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异质移植膜代替自体粘膜移植,对64眼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PTFE异质植片对组织刺激性小,能显著减少睑球膜连发生率,在碱烧伤后3周末,实验组与对照组睑球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7.5%与71.9%(P〈0.01),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结膜仅有轻度异物反应及慢性炎下反应,认为PTFE异质膜用于眼前段重建手术,是理想的结膜再生引导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探讨保存羊膜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睑球粘连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采用保存羊膜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胬肉、化学烧伤等原因所致的睑球粘连患者38例共38只眼。观察6~36个月。结果:38例患者38只眼术后无一例感染,10d后移植的羊膜变透明,并在结膜表面爬行,3个月后的结膜蛋白印迹法显示,羊膜上结膜上皮生长良好。34只眼(89.5%)术后眼球运动功能恢复良好,4只眼(10.5%)再次复发部分睑球粘连。结论:保存羊膜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睑球粘连。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联合角膜缘上皮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对20例(24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一期实施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术,其中5眼伴有不同程度的睑球粘连。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3个月,羊膜植片无1例发生排斥反应,自体角膜缘一期愈合,角膜表面透明光滑,无新生血管长入,翼肉无复发,无新睑球粘连形成。结论:自体角膜缘移植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肉疗效显著,特别是有睑球粘连者。通过羊膜覆盖缺损睑结膜,手术后可避免新的睑球粘连,比传统的自体结膜或口腔粘膜更为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保存的人羊膜对结膜大片缺损患者进行结膜表面重建的效果。方法:对翼状胬肉,睑球粘连和结膜肿瘤患者手术后引起的大片结膜缺损进行保存的人羊膜移植。结果:在随访期间(4-36个月),29例(33眼)中25例(29眼)术后没有复发,结膜上皮愈合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炎症和瘢痕,术后4例(4眼)患者结膜表面重建失败:初发性翼状胬肉1例(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2例(2眼),睑球粘连1例(1眼。结论:羊膜移植可以用作翼状胬肉,睑球粘连,肿瘤等手术后的大片结膜缺损的结膜表面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角膜移植治疗烧伤后睑球粘连的效果。方法 应用板层角膜移植联合自体球结膜、唇粘膜移植术治疗28例(29眼)重症睑球粘连,将角结膜假性胬肉分离至穹窿部,保留板层角膜及胬肉上皮层并反转作为睑结膜或移植粘膜作为睑膜,用新鲜板层角膜作供体更替浑浊角膜,用同侧或对侧眼球结膜修补巩膜表面结膜创面。结果 一次手术者25眼,二次手术3眼,三次手术1眼,治愈20眼,明显好转6眼,复发3眼。结论 板层角膜移植联合球结膜、唇粘膜 后重症睑球粘连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38例40眼因热灼伤、化学伤所致的重症睑球粘连患者,根据粘连部位、程度的不同采用形式不同的联合性移植手术治疗,其中部分或全层角膜移植联合球结膜移植26眼,角结膜移植联合唇粘膜移植7眼,粘连分离联合球结膜移植7眼.经0.5~5.5年观察,治愈26眼,好转8眼,复发6眼.提示联合移植手术是治疗重症睑球粘连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疗效,方法:对56例68只眼的睑球粘连进行手术松解联合羊膜移植。结果:随访6个月-1年,结膜上皮覆盖缺损区,睑球粘连解除。结论:羊膜移植是治疗睑球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角膜缘上皮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6年至2008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至2008年6月)、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89年至2008年6月)等数据库。纳入比较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和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检索、评价、提取资料并进行交叉核对。数据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10软件。结果共纳入41项研究,有41项研究报告了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共4148只眼:14项研究报告了术后睑球粘连发生率.共1475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5.03%,羊膜移植组翼状胬肉复发率为10.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45,95%可信区间0.36~0.58,Z=6.42,P〈0.00001);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组术后睑球粘连发生率为0.26%,羊膜移植组术后睑球粘连发生率为1.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21,95%可信区间0.07~0.68,Z=2.60,P=0.009)。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术在预防翼状胬肉复发及术后睑球粘连的发生方面优于羊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 6 8只眼的睑球粘连进行手术松解联合羊膜移植。结果 随访 6个月~ 1年 ,结膜上皮覆盖缺损区 ,睑球粘连解除。结论 羊膜移植是治疗睑球粘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睑球粘连12例(12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7例(7只眼),暴露性角膜溃疡2例(4只眼),神经麻痹性角膜炎2例(4只眼),共23例(27只眼)行新鲜羊膜移植术,术后随访4-11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23例术后均未发生羊膜排斥反应,睑球粘连12例术后眼球活动良好,7例复发性胬肉未有复发,4例角膜溃疡病例溃疡面愈合。结论:新鲜羊膜移植可重建角结膜表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肱动脉 头臂静脉内瘘及前臂袢型PTFE人造血管的生存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对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间 34例共 35次肱动脉 头臂静脉内瘘手术及 2 9例共 36次PTFE人造血管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以前桡动脉 头臂静脉内瘘失败或丧失功能者。结果 肱动脉 头臂静脉内瘘及PTFE人造血管 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96 .43%和 5 4.2 3%、96 .43%和 48.2 2 %、48.2 2 %和 39.19%(P <0 .0 1)。PTFE人造血管术后并发症次数及最终血管通路丧失功能的数目均明显多于肱动脉 头臂静脉内瘘术 (P <0 .0 1)。PTFE术后并发症以血栓形成最常见 ,其他并发症包括感染、假性动脉瘤、人造血管外露和血清瘤等 ,均需外科手术干预。结论 上臂肱动脉 头臂静脉使用寿命长 ,并发症少 ,作为桡动脉 头臂静脉内瘘失败后的次选血管通路较PTFE人造血管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羊膜在兔眼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后的抗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羊膜在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NPTS)后抗增殖的作用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羊膜组和丝裂霉素组(MMC组),另一眼作为对照组,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分别在术中应用羊膜或MMC,对照组巩膜瓣直接缝合复位.术后观察滤过泡(高度、范围、持续时间)、角膜上皮、结膜充血情况、前房反应及有关并发症.分别于术后3d,7d,14d,30d对滤过区结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术后1个月的病理切片测量术区瘢痕厚度、成纤维细胞面积,并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取术后14d的滤过区结膜下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羊膜组和MMC组兔眼NPTS后可以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持续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切片及电镜结果显示,羊膜组与MMC组滤过泡结膜下组织细胞数量减少,胶原形成减少,瘢痕组织较为疏松,可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腔存在.但在MMC组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断裂溶解,细胞固缩坏死.羊膜组与MMC组成纤维细胞面积和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瘢痕厚度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羊膜可以抑制瘢痕形成,维持滤过道的畅通,其作用效果与MMC类似.MMC对结膜上皮及结膜下组织具有毒性作用,容易导致并发症,而羊膜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体外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联合人羊膜的方法,行自体移植治疗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乏的兔眼。方法:制作10只兔右眼于细胞缺乏的模型,取其中7只兔的左眼上方角膜缘取一小块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并传代在无上皮细胞的人羊膜上。1个月后,手术切除10只兔受伤眼角膜表面被覆的新生血管膜和结膜上皮,7眼接受了含自体培养上皮细胞的羊膜移植,另3眼仅移植无上皮细胞的羊膜。结果:1周后原代培养的角膜缘上皮细胞融合,传代至无上皮细胞的人羊膜上继续生长2~3周,角膜上皮细胞可牢固的附着于羊膜上。移植了含有角膜上皮细胞的羊膜的兔子,术后早期都形成了角膜上皮化,并明显抑制了新生血管的再生,而接受羊膜移植的兔子,术后又出现明显的新生血管。结论:利用无上皮细胞的羊膜作为载体,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并自体移植可以恢复角膜上皮化、抑制新生血管生长。  相似文献   

14.
A study of nerve regeneration through a 1cm defect in the peroneal component of the sciatic nerve was performed on sixteen rabbits. Either silicone or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tubes or nerve graft were used to bridge the defect and the opposite limb was not operated upon. The rabbits that underwent nerve grafting had favourable findings. In the PTFE group, a nerve-like structure was seen at the former gap site and histology confirmed viable axons within the tubes and distal to the repair site. In the silicone tube group, there were no myelinated axons demonstrated. The axonal count for the grafted nerves and the nerves repaired with PTFE tube are on average 80.4% and 38.2% of that of the unoperated nerve, respectively. On average, the percentage anterior compartment muscle weight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unoperated limb) for the silicone, PTFE and nerve graft groups are 42.3%, 42.1%, and 72.7%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PTFE conduits can bridge a nerve defect of 1cm, nerve grafting provides a superior and more predictable outcome.  相似文献   

15.
预变性神经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存孝  李稔生  殷琦 《医学争鸣》2001,22(3):249-252
目的 通过兔腓总神经不同时限预变性神经移植 ,从组织学、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电生理、超微结构等多方面对神经功能恢复进行探讨 .方法 家兔 42只分为 A,B,C,D,E,F,G7组 :A,B,C,D,E,F组分别为预变性 0 ,4,7,14,2 1和 2 8d移植组 ,G组动物双侧腓总神经分别作新鲜神经移植和预变性神经移植 .结果  2 wk预变性神经移植与新鲜神经移植相比可显著降低轴突再生起初延迟期 (由 3.0 4~0 .0 4d) ,提高神经生长速度 (由 1.73~ 2 .5 9mm· d- 1 ) ,促进N- MCV (由 2 5 .14~ 2 9.2 1m· s- 1 ) ,增进轴突通过率 (由81.2 %~ 91% ) .组织学观察预变性 2 wk再生轴突比新鲜神经移植组成熟 ,髓鞘化程度高而且早 .结论 预变性 2 wk神经移植无论在质和量上均优于新鲜神经移植 ,其次是预变性1wk神经移植组 .预变性 4d和 3wk也有增强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冷冻保存神经后自体和异体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冷冻保存神经自体和异体移植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用反复冷冻、复温的神经和未经任何处理的坐骨神经移植体,进行自体和异体移植。A组为冷冻神经移植于自体原位中;B组为冷冻神经移植于异体中;C组为未冷冻神经移植于异体中;D组为未冷冻神经移植于自体原位中。术后6,12周光镜、电镜下行组织学观察,检测各项电生理指标。结果:A 组可见到较多的再生轴突通过移植体;B组可以看到炎性细胞侵润,但仍可见再生轴突通过移植体;C组可见到大量炎性细胞侵润,有极少量再生轴突通过移植体;D组可见到大量再生轴突通过移植体。电生理指标和伸趾长肌恢复率A,D两组明显好于B,C两组。结论:神经冷冻处理可以降低抗原性,本实验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不同剂量替考拉宁对正常兔眼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 24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均以右眼为实验眼。A组:替考拉宁0.5 mg;B组:替考拉宁1.0 mg;C组:替考拉宁2.0 mg;D组(对照组):灭菌生理盐水,注射体积为0.1ml。注射后观察各实验眼眼前节及眼后节情况,注射后第14和第28 d分批处死动物,取眼球标本做组织病理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①注射后A组、B组和D组各实验眼眼前节均未见明显炎症反应,C组中2/6实验眼有轻度炎症表现。②注射后A组、B组和D组各实验眼眼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C组实验眼眼后节有显著改变。③B组和C组的组织病理切片光镜检查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并以C组引起的视网膜细胞损害最为严重。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替考拉宁0.5 mg不会产生视网膜毒性,可能是较为安全的眼内注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45例(51人次)血管移植透析内瘘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异体动脉和人造血管(E-PTFE)材料,移植瘘管的一年透析使用率为81.58%,使用3年以上8例,病人带功能移植瘘管总时间最长达76个月以上。每100个移植瘘管随访月平均并发症发生率为3.62,其中血栓形成和回流静脉或流出端吻合口狭窄是移植瘘管的主要失功原因。作者认为异体动脉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较高的瘘管使用率和血管材料的相对可选择性,是移植血管内瘘的较理想血管材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复制兔眼前节缺血(ASI)模型,检测模型角膜中前列腺素E2(PGE2)的表达,探讨奈帕芬胺在角膜组织中对PGE2 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4 只已排除眼疾的健康雄性纯种大耳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18 只兔,36 只眼)和手术组(36 只兔,72 只眼)。手术组36 只兔的左眼(36 只眼)为缺血组,右眼(36 只眼)为治疗组。不同时间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角膜的变化,然后取角膜做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观察各时间PGE2 在角膜中的表达。结果缺血组各时间点PGE2 表达增高(p <0.05),治疗组PGE2 表达较缺血组下降(p <0.05)。结论在ASI 的发病过程中,PGE2 发挥重要作用,奈帕芬胺在角膜组织中可有效抑制PGE2。  相似文献   

20.
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本文对应用国产膨体e-pTFE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的观察进行评价。方法;通过4只狗的10颗牙的牙周缺损行国产e-pTFE膜覆盖引导牙周组织再生,7颗牙的牙周缺损无e-pTFE膜覆盖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在3个月后行牙周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及新生牙骨质的修复再生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形成了牙周结构,只是引导再生的牙周组织未完全恢复到正常的牙周组织高度。结论: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