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背景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lic pain,NP)是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一种慢性疼痛,其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目的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神经损伤和神经炎症过程早期释放的重要致炎细胞因子.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外周及脊髓免疫细胞激活后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致抑郁大鼠海马促炎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抑郁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组(SNI组),每组14只。于术前1d及术后7、14、21d测试机械痛阈值(MWT);于术前1~3d测试糖水偏好、强迫游泳实验基础值;术后21~23d进行糖水偏好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并对其与糖水偏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Sham组比较,SNI组大鼠在术后7、14、21d MWT明显降低(P0.001),术后21d糖水偏好明显降低(P0.01),术后23d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21d海马组织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IL-1β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NI组海马组织IL-1β(r2=0.60,P0.01)、IL-6(r2=0.55,P0.01)、TNF-α(r2=0.60,P0.01)含量与糖水偏好呈明显负相关。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致抑郁大鼠海马促炎细胞因子IL-6、TNF-α含量升高,且与抑郁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一种慢性疼痛,发病机制复杂.已经证实异位放电是痛觉异常的电生理学基础,并且离子通道改变是形成异常放电的主要原因.就现有文献报道的感觉神经元中一些重要离子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变化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4.
神经病理性疼痛程度重、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有创伤、压迫、神经毒性药物、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维生素缺乏等,模拟这些病因的神经病理疼痛动物模型已大部分建立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既有外周神经敏化又有中枢神经系统敏化,除受损神经敏化,未受损神经以及胶质细胞也参与发病过程.现对近10年来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与多种周围神经障碍相关的一组共同表现的症状,包括与糖尿病(DN)、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营养缺乏和化疗(长春新碱、顺铂、扎西他宾和紫杉醇)相关的神经障碍。也包括其他疾病:格-巴二氏综合征(GBS)、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进行性神经病性(腓骨)肌萎缩(CMT)病、复合性局部疼痛综合征I型(CRPs-I)和缺血性神经病变。最近几年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6.
背景 N-甲基-D-天冬氨酸(N- methyl- D- aspartate,NMDA)受体依赖的神经可塑性不仅与学习、记忆等生理学功能有关,而且在慢性痛等伤害性病理学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就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作简要介绍. 内容 探讨NMDA受体在疼痛传输通路中的表达及作用的相关机制.趋向 为更好地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t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GDNF对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多种抻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持和损伤修复起重要作用。另外,GDNF还参与中枢和外周水平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发展。该文主要就GDNF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且其在靶向治疗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文章介绍了参与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受体或通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向治疗方法的总结以及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等内容。通过对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向治疗方法的总结,研究和展望未来其他可能的治疗方法,深入探索紫杉醇诱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进一步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可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近来实验发现免疫细胞活化对于人类和实验动物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因和症状有密切联系,而免疫细胞活化的一类产物--白介素在疼痛形成和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文讨论白介素-1(白介素-1α、白介素-1β、白介素-1ra)、白介素-6和白介素-10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过程的作用,探讨白介素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是指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NP的发病机制复杂,与免疫调节有关。巨噬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在体内通过自身极化和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参与神经损伤后的外周及中枢敏化形成过程,促进NP的发展。文章对巨噬细胞在NP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研究巨噬细胞在NP形成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疼痛-抑郁共病模型小鼠行为学、海马组织炎性因子及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方法:选择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24只,8周龄,体重23~27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C组)、保留坐骨神经损伤(SNI)组(S组)和SNI+氯吡格雷组(L组),每组8只。C组手术过程与制备SNI模型一致,但不损伤神经,保持神经完整;S组制备SNI模型;L组在制备SNI模型后21 d起给予氯吡格雷10 mg/kg灌胃,连续14 d。于术前1 d、术后7、14、21、28、35 d检测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于术后35、37 d分别进行悬尾实验(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ST),并计算不动时间。行为学实验后处死小鼠,取右侧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浓度,采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TNF-α mRNA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数量。
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L组术后7、14、21、28、35 d MWT明显降低,TST和FST不动时间明显延长,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浓度和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与S组比较,L组术后28、35 d MWT明显升高,TST和FST不动时间明显缩短,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浓度和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小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
结论:氯吡格雷可以降低疼痛-抑郁共病小鼠海马组织IL-1β、IL-6和TNF-α浓度和mRNA表达量,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小胶质细胞数量,改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和抑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共病中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氧化酶及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SNI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溶剂组(SV组)、假手术+夹竹桃麻素(APO)组(SA组)、SNI+溶剂组(SNV组)、SNI+APO组(SNA组),每组11只。SA组和SNA组术前24h及术前1h腹腔注射APO 15mg/kg,以后每天注射1次直至SNI术后14d;其余两组在相同时点注射等容量溶剂。术前1d和术后7、14d进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测试,术后14d进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等行为学测试。行为学后2h取大鼠前额叶皮层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p91~(phox)的含量,免疫荧光共标法检测Iba1和gp91~(phox)的表达量。结果与SV、SA、SNA组比较,SNV组MWT明显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糖水消耗比例明显减少,gp91~(phox)含量明显增多(P0.05)。与SV、SA、SNA组比较,SNV组Iba1和gp91~(~(phox))表达量增多。旷场实验中,四组探索总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水偏好实验中,四组总液体消耗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可导致抑郁样行为,并引起前额叶皮层的NADPH氧化酶活化;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可减轻疼痛和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芍药苷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痛(NP)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雄性BALB/c小鼠40只,4~6周龄,体重20~25 g。将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坐骨神经套管结扎损伤组(C组)、坐骨神经套管结扎损伤+芍药苷50 mg/kg组(P50组)和坐骨神经套管结扎损伤+芍药苷100 mg/kg组(P100组),每组10只。S组仅分离坐骨神经,不进行套管结扎。C组、P50组和P100组行坐骨神经套管结扎术。P50组术后连续14 d腹腔注射芍药苷50 mg/kg, P100组术后连续14 d腹腔注射芍药苷100 mg/kg, S组和C组术后连续14 d腹腔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于术后1、2、5、7、10、14 d测定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回缩潜伏期(TWL),于术后13 d行蔗糖偏好实验(SPT)测定糖水消耗百分比,于术后14 d行强迫游泳实验(FST)和悬尾试验(TST)分别测定静止不动时间。于术后14 d取小鼠眼球血,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6、IL-1β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MKP-1蛋白含量、p-ERK/ERK及p-p38/p... 相似文献
14.
背景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AMI)是三环类抗抑郁药(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历年文献分析总结证实TCAs对NPP有效,其中证据最确切的是AMI,并且其镇痛作用独立于抗抑郁作用,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米贝地尔对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 制备DNP模型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n=7):A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NS)3 ml;B组:腹腔内注射米贝地尔0.5 mg;C组:腹腔内注射米贝地尔1.5 mg.测定给药前、给药后0.5、1.0、2.0、4.0、8.0h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结果 各时间点B组大鼠MWT[0.5 h:(6.2±2.3)g;1.0 h:(9.7±3.1)g;2.0 h:(8.8±3.4)g;4.0 h:(7.2±2.7)g;8.0 h:(4.4±0.4)g],TWL[0.5 h:(12.2±2.1)s;1.0 h:(13.9 ±2.3)s;2.0 h:(13.2±2.4)s;4.0 h:(11.9±2.2)s;8.0 h:(9.9±0.9)s],均较A组明显增加(P<0.05);各时间点C组大鼠MWT[0.5 h:(10.6 ±3.1)g;1.0h:(12.9±2.7) g;2.0h:(10.9±4.2) g;4.0h:(9.2±3.1)g;8.0h:(5.2±0.6) g],TWL[0.5 h:(14.6±3.0)s;1.0h:(17.1±3.2)s;2.0 h:(16.5±3.6)s;4.0 h:(13.0±3.4)s;8.0 h:(10.9±2.3)s],均较A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腹腔内注射米贝地尔对DNP大鼠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 黑皮质素系统在调节能量平衡、食物摄取、心血管功能和性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黑皮质素-4受体(melanocortin receptor 4,MC4R). 目的 阐明MC4R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为寻找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靶点提供思路。 内容 MC4R与阿片受体、P3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神经肽Y(neuropeptide tyrosine Y,NPY)、降钙素基因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rotein,CGRP)等相互作用,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主要综述近几年来MC4R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趋向 黑皮质素受体很可能是潜在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