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屈亚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077-8079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辐射、休克等打击后,出现的以弥漫性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损伤为病理特点的综合征。ALI常常可导致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这对患者的术后康复与预后均可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本文仅就胸科手术ALI的病因及其药物保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肺复张手法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48只,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复制ALI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LI模型组(ALI组)、小潮气量(VT)通气组(LV组)和肺复张联合小VT通气组(SI组)。采用控制性肺膨胀(SI)实施肺复张手法。机械通气4h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用重力法测定血管外肺水(EVLW)含量;用单核素示踪技术测定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改变;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肺组织肺泡表面活性蛋白-C(SP—C)mRNA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浓度。结果 光镜下,SI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轻于ALI组和LV组。LV组凋亡肺泡上皮细胞散在分布,SI组凋亡上皮细胞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ALI组、LV组及SI组肺损伤评分和EVLW均显著升高;与ALI组比较,LV组和SI组肺损伤评分显著降低,SI组肺损伤评分及EVLW显著低于LV组(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ALI组、LV组及SI组肺组织SP—C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而SI组肺组织SP—C mRNA表达显著高于LV组(P〈0.05),但与AL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LI组、LV组和SI组BALF中IL-6和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SI组IL-6浓度显著低于LV组(P〈0.05)。各组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肺复张手法可以减轻ALI肺组织病理损伤,增加肺泡上皮细胞SP—C mRNA的合成,下调肺部炎症反应,改善肺泡上皮细胞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水肿是急性肺损伤(ALI)的重要特征,肺泡上皮主动液体清除功能是影响ALI肺水肿的重要环节[1].研究表明肺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ENaC)是肺泡内液体主动转运的重要机制.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通过ENaC对肺泡腔的液体平衡进行调节[2-3].ALI导致肺水肿时,肺泡中的液体成分主要通过ENaC、Na+-K+-ATP酶(NKA) 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水通道蛋白(AQP)重吸收.现主要对ALI时肺泡上皮ENaC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4.
肺水肿是急性肺损伤(ALI)病理进程中的中心环节,与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肺泡内液体清除减少有关。以往对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的肺水肿研究较多,而对肺泡内液体清除在肺水肿形成中的作用关注不足。肺泡内液体清除受水通道蛋白、钠离子通道、钠钾ATP酶的影响。认识肺泡内液体清除机制有望能为临床医师治疗AL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长激素对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应激反应阶段生长激素(GH)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ALI组和GH组,按致伤与否及致伤后的观察时间又随机均分为0、0.5、1、2、4、6和24h7个亚组。分别测定大鼠肺泡隔面积密度(PASAD),肺泡隔中性粒细胞数,肺局部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阳性细胞数和肺匀浆液中NF-κB抑制蛋白(I-κBα)含量。结果致伤后ALI组大鼠PASAD进行性增大,肺泡隔中性粒细胞数进行性增多,两者均于6h达峰值,24h基本恢复正常;GH组大鼠PASAD较ALI组同时间点进一步增大,中性粒细胞数增多更明显。ALI组致伤后0.5h肺局部TNF水平开始迅速升高,1h达峰值,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6h后逐渐恢复;致伤后1h IL-6水平开始明显升高,4h达峰值,6h后逐渐恢复;GH组大鼠IL-6水平升高更明显。ALI组致伤后0.5h肺组织中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4h达峰值,6h开始恢复;GH组大鼠肺组织NF-κB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ALI组同时间点。伤后0.5h I-κBn含量开始明显下降,4h达最低值,6h后开始回升;GH组大鼠肺组织I-κBa含量下降更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PASAD、肺组织TNF和IL-6水平及肺泡隔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NF-κB的表达、活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NF-κB表达、活化在LPS诱导ALI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应激反应阶段应用GH可加剧LPS诱导的ALI。其机制与促进肺局部NF-κB表达与活化而加剧肺局部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Th1/Th2/Th17平衡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葛根素(Pue)能否通过对Th1/Th2/Th17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减轻黑火药烟雾所致大鼠肺损伤的炎症反应。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葛根素空白组(Pue组)、吸入性肺损伤组(ALI组)、葛根素治疗组(ALI+Pue组),每组10只。使用自制发烟装置建立大鼠吸入性肺损伤模型,Pue组和ALI+Pue组均按100mg/kg剂量在烟雾吸入后30min行腹腔注射;Con组、ALI组行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ml/kg)。24h后检测各组大鼠肺血管通透性的标志包括肺湿/干重比(W/D)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蛋白含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激活的标志{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BALF中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观察肺组织的大体及病理学改变,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的表达。结果 ALI组肺W/D、BALF蛋白含量、MPO活性、细胞计数显著高于Con组、Pue组(P0.05)。ALI+Pue组肺W/D、BALF蛋白含量、MPO活性、细胞计数显著低于ALI组(P0.05)。ALI组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均大于Con组、Pue组(P0.05)。ALI+Pue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明显低于ALI组(P0.05),但是ALI+Pue组巨噬细胞与AL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可见Con组、Pue组大鼠肺泡结构完整、清晰,肺泡腔干净,肺泡间隔均匀一致,间质无炎细胞浸润;烟雾吸入后24 h的ALI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厚,腔内可见渗出,肺泡间质可见炎细胞浸润;ALI+Pue组肺组织水肿及肺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均较ALI组减轻。Th1细胞在ALI组的比例低于Con组、Pue组(P0.05);Th1细胞在ALI+Pue组的比例高于ALI组(P0.05)。Th2细胞在ALI组的比例高于Con组、Pue组(P0.05);Th2细胞在ALI+Pue组的比例低于ALI组(P0.05)。Th17细胞在ALI组的比例高于Con组、Pue组(P0.05);Th17细胞在ALI+Pue组的比例低于ALI组(P0.05)。结论葛根素通过对Th1/Th2/Th17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对黑火药烟雾所致大鼠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77例开胸手术患者应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术进行术后镇痛,并与其他镇痛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肋间神经冷冻组患者主观感受疼痛显著减轻,总有效率达97%;术后止痛药需要量及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少于另两组,由于减少剧烈疼痛的刺激,有利于机体功能的自身调节,患者咳嗽有力,气道通畅,肺扩张好,肺泡有效通气量增加,从而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机会减少;在肺功能的检测中,肋间神经冷冻组与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肋间神经冷冻术对胸外科开胸手术后切口疼痛缓解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可以在胸外科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性肺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体在遭受各种严重损伤后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导致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角细胞生长因子(KGF)在肺的炎症反应和损伤后修复中有重要作用^[1]。采用内毒素性ALI模型,观察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HGF、KGF、白细胞和蛋白水平的改变,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内毒素性AL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机体受到创伤、休克以及严重感染等因素打击后,引起的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肺内严重的急性炎症反应,属于ALI的严重阶段,其特征是肺泡-毛细血管屏障的损伤和肺泡内富含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以肺部严重炎症反应伴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为特点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常继发于肺炎、脓毒症、系统性感染、大手术、多发伤等多种疾病,以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水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功能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胸外科日间手术流程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了解影响胸外科日间手术工作效率的因素,为优化日间手术工作流程提供建议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模糊理论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2019-2020年上海市某肺部疾病专科医院的日间手术流程进行分析,筛选影响手术流程的高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并实施。结果 整改后,胸外科日间手术患者的手术取消率(0.72%)低于整改前(2.9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等待时间及复苏后等待转出的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模糊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法可以有效优化胸外科日间手术工作流程,提高日间手术室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肺热稀释技术对不同原因急性肺损伤(ALI)血管外肺水(EVLW)测定的准确性。方法18只杂种犬随机分为正常组、外源性急性肺损伤组和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组,每组6只,通过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外源性ALI模型,气管内注入十六烷磺基丁二酸钠盐制备内源性ALI模型,然后分别向肺内灌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经肺热稀释法在灌注的前后测定EVLW,观察灌注前后EVLW变化与所灌注生理盐水量之间相关性。结果正常肺组织EVLW含量为(254.5±413.0)ml,肺泡灌注前后EVLW的变化与实际肺泡灌注生理盐水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86,P〈0.01);外源性ALI组EVLW含量为(483.3±11.5)m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I组肺泡灌注前后EVLW的变化与实际肺泡灌注生理盐水量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8,P〈0.01)。内源性ALI组EVLW含量为(526.2±12.9)m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内源性ALI组肺泡灌注前后EVLW的变化与实际肺泡灌注生理盐水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90,P〈0.01),但不如外源性ALI组相关性高。结论经肺热稀释技术对EVLW的监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但不同原因导致的EVLW增加的监测准确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损伤/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危重症,其治疗是以机械通气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由于ALI/ARDS往往伴随大量肺泡萎陷,常规机械通气方法救治成功率较低。控制性肺膨胀(SI)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肺复张方法,机械通气时通过给予足够的气道压力并持续一定的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塌陷的肺泡充分开放。大量的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SI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LI/ARDS时的氧合,改善肺顺应性,从而达到提高救治成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PTX)对于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鼠肺磷脂酶A2(PLA2)和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乙醇胺PE)的影响。方法健康鼠分4组,静脉注射内毒素建立急性肺损伤的模型,应用FIX治疗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内PLA2的活性和PC、PE含量。结果内毒素诱导的鼠ALI中,动物BALF和肺组织内PLA的活性均明显升高,PC下降,PE增加(P〈0.05)。而PTX的使用均抑制了上述各变化(P〈0.05),并明显改善肺组织病理变化。结论FIX通过抑制ALI鼠肺PLA2的活性,提升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而抑制了ALI的发生与发展,对ALI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肺部感染、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严重脓毒症等直接和间接危险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弥漫性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并导致肺泡不张。其病理生理主要表现为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1];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ALI发展至终末阶段[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16.
振动排痰机在胸外科手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胸外科手术后经常出现呼吸道不畅,观察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道情况,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呼吸道管理,以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探讨振动排痰机对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系统的影响,为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2004年10月~2007年2月收治的胸外科手术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的呼吸道管理的办法:包括常规抗感染、祛痰药物、常规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叩背排痰护理等治疗措施,治疗组采用山东淄博芙莱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PTJ-400A振动排痰机,3天后比较一次两组之间的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痰量、痰鸣音变化的情况,治疗后7天比较两组间的胸片变化情况,比较康复时间的差异。结果:本组病例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应用振动排痰机可明显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解除术后呼吸道不畅等各种因素从而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损伤 (acutelunginjury ,ALI)是伴有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扩展性的肺泡病变 ,由 3个相互重叠的时相构成 (即渗出、增生和纤维化 ) ,这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最终导致肺泡—毛细血管系统的严重损伤 ,进而发展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 torydistresssyndrome,ARDS)。ARDS目前死亡率仍高达 2 0 %~ 4 0 % ,对它的治疗已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 ,近十年来对ALI的基因治疗也取得了进展 ,许多学者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在调控ALI应答基因、维持肺泡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正常功能以及抑制ARDS的…  相似文献   

18.
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感染、误吸、挫伤、休克等各种肺内外原因引起的一种急发症,病情进展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ARDS是ALI的延续和严重阶段,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现代医学认为,ALI是由各种原因产生肺呼吸膜弥漫性损伤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而引起的综合症,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氧分压下降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ALI时,肺泡上皮细胞受损,使内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合成数量下降,功能降低,而内源性PS结构功能的失常反过来又可进一步加重肺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使用外源性PS,可以弥补ALI时内源性PS的数量减少和…  相似文献   

19.
细支气管肺泡癌18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发病、病理改变、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我院胸外科自1978年1月至2001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1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肺癌的3.3%(182/5550),男女之比为1.22:1,无症状体检发现者占30%(55/182)。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征象表现形式多样或无特征性改变。手术前经纤支镜检查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者62例,仅占34%。术后病理证实:非黏液型占82%(150/182),黏液性占18%(32/182)。结论:X线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分型诊断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细支气管肺泡癌非黏液性预后好,特别是孤立结节病例,首选手术切除;而黏液性与普通腺癌相似,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0.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欧美ARDS联席会对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概念做出明确定义,此后,这一概念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目前研究认为,ALI/ARDS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酸中毒及严重的感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因素引起的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肺水肿和微肺不张,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综合征,ALI和ARDS具有相同的病理、生理改变,ARDS是严重的ALI.ALI/ARDS的病因各不相同,发病机制复杂。作为重要的炎性损伤因子,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是引起ALI的炎症级联反应的主要终效应因子,主要通过消化和降解细胞外基质及上皮连接结构导致肺损伤。本文对NE在ALI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机制及治疗对策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