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5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情况,并对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组53例腹腔发现肿大淋巴结,淋巴结长径48例〉1.0cm,形态规则,L/S〉2,CDFI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内血供情况。肿大淋巴结分布以脐周、右下腹为主。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治疗后复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2岁62例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小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结果:62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楚,淋巴门结构未见破坏。彩色多普勒血流量显像(color Doppler flowi maging,CDFI)显示肿大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增多,可探及低速低阻力型动脉频谱。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便捷,能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全腹探查,观察淋巴结的声像学特点及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肿大淋巴结均为多发,纵横比>2,大部分于右下腹探及,治疗后淋巴结数目减少,体积缩小。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小儿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并能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力 《吉林医学》2013,(8):1493-149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因发热、腹痛,临床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大小、数目、分布、形态及内部结构,对诊断为小儿淋巴结炎者进行强有力的抗炎治疗,治疗后再进行超声检查,对比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但增大的淋巴结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治疗后淋巴结缩小。结论:彩色超声结合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便捷、准确,家属及患儿依从性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不明原因间断性腹痛患儿行高频超声检查,多切面探查其腹腔淋巴结肿大及分布情况。结果:60例中有51例腹痛患儿淋巴结有不同程度肿大,并大多分布于脐周及右下腹,且多呈簇状分布。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因其无创、便捷、可重复性强,可成为临床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首选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拟诊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78例,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高频探头检查,观察有无肿大淋巴结以及分布部位、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结果78例患儿中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72例,排除6例;经临床治疗后,72例中超声复查淋巴结完全消失65例,淋巴结减小7例.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方法简便,诊断率高,可作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马秀文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237-1238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腹痛小儿肠系膜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回声、形态、长短轴比值(L/S)及彩色血流参数值。结果所有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肿大淋巴结形态规整,边界清晰,皮髓质界限清,L/S〉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血流信号增多,动脉频谱呈低速高阻,经临床治疗后复查疗效显著。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及时为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梁香红 《中外医疗》2011,30(1):169-169
目的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探头对136例腹痛患儿行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 87%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有不同程度增大,肿大的淋巴结髓质增宽,回声增强,皮质回声减弱。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信号增多,呈低速低阻血流信号。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在影像检查中实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倪暾 《安徽医学》2015,36(8):1001-1002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就诊的30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观察组)进行高频超声检查,选择同期在本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改变。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腹部探及数个肿大淋巴结,观察组肠系膜淋巴结较对照组明显肿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最近采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500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围及右下腹,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追踪治疗观察2个月后全部治愈。结论: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全腹探查,观察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形态、回声、分布及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纵横比〉2,呈椭圆形或肾形,边缘光滑,以低回声为主,呈簇状分布,无融合,大部分于右下腹探及,治疗后淋巴结数目减少,大小缩小。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肿大的淋巴结定位、定性准确,并能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 对55例经临床诊疗已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的检查.结果 患儿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结肿大,超声显示肿大淋巴结在脐周围及右下腹,淋巴结内见稀疏或较丰富的彩色血流.结论 高频超声检测肠系膜淋巴结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高频彩色超声的检查,记录有无肿大淋巴结及其部位、大小、回声、形态及长短轴比值(L/S值)。结果所有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有典型声像图特征;腹痛组有76.3%(29/38)显示淋巴结肿大,腹痛组淋巴结长短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淋巴结长短径之比〉2.0。结论高频超声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动态检查诊断37例急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抗感染治疗后10~15天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10~15天复查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高频超声是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解逸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484-148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提高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经临床诊疗已确诊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腹部进行彩色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多呈散在性分布,以脐周及右中下腹为主。CDFI:示淋巴结内及周边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是临床进行正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新飞 《中外医疗》2010,29(11):182-18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8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超声检查。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患儿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给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较好的诊断依据。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准确性较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薹别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全腹扫查,重点检查脐周及右下腹区域肠系膜有无肿大淋巴结,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形态、数目、回声及血流分布等.结果 35例志儿均在腹腔内肠间隙前,中、后方探及肿大肠系膜淋巴结,且多位于右中下腹,在肿大淋巴结内均有血流信号.结论 高频超声对少儿腹腔内结构层次显示清晰,对肿大的淋巴结定位定性准确,并能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是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超声检查为肠系膜淋巴结炎,且有随访结果的52例患儿。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均发现肿大淋巴结,50例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阑尾炎症状。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超声科经临床诊断的89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声像图特点。结果:89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后复查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彩色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与疗效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诊断15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经抗感染治疗后10—15d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部见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10—15d复查肿大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