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一点穿刺法、两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和双管持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子宫全切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择期经腹子宫全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一点穿刺法),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两点穿刺法),双管持续硬膜外麻醉组组(C组),每组20例.观察三组从起效时间、用药量、阻滞神经节段数、骶神经阻滞完善数、牵拉痛发生数、腹肌松弛情况、麻醉前后BP和HR变化、术后头痛、腰背痛发生率等方面.结果:A、B两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及程度均较C组迅速且完全,A、B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用药量A、B组少于C组,并发症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C组.结论:子宫全切手术麻醉方式一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优于两点穿刺法的腰硬联合麻醉和双管持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
双向给药法硬膜外麻醉在剖腹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采用一点穿刺、双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健康足月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为双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单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组.观察麻醉过程指标.结果 A、B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神经节段数、术中牵拉程度有明显差异.结论 采用一点穿刺、双向注药法硬膜外麻醉.提高了剖宫产手术麻醉诱导时间及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向注药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两组,单向注药组(A组)和双向注药组(B组).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直接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B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先向尾端注入3~5 ml局麻药,再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分别对两组麻醉效果、用药量、辅助用药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B组麻醉效果优于A组(P<0.05),但手术开始用药量、血压降低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阻滞双向注药法麻醉,更适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中两种硬膜外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择180例ASA分级Ⅰ级~Ⅱ级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A组为硬膜外穿刺针直接注药组,B组为硬膜外穿刺经导管给药组,观察两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效果、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并进行麻醉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麻醉效果好,起效快,满意率达96.7%,B组麻醉效果较差,起效慢,满意率为83.3%。结论:硬膜外麻醉穿刺针直接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起效快,阻滞全,可以避免导管置入引起的出血、折管和刺伤神经等并发症。是剖宫产手术最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3~4硬膜外腔向下注射局麻药对骶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取需行直肠、肛门及会阴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行腰3~4硬膜外腔向下注射局麻药,B组行骶管阻滞,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30 ml,观察麻醉效果、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能充分阻滞骶神经,穿刺时间短,无不良反应,两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无差异。结论腰3~4硬膜外腔向下注射局麻药能充分阻滞骶神经,代替骶管阻滞,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40例腹式子宫全切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联合麻醉,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并进行组间麻醉效果比较.结果A组骶神经阻滞完善,起效时间短,用药量少.结论CSEA用于妇科腹式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同一穿刺点双向注药的硬膜外麻醉与常规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250例急诊行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行常规的硬膜外麻醉,B组为观察组行双向注药。分别记录A、B两组麻醉前后血压、心率、SPO2的变化及局麻药用量(M),麻醉完善所用时间(T),术中按压子宫及取小儿时患者反应,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B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一个穿刺点双向注药的硬膜外麻醉是一种麻醉效果较好,操作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旨在为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90例产妇随机分均为两组,A组为CSEA组,B组为EA组。分别记录A、B两组麻醉药用量、麻醉阻滞完善所需时间、麻醉平面、恶心和呕吐发生率、阻滞不全发生率、手术医生对肌松的满意率、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麻醉效果A组明显好于B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CSEA和EA均适用于剖宫产手术,但两者比较,CSEA更优于EA。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剖宫产手术实施硬膜外麻醉时不同方向注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30例.选择L1 ~ L2椎体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A组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实施麻醉,B组确定穿刺针到达硬膜外后先向脚端注射试验剂量局部麻醉药后再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射局部麻醉药麻醉.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范围及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结果:两组麻醉药用量、术中血压、心率,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B组起效时间为(5.53±0.82) (min),A组起效时间为(9.00±1.41)(min) (P <0.05);B组麻醉效果Ⅰ级者27例占86.7%,A组麻醉效果Ⅰ级者16例占53.3%.结论:采用一点法双向注药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起效更快,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 A组78例,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B组80例,行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结果: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快,阻滞范围广,肌肉松驰完善,局麻药用量小,呈显著差异(P<0.01);二者在初次用药后1 h内的低血压发生率、血压波动以及麻黄碱用量等无明显差异,但血压下降最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头痛发生率低,仅占1.28%. 结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为全子宫切除手术提供了一种起效迅速、神经阻滞完善、合并症较少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不同给药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行一点穿刺时(L3-4↑),1次性注药和分2次注药的麻醉平面。方法ASAⅠ~Ⅱ级足月妊娠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初量均为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15mL。Ⅰ组采用分2次注入初量,Ⅱ组采用一次性注入初量。对比观察两组的上界阻滞平面与骶神经阻滞效果。结果无论上界麻醉平面以及骶神经阻滞的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硬膜麻醉时,一次性注入初量的麻醉效果优于分两次注药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陆伟峰  陆宏  戴晓红 《西部医学》2006,18(5):550-551
目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100例有剖宫产指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观察指标:麻醉前、麻醉显效后、胎儿娩出后5分钟的血压,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胎儿娩出后1、5分钟时Apgarl评分,术中辅助镇痛药情况,术后头痛情况并统计。结果A组麻醉显效后,血压下降较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胎儿娩出后5分钟A、B两组血压变化无差异(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时Apsar评分无差异(P>0.05)。B组有26%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A、B两组均无麻醉头痛并发症。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梁淑屏 《广州医药》1995,26(6):24-25
对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阻滞插入硬膜外导管前注局麻药试验量与插入硬膜外导管后注局麻药试验量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前者骶神经阻滞率高,镇痛作用较完善,硬膜外腔出血减少,争取了麻醉诱导时间,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手术麻醉要求起效快,胎儿娩出时间短,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腰麻一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局麻药用量小、起效快、阻滞完善、麻醉时间可由硬膜外注药控制、术后可硬膜外注药镇痛,是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硬膜外阻滞对剖宫产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方法:将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60例和B组(硬膜外麻醉组)60例。A组选取腰-硬联合麻醉;B组选取向头侧留置硬外导管行单纯硬膜外阻滞,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情况及麻醉药不良反应。结果:A组优良率100%,明显高于B组的优良率81.7%(P<0.01)。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优于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比较连续硬膜外阻滞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急诊剖宫产病人,随机被分成两组,A组为硬膜外阻滞组,B组为蛛网膜下腔阻滞组,各50例。A组选择L2-3,穿刺后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B组病人穿刺L3-4注入布比卡因7.5~10mg(0.25%3ml+0.3m150%葡萄糖).A组病人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术后镇痛,B组病人局麻药中加吗啡0.2mg。观察麻醉前后产妇的循环、呼吸变化,麻醉阻滞平面;产妇不适主述。术后记录麻醉平面消退时间、术后疼痛开始的时间。结果:A、B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用药至切皮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人不适主述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术后开始疼痛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产妇术后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病人。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后起效快、作用完善、术中产妇舒适,是理想的剖宫产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姬世兴 《当代医学》2011,17(10):66-66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CEA)与硬腰联合麻醉(CSEA)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行硬腰联合麻醉.观察两组病例的阻滞情况、镇痛及肌松情况、不良反应、新生儿评分等.结果 B组麻醉起效时间比A组明显缩短,且镇痛作用较A组完善.B组麻醉显效后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硬膜外加臂丛联合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方法 A组选择T4-5椎间隙为穿刺点,向头端置管3~4cm,确定硬膜外导管未误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后.首剂量给6-8m1,术中根据情况每40~60分钟追加5m1.B组硬膜外穿刺方法同A组,穿刺完毕平卧先不注药,行患侧斜角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出现异感或触及横突,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混和液15ml,麻醉起效且无异常现象后再行硬膜外导管注药,方法同A组.结果 麻醉前后两组患者8p、HR、Sp02的变化相仿(P>0.05).麻醉医师记录镇痛效果:B纽镇痛效果显著优于A组(P<0.01).患者自我评估镇痛效果:B组镇痛效果显著优干A组(P<0.01).结论 乳癌根治术时应用硬膜外加臂丛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纯硬膜外阻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100例分为2组,每组50例.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A组),传统找异感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注入1.5%利多卡因15 ml,0.33%左布比卡因15 ml.观察记录感觉神经阻滞完善时间,完全阻滞、不全阻滞、未阻滞发生例数,操作时间,出现气胸、血肿、局麻药中毒、霍纳氏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操作时间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浓度、剂量、注药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尺神经阻滞完善率A组大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盲探法操作时间缩短、臂丛神经阻滞完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刘晓欧 《吉林医学》2013,(8):1455-1457
目的:比较单纯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一点穿刺双向注药麻醉应用于二次剖宫产手术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作单纯硬膜外麻醉;B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C组行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双向注药。选L2~3间隙行硬膜外间隙穿刺,成功后把针斜面向尾端注入2%利多卡因5 ml,然后把针斜面转向头端注入2%利多卡因10 ml,置入硬膜外导管,患者转为平卧位,用针刺法测量麻醉平面后,无全脊髓麻醉,再向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3 ml,如无全脊髓麻醉就可用于术后镇痛。结果:A组和C组血压变化不大,A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0%,C组低血压发生率为8%,B组低血压发生率为26%。C组一次性置管成率明显高于A组、B组。A组麻醉优等率只有58%,B组麻醉优等率达80%,C组麻醉优等率达76%。C组一次性置管成率明显高于A组、B组。新生儿Apgar评分,A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一单穿刺双向注药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低血压发生率低,对新生儿影响小,置管顺利,术后镇痛效果好等优点,用于二次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