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与心理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适应性量表、抑郁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492名农村儿童进行测查。结果:单、双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F=3.05,P0.05)、家庭适应性(F=2.88,P0.05)、积极情感(F=12.19,P0.01)和生活满意度(F=4.66,P0.01)的得分均显著低于一般儿童,抑郁(F=8.42,P0.01)、社交焦虑(F=11.48,P0.01)的得分则显著高于一般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与其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家庭亲密度对生活满意度(β=2.78,P0.01)、家庭适应性对积极情感(β=2.59,P0.01)有正向预测效应。结论:留守儿童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可能是影响其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亲密度与自立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家庭亲密度量表和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问卷对321名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测量;根据儿童在家庭亲密度问卷上总分排序,选取前27%人群作为高家庭亲密度组,后27%人群为低家庭亲密度组.结果显示:①高家庭亲密度组学生在小学生自立行为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低家庭亲密度组学生的得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对肠造口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水平、心理健康及家庭造口照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某院收治的140例肠造口患儿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根据单双数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家属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对照组患儿家属基础上接受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家庭造口照护能力以及医护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水平问卷中粪袋清洁与更换、排便规律训练、规律饮食、造口周围护理和与观察并发症5个维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74,7.95,7.75,5.55,6.91;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抑郁自评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3.804,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焦虑自评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3.152,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家庭造口照护能力量表中获取知识的途径、信心和家庭支持、主动性和创造性3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481,7.607,8.902;P<0.05);观察组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463,P<0.05).结论: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肠造口患儿家属疾病认知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家庭造口照护能力以及医护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高、中、低心理韧性水平高中生的日常情绪状态及情绪自我调节方式.方法:选取202名高中生,施测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正负情绪情感量表(PANAS)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ERQ).依据RSCA得分分为高(n=87)、中(n=61)、低心理韧性组(n=54),比较不同心理韧性组日常情绪状态及积极、消极情绪的调节方式差异.结果:高心理韧性组PANAS积极情绪情感得分高于中、低心理韧性组[(33.3±6.2)vs.(30.8±5.2),(29.4±6.9);P<0.001],低心理韧性组PANAS消极情绪情感得分高于高、中心理韧性组[(27.5±7.7)vs.(22.3±6.0),(24.0±7.3);P<0.001].在积极情绪调节方式上,高心理韧性组ERQ重视得分高于低心理韧性组[(3.4±0.6)vs.(3.0±0.8);P<0.05],宣泄得分高于中、低心理韧性组[(3.2±0.7)vs.(3.0±0.6),(2.8±0.9);P<0.01],而抑制得分低于中、低心理韧性组[(1.4±0.5)vs.(1.6±0.5),(1.8±0.8);P<0.01];在消极情绪调节方式上,高心理韧性组抑制得分低于中、低心理韧性组[(2.2±0.7)vs.(2.5±0.6),(2.6±0.8);P<0.05],而低心理韧性组重视得分高于高、中心理韧性组[(2.1±0.7)vs.(1.8±0.5),(1.9±0.5);P<0.001)].结论:不同心理韧性高中生日常情绪状态存在差异,高心理韧性高中生倾向于对积极情绪采用更多的重视、宣泄和更少的减弱调节,对消极情绪则采用更少的重视和抑制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弹性、反刍思维与情感平衡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反刍思维量表、情感平衡量表对126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完美主义得分在性别和所学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5.85,2.75;P<0.05),心理弹性得分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上存...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西部农村4~6年级留守小学生985例,用儿童孤独感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及学校归属感量表调查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和学校归属感。结果:留守儿童孤独感测评得分高于常模[(34.3±9.9)vs.(32.5±11.8),P0.001];43.8%的留守儿童家庭功能中度障碍,16.2%家庭功能严重障碍。孤独感得分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总分及两量表的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r=-0.09~-0.55)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亲密度量表的情感度(β=-0.14)、合作度(β=-0.11)、适应度得分(β=-0.08)及学校归属感的认同感(β=-0.38)、学校依恋(β=-0.18)、归属感(β=-0.12)三个因子得分均对孤独感得分有负预测(均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可能偏高,且与家庭亲密度、学校归属感呈负相关,应注重从家庭、学校两大环境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伴或不伴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特点。方法:对湖南省长沙、益阳、娄底、郴州、永州、怀化六个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共抽样9495名儿童。用二阶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凡符合诊断标准的ADHD儿童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由儿童本人填写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结果:①单纯ADHD组与对照组相比,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7),父母亲的惩罚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父亲拒绝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母亲拒绝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得分较高于对照组(P=0.028)。②ADHD ODD与对照组相比,父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母亲的情感温暖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3),父母亲的惩罚,拒绝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③ADHD ODD与对照组相比,实际亲密度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理想亲密度因子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2)。结论:伴或不伴对立违抗的ADHD患儿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方面均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60例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随访1年,干预组进行个别家庭治疗与团体治疗相结合的家庭心理干预;使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简明精神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在进入研究时、研究12个月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家庭的实际亲密度、实际适应性和不满度(亲密度、适应性)、主要照料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因子分、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缺陷得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上述得分出现差异(P<0.05);干预组自身在干预前后的上述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家庭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青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亲密度、适应性,降低对家庭的不满度;改善患者主要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现状,探讨其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355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分为(95.11±7.86)分,5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目标专注、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积极认知和情绪控制。t检验显示,实习护生在目标关注、人际协助得分高于常模(t=4.853,11.822;P0.001),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得分低于常模(t=-4.348,-14.730;P0.001),在家庭支持得分、心理韧性总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抑郁、焦虑、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是否学生干部、学历是实习护生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F=24.221,P0.05)。结论:临床实习护生心理韧性总体水平接近常模,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中生家庭亲密度、适应性与心理亚健康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山东省某市1286名高中生,利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在家庭亲密度上显著高于男生(t=-2.38,P<0.05),重点学校、城市学生及独生子女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均高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军校新生的心理适应水平,探究心理韧性、积极情绪、领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4个变量对心理适应的影响,为军校新生心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文修订的心理韧性量表(CD-RISC)、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中文版中的积极情绪分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WCQ)中的积极应对方式分量表以及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对方便取样抽取的某军校281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校新生心理适应现状处于中等水平者较多,心理韧性对心理适应水平影响显著(R2=0.423)。结论: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提升促进军校新生的心理适应,还有本研究未纳入的变量对于心理适应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I-CV)、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哈尔滨某三甲医院的498名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轻度以上焦虑发生率为38.9%,患者焦虑与收入水平(t=-2.102,P0.05)、心理弹性坚韧(t=3.627,P0.01)与自强(t=-5.139,P0.01)维度、家庭亲密度(t=-3.742,P0.01)的影响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焦虑发生率普遍偏高,高收入的患者不容易焦虑,提高心理弹性、家庭亲密度可减轻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肺癌化疗患者心理弹性及自我感受负担的临床现状,并探讨心理弹性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肺癌化疗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的144名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弹性得分为2.29±0.30,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明显低于国内常模(P<0.001);自我感受负担平均得分33.4±7.18,处于中等水平,97.98%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内控性、注重问题解决的应对风格、乐观性和接受及应用社会支持的人格倾向性4个维度与自我感受负担的得分呈负相关(r:-0.343~-0.179,P<0.05).进一步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4个维度是肺癌化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可单独解释自我感受负担26.50%的方差变异量.结论:肺癌化疗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相对严重,临床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提升其疾病应对能力,减少疾病自我感受负担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了解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及照顾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自我护理评估表(ADL)、心理资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和照顾者负担问卷(caregiver burden inventory,CBI)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120名THR患者及其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THR患者主要照顾者的CBI得分为45.82±12.77,属于健康危险性负担;患者的CBI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的得分,以及心理资本总分及感恩奉献维度的得分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理能力、照顾者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照顾时间、感恩奉献、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P<0.001),共可解释方差变异量的61.8%.结论:THR患者照顾者存在明显的照顾负担,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及其照顾者的个性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调动社会支持力量,以减轻其照顾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庭负担及家属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与患者自知力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8月-2016年8月的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评估患者的基本情况、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ITAQ),家属的基本情况、家庭负担(FB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根据患者的自知力的平均得分3.86,分为高自知力水平组(ITAQ3)71例和低自知力水平组(ITAQ≤3)44例,比较高低自知力治疗态度水平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家庭负担得分有95%的阳性率;低自知力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在总分、日常活动、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心理健康因子得分上高于高自知力患者组家庭负担得分(t=3.798,3.873,2.913,2.11,2.155;P0.05);在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得分上,低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高于高自知力组的家属得分(t=2.378,2.425,2.737;P0.05)。结论:自知力作为病情因素是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家庭负担和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儿童与成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的并发症发生率,为不同类型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医院52例儿童及10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行PICC置管患者,观察两组PICC置管后不同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探讨儿童与成人急性白血病PICC并发症的不同.结果:在儿童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5.8%,显著高于成人急性白血病PICC置管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的39.0%(x2=3.89,P<0.05).其中感染发生率36.5% vs.21.0%(x2=4.26,P<0.05)、导管阻塞发生率23.1% vs.11.0%(x2=3.89,P<0.05);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19.2% vs.5.0%(x2=7.79,P<0.05).平均置管日儿童[(98.7±58.7)d]显著低于成人[(130.6±71.8)d](t=2.76,P<0.01).非计划拔管率儿童为17.3%,显著高于成人的5.0%(x2=4.81,P<0.05).结论:PICC置管后儿童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置管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配合程度及年龄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工作倦怠与心理资本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军区总医院消化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37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37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运用工作倦怠量表和心理资本量表进行测评研究。结果:3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工作倦怠总检出率为90.32%,不同因子检出率为情感衰竭95.24%、人格解体78.87%、个人成就感检出率81.25%。研究组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805,2.303;P0.05),个人成就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407,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工作倦怠与心理资本呈显著负相关(r=-0.213~-0.508,P0.05)。心理资本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工作倦怠具有负性预测作用(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为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提高患者心理资本水平,对缓解或减轻患者工作倦怠程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量表对475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本研究样本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流行率为6.78%;(2)男生在非适应性认知和网络游戏成瘾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t=3.70,7.13;P0.001)。父母专制教养、同伴侵害、教育未来取向和非适应性认知与网络游戏成瘾均表现出显著的相关(r=-0.203~3.51,P0.05);(3)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的前提下,性别、专制教养、同伴侵害和非适应性认知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而教育未来取向可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F=12.33,P0.05)。结论:性别、专制教养、同伴侵害和非适应性认知等都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学生心理压力,制定心理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640名医学生采用一般情况问卷、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0名医学生心理弹性总均分(61.70±12.44)分,显著低于普通成人总均分(65.4±1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42,P0.01)。相关分析显示,医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与积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0.538,P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096,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担任学生干部及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较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担任学生干部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医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进高原官兵心理应激的特点及与心理弹性、注意控制、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心理弹性问卷、注意控制量表、焦虑量表对180名急进高原官兵进行调查。结果:急进高原官兵不同时间段心理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2.781,P0.05);高、低心理应激组官兵的心理弹性(t=3.517,P0.01)、注意控制(t=4.391,P0.001)、焦虑(t=-7.416,P0.001)存在显著差异;乐观性、注意控制能有效预测心理应激,总解释率为39.2%;注意控制在心理弹性、焦虑对心理应激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急进高原官兵心理应激呈变化趋势,心理弹性、注意控制的提升有助于缓解心理应激症状,促进心理健康,保障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