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在临床中失败的原因,从而降低PICC置管术在临床中的失败率。方法:对8例PICC穿刺失败的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归纳出导致PICC置管术失败的相关因素,并得出相应对策。结果:导致置管失败的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操作者因素、导管因素等。结论:PICC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此项技术,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与患者有效沟通并悉心护理是PICC置管术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失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培训PICC置管技能中的影响因素及常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士初次学习PICC置管技能过程的影响因素与常见问题,为护士PICC置管技能培训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8月~2013年8月,对15名护士进行 PICC置管技能培训,按自制的《PICC穿刺操作评价表》对护士操作的每一例置管过程进行评价,分析影响护士掌握置管技能的因素。结果15位护士共操作置管225例,每位护士穿刺操作平均分数与学习环境月平均置管例数呈正相关(P<0.05),与操作平均间隔时间呈负相关(P<0.05)。常见问题有术前未指导患者配合动作、穿刺成功退出穿刺针芯时按压血管手法不正确、导管尖端异位和一次穿刺失败。结论护士在学习PICC置管技能期间,所在科室的月平均置管例数、护士置管操作间隔天数会影响其学习PICC置管技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影响肿瘤患者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护理对策以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因肿瘤治疗进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有过置管史、置管护士工作年限、理想穿刺静脉、肢体水肿、体质量指数、穿刺血管、导管材质、操作人员紧张心理、患者恐惧心理、专业穿刺技术等方面,并对影响肿瘤患者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结果提出护理对策以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结果:60例患者中共有55例患者首次置管成功,首次置管成功率为91.7%;进一步探讨影响首次置管成功率的因素,结果显示,年龄、置管护士工作年限、穿刺血管、导管材质、操作人员紧张心理、理想穿刺静脉、患者恐惧心理、专业穿刺技术是影响首次置管成功率的相关因素(P<0.05);穿刺血管、导管材质、操作人员紧张心理、患者恐惧心理、专业穿刺技术是影响肿瘤患者首次置管成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ICC置管是目前较为安全的一种中心静脉输液方式,对肿瘤患者而言操作简便,同时提供了良好的输液通路,也方便了护理工作,但其首次置管的成功率会受到年龄、有置管史、是否合并糖尿病、置管护士工作年限和穿刺血管的影响,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平时操作中的训练,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59例患者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15例发生了机械性静脉炎,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后14例痊愈,1例拔除PICC导管.认为严格遵守PICC插管操作规程,提高穿刺技巧,正确评估血管,选择适宜导管,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27例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由PICC专业护士对全院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进行会诊处理和跟踪随访,观察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 PICC穿刺部位渗液与患者自身疾病、穿刺方法和过程、导管维护、纤维蛋白鞘形成等因素有关.结论 为减少PICC穿刺部位渗液的发生,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积极治疗原发病;置管过程中合理选择静脉,掌握穿刺及送管技巧,尽可能做到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置管后规范化维护,出现PICC渗液时切忌盲目拔管,少量持续渗液但无局部不良反应者可继续使用导管.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2008年2月,我科对49例患者行PICC置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其中失败了5例,为此,我们对影响置管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在院PICC置管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2015年8~9月调查在院PICC置管患者,记录置管及维护的情况,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共调查190例置管患者,PICC置管主要应用在肿瘤科,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为69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传统穿刺技术(盲穿)和未使用维护包进行维护,其中过敏性皮炎和导管脱出与未使用维护包有关,导管移位与盲穿技术有关。结论:随着PICC置管的增多和留管时间延长,其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应增加;PICC置管普及B超引导下的穿刺技术(MST)或加强盲穿技术培训以及置管维护使用维护包,规范维护流程,加强护士维护技能的培训,可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方法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患者223例,未对PICC置管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训;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PICC置管患者254例,对PICC置管护士进行评判性思维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置管失败、静脉炎、导管堵塞、血栓、导管脱出、非计划性拔管等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PICC置管失败、静脉炎、导管脱出、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均低于培训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意识地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护士在PICC置管中主动运用所获得的信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259例患者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15例发生了机械性静脉炎,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后14例痊愈,1例拔除PICC导管。认为严格遵守PICC插管操作规程,提高穿刺技巧,正确评估血管,选择适宜导管,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PICC穿刺困难及异位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对我科92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PICC置管异位7例,发生率为7.61%;置管困难2例。分析PICC置管困难及异位原因主要有患者因素、静脉本身因素和穿刺静脉的选择。结论:做好基层医院PICC的宣教,使患者及早置管;置管过程中加强沟通,密切听取患者的主诉;扩大静脉选择范围;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多科配合,能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18例PICC置管失败的肿瘤化疗患者采取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补救的经验及护理体会,包括做好解释工作并再次知情告知,穿刺点选择及具体的穿刺方法,并阐述了置管后的护理措施,认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可作为PICC置管失败后的补救措施,通过加强护理,同样可以发挥PICC的功能,达到预期置管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渗血的相关因素和护理进展。总结了引起穿刺点渗血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置管者因素、按压方法、置管时机。认为置管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适时做好心理疏导,选择最佳的穿刺部位和材料,由技术娴熟的具备资质的PICC穿刺护士操作,充分考虑合适的置管时间,术后根据患者病情、置管中情况做好肢体活动指导,选择个性化封管溶液和加压止血方法,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穿刺点的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局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69例进行研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分析PICC局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69例患者PICC局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3.0%;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留置季节、化疗疗程、白细胞计数均为导致PICC局部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穿刺部位、留置时间、留置季节、白细胞计数均为影响PICC局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局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需予以充分重视,加强医护合作,不断提高护理水平,以尽可能减少PICC局部感染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564例PICC置管病人在置管时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研究、总结。结果PICC置管中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有导管异位、穿刺失败、送管困难,这些并发症的发生都通过专业的PICC护士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结论通过培训的、专业的PICC护士能有效控制PICC置管中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的院外护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间歇期带管院外的护理及对策.方法 对87例(次)行PICC置管患者进行院外导管维护跟踪;出院时责任护士做好详细的导管维护指导,回家休养期间采取电话随访,嘱患者若有问题及时与责任护士联系.结果 21例患者出现护理问题,其中19例不能定期进行冲管换贴膜而导致堵管,2例在冲管时护士直接用针刺正压接头进行冲管,导致接头损坏;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不全脱出2例.结论 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责任护士采取随访联系,建立患者导管维护的"绿色通道",能及时准确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导管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PICC静脉插管成功率,减轻肿瘤患者痛苦,确保治疗效果,将血管鞘及seldinger穿刺法应用于25例肿瘤患者PICC静脉插管化疗,均一次成功.血管鞘借助于seldinger穿刺法用于PICC插管,可以有效避免因患者血管细、脆性大、管腔不直或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等原因导致的置管失败,极大地提高了一针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30例行PICC置管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为12.3%(53/430)。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穿刺方式、置管位置、置管护理和预防性治疗措施是乳腺癌术后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特别对年龄较大、患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患者,在PICC置管维护期间,提高其规范置管护理操作,以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PICC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18.
姚聪  姚晚侠  张欣  王静  刘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8):110-111
目的:比较4种补救方法对PICC置管失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3例PICC置管失败患者进行颈外静脉、股静脉、静脉切开、B超引导穿刺置管4种补救方法。结果:在颈外静脉、股静脉、静脉切开、B超引导穿刺置管4种方法中,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B超引导穿刺置管保留时间最长。结论:对PICC置管失败患者应用B超引导穿刺置管,可延长置管保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失败后的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失败的34例患者,首先采用彩超探测穿刺失败静脉及其他外周静脉的状况,对无异常情况的静脉首选中转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对出现异常情况的静脉中转为超声引导下CVC置管.结果 中转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28例中,一次穿刺成功12例,二次穿刺成功7例,成功率67.8%,9例未成功者及时中转为超声引导下CVC,均获成功;中转为超声引导下CVC的15例中,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一次成功率或整体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对非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失败的患者,应根据患者当时的静脉状况及时中转为超声引导下PICC或CVC置管,从而杜绝导管的浪费,提高置管成功率,为患者治疗提供及时而良好的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对PICC成功率的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1月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分成2组各60例,分别按局麻下和传统方法下穿刺置管,调查患者、护士的心理变化,置管引起疼痛的不良反应,成功率比较以及观察2组方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置管的成功率、心理因素影响和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局麻下行PICC穿刺有利于消除因疼痛带来的不良因素影响,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特别适合穿刺针较粗的PICC套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