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28例使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剩余24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感、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和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张伟涛 《当代医学》2014,(7):115-1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给予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多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管镜行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创伤小,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赵战强 《中外医疗》2014,(16):80-8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把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3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疼痛、并发症等治疗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8.8%,对照组并发症率为47.1%,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1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6例,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疼痛、并发症等治疗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8.8%,对照组并发症率为47.1%,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水平、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ST、TBIL、ALT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开腹取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情况。方法:将7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腹组患者2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患者4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测定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切口感染、残余结石和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患者(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疼痛和切口感染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二者残余结石和复发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对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较传统开腹手术更为有效,术中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7月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7±8.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0.8)d及住院时间(6.9±1.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4.6±9.8) mL、(4.1±0.9)d、(13.9±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138.4±10.1) min与对照组(142.5±11.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2.0%低于对照组的4.4%,但无显著差(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符合该手术条件患者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民权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应激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Cor、C-P及FT3改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快,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效果及操作技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120例采用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近、远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平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11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取出结石,7例患者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出结石,手术成功率98.33%;对照组76例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8,P>0.05)。两组近、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可避免切开胆总管和T管引流,是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开腹手术)各4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吴文飞 《当代医学》2014,(15):102-10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总管切开取石与传统开腹手术取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南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42例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记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50例,记为A组。分析对比A、B 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42例患者手术治疗均获得成功,手术中无1例转为开腹手术治疗,且术中平均出血量、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减少术中流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肠胃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预后,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并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总结手术注意事项.结果 上述48例患者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51 min,平均(70±5.23)min,术中出血量(67±8.2)mL,住院时间(7±3.1)d,其中6例胆总管一期缝合,42例放置T管,1例患者中转开腹,中转率为2.08%,2例发生胆漏,发生率为4.16%,经引流治疗后好转愈合;4例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为8.33%,术后3月取出胆道镜.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不仅具有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而且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韩旭  李捷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43-4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史、症状、体征、B超、CT或MRI等检查确诊,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胆总管结石取石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缩短,观察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6.7%、对照组为70.0%(21/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感染,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6.7%,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较传统开腹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宋耀东 《中外医疗》2013,32(1):95-9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1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抽取该院同期行开腹手术的104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NgH(P〈0.05)。观察组有5例因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转为开腹,手术成功率为95.4%。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有效提高了结石清除率和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但手术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5月~2011年4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治疗组采取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天数等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确切,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术式与传统开腹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旨在寻找临床创伤小、患者更易接受的术式。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胆总管结石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同时行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检查,术后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后一期缝合。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手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的同时行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检查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对比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多少、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出现继发性出血,且经B超检查未发现胆道残留结石。对照组术后2例患者腹腔感染,8例切口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是一种疗效好、创伤小、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取石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研究组63例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取石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84.36±12.51)m L、手术时间(76.39±3.14)min、切口长度(3.43±0.27)cm、术后排气时间(9.12±1.65)h及住院时间(7.28±1.64)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5.24%、治疗总有效率为98.41%均高于对照组的82.26%、88.71%,并发症的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17.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取石术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同时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和并发症低的特点,是一种创伤轻微、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