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降低血液病急诊患者输注成分血的护理风险。方法:通过培养护理人员对风险的识别及评估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对风险事件高危人群、风险事件易发环节加强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对急诊患者输注成分血的风险处理能力。结果:运用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2006年1~6月份急诊481位不同年龄,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1354例次输注成分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未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问卷调查患者满意率为97%以上。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诊科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完善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制订规章制度,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加强急诊护士培训等。结果提高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及满意度,预防、减少了护理差错、缺陷的发生。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2011年在我院急诊科实施急诊护理操作风险管理,并观察其效果。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前受理投诉15例,实施风险管理后受理投诉2例,较实施前明显降低,取得了护患双方互利的效果,护士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得到了加强。结论: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67-7168
目的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对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识别,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急诊危重患者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规避风险的管理策略。结果实施急诊危重患者的风险管理,使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增强了法制观念和工作责任心,加强了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术操作训练。结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规避护理风险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王萍 《中国临床护理》2012,4(4):356-360
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的因素,包括医院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和社会因素。列举存在护理风险的高危环节:执行医嘱及操作过程、护理记录、交接班衔接、患者转运环节。从成立护理风险管理的组织、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等方面归纳了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立足国内三甲医院急诊护理工作现状,以全面推进优质护理工作为基点,探讨急诊护理管理新模式,提高急诊护理整体水平.方法 加强与改进急诊护理人员的教育、人员分层与网状管理、考核制度、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及特色应用人文护理.结果 巩固了原有管理成果,并形成了新的管理模式.结论 不断改进护理管理方式,有助于急诊科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识别和评估临床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制定和完善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防范制度,针对重点环节落实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对比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投诉的变化.结果 急诊急救工作护理缺陷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加强对临床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减少护理投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科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评估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应对措施,完善和修订工作制度,加强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加强风险监控等。结果:病人满意度及全院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均有所提高。结论:在急诊科应用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9.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运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风险因素,制定应对护理措施,不断完善和修订制度,降低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结果 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增强,以预防为主,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结论 急诊科是高风险科室,实施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加强风险管理,使护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为病人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急诊科室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联合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PDCA循环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6个月及实施6个月后急诊患者护理质量、意外风险发生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文书管理、安全管理、急救药品器械管理及总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接收科室满意率高于实施前,而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及护理纠纷事件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护理质量,降低患者意外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冯莉 《中国临床护理》2013,5(6):533-535
目的 观察风险管理在急诊抢救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2年在急诊抢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急诊抢救室急救物品和药品的管理,加强高危环节的管理。将2012年1~12月实施风险管理后的96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1年1~12月常规管理收治的6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率均好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急诊抢救室的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护理风险管理在血液科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血液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血液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减少血液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急诊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强化急诊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方法:健全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强化安全和护士素质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规范仪器设施的应用和管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病人及家属满意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护理质量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实施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实施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监控及采取防范措施.结果 风险管理应用后手术室护理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风险管理的实施,使护士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不断增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老年护理院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老年护理院护理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制定护理风险管理预防策略,指导临床避免和化解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风险管理预防策略的实施,提高了老年护理院的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风险管理在老年护理院中的应用,不仅能减少护理风险,还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中,比较实施前后1年病区护理质量指标,工作质量评价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质量及风险意识评分均显著提升.结论:在护理管理中灵活引用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安全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方法在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应用.方法 对15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综合干预技术,个性化针对目前问题提供心理疏导和帮助.结果 有效地控制了150例眼外伤急诊手术前患者的应激反应,手术顺利,提高了手术耐受力,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加强眼外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顺利进行和成功的有效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有效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 加强法律知识与护理记录书写相关规范的学习,对护理风险管理前、后各200份护理病历登记中的不合格护理记录作为风险事件呈报, 并进行风险干预.结果 通过风险管理,护理人员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护理记录书写质量,书写不合格的护理记录由护理风险管理前的115例.下降至护理风险管理后的30例, 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记录的质量,有效预防了护理风险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收治的1 280例患者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选取2010年1~12月收治的1 28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7.96%,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02%,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可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