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透析过程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张庆云  郝伟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85-786
目前普遍认为,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感染与输血和血制品的使用密切相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HCV的易感人群,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透析(HD)和输血过程进行交叉感染,同时由于HD患者多数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发生感染.HCV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发生肝癌,严重影响HD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因此,如何预防HD过程中HCV感染是目前HD领域关注的焦点 [1] .我们于1999年6月至2004年4月采取了一系列预防HD过程中HCV感染的措施,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预防维持性血透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各种肾替代治疗中发展最早、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挽救了大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命[1-2].但随着血液透析应用的日益广泛,随之而来的肝炎病毒的感染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关注.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已成为血液透析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血透患者感染肝炎病毒后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是增加并发症、病死率和移植肾功能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和预防血透患者的肝炎病毒感染十分迫切.作者对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透的患者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本血透室HCV、HBV感染的发生率,总结护理经验,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血制品、输血的使用密切相关.血液透析病人是易感人群,可通过透析和输血过程引起交叉感染,同时血液透析病人多数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发生感染,严重影响了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因此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血液透析研究领域的热点.我院自1997年9月-2007年8月,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血透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方法:收集2003年5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99例,调查其血透史及输血史,检查其血清HBV标志物(HBV鄄M)和HCV抗体(抗鄄HCV)情况,并与患者初始血透治疗前该指标比较,分析血透中HBV、HCV感染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①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鄄HBs阳性51例,HBV鄄M全阴性者48例;2003年5月51例抗鄄HBs阳性者仍保持不变,但48例HBV鄄M全阴性者中13例各HBV相关抗体出现,占27.1%,其余35例HBV鄄M仍为全阴性;13例出现HBV抗体的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5年,9例有输血史,与35例仍为HBV鄄M全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②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鄄HCV阳性2例,抗鄄HCV阴性者97例;2003年5月上述患者中新增抗鄄HCV阳性51例,新增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血透治疗的时间显著较长(P<0.01),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血透患者中存在着较高的HCV感染率,可能与HCV有较大的变异性导致对传染源的诊断遗漏以及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血液透析中心工作及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实际情况,研究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血液透中心工作及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8例按照卫生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设计的调查表格进行调查。结果长期血液透析患者108例,HBV(+)5例,感染率4.6%,HCV(+)10例,感染率9.3%。结论 HBV、HCV感染与输血、使用血制品及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有关,应加强血透室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血透患者丙肝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预防HCV感染措施。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6年8月在我院行规则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3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的抗-HCV。结果:患者抗-HCV阳性感染因素与透析时间、每周透析时间、输血等有关。结论:多次输血是血液透析病人感染丙肝的重要因素,但透析过程中的患者之间或通过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减少输血量,加强对血透患者HCV感染者的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医务人员及时彻底洗手等可有效控制血液透析患者高HCV感染状态。  相似文献   

7.
曹建萍 《家庭护士》2007,5(11):40-41
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血制品、输血的使用密切相关。血液透析病人是易感人群,可通过透析和输血过程引起交叉感染,同时血液透析病人多数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发生感染,严重影响了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因此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血液透析研究领域的热点。我院自1997年9月-2【)007年8月,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输血和注射血制品是传播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HCV感染是全世界范围内造成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WHO估计全球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1].在我国健康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0.7%-3.1%,约3 800万人[1].由于高度慢性化(50%-80%),常可导致晚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2].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观察相邻三县区(沾化县、利津县及河口区)研究对象血清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检测结果,了解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该地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6558例就诊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抗HCV检测,抗HCV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检出抗HCV阳性者752例,阳性率为2.83%,其中男性为3.10%、女性为2.4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各年龄组中,以老年组阳性率最高(3.38%)。752例抗HCV阳性者既往有手术史(251例,33.38%)、血液透析史(137例,18.22%)及输血或血制品史(61例,8.11%)的人群为本地区的高危人群,173例(23.01%)感染HCV者原因不明。结论:该地区HCV的感染率较高,既往有手术史、血液透析史及输血或血制品史的人群为高危人群,原因不明的隐性感染者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C,HCV)感染的治疗在过去的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某些特定人群中:如肾功能不全或肝硬化患者的HCV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慢性肾脏病患者HCV感染率较普通人群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更高。因此,感染HCV的肾脏病患者应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ly-acting antiviral agent,DAA)出现使合并HCV感染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慢性肾脏病患者最佳DAA治疗方案仍有争议,本文就合并HCV感染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血液透析患者乙型、丙型和庚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GV)感染及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了44例血透患者的HBV标志物、抗-HCV和抗-HGV抗体,逆转录-套式PCR法检HCV BNA及HGV RNA。结果 血透患者三种肝炎总感染率达77.3%,HBV、HCV、HGV感染率分别为72.7%、13.6%和13.6%,HBV/HCV、HCV/HGV、HGV/HBV合并感染分别为11.4%、2.3%和11.4%,HBV、HCVT HGV三重感染率为2.3%。HCV感染与输血次数、透析年限明显相关,而HBV和HGV感染与输血次数、透析年限无显著相关。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组与单纯感染组、阴性组比较,输血次数明显增多、透析年限明显延长。结论 血透患者HBV、HCV和HGV感染率均较高。严格消毒措施,减少输血,血源筛查,对减少透析中肝炎病毒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12例透析患者给予防护措施,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及管路,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知识培训及医护人员自我防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污染物处理,定期对患者进行HBV抗原、抗体和HCV抗体检测等.结果 本组11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透过程中HBV抗原、抗体和HCV抗体阴性患者99例,随访5年无一例转为阳性,血透室工作人员也未发现阳性者.结论 严格执行各项标准预防程序、加强自我防护,血液透析患者可有效避免HBV、HCV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熟市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患病率、危险因素以及血清转氨酶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常熟市3个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29人。采集患者病史、输血史、透析方案等临床资料,同时采集每名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单胺氧化酶(MAO)和抗-HCV抗体,并根据抗-HCV抗体检测结果分为HCV抗体阳性组和HCV抗体阴性组。结果常熟市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患病率为6.55%。抗-HCV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阳性组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时间及输血发生率高于阴性组(P0.05和P0.01)。HCV抗体阳性组ALT异常率大于阴性组(P0.05),但平均ALT、AST水平仍在正常范围,而且抗体阴性组也有5.14%的患者ALT水平异常;HCV抗体阳性组中各有73.3%、84.6%、69.2%的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ALT、AST)和GGT仍在正常范围。结论输血史及透析时间是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转氨酶不宜作为血透患者HCV感染的敏感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晓红  王寰  孙丽萍 《临床荟萃》2007,22(7):F0002-F0002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是慢性肾衰尿毒症维持生命的基本治疗手段,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已成为血透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们对维持性血透3个月以上的69例患者作一调查,旨在了解长期接受血透治疗患者HBV和HCV感染的相关因素,以便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其发病率。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2002-2006年于我院行维持性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9例,男39例,女30例,年龄14-80岁,平均(46±17)岁。透析次数2-3次/周,透析时间3个月至14年。原发病:高血压肾病20例,糖尿病肾病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患者中经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的感染情况。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半巢式PCR方法对我院100例血透患者血清标本进行TTV DNA的检测并分析与ALT,HBV,HCV感染,血透时间、输血次数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半巢式PCR检测,血透患者TTV DNA阳性率为13%,TTV阳性与阴性组ALT升高的患者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输血次数与TTV DNA阳性相关。结论:我国血透患者中存在较严重的TTV感染,但未见TTV感染与ALT升高密切相关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苏少慧  胡义亭  贾敏 《临床荟萃》2015,30(3):324-325
<正>国外和我国许多临床及实验室研究证实,糖尿病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密切相关[1-3],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糖尿病中的特殊类型,其发病率逐年升高[4],对这一特殊群体患者HCV感染的研究较少,由于HCV主要经输血、使用血制品、静脉注射、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关注、了解GDM患者丙型肝炎感染,为及时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1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本中心接受MHD达3个月或以上的患者共183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83例MHD患者中有19名患者感染HCV(10.38%),其中抗HCV抗体13例(7.1%),HCV-RNA阳性19例(10.38%).单因素分析表明,HCV感染与透析龄、透析总次数、异地透析次数、复用透析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异地透析次数(0R=1.060,95% CI=1.019~1.103,P=0.004)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0R=-3.816,95% CI=1.119~13.009,P=0.032)为本中心MHD患者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采取严格隔离措施如血透室分室分机、血透室患者/医务人员合理的比例避免共用注射药物及复用透析器,减少频繁异地透析及控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可有效的控制HCV传播、降低HCV感染率.其中严格控制异地透析频度及乙肝患者传播途径对防治透析中心丙肝病毒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致病因子之一,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HCV感染极易呈慢性化,甚至可导致部分患者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在采供血机构,HCV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卫生部已在国内的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了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gy,NAT)的试点工作,本文就HCV的检测及NAT在采供血系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致病因子之一,主要经血或血制品传播.HCV感染极易呈慢性化,甚至可导致部分患者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在采供血机构,HCV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最近卫生部已在国内的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了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gy,NAT)的试点工作,本文就HCV的检测及NAT在采供血系统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托娅  高媛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1128-1129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有效的替代疗法之一,但是血透患者又是血液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容易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由于血透患者免疫机能低下,一旦感染肝炎病毒后,不仅对原有肾脏疾病的恢复不利,而且容易发生慢性病毒性肝炎,甚至发生肝硬化或肝癌,且易造成血透患者之间及医护人员的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