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儿童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因起病急,临床症状严重,故极易误诊为中枢感染性疾病。现将转入我院误诊为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1例儿童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于新荣 《全科护理》2009,7(23):2098-2098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再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治愈32例,好转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护理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再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治愈32例,好转自动出院3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护理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谢浩芬 《浙江临床医学》2004,6(12):1113-1113
蛛网膜下隙出血再次出血患者病死率高,仅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下隙出血再出血的病死率高达66.67%左右.故加强蛛网膜下隙出血者的护理,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复发,在临床上有极大意义.作者就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月15例本病患者的发病诱因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工作的重点和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再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4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再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水平与未再出血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对照组,32例)的有关危险因素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60岁、高血压、动脉瘤、饮酒、剧烈咳嗽、剧烈运动及体力劳动、情绪波动、用力排便、过早下床活动、受到惊吓或疼痛刺激是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针对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加强对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的治疗、护理、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预防并处理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2例,颅内血肿1例,经积极治疗或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恢复良好;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称之为蛛网膜下隙出血(SAH)。颅内动脉瘤破裂是最常见的原因。SAH总体预后较差,致残率和病死率高[1]。其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关。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隙出血未经外科治疗的病人约20%死于再出血,动脉瘤再次破裂导致出血即使病人不死亡也会使病人留下严重的残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多在首次出血后最初数日发生。为了减少病人再次发生动脉瘤破裂,临床上一般尽早行手术治疗。由于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临床已经广泛开展[2]。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病情一般较重,术前有再出血的危险,术后有较多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所以围术期的护理较为重要。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收治蛛网膜下隙出血并进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病人95例,现将围术期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对蛛网膜下隙出血再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29例蛛网膜下隙出血再出血患进行年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患的再出血与用力的大小、情绪激动、烦躁、血压不稳定等均有密切关系。结论 做好患的临床护理、详细观察病情,做好精神及生活护理,稳定患血压及情绪对于预防再出血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常玲  凌莉 《全科护理》2013,11(17):1551-1552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痉挛持续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痉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对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进行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头痛的效果。方法将7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头痛患者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脑循环治疗仪行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头痛缓解时间及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分级程度较对照组轻。结论脑循环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可改善脑部供血及脑代谢,缓解了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1.
王芳  李艳  陈璐 《全科护理》2016,(10):1036-1037
[目的]总结Hunt-HessⅣ-Ⅴ级蛛网膜下隙出血术后出现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35例Hunt-HessⅣ-Ⅴ级蛛网膜下隙出血术后出现钠代谢失衡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低钠血症病人30例,高钠血症病人5例,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33例病人血钠恢复至135 mmol/L~145 mmol/L,2例病人死亡。[结论]加强Hunt-HessⅣ-Ⅴ级蛛网膜下隙出血术后出现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急性期治疗需卧床休息4周~6周,肢体运动减少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理,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全身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2009年4月我科收治1例蛛网膜下隙出血继发DVT病人,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丽 《全科护理》2013,11(19):1758-1759
[目的]分析老年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tSAH)病人的临床特点与护理难点,总结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护理难点,采取细致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病情好转出院43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分析老年tSAH生理特点、护理难点及时采取对策,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4.
梁素琴  常云萍  耿霞 《护理研究》2011,25(32):2981-2982
蛛网膜下隙出血是神经内科的危重病,其主要病因是颅内动脉瘤再次出血的风险很大,有40%~65%病人会因再次出血死亡[1]。目前,血管介入栓塞动脉瘤是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主要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21例护理体会总结  相似文献   

15.
袁志敏  杜静平 《新医学》2004,35(9):528-528
病例组为 4 32例罹患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 ,对照组为4 73例与之相仿的无蛛网膜下隙出血对象。旨在分析主动和被动吸烟与蛛网膜下隙出血危险的关系。结果 ,与素不吸烟亦无被动吸烟暴露史者相比 ,罹发蛛网膜下隙出血危险的校正后比数比 ,迄今吸烟者达 5 0(95 %可信区间为 3 1~ 8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traumatic subarach noidhemorrhage,TSAH)是蛛网膜下隙的皮层静脉破裂出血,常引起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从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低氧及脑水肿。CVS是TSAH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50%。马来酸桂哌齐特是一种新型哌嗪类钙拈抗药物,可用于治疗蛛网膜下降出血。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大约超过50%的病人会发生急性脑积水,是蛛网膜下隙出血的一个重要及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预后.脑室外引流可以迅速降低颅内压,改善病人临床症状[1].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血液进入颅内或锥管内的蛛网膜下隙所引起的综合征.引起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肿瘤等出血,其中以动脉瘤出血最常见~([1]).  相似文献   

19.
腰脊髓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脊髓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也称腰穿持续外引流,是神经外科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可排出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同时促进脑脊液循环。本研究为35例患者行腰脊髓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发生并发症15例,经精心护理,均得以纠正,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隙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破入蛛网膜下隙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颅内血管畸形。再出血是蛛网膜下隙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1]。给予足够疗程的6-氨基已酸是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再出血的有效方法[2]。但因其药理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结膜充血,其次为眩晕、瘙痒、头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