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职医学生控烟干预前后吸烟知识、信念和行为改变的效果,为完善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在校临床专业班2136名学生中抽出。结果控烟干预前后知晓吸烟患多系统疾病、不赞同在公共场所吸烟、愿意帮助吸烟学生戒烟、尝试吸烟和现在吸烟的学生人数构成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控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医学生认识吸烟的危害,帮助吸烟的同学戒烟,不赞同在公共场所吸烟的信念显著提高,医学生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 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校园控烟教育和环境干预对中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20所学校的939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对待烟草使用态度和行为、学校控烟教育状况以及社会和家庭环境等.对学校控烟教育负责人逐个进行访谈,分别评估校园制度建设、控烟宣传教育、校园控烟标识和环境管理等12项内容(无烟学校制度建设6项,控烟教育措施和环境评估6项),赋值后分别定义为校园控烟效果好、一般和较差.分析校园控烟效果与学生吸烟行为和烟草信息敏感度的关系,以及中学不同阶段(不同年龄)和父母和同伴的吸烟情况对校园控烟教育认同的影响.结果 与校园控烟效果较差的学校比较,校园控烟效果好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下降3.1%,实际吸烟率下降1.2%;校园控烟效果对中学生对烟草信息敏感度有显著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趋于下降,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吸烟持反对态度者比例分别为86.6%和58.2%,持支持态度者比例则分别为0.9%和1.5%;中学生对烟草危害的认知程度与校园控烟教育水平有关,对校园控烟教育的认同程度与父母和同伴是否吸烟有关.结论 校园控烟教育与环境干预对降低中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实际吸烟率有一定的作用.青少年吸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行为,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保定市4所高校27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2602名被调查大学生中,总吸烟率12.9%。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男生的现在吸烟率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别(P<0.001),以艺术类和体育专业为高,分别为40.6%和38.3%。年级、家庭居住地、家人吸烟、父母态度、对烟草知识及对校园控烟态度等是影响男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因素。大学生对于烟草一般常识和吸烟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存在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在吸烟与多种疾病相关的知识方面,医学生知晓率高于其他专业,但在多项关于烟草的一般常识上各专业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结论:高校应加强控烟工作,强化大学生控烟健康教育以普及相关知识,并将男生作为吸烟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男性教师、医生与学生的控烟相关行为与态度。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校男教师、医生与学生198名、301名和605名,采用自填式匿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男性教师、医生和学生的吸烟率分别为49.49%、32.23%和6.04%;男性教师和医生日均吸烟量多为1~10支,显著大于医学生(P<0.05);这三类人群对职业医务人员控烟责任与义务的认同度在67%~85%之间,其同事、同学或朋友对吸烟持"部分反对"或"无所谓者"的比例较高。结论男性教师吸烟情况较为突出,控烟态度有待于加强。因此,需要采取切实措施约束教师吸烟行为并将其列入对教师的考核;加强医学生的控烟教育,创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多方面合作,从法规政策的角度加强控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控烟健康教育对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抽签法从桂东卫生学校2017级男生中抽取70人进行控烟健康教育,共6学时,内容包括烟草常识、吸烟历史、吸烟危害、禁烟斗争、戒烟知识、戒烟故事。采用自编的中职男生吸烟及吸烟认知现状调查问卷、中职男生吸烟干预效果调查问卷、中职男生吸烟相关知识测试问卷评估干预前后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结果控烟健康教育后,男生对吸烟的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发生转变,现在不吸烟者比吸烟者拒烟态度转变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现在吸烟者戒烟态度转变明显,但现在吸烟非烟草依赖者和烟草依赖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中职男生吸烟相关认知知识测试成绩提高明显,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自身危害严重性认识、是否现在吸烟是拒烟态度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控烟健康教育能改变中职男生吸烟认知和烟草使用态度,将控烟健康教育引入课堂教学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控烟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昌市医学院校医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252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16份,有效率97.125%。结果吸烟率为12.911%。男学生的吸烟率高于女学生(P〈0.05),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级的医学生吸烟率不全相等(P〈0.05);医学生吸烟行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男性、年龄较大、家庭月收入高、家中允许吸烟是吸烟的危险因素,而对吸烟危害的正确认识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南昌市医学生吸烟率不高,吸烟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医学生的吸烟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中职生烟草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校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有关吸烟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中职生尝试吸烟率为26.7%,现在吸烟率为14.8%,男生高于女生;对烟草危害有具体认知的学生只占18.3%。结论中职生尝试吸烟与性别、好奇心理、同伴怂恿、家庭或周围他人的影响、影视及广告的误导等有关,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职生对烟草的危害缺乏具体认知,对中职生的控烟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深圳市公共场所控烟现状及市民在公共场所的控烟行为,为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工作提供信息参考。方法:在深圳市12个人流量较大区域进行随机拦截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公共场所吸烟状况与全面禁烟规定差距明显,尤其是餐饮场所和娱乐场所。市民对禁烟规定的认识和对二手烟危害的认识与其在公共场所控烟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深圳市控烟宣传工作有待继续加强,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控烟知识力度,提高市民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使之主动参与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10.
章传红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2):130-131
目的 了解卫校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和制订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卫生部提供的《全球青少年烟草调查中国问卷》为基础,结合卫校学生实际制订调查问卷.对某卫校2004级、2005级学生进行随机整群匿名抽样调查.结果 卫校男生的尝试吸烟率和吸烟率显著高于女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004级学生的吸烟率显著高于2005级学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尝试吸烟平均年龄为12.6岁,尝试吸烟主要原因为好奇、模仿(44.5%)和朋友劝吸(32.6%),主要吸烟场所为网吧(36.2%)和游戏厅(27.9%),烟草主要来源是朋友给的(54.5%)和自己买的(37.3%),97.4%的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显现出知、信、行的背离.结论 切实加强卫校学生的控烟意识,使他们远离烟草,成为未来控烟工作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控烟状况,为加强医务人员控烟能力建设,推进全社会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控制吸烟协会<医院控制吸烟指导手册>的"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表"于2010年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控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总的吸烟率为5.1%,男性吸烟率为18.7%,女性吸烟率为0.1%.烟草危害知识、吸烟和被动吸烟与相关疾病的知晓率以及对医院室内完全禁烟的认同率在70%~98%,有25.4%的医务人员经常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知道病人吸烟有51.5%的医务人员经常建议病人戒烟,有3.3%的医务人员使用过戒烟药物.结论 不仅要加强医务人员控烟的健康教育,还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医院还要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加强医院控烟的执法力度,加强医务人员控烟与戒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医务人员主动为病人提供控烟知识和戒烟服务意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控烟能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控烟能力,为建立医学生控烟模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进行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共完成864份有效问卷。结果:调查对象的现在吸烟率为20.3%(175/864),男生高于女生(男生31.7%,女生3.9%)。在不同的专业,男生现在吸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生源地来自于农村的男生现在吸烟率34.6%高于生源地为城市的25.3%。被调查学生对于烟草危害知识缺乏:87.8%的医学生知道吸烟者更易患肺癌,但只有30%~40%的医学生知道吸烟是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大约50%的医学生赞同这三种错误说法:尼古丁是引起大多数癌症的化学物质,低焦油、低尼古丁的烟对身体的危害小,过滤嘴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调查对象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并不积极:只有约1/3的调查对象赞成医院、学校、工作场所、会议室完全禁烟;赞成候车室、饭馆或餐厅、网吧或卡拉OK厅完全禁烟的比例不足20%;对在各类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均赞成的比例仅占调查人群的12.3%(106/864)。结论:医学院校的学生对于烟草危害知识明显缺乏,禁烟态度也不积极,控烟能力薄弱。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相关知识的缺陷会成为执业中的一个问题。医学院校应尽快开展控烟健康教育,发展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十堰市城区居民的吸烟、戒烟情况以及对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为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控烟措施提供实践基础。方法:采取随机偶遇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十堰市二堰、三堰、五堰、六堰四个地区分别对常驻居民进行面对面答题式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城区居民男性吸烟率达48.54%,且受不同职业、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影响(P0.05);与主动吸烟比较认为被动吸烟危害较大的人群中女性较多(69.27%,P=0.001),而年龄和文化对其影响不大;城区居民对少见的烟草相关疾病如胰腺癌等知晓度较低,认知度仅为7%;受身体健康因素影响,居民戒烟率和戒烟成功率都比较高,戒烟率达69.92%,其中被动戒烟成功率为40%,认识到烟草危害而主动戒烟的成功率为34.92%。结论:十堰市城区居民男性吸烟状况较重,群众对烟草危害认知却比较清楚;烟民戒烟率居较高水平,但常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巩义市烟草消费者的吸烟状况及对控烟政策知晓情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巩义市六类20个不同场所的烟草消费者,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受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进行拦截调查。调查数据用EPI 3.01进行录入,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000名香烟消费者总吸烟率为85.1%,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7.2岁,平均每天吸烟量为18.86支。虽然93.4%的购烟者都认为吸烟有害健康,但仅有40.6%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广告牌是烟草宣传和促销的主要手段。结论:开展烟草消费者的吸烟状况及对控烟政策知晓情况调查,对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加大烟草危害知识宣传提供依据,指导公众戒烟,减少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牡丹江市医生吸烟现状及控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牡丹江市医生吸烟现状及对控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医生的吸烟率和提高参与控烟的积极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牡丹江市8家医院416名一线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我市医生的总吸烟率为25.96%,影响吸烟率的主要是男性吸烟者(52.97%),其中30~40年龄组,外科医生,工作5~10 a,中级职称的吸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医生中不吸烟者对吸烟有关问题的认识高于吸烟者(P〈0.05),68.03%的医生能常常主动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50%左右的医生能告诉病人"吸烟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害"。结论:应加强对吸烟危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医院中加强控烟力度,改变医生的吸烟行为,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控烟能力,促进全社会控烟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教学医院医务人员吸烟状况、烟草危害认识程度、控烟意愿和控烟途径掌握等情况,为重庆市“无烟医院”建设相关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重庆市某教学医院医务人员(医生、护理、医技、行政和后勤人员)进行普查,共计2156人。问卷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吸烟状况、烟草危害认识程度、控烟意愿和控烟途径掌握等情况。采用Epidata3.1软件录入数据,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统计结果用百分比表示。结果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9.65%,其中男性吸烟率30.49%,女性吸烟率2.75%,临床医生吸烟率12.50%;吸烟人群的年龄分布,50岁以下的占91.97%,20~35岁超过50.00%。52.43%的受访人员不知道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受访人员仅对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吸烟与胎儿发育异常之间的关系掌握相对较好。84.99%的受访人员认为院内吸烟点应该设在室外;83.56%的受访人员表示会不同程度劝阻院内公共场所吸烟行为,但是仅有14.20%的受访人员认为帮助公众戒烟是无烟医院的建设宗旨;70.00%的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经常询问及记录患者吸烟情况相对护理和医技人员较好;近30.00%的医护人员完全不知道戒烟药物,近70.00%受访者表示控烟信心不足,近70.00%医护人员不会推荐具体的戒烟方法。结论该院医务人员吸烟人群总体呈年轻化分布,反映出开展控烟教育的迫切性;在维护医院无烟环境方面有共识,但是对医务人员的社会控烟责任认识存在不足,控烟知识、劝戒技巧和技能等培训有待进一步强化。建议从打造无烟的就诊环境,禁止医院内吸烟行为;鼓励就诊患者积极戒烟,提供专业的戒烟服务;积极推动社会控烟工作,倡导公众戒烟3个阶段保证医院控烟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烟草严重威胁中国民众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吸烟进行预防与控制。本文探讨了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及控烟策略,研究吸烟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烟策略和措施。有效的控烟运动有赖于政府积极主导控烟规划,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积极构建控烟支持环境,从而切实减少烟草对我国公民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由于烟草可导致种种健康危害,吸烟行为被WHO列为21世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问题之一。我国有超过3亿的吸烟者,有5.4亿人遭受二手烟草、烟雾暴露,由烟草带来的健康问题非常严重,遏制烟草流行已经刻不容缓。医生职业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医生的行为方式对普通人群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吸烟行为的戒烟指导和戒烟干预是十分有效的。在控烟的大趋势和大环境中,医生有责任和义务为病人作出戒烟的表率并促进人们戒烟。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吸烟情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吸烟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他们在医务工作岗位上的吸烟状况,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在禁烟运动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禁烟运动的推广。本文通过对全球及我国烟草使用流行情况、我国医务工作者及医学生烟草使用流行趋势进行概述,希望能为今后禁烟政策的研究和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控制和降低我国人群的吸烟率。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3类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监测及控烟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冠华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107-108
烟草危害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控烟形势非常严峻。世界控烟成功国家的经验表明,医生、教师、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行为的改变对公众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解甘肃省医生、教师、公务员3类重点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控烟能力等信息,建立健全针对重点人群的吸烟相关行为以及控烟能力监测体系,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08年5—10月,我们对3类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进行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现状以及学校的控烟管理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4个区的38所中学(28所初中,7所高中,3所职校)的2 696名教职员工作为调研对象,使用问卷进行现场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认知态度、控烟培训和学校控烟环境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总吸烟率为13.2%,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35.9%和1.6%)(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吸烟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与40岁以下者比较,40岁以上男性的吸烟率明显升高(P0.001)。男性调研对象中,教师的吸烟率(30.2%)明显低于行政管理(45.6%)和其他人员(50.0%)(P0.001)。调研对象对于吸烟会上瘾、会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的认识正确率仅为64.1%,且吸烟者显著低于不吸烟者(43.1%和67.3%)(P0.001)。认为学校严格执行禁止教职员工吸烟相关规定的调研对象仅占54.5%;严格执行规定学校的吸烟率显著低于未严格执行规定学校(9.8%和14.0%)(P0.05)。41.7%吸烟者报告在过去的1年内在学校内吸过烟。结论上海市中学教职员工的吸烟率低于中国成人吸烟率的平均水平,但对于吸烟危害认识不足,学校对于教职员工的控烟管理,尤其对于40岁以上男性及非教学岗位的教职员工的控烟教育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