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助产的分娩结局及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并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的助产方法作对比。方法 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2022年1~12月接受自然分娩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助产方式分为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组和传统助产联合会阴保护组各62例。观察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疼痛评分、会阴裂伤程度、会阴侧切率、术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10分钟Apgar评分、产妇满意度以及产后盆底功能。结果 (1)分娩情况。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P<0.01),产后出血明显少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P<0.01),产妇Ⅲ级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P<0.01)。(2)分娩结局。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组有2例(3.23%)转剖宫产,转剖宫产率低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8例,12.90%)(P<0.05);两组新生儿10分钟Apgar评分≥8分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组产妇满意度高于传统体位联合会阴保护组(P<0.05)。(3)会阴情况及盆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第一、二产程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与传统卧位对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 200例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组(观察组)和传统卧位组(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根据产妇的生理特征,在第一、二产程借助分娩球、椅子、软枕等工具,以站、坐、走、跪、卧位等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卧位方式待产。观察两组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剖宫产率、疼痛(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评价不同卧位对正常初产妇在产程中的产科质量和母婴并发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用自由体位联合分娩镇痛分娩可以促进产程进展,提高顺产率,有效缓解疼痛,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3.
王灿辉  鞠丽红 《海南医学》2013,24(15):2230-2232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本院的180例初产顺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自由体位分娩组)60例、B组(分娩减痛法组)60例和C组(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减痛法组)60例,将三组患者的三个产程、疼痛评分、出血量、转剖宫产率、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C组的三个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A组及B组,疼痛评分优于A组及B组,出血量小于A组及B组,转剖宫产率及产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均低于A组及B组,新生儿Apgar评分也优于A组及B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加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中的综合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对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均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情况,并对初产妇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对分娩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8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对照组产程中未实施自由体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中转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在分娩产程中指导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可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会阴侧切率,提倡临床全面推广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拉玛泽呼吸法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80例拟行阴道分娩、有镇痛要求的足月健康产妇设为观察组,采用拉玛泽呼吸法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另选择同期具备同样条件但没提出分娩镇痛要求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分娩过程中仅使用拉玛泽减痛呼吸法。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用量、产后出血量及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较好,剖宫产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拉玛泽呼吸法联合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较好,中转剖宫产率较低,对总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产后出血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丹  马静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7):3159-3160
目的研究初产妇采用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20例初产妇,根据分娩体位分为对照组(170例,采用传统体位分娩)和自由体位组(150例,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转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会阴损伤率(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15.29%的转剖宫产率,自由体位组8.00%的转剖宫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69±1.02)分,高于对照组的(6.83±1.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14.28±20.49)mL,少于对照组的(267.41±23.2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组产妇会阴损伤率为52.00%,低于对照组的6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在降低产妇转剖宫产率和会阴损伤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母婴结局等方面,效果优于传统体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与分娩镇痛仪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分娩的初产妇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B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镇痛,C组采用分娩镇痛仪镇痛,比较三组镇痛效果(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结果: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三组VAS评分均低于镇痛前,B组VAS评分均低于A、C组,A组VAS评分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后2 h出血量均低于A、B组,B组产后2 h出血量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仪均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分娩镇痛仪镇痛效果虽逊于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麻醉,但其副作用小、无创伤性、对新生儿影响小、且可减少产后出血量,易于产妇接受。  相似文献   

8.
尚翠玲  赵敏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676-3678
目的了解产病一体化病房对初产妇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6月在新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946名健康初产妇,根据分娩地点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78名(普通产房),观察组168名(产病一体化病房)。对比两组初产妇对硬膜外镇痛的需求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胎头吸引器助产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转儿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PICU)率等。结果两组硬膜外镇痛使用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胎头吸引器助产率、新生儿转PICU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病一体化病房可以减少初产妇对硬膜外镇痛的需求率,降低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减少产后出血量,但对胎头吸引器助产率、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转PICU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镇痛的1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与同期160例未采用镇痛措施的产妇(对照组)比较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分娩镇痛效果显著,剖宫产率下降,而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剖宫产率下降,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病人自控腰麻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及产程的影响。方法:200例产妇分为分娩镇痛组(n=100)和对照组(n=100)。分娩镇痛组于第一产程活跃期行腰麻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记录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比较差别有显性意义,第二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病人自控腰麻联合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母婴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在分娩镇痛产妇采用自由体位纠正枕后位/枕横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1 2月在新泰市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确诊枕后位/枕横位分娩镇痛产妇80例,根据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程中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自由体位依从性、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胎吸助产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护理满意度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自由体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DISC性格类型的健康教育应用于分娩镇痛产妇采用自由体位纠正枕后位/枕横位,不仅能提高产妇自由体位依从性,发挥自由体位优势,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提高分娩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花生球与无创助产联合对降低阴道分娩裂伤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阴道分娩产妇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会阴保护分娩)与试验组(采用花生球联合无创助产技术分娩),各50例。比较两组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产后2d会阴疼痛程度及第二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的会阴完整率、产后2d会阴无痛率均较对照组高,会阴Ⅱ度裂伤率、会阴侧切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第二产程用时较短,产时、产后2h出血量均较少,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较高(P<0.05)。结论:应用花生球联合无创助产能够减少产妇会阴裂伤及侧切,缓解产后会阴疼痛,同时能减少产时与产后出血量,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  相似文献   

13.
潘雪松  林进  乐平  全莹  黄苇  李秋梅 《海南医学》2022,(19):2519-2522
目的 探讨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胎膜早破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于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0例胎膜早破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采用常规膀胱截石位和传统接生技术进行分娩,观察组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采用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率、会阴裂伤、侧切情况、会阴疼痛评分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76.42±8.36) min、(6.03±1.25) min、(153.94±25.61) m L,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95.38±10.54) min、(7.14±1.32) min、(170.36±29.52) m L,剖宫产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Ⅱ度裂伤、会阴侧切率分别为8.33%和2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和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用甲磺罗哌卡因 芬太尼硬膜外阻滞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500例孕龄37~42周,单胎头位,无明显头盆不称,无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初产妇进行分娩镇痛为镇痛组,500例同期相同条件的产妇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及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程中胎心音变化的比较.结果:无痛分娩镇痛效果好,产程进展显著快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程中胎心音变化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 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效果确切,可促进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对产程及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6月自愿行无痛分娩的产妇368例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作为无痛分娩组与同期未采用无痛分娩经阴道分娩的产妇3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的程度、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中转剖宫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无痛分娩组镇痛有效348例,占94.55%,镇痛效果明显;无痛分娩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程进展时间和剖宫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效果确切,对母婴均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在初产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2例初产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给予分娩减痛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由体位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剖宫产率、感染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期间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期间出血量500 m L产妇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及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gar评分8~10分新生儿所占比例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2%(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分娩减痛法用于初产自然分娩产妇中可缩短产程时间、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同时可降低出血量及中转剖宫产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临床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50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5)。对照组产妇未镇痛,实施自然分娩;观察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同时,观察2组产妇产后疼痛状况、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对比2组产后相关指标,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为(253.6±7.3)mL、新生儿Apgar评分(9.2±1.5)、产程(497.2±276.4)min,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227.3±7.9)mL、新生儿Apgar评分(7.4±1.3)、产程(447.8±265.1)min,对比显示观察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产妇的分娩过程中,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缓解分娩疼痛具有较好的效果,是临床分娩镇痛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为镇痛组,L3-4椎间隙穿刺注入0.1%罗哌卡因与2μg/mL芬太尼.记录两组产妇疼痛情况、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镇痛组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剖宫产率下降,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0.1%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与常规卧位对减少产程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5 年10 月—2017 年9 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及初产妇160 例, 均自愿选择硬膜外自控镇痛。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 例。观察组麻醉后采取自由体位,第二产程胎 头拨露时采取截石位;对照组麻醉后采取常规卧位,第二产程采取截石位。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相对头盆不 称发生率、人工破膜率、催产素静脉滴注率、产后出血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阴道 分娩者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会阴侧切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头盆不称、 人工破膜及催产素静脉滴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及会 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产妇阴道分娩会阴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观 察组会阴无损伤者3 例。结论 无痛分娩中采取自由体位可降低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缩短产程,减少人工 破膜、催产素静脉滴注等人工干预措施,且不增加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娩期吸入氧化亚氮镇痛方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200例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初产妇,在宫口开大3cm时,吸入氧化亚氮进行分娩镇痛,设为观察组;200例同期相同条件的产妇设为对照组.两组进行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妇疼痛程度比较.结果 镇痛组胎儿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产程进展显著快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组疼痛明显减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吸入氧化亚氮进行分娩镇痛,具有疼痛轻、对母婴影响小、给药起效快、产妇清醒、不影响宫缩、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