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50例乳腺癌蜡块并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IF-5A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且对EIF-5A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病理生物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对预后的意义.结果 EIF-5A2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5例卵巢癌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表达位于细胞质.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晚期(Ⅲ,Ⅳ期)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Ⅰ,Ⅱ期,P0.05),中低分化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癌(P0.05),但甲状腺转录因子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结论:甲状腺转录因子1基因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3.
探讨在5种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中中期因子在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3例乳腺癌组织的中期因子表达量;采用CD105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显示,中期因子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性密切。中期因子表达量高的样本具有较高的以CD105表征的微血管密度。与其他4种分子分型相比,中期因子和CD105在基底细胞样型的表达量最高,但是该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期因子可以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标记物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与其他分子亚型的乳腺癌相比,基底细胞样型的乳腺癌可能并不具有独特的血管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NAJB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DNAJB6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NAJB6蛋白低表达率为62.8% (49/78),DNAJB6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负相关(分别为rs=-0.254和rs=-0.293,P<0.05)。结论:DNAJB6蛋白低表达与乳腺癌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在乳腺癌治疗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资料完整的10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结果拓扑异构酶Ⅱ在100例浸润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8.0%,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HER-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ER状态无相关(P〉0.05)。结论拓扑异构酶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其在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成骨分化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 Cbfa1基因的克隆及其功能的阐明 ,人们对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有了初步了解。基因敲除、基因突变等方法证实 Cbfa1作为成骨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 ,对成骨细胞分化、骨的发育和形成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特异性转录因子DAT1 mRNA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定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惠玲  蔡文琴  石军  李巍 《解剖学报》2004,35(2):122-126
目的 观察神经特异性转录因子(DAT1)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定位。方法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DAT1 mRNA阳性反应产物主要位于胞质和突起内,DAT1 mRNA阳性神经元可见于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强阳性信号主要出现于嗅球、梨状皮质、纹状皮质、内嗅皮质、海马CA1区、齿状回、丘脑后外侧核、红核、被盖背侧核、延髓中央网状核、三叉神经运动核、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核、楔束外核、疑核等部位;中等强度着色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Ⅱ~Ⅵ层、海马CA2区和CA3区、杏仁核、苍白球、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视上核、未定带、弓状核、室旁核、黑质、中脑网状核、脑桥网状核、巨细胞网状核、外侧网状核、斜方体内侧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背核、楔束核、中缝背核;在隔核、乳头体前核、上丘浅灰质层、下丘中央核、下丘外侧核、中央灰质、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脊束核、孤束核、下橄榄核、中央上核、小脑顶核、小脑间置核、小脑外侧核、脊髓灰质及丘脑的大部分核团可见弱的阳性细胞。结论 DAT1广泛分布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其分布与多巴胺能神经分布密切相关,提示该基因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尤其是多巴胺能神经递质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E26转录因子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Wu H  Li Y  Zhang L  Zhu G  Cai 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3):222-226
目的 试图揭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26转录因子(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l,ET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在血管生成和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系-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P)法,检测48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ETS-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细胞高表达VEGF mRNA和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5%(36/48),70.8%(34/48),而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ETS-1既表达在乳腺癌细胞,也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癌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4%(41/48),79.2%(38/48);VEGF和ETS-1高表达组的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低表达组(均P<0.01);VEGF和ETS-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并且高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 VEGF和ETS-1可促进乳腺癌血管形成,同时也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检测VEGF和ETS-1的表达可做为乳腺癌恶性度,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GnRHR.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GnRHR的阳性表达为68%(34/50).其中乳腺癌 G1组的阳性表达(92.3%,12/13)与G3组的阳性表达(46.2%,6/13)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G3组的阳性表达和正常乳腺组织的阳性表达(94.4%,17/18)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多数正常乳腺组织的GnRHR虽有表达,但呈弱阳性表达,而多数浸润性导管癌GnRHR则呈强阳性表达,提示乳腺组织的分化程度影响肿瘤组织内GnRH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Nrf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rf2(Nuclear factor E2 p45-related factor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rf2在32例食管鳞癌,30例癌旁组织,21个阳性淋巴结和24个阴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rf2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1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3.33%),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织中的表达率(66.67%)也显著高于淋巴结癌转移阴性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0.8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rf2的阳性表达随淋巴结的转移度的增加而表达增加(P<0.05),但在不同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rf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转移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E2(Cyclin E2)在人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NPC组织及鼻咽非肿瘤组织Cyclin E2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Cyclin E2蛋白在NPC和鼻咽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5%(45/60)和9.5%(2/21),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组织中Cyclin E2蛋白的过表达对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分期和5年生存率有相关性(P<0.01)。鼻咽癌组与对照组相比,Cyclin E2 mRNA表达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yclin E2表达对判断鼻咽癌病变进展、生存率及转移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中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上皮钙黏附表(E-cadherin,E-cad)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中E-cad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ER-P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cad表达高于浸润性小叶瘤,有淋巴结转移者E-cad表达低于无转移者,E-cad高表达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肾癌中均与ER-PR表达水平成正相关。结论 E-cad中作为乳腺癌分类、转移潜能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抗凋亡蛋白bcl-2在胃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bcl-2基因在胃癌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意义。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3例胃癌、17例癌旁和13例正常胃粘膜中bcl-2蛋白的表达。正常胃粘膜中bcl-2仅一例弱表达。在胃癌和癌旁bcl-2表达均高于正常胃粘膜(P<0.05-0.01),但胃癌与癌旁间无差异。bcl-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bcl-2基因参与了胃癌的发生。bcl-2蛋白在胃良性病变过度表达,一旦癌变,细胞的阳性表达不再升高,这可能与bcl-2抑制细胞凋亡的强度不再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EphA7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EphA7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染色检测乳腺正常细胞系、乳腺癌肿瘤细胞系和15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phA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EphA7蛋白在乳腺癌细胞系和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丢失,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r_s=-0.157,P=0.055)、肿瘤分级(r_s=-0.331,P0.001)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r_s=0.245,P=0.002)、TNM分期(r_s=0.217,P=0.008)、HER-2表达(r_s=0.179,P=0.028)呈正相关。结论 EphA7在多数乳腺癌细胞中表达丢失,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 p2 7和c erbB 2表达情况和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0例乳腺癌中 p2 7和c erbB 2的表达。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c erbB 2表达阴性 ,癌组织中阳性率为 37 5 % (15 / 4 0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4 0例乳腺癌组织中 p2 7高表达率为 32 5 % (13/ 4 0 ) ,正常乳腺组织高表达为 80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p2 7高表达与癌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有关 (P <0 0 5 )。结论 基因p2 7和c erbB 2表达异常是乳腺癌产生的机制之一 ,与乳腺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p2 7可能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移消失(missing in metastasis,MIM)基因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60例乳腺癌及癌旁组织MIM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在不同临床参数间的表达差异.结果:MIM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19.
Somatostatin type 2A receptor (sstr2A) has been shown to be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transduction of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s and also to be the most predominant sstr subtype in human normal breast epithelium, as well as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We investigated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sstr2A in 34 cases of human breast carcinoma and correlated these findings with the immunoreactivity of the estrogen receptor (E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α(TGFα) and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I (IGF-I). We detected sstr2A immunoreactivity in normal mammary tissue, and in 27 of 34 (79%) breast carcinomas. The sstr2A immunoreactivity was localized on the cellular membrane, however, weak cytoplasmic immunoreactivity was also observed. Sstr2A immunoreactivity was heterogenously distributed in the whole tumor section.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sstr2A and ER immunoreactivity in the same tumor.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str2A immunoreactivity and immunoreactivity for EGFR, TGFα and IGF-I or the patients'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