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腹部、会阴部手术麻醉可采用多种方法,我院近年来选择性的应用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麻醉取得较好麻醉效果,现将方法、围术期观察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选择30例1~5岁拟实施腹部、会阴部手术患儿,男18例,女12例,手术时间25~100 m in。肌注盐酸哌替啶1 mg/kg,阿托品0.0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罗比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8例小儿尿道下裂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阻滞组(Ⅰ组,n=34)和氯胺酮全麻组(Ⅱ组,n=34),Ⅰ组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安静入睡后进行骶管神经阻滞,成功后注入0.2~0.25%罗比卡因0.5-1ml/kg;Ⅱ组应用氯胺酮全麻。均于麻醉前、切皮时、手术30分钟时、术毕记录其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手术满意率及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显著的差异。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Ⅰ组手术满意率100%,Ⅱ组手术医生满意率67.65%,苏醒时间Ⅱ组明显长于Ⅰ组(P〈0.05)。结论 罗比卡因骶管麻醉用于小儿尿道下裂手术,呼吸、循环稳定,肌松效果好,麻醉满意,术后苏醒快,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海中 《医学信息》2006,19(12):2173-2174
目的探讨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复合异丙酚静注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斜疝修补术或睾丸固定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用0.25%左旋布比卡因0.7ml/kg骶管阻滞复合异丙酚2~4mg/kg.h静脉麻醉。B组以0.1%氯胺酮复合异丙酚2~4mg/kg.h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前、术中探查时、MAP、HR、的变化,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苏醒后烦躁哭闹的发生率和术毕苏醒时间。结果B组在术中探查时的MAP、HR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苏醒后烦躁哭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1)术毕苏醒时间明显比A组延长(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左旋布比卡因骶管阻滞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是一种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术后并发症少的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采用骶管阻滞行腹部、会阴部手术的麻醉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全麻喉罩通气下,左侧卧位,用7号针头行骶管穿刺,局麻药0.5%利多卡因+0.75%罗哌卡因混合液,给试验量,观察无全脊髓麻醉后将余药注1ml/kg,改平卧住,10分钟后可达麻醉效果,开始手术,连续监测ECG、HK、RR、SPO2、BP,并记录其麻醉前、麻醉后10min,术中、术毕的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HR、RR、SPO2、BP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新生儿在骶管阻滞复合全麻下,镇痛完善,肌肉松驰,对呼吸、循环干扰小,全麻药物用量减少,同时应用喉罩通气可避免全麻插管引起的气道损伤和水肿,满足手术要求,是一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适合骶后孔骶管阻滞的精确定位方法及其进针角度和深度,为临床骶管阻滞和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8例尸体标本,层次解剖并测量骶后各结构,对半劈开或打开骶管后壁,观测骶管各结构。以通过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为X1轴,以通过两骶角连线为X2轴,以骶后正中嵴垂线为Y轴进行定位。结果:①第2、3骶后孔的精确定位X1轴坐标分别为:男(68.45±5.78)、(86.91±6.14)mm,女(60.44±6.30)、(78.60±7.23)mm,X2轴坐标分别为:男(52.46±5.24)、(31.00±4.62)mm,女(48.26±4.32)、(30.20±4.27)mm,Y轴坐标分别为:男(20.76±2.53)、(19.20±2.50)mm,女(19.58±2.10)、(17.45±2.32)mm。②硬膜囊下端一般平对第2骶椎,与第2骶后孔上缘水平的距离为(13.07±5.50)mm。结论:第2、3骶后孔均可作为经骶后孔进针骶管阻滞麻醉的理想部位,推荐采用倒"工"形双重坐标法定位,穿刺角度宜向内、下偏斜矢状轴30°~40°,进针深度分别为9.3mm、6.4mm为宜。  相似文献   

6.
一般包皮环切术多在局麻下完成,但存在术中及术后切口疼痛水肿,阴茎勃起,影响愈合,近几年来我们对一部分病人采用骶管阻滞麻醉,以上症状减轻,病人愈后良好,现将统计资料完整的35例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总数35例,其中包皮过长30例,包茎5例,年龄10~30岁,其中10~13岁5例,18~30岁30例,手术时间10~21分钟。统计35例中,轻微水肿5例,术中无一例疼痛,术后无一例疼痛,有6例当晚阴茎勃起1~3次,其余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喉罩下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尿道下裂成形术的患儿60例,年龄1~6岁,随机分为喉罩七氟醚丙泊酚联合骶管阻滞组(A组),喉罩七氟醚丙泊酚舒芬太尼组(B组)两组。术中均保留自主呼吸,记录呼吸循环变化,诱导和苏醒时间,术中体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A组比B组诱导平稳,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毕时院B组HR明显快于A组。 B组术中体动、阴经勃起、气道辅助处理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喉罩下七氟醚,丙泊酚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气道管理方便,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不良反应少,此方法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尿道下裂手术。  相似文献   

8.
骶管阻滞麻醉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临床骶管阻滞麻醉所提出的问题,对100例成人干燥骶骨和20具成人尸体标本骶管及骶骨背面邻近区域的有关结构进行了观测。S_2棘突中点至两骶角连线中点长度平均为66.2±9.3mm.在干燥骨标本上,用薄乳胶膜囊直接灌水法测量了骶管容积,平均为16.1±3.6ml。骶管容积(Yml)与 S_2棘突中点至两骶角连线中点长度(Xmm)的关系,呈抛物线回归,方程为:y=15.1867-0.3454x+0.0053x~2。因两侧髂后上棘连线过S_2棘突中点,临床可以此定位,测出 X,估算注药量。经临床100例骶管阻滞麻醉应用,效果满意,初步证明了本研究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骶管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骶管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80个成人干燥骶骨和3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骶管及骶骨背面邻近区域的有关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测量骶管裂孔及有关结构的径线。结果在干燥标本上,骶管后壁完整的有106例,占58.89%,骶管后壁有裂或孔约为39.44%,骶管裂孔形态以三角形多见,为41.11%,其次是长方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骶管裂孔高为(24.52±2.74)mm,底宽为(14.91±1.07)mm,孔尖矢径为(5.71±1.01)mm,孔尖至S2下缘距离为(32.41±0.59)mm;在成人尸体标本上,尾骨尖至两骶角连线中点的距离为(44.38±0.95)mm,裂孔尖至两髂后上棘连线中点的距离为(48.58±1.25)mm。结论根据解剖特点,骶管裂孔穿刺法明显优于骶管上端穿刺法和骶管后壁裂孔穿刺法。由于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等因素不相同,故临床上综合各种因素灵活运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骶管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骨性骶管246个,带软组织骶管100个。结果表明,骶管上宽下窄,高位穿刺操作较易,但上端有硬膜囊,静脉丛较丰富,管径也较大,引起出血可能性也较大。有些骶管腔宽大,常规药液量充盈不足,第1—3骶神经外包有较厚的神经鞘和脂肪,均可导致上位骶神经阻滞不全。硬膜囊与终丝前后方,纤维索及脂肪形成的“中隔”,可能引起单侧阻滞。  相似文献   

11.
12.
13.
陈素兰  陈霞 《医学信息》2006,19(11):1998-2000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小儿腹腔镜手术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非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和非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方式,比较二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非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联合骶管阻滞方法在肌松、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优于单纯非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法,P〈0.05。结论 非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联合骶管阻滞麻醉更适宜CO2气腹时间短的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不同方式的复合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对我院64例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观察组(G组)和对照组(D组)两组,每组32例.G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D组采用异丙酚联合氯胺酮麻醉.比较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 和呼吸频率(RR)变化及手术中氯胺酮用量、手术后初醒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和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G组中的HR高于D组(P < 0.05).术后G组和D组的氯胺酮用量和初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组术后镇痛效果好且麻醉并发症少( P < 0.01).结论 氯胺酮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减少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增加了术后镇痛时间,可广泛应用临床.  相似文献   

15.
莫家玲 《医学信息》2009,22(3):351-353
目的 撂讨0.8%利多卡因加0.25%罗哌卡因合剂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0.8%利多卡因加0.2%布比卡因合剂进行临床麻醉效果对照观察.方法 选择40例男性小儿骶管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40例患儿随机分成罗哌卡因-利多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组(B组)各20例.结果 两组惠儿麻醉镇痛均完善.但A组惠儿的麻醉阻滞完善时阿明显短于B组(P<0.01).而麻醉维持时间长于B组(P<0.01);A组患儿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t=24.334).结论 小儿骶管阻滞麻醉适宜于小儿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局麻药以0.8%利多卡因加0.25%罗哌卡因较佳,更安全、更有效,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穿刺点的选择及其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骶管裂孔、骶后孔穿刺术提供解剖学测量数据。方法:取成人骶骨137块,观测骶角、骶管裂孔和骶后孔的形态及位置。结果:左右侧骶角同高占70.8%,不同高考占24.8%,骶角不显占4.4%。骶管裂孔高18.3±8.6mm,宽10.5±2.7mm。在后正中线上,骶角间点至骶2后孔间点为53.0±8.4mm,骶2后孔间点至骶2后孔点为20.5±2.8mm。结论:骶管裂孔穿刺为骶管麻醉常用进针点。对钩形骶管,骶管中部狭窄,骶管麻醉一侧阻滞不全,或只需一侧阻滞麻醉,以及骶后孔穿刺骶管疗法,均可经骶后孔穿刺。  相似文献   

17.
李九妹 《医学信息》2007,20(8):724-725
目的通过对688例氯胺酮复合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下小儿唇裂修复术的麻醉总结,探讨术中如何正确处理来提高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88例患儿在该麻醉方法下实施唇裂修复术的麻醉处理情况。结果除2例改为气管内插管外,其余麻醉平稳,无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结论对于手术难度不大、时间短的小儿单纯唇裂手术,可选用该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神经根粘连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志忠 《医学信息》2006,19(4):676-678
目的探索腰椎问盘突出术后神经根粘连不愿再次手术的治疗。方法对我科近4年来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神经根粘连28例行骶管注射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6例(21.4%)好转18例(64.3%)无效4例(14.3%).优良率85.7%.结论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神经根粘连是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并发神经粘连不愿再次手术治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作用机理主要是药物经骶管注入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硬膜及神经根,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缓解肌肉血管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爽性物质的吸收排泄,延缓瘢痕增生,起到消除炎症解除疼痛及瘢痕组织增生的作用,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硬膜外注射冲击可起到分离瘢痕组织粘连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19.
罗学绵 《医学信息》2007,20(7):1199-1201
目的 探讨小儿氯胺酮联合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ASAⅠ~Ⅱ级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160例,随机分成四组:氯胺酮组(K组),氯胺酮加咪唑安定组(KM组)、氯胺酮加丙泊酚组(KP组)、氯胺酮加咪唑安定和丙泊酚组(KMP组),记录麻醉前、诱导后、切皮、结扎疝囊及术毕时的HK、MBP、SPO2并作统计分析,观察术毕麻醉复苏情况,比较苏醒时间和氯胺酮加药次数。结果 与术前比较,K组的HR仅在诱导后和术毕有显著性差异;三组联合用药组的HK在每一个时点均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KP组的MBP除切皮外三个时点呈显著性差异,KMP组诱导后术毕呈非常显著性差异,KM组仅术毕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三组联合用药中KM组和KMP组的SP02在诱导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KP组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K组相比,KMP组仅诱导后的MBP有显著性差异(P〈0.05);KM组每一个时点的MBP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KP组结扎、术毕的HK以及诱导后、切皮、结扎时的MBP有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的SP02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K组比较,KMP组氯胺酮加药次数明显减少,呈显著性差异(P〈0.05)。四组病人术后均无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K组最高,达到26.67%,三组联合用药组均低于15%。结论 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应用麻醉效能强,血液动力学平稳,苏醒快,缺点为有明显的呼吸抑制,但与另两组联合用药相比副作用少,只要控制好丙泊酚用药速度,氯胺酮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短小的先天性畸形矫治术是一种更为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通过骶部骨性标志快速定位识别骶管裂孔,并阐明其与骶神经节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为从骶管裂孔进行骶管囊肿穿刺治疗的进针位置、角度和深度提供解剖学指导。 方法 取成人尸体标本15例。测量骶管裂孔到硬脊膜下界及骶神经节的距离,对骶角、骶管裂孔以及左右髂后上棘与骶角中点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矢状切面进行了多种解剖学测量,记录穿刺针插入的角度和深度。结果 两侧骶角中点到尾骨末端的平均距离为(5.73±0.81)cm,两侧髂后上棘与骶角中点构成等腰三角形,3条边的尺寸在女性偏小,从骶管裂孔进针的平均俯角是60.4°,两侧骶角中点到达硬脊膜下界的距离大于到达第3骶神经节中点的距离,小于到达第1、2骶神经节中点的距离。 结论 总结出骶管裂孔的体表定位方法,阐明了骶管裂孔在体表的准确位置、深度及其与骶神经节和硬脊膜的位置关系,骶管裂孔进针的最佳角度,这些测量研究结果可帮助临床医师对骶管囊肿进行更安全的诊断和治疗,也可为骶管麻醉、骶前后区射频神经切断术,以及超声检查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