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虎汤原为治肺胃实热,阳明病脉洪大,大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喜冷饮等证。近来常用以治肺炎、乙型脑炎、消渴、风湿热、流行性出血热等病。日人今西一郎尚用以治疗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笔者用以治疗精神神经系统疾患和肥厚性胃炎,效果亦较满意,兹介绍如下: 一、癫痫张××,男,52岁,济南柴油机厂工人,1979年10月19日初诊。患癫痫已八年,由于受凉和生气后引  相似文献   

2.
桂枝汤加味治临厕汗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加味治临厕汗出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136001)霍玉森,罗淑华,艾晶平某男,35岁,小学教师。1994年3月17日来诊。诉临厕汗出8年,伴头晕、健忘、腰酸、乏力2年。曾在我院等多家医院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阳性体征及异常所见,临床诊断为神经...  相似文献   

3.
郑×,男,25岁。1985年6月30日诊。动则汗出,食后亦然,涓流不止一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饮食减少,大便时溏,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脉细弱。发病前有焦虑忧伤,饮食顿减病史。证属脾气虚弱,心气  相似文献   

4.
明某某,女,30岁。干部。1988年9月4日初诊。自诉1年来手足出冷汗不止,甚时如水滴而下,精神紧张时汗出更重,时常用冷水浸泡手足稍减舒适,伴五心烦热,神倦乏力,纳谷不香,睡眠欠佳,二便调,舌淡、苔薄、尖部有红点,脉弦细而涩。曾多处求治,服中西药不断,均未见瘥。后经人介绍,邀余诊治。据脉证所见,此乃阴经虚热,阳气不振,营卫失调所致,治宜和阴阳,调营卫,敛汗出。方拟桂枝龙牡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8克红枣1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地骨皮15克银柴胡10克红花6克  相似文献   

5.
<正> 白虎汤最早载于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以治疗“太阳中热”、“阳明经证”、“三阳合病”、“温疟”。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白虎汤的疗效极佳,治病范围甚广。在《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变为白虎地黄汤、白虎苍术汤、犀角地黄合白虎汤、清暑益气汤、化斑汤。如用之得当,对温热等病,确能收到卓效。早在50年代,全国各地采用本方治疗乙脑、流脑等急性传染病。近年来,随着中医治疗急诊的进展,临床运用更广,取得一定成绩。但对白虎汤证极少讨论,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提出探讨。白虎汤是治疗阳明经证主方。从白虎汤中的石膏、知母、甘草、粳米四药的组成看,应属于清气泄热、除烦生津的方剂。方中石膏辛  相似文献   

6.
白虎汤系《伤寒论》中治疗阳明经证代表方剂,历代医学家广泛应用。笔者用本方加味治疗高热,收到满意效果。田××,男,22岁,1991年9月8日初诊。高热一周,体温在38.5—41℃之间。曾就诊于××医院,诊断不明确,曾以红霉素注射液、氢化可地松注射液,静脉点滴1周,体温仍不退,来我院就诊。症见发热,头痛,口渴,纳呆,汗出,小便短赤,大便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体检T:40.5℃、P:126帙/分、BP:15/11KPa、咽赤, 内科  相似文献   

7.
8.
共男,35岁,小学教师,1994年3月17日来诊。主诉临厕汗出8年,伴头受、健忘、腰酸、乏力2年。曾在我院等多家医院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阳性体征及异常所见,临床诊为神经官能症。多处求医.数易方药.均未效。自服补中益气汤月余,金医肾气几百余九亦无效。近期症状加重.临厕无论大、小便.解后必汗出.头面上。浴状。这名虽然临厕汗出,但二便通畅.饮食、活动等均无多汗表现。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投桂枝汤加味:枝枝259.白芍259.生姜15g.大枣12g、山芙肉259.甘草15g、每日l剂,早晚水煎服。药至第9刺时,症状明显减…  相似文献   

9.
凉膈白虎汤乃《医宗金鉴》方。由大黄、朴硝、甘草、连翘、栀子,黄芩、薄荷、石膏、竹叶、知母、梗米诸药组成。笔者近年来常用其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较好,兹介绍如下。例1:患者于××,男性,5岁。78年6月18日初诊。患儿自8个月时,因感冒发烧,后遗有喘咳,气促,时轻时重,受凉伤食常为加重之诱因。现症喘促,口渴不多饮,食欲佳,睡眠时汗出,(齿介)齿等。大便干,小便黄,体胖,舌苔黄白腻,脉弦滑有力。并在北京儿童医院诊断为喘  相似文献   

10.
汗闭证治验     
汗闭证治验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医院(510175)崔杰强【关键词】汗闭证,中医药治疗,医案汗闭证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种疑难病,其病因不明,目前中、西医尚无特殊疗法。笔者根据临床症状所见,运用理法方药,治疗汗闭症1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何某,男,3...  相似文献   

11.
马毅强 《河北中医》2001,23(8):605-606
白虎汤方出自《伤寒论》,原为治疗阳明病表里俱热及三阳合病以阳明里热炽盛为主,厥阴病热深厥深而设,后世吴塘进一步用之治疗太阴温病,视之为辛凉重剂,用于"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温病条辨·上焦篇》)及阳明病"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哺益盛者"。(《温病条辨·中焦篇》)白虎汤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4味中药组成,主要治疗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之阳明经热为主者。我院赵文敏大夫,业医20余载,治验颇丰,对白虎汤应用,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感冒重者,可高热持续数天不退,常用的一般治感冒药、抗病毒药疗效不佳。对此,笔者临床采用白虎汤加味治疗20例,获效甚佳。  相似文献   

13.
汗闭证治一得前郭县中医院朱显富,王长山宋某,男,39岁,1994年5月10日初诊。该患自1971年以来即无汗,至今已23年之久.且于近年有加重之势,病之初自觉身痛发热不已,如入蒸笼,心胸烦闷,头痛目眩间作,难得汗出,逐年加重,夏季尤甚,百药不效,痛苦...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48例均选自我院2005-05-24~2008-07-23门诊和住院的患有头汗症的患者,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岁;病程0.5~6年.多表现头面部大量汗出,活动、进食或情绪激动时尤甚.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见急性鼻窦炎,往往处以疏风开窍药如苍耳子、辛夷花辈,有效有不效.自去年以来 ,笔者以六经辨证为纲,采用白虎汤治疗该疾,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方文献 《河南中医》2010,30(5):439-439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味治疗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白虎汤加味治疗,日1剂,早晚分服。结果:20例中,治愈1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90%。结论:白虎汤加味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见急性鼻窦炎,往往处以疏风开窍药,如苍耳子、辛夷花辈,有效有不效。去年以来以六经辨证为纲,采用白虎汤治疗该疾,竟别开洞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1临床资料病例均来自门诊,26例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发病与外感有关者18例,慢性患者急性发作者8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56岁;病程最短者5天,最长者40天。其中筛窦炎11例,上颌炎12例,额窦炎4例。2诊断标准①多在原发病(如急性鼻炎)的急性期或恢复期发生,发病迅速,病程较短。②以大量粘性或脓性鼻涕(多为一侧)、鼻塞、头痛或头昏为主要症状,多伴见发热及全身不适。③鼻腔检查粘膜充血、肿胀,鼻腔或后鼻孔有较多的粘性或脓性分泌物,除下鼻甲外,中鼻甲、中鼻道变化明显,中鼻道或嗅裂中有脓。④X线鼻窦摄片有阳性表现。⑤急性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3治疗方法以白虎汤为主方,药物组成:生石膏30g,知母10g,炙甘草6g,粳米30g。加减法:证见血瘀明显者,合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证见湿阴者,合三仁汤(杏仁、蔻仁、苡仁、厚朴、通草、半夏、竹叶、滑石);证见痰浊者,合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久病气虚者合四君子汤(党参、白术...  相似文献   

18.
黎明汗症即黎明醒来自觉闷热 ,如置蒸笼中 ,烦燥不宁 ,不久遍身汗出 ,闷热随之消失 ,身重困倦 ,胸闷不饥 ,舌边尖红 ,苔薄黄腻 ,脉濡缓。 1998~ 2 0 0 2年间笔者收治 2 7例此类病人 ,用三仁汤加味治疗 ,疗效较好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7例患者中男 8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5 2岁 ;病程为 1个月内的 8例 ,2~ 6个月内的 9例 ,6个月以上的 10例。2 治疗方法三仁汤加味 :杏仁、白豆蔻、连翘各 15g ,车前子 12g(包煎 ) ,薏苡仁 3 0g ,厚朴、清半夏、淡竹叶各 9g ,通草 6g ,滑石粉 18g ,金银花 15g。上药水煎 ,每日 1剂 ,分蒸 2…  相似文献   

19.
酸枣仁汤加味治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女,62岁。1976年7月6日诊。三个月前患右面颊部带状疱疹。疱疹脱痂后,三叉神经分布部位疼痛,一日发作十余次,经抗生素、苯妥英钠、针灸及中药治疗鲜效。刻诊:形体瘦弱,面色萎黄,痛苦面容,右侧面颊部皮肤粗糙、眉毛稀落,右面颊部阵发性闪  相似文献   

20.
例一:多泪症牛××,男,15岁,学生。1983年3月15日初诊:患者反复发作不自主流泪二年,经某医院眼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虽多方医治,均未能获效。近一月来,流泪日益加重,每至泪出湿绢,痛苦不堪,影响学习。除伴有头昏、易汗出外,余无不适。舌淡苔薄白,脉缓弱。证属气(肺)虚血弱,风邪外侵,营卫不和。治以祛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