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血管痉挛18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u WG  Yang XF  Cao F  Zheng XJ  Shen H  Fu WM  Lü S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5):1040-1043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影响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经影像学和腰椎穿刺证实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186例中55例(29.6 %)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FisherⅢ级,临床状况不良,反复SAH发作患者的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性别、不同年龄组患者、不同动脉瘤治疗方式组(手术夹闭或栓塞)患者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是否使用抗纤溶药物(AFD)治疗对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isherⅢ级[OR=2.549,95%可信区间(CI)1.406~4.517]、临床状况不良(OR=2.342,95% CI 1.320~4.159)和反复SAH发作(OR=2.492,95% CI 1.394~4.448 )是影响症状性血管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FisherⅢ级、临床状况不良和反复SAH发作是症状性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根据蛛网膜下腔积血量、入院时临床状况和SAH发作次数预测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峰  刘建峰  李鹏  井山泉  张超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378-2380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SCVS的发生率为20%~30%,一般于aSAH后3~4 d出现症状,第2周达到高峰,需3~4周恢复。早期评估病情,预测SCVS的发生,有利于预防及给予恰当的治疗;加强围术期的监测及处理,降低动脉瘤处理后脑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以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本文就aSAH后SCVS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个用来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VS)诊断准确率的综合性血管痉挛预测指数(VPI)。方法选取71例确诊为aSA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后72h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获得颅内大脑中动脉流速(MCAV)、颈内动脉血流速度、Lindegaard率、颅内血管痉挛指数(V1);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年龄、性别、Hunt—Hess分级、CTFisher分级、WBC计数、治疗方法(弹簧圈栓塞、外科夹闭或保守治疗),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同时观察患者有无症状性CVS发生。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血管痉挛的预测模型,建立回归方程,得出VPI。结果21例(29.6%)发生CVS。MCAV〉120cm/s,CVS的诊断准确率为80.3%。Lindegaard率〉3.0时.CVS的诊断准确率为81.7%。VI〉35时,CVS的诊断准确率为84.5%。以CTFisher分级、MCAV、Vl为危险因素得出的VPI诊断CVS准确率为94.4%。结论VPI与以往单独的预测因素比较,能显著提高诊断CVS的准确率.可作为临床医师用来评估aSAH之后患者发生CVS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7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主要发生在出血后2周内(75.34%),脑血管痉挛与血压升高相关(P〈0.05),过早活动与不良刺激可致脑血管痉挛,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充分认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影响.[方法]采用Endo 法建立兔DCVS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针药组.电针组取"百会"、"大椎"、"曲池"、"足三里"穴,药物组用按0.1mg·kg-1·d-1静脉注射尼莫地平,治疗7d.观察各组动物食量、神经功能评分,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脑脊液(CSF)中ET、CGRP的含量,用化学法检测CSF中NO的含量,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测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模型组兔食量明显降低,神经症状明显;而电针、药物及针药组食量减少、神经症状均较模型组程度轻(P<0.05),而针药组又较电针、药物组为轻(P<0.05).在SAH后第7天检测CSF中ET、NO、CGRP三项指标见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针药组脑血管痉挛程度较电针、药物组减轻(P<0.05).[结论]电针和尼莫地平均能改善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神经症状,但针药联合缓解血管痉挛的效果较单纯电针和尼莫地平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V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止血、脱水、对症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0.5μg·kg^-1·min^-1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0d,后改尼莫地平片剂40mg,每日4次,连用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CVS发生率及疗效。结果经积极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痊愈13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痊愈8例,有效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颅多普勒检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大脑前、中动脉的收缩峰流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CV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43%vs44.00%,P〈0.05),再出血率也低于对照组(2.86%vs24.0HD%,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前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能够很好地阐述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脑血管痉挛(CVS)的机制,一氧化氮水平下降、内皮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氧化产物水平升高、离子通道功能紊乱及炎症反应等在CVS形成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而近些年关于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及神经胶质细胞介导机制等领域的研究也为CVS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收到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以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非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对照组。随机取样。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0.4岁。对照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48.2岁。病程与治疗组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9.
低钠血症(LN)和症状性脑血管痉挛(S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常见的并发症,又是造成SAH病人致死致残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对两者的关系及LN在SCVS发病中的作用进行了临床探讨。1临床资料73例SAH病人中男30例,女43例,平均年龄53例,诊断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人行脑CT和脑脊液检查。所有病例均于入院第1,3,5,7天连续4次测定血清钠水平,LN的诊断标准为血清钠低于135mmol/L。SCVS的诊断标准:①SAH后4~9天病情突然加重可持续不缓解,表现为头…  相似文献   

10.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为一种全球性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疾病,这多与其后期并发症相关,其中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pasm,CVS)在aSAH中的发生率达到30%~70%,为SAH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动脉瘤缺血性并发症予以治疗,可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并能改善患者预后。目前有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 (Cerebral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amorrhage SAH)两种严重并发症 ,病死、病残率高 ,本文对 1 94例 SAH病人进行临床总结 ,以期提高这两个合并症的诊治水平。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94例均经腰穿、CT检查确诊 ,为我院神经内外科及 ICU科住院病人 ,男 96例 ,女 98例 ,年龄 9~ 74岁 ,平均 50岁 ,39岁以下 1 0例 ,40~ 6 9岁 1 32例 ,70岁以上 1 2例。动态起病 82例 ,静态起病 1 1 2例。伴高血压病 2 6例 ,晚期妊娠 2例。 2 8例行脑血管造影检查 ,确诊动脉瘤 1 6例 ,动静脉畸…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破裂蛛血并发脑积水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脑积水可以在出血后很快出现,也可延期发生。本文报道1969~1980年间颅内动脉瘤蛛血经手术治疗的500例中继发脑积水者共82例占16.4%,其中术前发生者7%(35例),术后发生者6.6%(33例),术前术后均有脑积水者2.8%(14例)。发生脑积水的高峰年龄为50~60岁。脑积水的诊断主要赖CT确诊。  相似文献   

13.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引起脑血管痉挛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39例SAH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脑动脉痉挛是由于动脉的极度收缩或平滑肌的不能迟缓造成。PGD是凝血块中最重要的引起脑血管痉挛的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中度减少与降钙素基因有关的肽纤维的剧减是脑血管痉挛延缓发生的原因。脑血管扩张药物疗效满意,术前维持脑灌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入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尼莫地平最初剂量0.5mg/h,每6h 增加同量,直到2mg/h,维持3周,持续监测动脉压和心电图。入院3个月预后:良好57%,中残15%,重残12%,死亡16%,比文献统计的(未用尼莫地平)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1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脑血管痉挛,一旦该并发症发生,患者极有可能发生致残或死亡的情况,影响预后效果。内皮素、NO、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为了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应当对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与预防予以重视,文中将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2组(n=40).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GOS评分和血肿量、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IL-8和TNF-α表达水平下降程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肿量,改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9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尼莫地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对病情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脑池局部给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脑池局部给药组和静脉给药组,通过经颅多普勒检测两种给药方式治疗脑血管痉挛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评价脑池局部给药的疗效.结果 脑池局部给药组手术后7 d内脑血流速度与术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且全身血压没有受到影响.静脉给药组术后3 d内脑血流速度比术前加快,4 d以后脑血流速度逐渐恢复正常.静脉给药组术后发生了低血压反应.结论 尼莫地平脑池内给药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疗效优于静脉给药,且没有全身低血压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李渝  熊小平 《吉林医学》2013,(8):1478-1479
目的:硫酸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给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均持续2周。结果:治疗组患者CV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未发生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而对照组有2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结论:硫酸镁是一种有效性高抗脑血管痉挛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