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核因子-κB活化与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3  
Gan H  Ouyang Q  Jia D  Xia Q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4):252-255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肠黏膜活检组织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及其与NF κB活化的关系 ,以及抗炎药物 (柳氮磺吡啶和糖皮质激素 )对其的影响。方法  31例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UC患者 (符合 1993年太原会议制定的UC诊断标准 )被纳入本研究。其中 17例使用过药物 (柳氮磺吡啶或柳氮磺吡啶 +糖皮质激素 )治疗 ,14例未用过任何与UC治疗相关的药物 ,11例同期结肠癌患者 (取其癌旁正常组织 )作为对照。采用 :(1)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检测核因子 (NF) κBDNA结合活性 ;(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白细胞介素 (IL) 1βmRNA和IL 8mRNA的表达。 结果  (1)UC患者肠黏膜活检组织IL 1βmRNA和IL 8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5 ) ,且与NF κBDNA结合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IL 1β :r=0 836 3,P <0 0 5 ;IL 8:r=0 6 0 2 4 ,P <0 0 5 )。 (2 )糖皮质激素和柳氮磺吡啶明显抑制NF κB的活性 ,降低IL 1βmRNA和IL 8mRNA的表达。结论  (1)NF κB是UC细胞因子释放的关键调控因素 ,在U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糖皮质激素和柳氮磺吡啶可能通过抑制NF κB的活性 ,减少细胞因子的表达而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toll likereceptors,TLR)是1997年发现的天然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可与病原识别模式分子结合,在MD2、CD14辅助下激活下游信号传导分子,最终导致核因子(NF)κB激活,引发炎症介质表达,成为联系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纽带。本研究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肠黏膜TLR4、CD14与NFκB的表达并将其与疾病活动度及病理分级相比较,以探讨它们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UC组选择2003年3月-2004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明确诊断的UC患者44例,男32例,女12例,均为活动期,符合2000年全国炎症性肠病学…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影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肠黏膜内核因子κB (NF κB)的表达和激活的影响及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1β、IL 10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30例UC患者经治疗后 ,应用Western蛋白印迹分析检测NF κBp6 5表达情况 ;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检测NF κB与DNA结合活性 ;逆转录 PCR检测肠黏膜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应用双歧杆菌后 3例复发 ,对照组 14例复发 ,与对照组相比 ,NF κB与DNA结合活性明显降低 ,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 (治疗前 0 82± 0 0 5 ,治疗后 0 31± 0 0 5 ,P <0 0 1) ;双歧杆菌明显抑制了TNF α、IL 1β的表达 ;提高IL 10的表达。结论 双歧杆菌的作用可能与抑制NF κB的激活、降低TNF α、IL 1β等致炎因子的表达 ,提高IL 10等抑炎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前认为溃疡性结肠炎 (UC)是特定免疫功能障碍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其主要治疗药物是类固醇激素和抗炎药。但这些药物不能彻底治愈UC ,并有副作用。NF κB是一种与许多基因的转录启动有关的核因子。它是Rel/NF κB信号传导通路的关键成员。通过靶基因的表达产物 ,NF κB参与免疫反应、感染、炎症以及细胞调亡、细胞周期和分化的调控 ,故与人类多种疾病 ,如炎症、肿瘤的发病关系极为密切[1] 。如何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来控制相关疾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现将Rel/NF κB信号传导通路与UC的生物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 UC)合并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的临床特点,提高对UC合并CVT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诊治的18例UC合并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诊治的无CVT并发症的UC患者共5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病程相匹配,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C合并CVT的危险因素。结果 UC合并CVT患者中,男性发生率高(66.7%),中位病程4.75年(2~7.25年),重度UC(10/18)、全结肠型(12/18)多见,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头痛、头晕(10/18),呕吐(3/18)、视物模糊(2/18)、肢体(2/18)及言语障碍(2/18),单纯出现嗜睡症状易被忽视。CVT部位以横窦多见(11/18),也可表现为多部位血栓(6/18)。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增多是UC合并CVT的危险因素。采用以低分子肝素为主的抗凝治疗后,17例患者好转,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UC合并CVT的预后要比UC未...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UC患者合并CM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明确诊断为UC的住院患者98例(病例组49例,对照组49例),病例组为合并CMV感染者,对照组为同时期按年龄±3、性别与病例组进行1∶1匹配,且不合并CMV感染者。结果 在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发现EBV感染、吸烟史、使用类固醇激素、UC病变累及范围、UC病情严重程度、UC Mayo活动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单核细胞绝对值计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在两组UC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EBV感染、有吸烟史、病变累及全结肠、重度病情、应用类固醇激素、总蛋白减少、白蛋白降低可能会使UC患者合并CMV感染的风险增加;UC患者合并CMV感染可能导致患者血红蛋白降低、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沉...  相似文献   

7.
1型神经纤维瘤(NF1)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遗传病,NF1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纤维蛋白失活或表达下调从而产生以神经纤维瘤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神经皮肤损害及合并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NF1为肿瘤抑制基因,是RAS的负向调节器。NF1相关的肿瘤或NF1缺陷小鼠细胞中神经纤维蛋白的不表达与RAS的活性增加和细胞增殖的增多有关。除神经纤维蛋白介导的RAS活性和神经纤维瘤及相关肿瘤发生之间具有直接的病理生理联系外,其它基因协同的遗传学变化能加速肿瘤的发生,同时修饰基因也能影响对肿瘤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合并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招募在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期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诊治的UC患者,对同意入组且符合条件的UC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获得72例UC患者完整资料。其中,27例(37.50%)合并焦虑状态,26例(36.11%)合并抑郁状态,20例(27.78%)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状态。高压力(OR 29.51,95%CI 3.84~227.11,P=0.001)及疾病活动(OR 12.62,95%CI 2.08~76.68,P=0.006)是UC患者合并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疾病活动(OR 4.04,95%CI0.09~18.15,P=0.073)可能是UC患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处于疾病活动期、高压力状态的UC患者更易合并焦虑及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及肠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等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UC可出现发热、消瘦等全身表现及外周关节炎、口腔溃疡、强直性脊柱炎等肠外表现,但累及神经系统者少见.本文报道UC合并烟雾病1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罕见肠外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英夫利昔(Infliximab,IFX)对难治性及合并肠外表现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难治性及合并肠外表现的UC住院患者36例,均接受IFX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36例患者中,33例为难治性UC(合并肠外表现5例),3例合并特殊肠外表现(2例合并肛周脓肿,1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IFX治疗后,13例临床缓解(3例黏膜愈合),16例有效,7例无效。IFX治疗总有效率为80.6%,缓解率为36.1%;8例合并肠外表现者中,5例肠外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为62.5%。观察期间未发生IFX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IFX对难治性UC及合并肠外表现UC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Siglec-1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c,U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0例UC活动期患者、30例UC缓解期患者、40名健康体检者的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Siglec-1的表达水平。结果 UC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Siglec-1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UC缓解期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级(轻度、中度、重度)UC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Siglec-1阳性细胞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glec-1可能与UC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浆MMP-1与TIMP-1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水平.方法:采集经临床表现、肠镜及病理诊断的UC患者30例以及正常人15例的外周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浆MMP-1和TIMP-1水平.结果:UC患者血浆MMP-1、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4421±0.5394 vs 1.8967±0.3737.6.3728±0.4940 vs 5.5917±0.2968,均P<0.05);UC患者血浆TIM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4.097,P<0.05),而血浆MM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中-重型患者血浆MMP-1水平明显升高,而轻型患者血浆MMP-1的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别.结论:UC患者血浆中MMP-1与TIMP-1呈现高表达;血浆MMP-1,特别是TIMP-1可能成为判断UC严重程度以及临床诊断简单易行的外周血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Peng Z  Hu P  Cui Y  Li C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4):248-251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1受体拮抗剂(IL-1RA)、IL-4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及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方法分别对81例UC病人和114例健康者进行IL-1β和IL-1RA、IL-4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UC组IL-4 的RP2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9.0% 对11.8%,P=0.000 02),而对照组RP1基因频率明显高于UC组(88.2% 对71.0%,P=0.000 02),UC组RP1.2、RP2.2基因型的优势比值分别为2.71 (95%CI, 1.39~5.31),9.04 (95%CI, 1.05~203.29);2组IL-1β、IL-1RA各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ANCA(+)组和ANCA(-)组UC病人IL-4的 RP1、RP2基因频率显著不同,差异有显著性 (P值均<0.05).结论中国汉族UC病人与IL-4内含子3的基因多态性相关联,UC病人IL-4 RP1基因频率明显降低,而RP2基因频率明显增加,与正常人的差异发生在 ANCA(+) UC病人;中国汉族UC病人与IL-1β、IL-1RA基因多态性无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GST)T1基因型与中国浙江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UC)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99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和140例健康对照中的GSTT1基因型,采用χ2检验,分析比较GSTT1基因型在U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差异.结果:GSTT1(-)基因型频率在UC组和对照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64.7% vs 47.1%,P=0.007,OR=2.050,95%CI:1.208-3.480);根据UC临床特征进一步分层分析,GSTT1(-)基因型在远端UC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广泛结肠UC(71.8%vs 31.3%,P=0.002);GSTT1(-)基因型与UC病情严重程度无关(P>0.05).结论:GSTT1基因型与中国浙江汉族人群UC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探讨UC合并CMV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01-01-2016-12-31期间于本院确诊为UC并进行CMV感染相关检测的全部住院患者,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法,记录CMV检测阳性(CMV阳性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内镜表现、治疗及转归,并与同期住院的CMV检测阴性(CMV阴性组)的UC患者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评价UC合并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UC患者中UC合并CMV感染23例(23/110;20.9%);CMV阳性组病情明显重于CMV阴性组:发热、腹痛、体质量下降多见,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钠水平较低,而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CMV感染在中重度病例多见(91.3%)。CMV阳性组糖皮质激素依赖及抵抗者多于CMV阴性组,入院前3个月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率也显著高于CMV阴性组。在内镜表现方面,CMV阳性组深大溃疡多见。CMV阳性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CMV阴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前3个月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是CMV感染的危险因素,血白蛋白水平较高是CMV感染的保护因素(P0.05)。CMV阳性组中,21例接受了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治疗,治疗后20例好转;1例UC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行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UC患者特别是中重度UC患者合并CMV感染比较常见,近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合并CMV感染的危险因素。UC合并CMV感染者糖皮质激素依赖及抵抗的概率明显升高。UC合并CMV感染可使UC病情加重、复杂化,给治疗带来困难。对于合并CMV感染的UC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对改善病情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与缺血性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患者结肠黏膜中同种异体移植物炎症因子-1(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1,AIF-1)、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表达水平的差异,以探讨AIF-1参与UC发病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34例确诊为UC和31例确诊为IC的患者结肠黏膜标本,另以12名正常人为对照,用ELISA方法检测AIF-1、IL-1的表达水平。结果 UC患者结肠黏膜AIF-1表达水平较IC和正常人高(P0.05),IC患者结肠黏膜AIF-1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结肠黏膜IL-1表达水平与I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均高于正常人(P0.05)。UC及IC患者AIF-1与IL-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AIF-1可能参与了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1例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合并肠道机会感染并诱发肠穿孔的复杂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一些难治病例或老年发病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住院T2DM合并尿路结石(U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836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合并UC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T2DM合并UC在eGFR60 ml/(min·1. 73 m~2)、60 ml/(min·1. 73 m~2)≤eGFR90 ml/(min·1. 73 m~2)和eGFR≥90 ml/(min·1. 73 m~2)组中患病率分别为9. 8%、8. 0%和4. 2%(P0. 01),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较女性糖尿病病程长[11(7. 3,15. 8)vs9(3,15)年]、eGFR低[(98. 86±16. 41)vs(103. 54±15. 66)ml/(min·1. 73 m~2)](P0. 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β=0. 023,P=0. 022)、血肌酐(Scr)(β=0. 027,P0. 001)是UC的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合并UC与肾功能相关,当Scr升高或eGFR下降时需早期筛查并干预。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往往与炎症性肠疾患(IBD),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 Crohn 病等合并存在,有关 PSC 有/无合并 IBD 时的症状,体征,胆管造影表现,对原位肝移植的反应及胆管癌等的资料很少,且有争论。本文对66例 PSC 进行研究,合并 IBD47例(71.2%),UC39例(59.1%),中位数年龄为42.5±11.6岁,男:女为2.9:1。合并 Crohn 结肠炎8例(12.1%),中位数年龄40.5(?)6.5岁,男:女为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首次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及其预测因子。[方法]对37例首次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随访1年或者1年内因复发再次入院的UC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UC患者中,1年内复发者(A组)19例(51%),平均复发时间为开始使用糖皮质激素后5.0个月;1年复发者(B组)18例,占49%。与B组相比,A组全结肠型UC患者比例明显较高(5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单变量分析提示全结肠型UC与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显著相关(P=0.009),多变量分析也提示全结肠型UC与1年内复发显著相关(P=0.037,OR:12.006,95%CI:1.163~123.959)。[结论]UC患者首次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诱导缓解后,1年内复发率仍较高;全结肠型UC与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年内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