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民族医药单位及有关单位: 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全国有300万人,生活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带,处于既集中又分散的分布状态,从地域文化的发展来说,民族医药的交流和协作十分必要。2004年和2007年,我会分别在湖南通道和广西三江举办了两次全国侗医药学术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总结、交流侗医药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根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定于2009年9月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召开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侗族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保护侗乡人民身体健康、繁衍后代、发展经济中成绩卓著,功不可没。近20多年来,各地做了大量的侗医药发掘、整理、总结工作。2004年10月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成功地举办了全国首届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总结、交流侗医药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全国第二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定于2007年9~10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美丽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二、承办单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三、协办单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卫生局;中国民族医药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3):M0002-M0002
侗族医药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近20年来,各地做了大量的发掘、整理、总结工作。2004年10月我会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举办了全国首届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为了进一步总结、交流侗医药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根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的建议,全国第二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定于2007年9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1):F0002-F0002
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筹委会”提出申请,经“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研究同意,于2003年9月24日,行文批准成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同年11月8日,在贵州省龙里县召开了有诸国本会长亲自参加的17名专家委员筹备会议。2004年10月21日,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刘成起副秘书长在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湖南通道会议)上正式宣布批文:“我们同意成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这个学术机构相当于侗族医药的一个专家库,可以因地制宜的组织一些学术活动。团结全国的侗医药人员,为侗族医药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20 0 3年11月8日,在贵州省龙里县召开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会议决定:全国首届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9~10日在湖南省怀化市美丽的通道侗乡召开。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及“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内蒙)主办;由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卫生局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业委员会”承办。参会论文经专家审议录用后,再发第二轮会议通知。论文将编入《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 0 0 4年特辑。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征文内容:凡有关侗族医药及其他民族民间医药、天然药物、单方、验方、临床…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社》、 "湖南省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三家共同协办的2004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议,于2004年10月21日至23日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 自治县胜利召开。此次研讨会规模较大,代表面广,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民族医药界的专家领导和民族民间医药工作者达238 人,收到民族医药专业论文367篇,其中侗族医药论文近40%。会议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成起主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诸国本会长在开幕式上作了"通道侗族自治县继承保护发展民族医药的经验值得学习"的重要讲话;著名抗癌专家、云南彝族黄家医圈第8  相似文献   

7.
石光汉:男,侗族,生于1950年12月27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历任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门诊部、传染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县卫生局副局长、局长等卫生行政领导职务,在任期间,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医药政策,为抢救、发掘继承整理侗族医药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2004年10月成功地在湖南通道协办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究会。本人撰写专业论文10余篇,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交流。2006年创建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研究所,出任…  相似文献   

8.
前言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9):F0002-F0002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于2003年9月,经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批准成立,至今整整10年。10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西、湖南、贵州等省(区)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及各地市、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在挖掘、整理、继承、发扬、创新应用侗族医药方面取得较大的成绩。,学会从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学术立会”,  相似文献   

9.
各有关单位、各位会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定于2012年8月10日~12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2012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筹备成立大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名称:2012全国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筹备成立大会。二、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贵阳中医学院。承办单位: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  相似文献   

10.
侗族医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二千多年。侗族医药学的历史,是学术不断发展创新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医药工作十分重视,对民族医药工作作了很多指示。在我国政府的关怀下,侗族医药学术和推广取得了很大的的进展。在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超越了任何历史时期,作为民族地区医药财富的侗族医学,正日益受到全国有识之士的重视。1、侗医药研究的发展 侗医药基础研究,过来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目前湖南、广西、贵州等有侗医药地区的学者,对侗医药基础理论和诊疗方法。药理等进行多方位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实验研究方式与传统研究方式互为补充,将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像学说、以及气、血、痰、瘀和时间、体质、心理融入侗医药基础理论。各地从事侗医药学者,已从不同角度逐步提高了相应的诊疗方法和理论学说,指导侗医药不断规范化、理论化。从 70 年代开始,有不少学者,应用现代化医药相关理论和现代诊断技术作为诊断基础,用侗医药治疗方法,进行疾病防治,使侗医药从古老的形象化诊疗方法。到实质性诊疗方面发展,开辟侗医药理论研究和探讨。2、侗医药临床研究的进展 侗医药临床具有鲜明的特点,辩证与辩病相结合,辩...  相似文献   

11.
2009年9月笔者因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参加在天柱县召开的“2009年全国(第三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有幸结识了湖南省通道侗族白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萧成纺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以下简称“萧老”)。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侗医药专家委员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龙运光、肖成纹、吴国勇和邓星黄等主编的《中国侗族医药》,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大力扶持民族医药发展精神、深入研究民族医药文化的最新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3.
前言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7):I0001-I0001
侗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千百年来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防病治病经验的智慧结晶。改革开放以来,侗医药的发掘整理工作成效显著,侗医药学术交流活动日趋活跃,特别是《侗族医药》、《侗族医药探秘》、《侗族药物方剂学》、《侗族常用药物图鉴》、《侗药大观》等一大批著作付梓刊行,数百篇侗医药专业论文在全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侗药标本库和侗族药用植物种植园的现状和作用,详细介绍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侗药标本库和湖南省怀化学院民族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的侗族药用植物种植因。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工作过 18 年,走遍了侗乡村寨,结识了侗族医师,认识了侗族医药的作用和特色。后来在怀化地区民委主持工作期间,考察学习了贵州的黔东南、铜仁、玉屏;广西的三江、龙胜;湖南的新晃、芷江、靖州、会同及湖北的宣恩、恩施的侗族地区,深感发展侗族医药事业的重要和紧迫。于是,在地区领导吴通行、李年青、张凤仪、廖家田等的关心支持下,在民委、卫生局的指导帮助下,笔者与李运元、萧成纹、龙开娥等侗医药研究专家创建了怀化地区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挂靠在地区民委,推选笔者为常务副会长。这样,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为侗族医师服务,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医德与医术、愿望和要求,从而对侗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对侗族医药产业的开发树立了信心,也有了更多的发言权。这次,喜逢通道侗族自治县成立 50 周年大庆,加上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在通道召开,双喜临门,心里特别高兴。于是,欣然命笔,写成此文,以抛砖引玉,争取更多的人来关心、支持、研究、开发侗族医药,让它走向世界,造福各族人民。 在历史长河中,侗族人民始终力争上游。他们在与各种疾病斗争中,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创立和发展了本民族的医药学。侗族医药学是侗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开展侗医药资源普查,长期走访侗族民间医药人员,查阅了大量侗族医药古籍藏书,广泛收集侗族医药资料后,对神奇的侗族医药进行了科学分析,对其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阐述了侗族医学理论体系及其学术特点、侗医的诊疗技法及特点、侗医用药方式、侗医疗痰的独特方法及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6):M0002-M0002
各有关单位,各位会员: 我会定于2011年9月中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2011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名称:2011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 二、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局承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医药学会支持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相似文献   

18.
<正>为充分发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资源优势,积极凝聚全国民族医药界学术力量,打造层次高、质量优、影响广泛的中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决定召开2014中国民族医药大会。会议形式以大会颁奖仪式、特邀专题报告及产业创新发展成果展示相结合为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题总结成果推广技术搭建平台二、会议主要内容(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国家民委领导讲话(二)大会颁奖1.首届民族医药科学技术奖颁奖;2.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颁奖;3.中国民族医  相似文献   

19.
前言     
为促进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繁荣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今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先后在四川成都举办了“2011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贵州贵阳“苗医药创新发展论坛”。在秋色满园硕果丰收的金秋,又即将在新疆鸟鲁木齐召开“2011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会”。几次会议从筹备、组织到召开,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市人民政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民族医药管理局和《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目前有 300 万人(2000 年普查数 296,63 万人),占全国各民族人口的第 12 位,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交界地带。他们原是古越人的一支,散布在西瓯、乌浒等岭南地区,唐代以前称“蛮”、“僚”,宋以后称“仡伶”、“伶佬”、“侗”、“苗”,明清时期称“峒人”、“峒僚”、“侗蛮”,民国时期称“侗蛮”、“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统称“侗族”,历史上经多次向西迁移,后来稳定地居住在黔、桂、湘交界地带,这里地处偏僻,山深林密,交通阻隔,信息闭塞。那么多的秀丽风光,任人自然春去冬来,那么多的人文民俗,随侗乡人自编自唱。侗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独特的乡土文化,也积累了大量的医药知识。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侗族地区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标志着侗乡民族特色的侗族建筑、侗族服饰、侗族歌舞、侗族医药和侗族饮食文化等等,突然间撩开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以五彩缤纷、目不 接的感觉,并进一步引起人们探究和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侗族医药,更是一座藏在深山的医药宝库,是侗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传统医药,需要认真发扬、整理提高,使之为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