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一次结石清除成功率分别为(149.4±43.6)min、33(91.7%),与对照组(237.9±51.2)min、34(94.4%)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12.5±46.7)nil明显低于对照组(237.9±51.2)ml,P〈0.05;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T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14±0.76)d、(15.7±6.3)d、(6.9±1.4)d,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输尿管镜弹道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较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108例,均施行十二指肠镜肝外胆管取石术后,观察组55例联合腹腔镜、胆道镜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术,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肝内胆管取石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24 h及术后24 h肝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胆汁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残余结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24 h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内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继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创伤小、效果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武警北京总队医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采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的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183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治疗的91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92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取石数目、结石直径、T管或鼻胆管放置、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与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胆管结石残留及并发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取石数目、结石直径、T管或鼻胆管放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所有患者术后无死亡。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后胆道残石率、胆道感染发生率、胰腺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患者均治愈。结论两种手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自身掌实际情况筛选病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6例,对照组15例,研究组在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利胆冲剂口服,1包/次,每日3次,疗程7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处理。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指标、T管引流液胆汁生化指标和胆汁引流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常规改变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总胆汁酸(total acid bile,TA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和结合胆红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T管引流液胆汁TAB、TB、非结合胆红素、总胆固醇和钙离子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平均每日T管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肝利胆冲剂通过促进术后肝功能早日恢复、调节致石性胆汁成分、增加胆汁分泌量,达到促进手术后残余结石的排出和防治术后结石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蔡立军  周帅 《重庆医学》2015,(2):256-258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该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B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C组)3组,监测和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术前胆总管内径、总胆红素水平、胆总管结石数、胆管最大结石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C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的腹腔引流时间少于B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各有优缺点,且适应证不同,总体来看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疗效最优,其次为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4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胆囊管胆道探查术(胆囊管组,26例)、胆管切开胆道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一期缝合组,65例)和胆管切开胆道探查并胆总管T管引流术(T管引流组,57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F=36.789,P〈0.01)、术中出血量(F=13.467,P〈0.0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F=29.615,P〈0.01)、住院天数(F=39.610,P〈0.01)有显著差异;一期缝合组的手术时间(t=5.76,P〈0.01)、术中出血量(t=4.71,P〈0.01)、胃肠功能恢复时间(t=6.78,P〈0.01)、住院天数(t=9.94,P〈0.01)均小于T管引流组:住院费用高于T管引流组(t=15.78,P〈0.01)。结论经胆囊管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疗效优于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后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7.
徐勇士  龙运志  周钧  谭琼花 《当代医师》2013,(12):1705-1706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术后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将63例术后难取性肝内胆管结石分为两组,对照组以纤维胆道镜取石,观察组以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结果观察组结石取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手术时间、手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术后肝内胆管难取性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在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手术治疗的57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解剖性肝切除32例,非解剖性肝切除25例,比较这2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双侧肝胆管结石病的效果.结果解剖性肝切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436±48.162)mL较对照组(763±37,645)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第3天总胆红素及AS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住院时间也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有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解剖性肝切除具有在尽可能保留残肝功能前提下,做到彻底清除病灶,术后结石残余率、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韦韡  汪功理  张晓刚 《安徽医学》2015,36(10):1231-1233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高位胆管劈开取石+ T管引流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临床疗效、结石残留率、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大于观察组(P <0.05),术中出血量对照组大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残余结石率、术后并发症例数等方面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术后2周结石残留量小于对照组(P <0.05),随访1年结石复发率对照组大于观察组(P <0.05)。结论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减少残石率,降低复发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和T管引流术,观察组采用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和进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收的8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82%,对照组为15.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再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探讨硬质胆道镜在内置保护性鞘管的辅助下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肝胆管结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2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100例、采用最新硬质胆道镜联合内置保护性鞘管治疗措施的观察组100例,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及疗效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108±38)min、对照组为(158±38)min,观察组住院时间(18.5±2.5)d、对照组为(24±3.5)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11)mL、对照组为(89±22)mL、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漏、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对照组为27%,观察组为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石残留对照组为12%、观察组为8%,两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硬质胆道镜在内置保护性鞘管的辅助下治疗肝胆管结石具有比传统手术疗法更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更低,术中时间、出血量等更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行ERCP术后鼻胆管冲洗对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198例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患者,分为两组,鼻胆管冲洗组术后进行鼻胆管冲洗,常规对照组按常规处理。随访2年.比较胆总管结石复发率和复发后2次ERCP取石成功率。结果鼻胆管冲洗组14例结石复发,复发率(14.1%)低于常规对照组(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冲洗组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后2次ERCP取石成功率(100.0%)高于常规对照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行鼻胆管冲洗是必要的,有助于防止结石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年11月至2012年11月7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其中35例患者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40例患者采用开腹肝切除术进行治疗(开腹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包括左肝外叶切除术、左半肝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探查取石、T 管引流、胆囊切除。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结石清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205.0±40.9)min vs .(155.0±26.6)min ,P<0.01]。腹腔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比开腹组短[(12.3±2.6)d vs .(15.6±4.3)d ,P <0.01];术中出血量稍多于开腹手术组[(330.0±259.7)mL vs .(151.5±137.0)mL ,P<0.01],然而腹腔镜组后10例患者的出血量与开腹组相当[(81.0±19.7)mL vs .(78.0±22.0)mL ,P>0.05]。腹腔镜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低于开腹组(0 vs .62.5%,P<0.01);比开腹组更早地恢复下床活动[(1.5±0.5)d vs .(3.6±0.7)d ,P<0.01]和进食[(2.4±0.5)d vs .(4.0±0.7)d ,P <0.01]。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9% vs .16.0%)、结石清除率(即时清除率91.4% vs .90%和最终清除率97.1% vs .100%)及手术优良率(97.1% vs .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对于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腹腔镜肝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良好的效果。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伤口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微创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尿管封堵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采用输尿管封堵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对比两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时间、BUN和Cr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碎石率、一个月结石排净率、治疗后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需要再次手术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血尿时间、住院时间、BUN和Cr水平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肾绞痛、发热、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血尿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尿管封堵器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既能提高碎石成功率.还能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取石。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131.5±4.3)、(123.4±3.9)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22.9±5.7)h、(5.6±2.8)d1均优于对照组[(68.9±6.8)h、(14.6±7.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8.5±4.7)mL]、术中补液量[(2500±400)mL]均少于对照组[(79.8±7.5)、(3800±600)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8.82%(3/34)]低于对照组[41.18%(1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胆肠吻合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间10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四组各25例。A组给予肝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B组给予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胆肠吻合术治疗,C组给予肝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D组给予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观察比较各组疗效。结果 A、C组结石残留率明显低于B、D组,且D组明显高于B组(P 〈0.05);A、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D组(P 〈0.05);A、B组术后总结石残留率明显高于C、D组(P 〈0.05);术后随访12个月,胆管炎发生率比较,C组〈A组〈B组〈D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切除联合T管引流术、胆道镜取石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只有在患者出现胆管狭窄、囊性病变的情况下,才必须采取胆肠吻合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移行吻合术”治疗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的新术式,探讨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进行“移行吻合术”的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可行性.方法小型猪30头随机分为:A、B、C3组.A组(对照组)于十二指肠上缘分离出一段长约2cm的胆总管;B组分离胆总管同A组,然后以钳夹、电热等方法制造胆管组织物理损伤;C组制造胆管损伤同B组,术后监测小型猪的饮食二便,ALT,AST和胆红素等指标,待狭窄形成后再次开腹行移行吻合术.术后观察饮食、精神状态及尿液颜色,术前和术后1d及术后每7d测ALT、AST、T—BIL、D—BIL,全部手术完成3个月后处死,取部分肝组织,并用液氮保存,待做病理检查.结果从术前到术后30d,A组ALT、AST、T—BIL、D—BIL等指标无明显变化,B组、C组相关指标均有明显变化(P〈0.05).B组术后21d的ALT、AST、T—BIL、D—BIL较术前及术后14d明显升高(P〈0.05).C组行移行吻合术后,各项指标在移行吻合术后14、21d较移行吻合前明显减低(P〈0.05).结论“移行吻合术”治疗小型猪肝门部胆管良性狭窄是切实可行的,为临床以“移行吻合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狭窄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经皮胆管胆道镜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术后应用综合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生存质量、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8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皮胆管胆道镜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对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5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对照组使用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残石率、并发症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管结石患者使用肝切除术联合纤维胆道镜可起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