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儿科连续2年登记的输液不良事件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40例次儿科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操作流程欠规范、护理责任心不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结论 通过加强对实习生、低年资护士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细致规范输液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与沟通技巧,采取舒适护理对策,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途径,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2.
张研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30-3731
目的 通过静脉输液给药不良事件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静脉输液治疗.方法 分析某二级甲等医院2010-2011年13例静脉输液给药不良事件的原因.结果 通过加强护士规范教育培训,严格技术操作规范及规范药物的使用与管理等措施,保证输液安全.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用药知识的培训和责任心的培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药物使用规范、加强静脉输液给药质量管理.以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用药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用药。方法通过对静脉输液各环节筛查,了解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相关人员针对以上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建立用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环节操作。结果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药品本身、执行医嘱、药物配制及治疗过程各个环节均存在,制定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后,发生静脉输液相关不良护理事件显著减少。结论严格的用药管理制度、各环节的检测管理及对药物应用知识的掌握是保证静脉输液安全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泵入药品在静脉输液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选择本科室2013年6月~2014年6月所有进行静脉注射的患者9689例次,随机分为对照组4928例次与观察组4761例次。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通过对静脉泵入药品在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查找,组织相关人员针对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建立用药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各环节操作等安全管理。结果:对照组在静脉注射用药环节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6%,观察组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严格的用药安全管理制度,各环节的监测管理及对药品应用知识的掌握是保证静脉泵入安全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在2011年度中出现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结果共6起护理投拆。其中涉及到静脉穿刺技术不佳、医护人员态度不好、补液外渗、输液过程中流程不统一、不规范操作等。为了确保患儿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儿科医护人员一定要掌握穿刺要点,提高穿刺成功率,在患儿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某院儿科病房上报的56起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对策,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回顾某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上报的56起护理不良事件,对其类型、分级、时间及与护理人员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给药缺陷、坠床、管道滑脱、输液渗漏、跌倒、交接班遗漏、体重测量错误占所有不良事件的80.2%;Ⅲ级发生率为91.1%,08:00~11:59时段发生率为32.1%,≤5年工龄护士的发生率远高于>5年者。结论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查对制度不到位、队伍年轻化、责任心不强、评估不足等。应落实查对制度、加强业务学习、增强责任心等,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岩梅 《全科护理》2014,12(4):363-364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提高儿科静脉输液治疗安全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007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输液环节存在的各种问题,2010年开始在提高护士安全意识、医嘱提取、液体质量、更换液体等各个环节加强细节管理,统一标准和要求。[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儿科输液更加标准化,精细化,提高了输液各环节的安全。输液相关的不良事件由实施前的5起降低到实施后的1起。[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可确保儿科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根因分析法( RCA)探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为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根因分析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不良事件类别、发生的科室、时间、工作时段,与护理人员能力的关系及系统和非系统原因。结果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各科室共上报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33例。输液渗漏占45.5%,用药错误占15.2%,漏执行医嘱占9.1%;血液肿瘤科占27.3%,传染儿科占27.3%,新生儿科占24.2%;8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多;中、晚班重点时段发生多,占57.6%;护士自身因素占22.31%,而系统因素占61.99%。结论护士自身应加强学习与训练,认真履行护士职责;管理上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培训考核督导,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重视终点环节和系统的管理等,是预防和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据国内统计护理不良事件65%由给药错误引起。儿科用药复杂,对剂量要求严格。多用产生毒副作用,少用起不到治疗效果。配药剂量错误导致用药错误,引起药物不良事件,给临床带来巨大安全隐患。为此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设计制作常用药物抽取剂量速查卡,受到护士一致好评,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509例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种类、风险程度及高危因素,制定预防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对策.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对护理部确认的509例风险事件进行风险程度的评定及原因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给药错误、病情观察不及时、静脉留置针问题是儿科临床护理中最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分别占25.0%、15.7%、12.6%、10.6%;以高风险事件居多,占59.4%:护理风险事件以直接风险为主,占风险事件总数的82.5%.结论 加强风险监控及高危环节、人群、时段的监管,加强高危人群的教育和培训,重视高危环境的管理和风险监控,以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于2017年6月将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采用前后对照法,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考核情况及医务人员满意度。结果采用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相似药品调配错误、剂量错误、标签错误及病区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不合格率、配置差错率明显降低(P<0.05),临床科室护士及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基于目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士专业水平,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分析基层医院儿科低年资护士发生静脉输液风险的原因,提出防范对策。对16名低年资护士静脉输液实地操作评估共计480次,发现风险隐患347次,发生率72.29%,其中94.52%立即纠正。发生静脉输液风险的原因有低年资护士用药知识经验缺乏、安全意识不强、静脉输液技术不熟练。对低年资护士加强用药知识培训及静脉输液操作技能训练,强化风险意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以减少小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波  陈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8):2206-2209
目的 运用SHEL模型分析门急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管理对策,以提高输液安全.方法 运用SHEL模型回顾性对门急诊25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制定防范举措,包括加强培训,改进环境,优化流程和加强质控等,比较改进前后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利用SHEL模型分析,25例不良事件中与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占96%,与护士工作场所有关的占12%,与临床环境有关的占28%,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的占20%.改进后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0.14%下降至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70,P<0.05).结论 运用SHEL模型,可全面分析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门急诊输液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黄燕  刘罡  陈帆 《山西护理杂志》2014,(11):3918-3920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有针对性地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护士用药错误的发生率.[方法]分析医院2009年-2012年62起护理不良事件,应用柏拉图法确定需要优先解决的护理质量问题,为降低护士用药错误的发生率,应用根因分析方法画出鱼骨图,分析发生用药错误的根本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对低年资护士加强培训,修订查对制度和交接制度以及减少药品库存等方法,护士用药错误发生率由0.03%下降至2013年的0.01%(P〈0.05).[结论]恰当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可有效地降低护士用药错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赵莉 《全科护理》2016,(25):2659-2661
从静脉用量总剂量、输液速度、浓度方面总结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给药精准性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强护理安全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药物知识的学习、规范药物配制换算、加强工作责任心及健康教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措施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用药的精准性,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对儿科静脉输液出现的40例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制订相应对策,以探讨儿科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潘慧 《全科护理》2011,(4):310-311
对儿科静脉输液出现的40例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制订相应对策,以探讨儿科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有效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用药中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探索相应的对策以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针对2011年医院41个护理单元上报用药不良事件及11月开展用药安全专项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用药安全手册,包括健全各种用药安全管理组织及制度,收集临床多品种、多规格、看似听似药品拍成图片进行比对,临床应控制滴速、接触易发生反应药物,药物配制信息,药物配伍禁忌,宜从中心静脉输注的药物,高危药物外渗紧急处理,抢救药物药理知识,以表格形式进行罗列。规范使用药物流程、组织培训与考核等一系列措施。结果2012年护理用药不良事件总数较2011年减少15起,下降18.5%。与2011年相比,2012年用药专项月检查存在问题,通过护理用药安全手册的制作与应用,加强了用药安全管理,促进护理人员掌握药品管理及用药知识,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用药安全能力,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结论该手册为护士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起到临床用药指引作用,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用药能力。  相似文献   

19.
沈慧丽  常健  李萍 《护理研究》2014,(11):4088-4090
[目的]分析9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及特征,制定相应应对措施,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某医院2006年-2013年呈报的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相关护士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①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数量基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3年推行网络上报系统后达到峰值为23起.②事件发生类型的前三位分别是输液相关事件25 起,跌倒或坠床9起,口服给药9起.③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查对问题42起,操作不规范11起,病人评估不足9起.④事件责任主体相关的护士年资主要为工作21年~25年,工作1年以内,工作1年~5年的护士.[结论]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士应更新观念,规范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切实保障用药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临床使用最频繁、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医疗纠纷。为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我们从静脉治疗的各个环节入手,对护理人员、药品安全、治疗环节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提高了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