次在临床上诊断IPH。IPH临床上表现为咯血、贫血、肺浸润三联征。本病罕见,成年人病例更是少见。 相似文献
6.
机体免疫异常是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i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以下简称IPH)的主要病因的观点,已被多数学者接受,然而,在国内外文献中,关于IPH患者细胞免疫反应研究报告尚少见。我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部分IP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试图从T细胞亚群变化的角度,探讨其免疫异常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8.
鉴别诊断在尘肺病诊断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2例病例经全面检查,最后确诊为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间质性肺病1例。 相似文献
9.
10.
<正>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最严重的职业病。截至2005年,我国尘肺病累及病例达607 570例,其中存活患者470 089例,尤其严重的是全国现有60万左右例的可疑尘肺患者,是构成新发病例的主要因素,尘肺的发病数仍在增长,仅2005年,尘 相似文献
11.
尘肺的诊断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权益和责任,鉴别诊断是确定尘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1例有粉尘作业史,短期出现两肺弥漫性粟粒样结节病例的鉴别诊断分析,提示临床工作者在尘肺诊断工作中一定要结合职业史,病史,现场测定数据,同工种流行病学情况及接尘工人健康监护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CT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中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此胸部X线片上较难发现或确认的胸骨后、纵隔部位或胸膜下的病变能在CT图像中被明显地描写出来。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高分辨CT(HRCT)的发明,一些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诊断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尘肺病是最古老也是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至今为止,尘肺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职业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肺活检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诊、X线胸片有尘肺样改变、提供的接尘性质或累计剂量与X线胸片表现不相符或缺乏系列X线胸片、要求明确诊断并接受支气管肺活检(TBLB),取得满意标本的尘肺诊断病例37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TBLB检查和肺组织病理观察.2005年5月起对TBLB标本增加普鲁士蓝铁反应检查.根据GBZ 70-2002及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参考病例自述和TBLB病理检查进行集体诊断.结果 在379例病例中,376例(99.2%)表现肺间质纤维化改变,228例(60.2%)粉尘沉着;111例(29.3%)的偏光镜检双折光晶粒阳性.接触矽尘、陶土尘、水泥尘、煤矽尘和铸造尘病例的偏光晶粒阳性率为37.8%(62/164),高于接触其他粉尘(电焊烟尘、石棉尘、铝尘等)者的22.7%(49/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电焊烟尘或打磨尘者普鲁士蓝铁反应阳性率为53.1%(94/177),明显高于接触其他粉尘(水泥尘、铸造尘、矽尘等)者的23.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电焊烟尘尘肺组病例纤维组织增生率高于无尘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矽尘、铸造尘、打磨尘、石棉尘的尘肺组和无尘肺组(观察对象)的肺纤维组织增生率、粉尘沉积率和偏光晶粒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支气管肺活检能获得接触粉尘的依据和相关肺部病变,对协助尘肺病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传统胸片一直是检出、诊断尘肺病的最正统、最主要的工具.由于它的成本低廉,在全世界范围内仍是当今尘肺病诊断、随访及在接尘工人中作尘肺筛选和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但近年来随着医学的进步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新成像方法的不断出现.数字胸片、肺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片都已经或曾用于尘肺病的诊断和研究.尘肺病影像学将不再是传统高千伏胸部X射线胸片一枝独秀,新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作用必将越来越大.现就X射线数字影像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在职业性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3月就诊的160例职业性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进行高千伏X线摄影(HKV)、数字化X线摄影(DR)、数字X线摄影联合双能量减影(DES)、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比较4种检查方法对尘肺病患者诊断分期结果的一致性以及肺部合并症检出率,评估4种检查方法在尘肺病诊断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HKV对尘肺病诊断具有中等一致性,HKV的Kappa=0.562(95%CI:0.471~0.652);DR、DES对尘肺病诊断结果均具有较高一致性,DR的Kappa=0.669(95%CI:0.584~0.753);DES的Kappa=0.750 (95%CI:0.677~0.823);而HRCT对尘肺病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HRCT的Kappa=0.882(95%CI:0.829~0.935)(P均<0.01)。该4种检查方法对肺气肿、肺大泡、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检出率不同(P <0.05),而对于肺结核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RCT对肺气肿、肺大泡、胸膜增厚、胸腔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