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5-HT再摄取特异性抑制剂氟西汀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氟西汀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氟西汀(5μmol、7.5μmol、10μmol、12.5μmol、15μmol)分别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和蛋白水解酶3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0μmol、12.5μmol氟西汀处理24 h早期凋亡率分为(14.41±5.40)%、(19.43±5.91)%,与对照组(4.05±1.90)%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μmol氟西汀处理48 h早期凋亡率为(20.32±6.23)%,与对照组(12.40±4.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及12.5μmol氟西汀处理24 h活化caspase 3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结论氟西汀具有促进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临床上应用氟西汀治疗肝细胞癌患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氯化钴(CoCl_2)对人肝癌细胞生长及及其诱导化学性缺氧的最佳浓度和时间。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800μmol/L)CoCl_2处理不同肝癌细胞系(HepG2、Hep3B、SMMC-7721和Bel-7402)24 h,利用CCK-8法检测四种人肝癌细胞株细胞存活率;选取100、200、300、400μmol/L CoCl_2作用不同肝癌细胞系0、12、24、48、72 h,利用CCK-8法检测四种人肝癌细胞株细胞存活率;确定最佳诱导浓度200μmol/L后,分别于0、6、8、12、24 h应用Real-time PCR检测VEGF mRNA的转录;确定好最佳诱导时间,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评估100、200、300、400μmol/L CoCl_2作用不同肝癌细胞系24 h后表达HIF-1α蛋白情况。结果 CoCl_2浓度在200μmol/L以内对人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大于200μmol/L、诱导时间大于24 h后明显抑制细胞生长,且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200μmol/L CoCl_2刺激四种肝癌细胞0、6、8、12、24 h时VEGF mRNA转录递增。200μmol/L CoCl_2刺激细胞24 h时,能诱导并稳定维持四种肝癌细胞HIF-1α蛋白表达。结论 CoCl_2诱导肝癌细胞化学性缺氧的最佳浓度为200μmol/L,此时最佳时间为24 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雌激素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肝癌细胞株中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细胞增殖实验检测雌激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雌激素对肝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Tunel染色法检测雌激素对肝癌细胞晚期凋亡率的影响;雌激素处理肝癌细胞株后,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表达增加的凋亡基因。结果 ERα和ERβ在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Bel-7404、huh7、MHCC-97L、MHCC-97H、PLC、LM3、SK-HEP-1及Bel-7402中均有表达;不同浓度的雌激素处理肝癌细胞不同时间后,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且抑制效果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0.00μmol/L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雌激素(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和160.00μmol/L)处理HepG2、SMMC-7721细胞24 h、48 h后,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增加,存在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Tunel结果显示,与0.00μmol/L组相比,10.00μmol/L雌激素处理HepG2、SMMC-7721细胞48 h后,细胞晚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20.00μmol/L雌激素处理SMMC-7721细胞48 h后,凋亡基因BAK1、GADD45A、HRK、LTA、TNFRSF-10A均表达增加。结论雌激素对人肝癌细胞具有抑制生长、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对TP53突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细胞株DB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影响,并评估地西他滨联合治疗TP53突变DLBC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细胞,不同浓度(5~80μmol/L)地西他滨和阿霉素作用于DB细胞后采用CCK-8法计算增殖抑制率;地西他滨(20μmol/L)和阿霉素(12μmol/L)作用于DB细胞24/48 h,采用Annexin V-FITC/PI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比较不同组间细胞增殖、凋亡及周期的差异。另收集5例地西他滨联合治疗TP53突变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对DB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随着地西他滨浓度的增加(5、10、20、40、80μmol/L)而增强,联合阿霉素(12μmol/L)后抑制率较单药明显增大[(78.51±1.19)%vs (40.80±1.62)%,(87.48±0.29)%vs (46.83±1.47)%,(92.59±0.15)%vs (47.07±1.50)%,(94.57±0.58)%vs (52.68±0...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二甲双胍(metformin,MET)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ET(0-20 mmol/L)作用于HepG2细胞24 h或10 mmol/LMET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0-48 h),采用MTT法测定MET抑制细胞增殖效应.将HepG2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MET(0-20 mmol/L)作用24 h或10 mmol/L MET不同时间(0-48 h),用Annexin V-FITC/PI流式双染来测定其细胞凋亡率;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MET作用于HepG2细胞或相同浓度作用于HepG2细胞不同时间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以了解MET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VEGF的关系.结果MET对HepG2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MET(0、5、10、15、20 mmol/L)处理HepG2细胞24 h后,其相对细胞活力分别为100%、80.56%±0.72%、71.06%±0.70%、64.73%±0.35%、54.73%±0.40%,呈现浓度依赖性;10 mmol/L MET作用于HepG2细胞0、12、24、36、48 h后,其相对相对细胞活力分别为100%、83.40%±0.70%、69.86%±0.45%、60.40%±0.88%、50.70%±0.45%,呈现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MET(0、5、10、15、20 mmol/L)处理HepG2细胞24 h后,Annexin V-FITC/PI流式双染提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其凋亡率分别为2.78%±0.68%、9.33%±0.22%、17.13%±0.10%、21.61%±0.20%、25.26%±1.09%,呈现浓度依赖性;10 mmol/LMET作用于HepG2细胞12、24、36、48 h后,Annexin V-FITC/PI流式双染提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其凋亡率分别为2.05%±0.04%、8.10%±0.08%、16.53%±0.93%、20.95%±0.16%、25.65%±0.44%,呈现时间依赖性.随着MET浓度的升高或作用时间延长,VEGF的表达均减少,呈现剂量或时间依赖性.结论二甲双胍可以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来抑制其增殖,其过程可能与抑制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没药甾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肝细胞L-02作为对照,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观察不同浓度没药甾酮(5~100μmol/L)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L-0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发生。结果不同浓度没药甾酮均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最大抑制率可达81.9%±1.92%(100μmol/L);没药甾酮可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G2/M期细胞比例下降,可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没药甾酮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凋亡,50μmol/L和75μmol/L没药甾酮早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91%±2.41%、53.03%±2.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没药甾酮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牛磺酸脱氧胆酸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及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牛磺酸脱氧胆酸(TDCAO)对HepG2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应用台盼蓝拒染试验判断细胞坏死,应用HE染色、Hoechst 33 258染色、电镜和DNA电泳对细胞凋亡定性;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定量。结果:TDCA 200 μmol/L孵育15 h可抑制细胞生长及增殖;400 μmol/L孵育 12 h可诱导显著 HepG2细胞凋亡,凋亡率为50.35±2.20%;600μmol/L孵育6 h即显著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随孵育时间延长脱落坏死细胞明显增多;800μmol/L细胞不能增殖,孵育6 h即可引起细胞坏死。结论:TDCA与HepC2细胞孵育时,即可引起细胞坏死,又可诱导细胞凋亡,取决于浓度及孵育时间的长短;在低浓度,TDCA对细胞的毒性主要表现在为抑制细胞生长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在高浓度则以引起细胞坏死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华蟾毒精对人肝癌细胞株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人肝癌细胞HepG2进行培养,取对数生长期HepG2细胞分为实验组1(浓度为25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实验组2(浓度为50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实验组3(浓度为100μmol/L华蟾毒精处理)和对照组(加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培养24h、48h后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培养48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AKT、mTOR、Caspase3、Bax和Bcl-2 m RNA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量。结果:培养24h、48h,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24h、48h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h,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细胞AKT、mTOR、Bcl-2 m 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Bax和Caspase-3 m RNA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实验组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与m RNA表达结果趋势一致。结论:华蟾毒精能够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Bcl-2蛋白和上调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体外细胞中研究洛铂对肝癌HepG2细胞在增殖、凋亡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洛铂组(增殖实验:5、10、15μmol/L组;凋亡实验:10μmol/L;侵袭实验:4μg/ml)和对照组(不加药物)。利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组HepG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初步检测2组细胞中增殖、凋亡相关蛋白NF-κB、Bcl-2、Bax、Bid、Puma、Caspase-3的表达变化。增殖实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凋亡实验采用χ2检验,侵袭实验采用t检验。结果在作用于细胞24、48、72 h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细胞生长增殖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5,P<0.01),同一时间不同浓度间、同一浓度不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857、1365,P值均<0.01)。2组间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1,P<0.001)。实验组HepG2细胞中穿透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少于对照组(21.30±2.74 vs 45.00±4.26,t=11.89,P<0.001)。洛铂组HepG2细胞Bcl-2表达水平下降,NF-κB、Bax、Puma、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结论洛铂可通过影响一系列增殖、凋亡蛋白发挥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但细胞内信号通路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Ai ZL  Zhang WS  Yao SK  Xie BS  Gao C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2):927-931
目的 研究黄芩苷对体外氧化应激模型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用终浓度为400 μ mol/L的过氧化氢(H2O2) 37℃避光孵育细胞20min,建立体外诱导氧化应激模型.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MTT)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作用细胞的存活率,确定24h、48 h黄芩苷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浓度黄芩苷(25、50、100μmol/L)作用后活性氧(ROS)的表达、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变化,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内L-FABP基因和蛋白表达.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根据MTT法得出25、50、100 μ mol/L的黄芩苷作用于细胞24h的存活率为83.60%±3.47%,72.36%±2.18%,70.16%±2.04%,F值为386.24,P>0.05;作用于细胞48h的存活率为84.93%±3.11%,76.16%±2.45%,72.72%±2.31%,F值为475.92,P>0.05.直线回归法得出黄芩苷持续作用24h和48h的TC50分别为153.2、170.6μmol/L.在此范围内,用25、50、100μmol/L浓度的黄芩苷分别作用Chang肝细胞24、48 h后,ROS含量24 h分别为37.0±3.30,22.90±3.84,29.60±2.52,F值为70.06,P<0.05 ; 48h分别为35.77±2.35,21.80±3.10,23.87±1.98,F值为110.92,P<0.05,而400μ mol/L H2O2组ROS含量24h和48h分别为45.50±3.47,48.80±2.70,以50μmol/L的黄芩苷作用48h效果最为显著.用50μmol/L黄芩苷处理48h后细胞内SOD活性为(51.53±1.91)μ g/mg,GSH为(49.85±1.45) U/mg;与对照组SOD为(26.36±1.23)μ g/mg,GSH为(25.11±1.74) U/mg,F值分别为93.81和92.51,P值均<0.05).尽管50μmol/L黄芩苷处理48 h后细胞内L-FABP在mRNA水平并无明显变化,但50μmol/L黄芩苷处理48 h后细胞内L-FABP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增加约80%.结论 黄芩苷能通过增强L-FABP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内SOD和GSH的活性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KAI1/CD8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12.5、25.0、50.0、100.0、200.0 μmol/L)干预人肝癌HepG2细胞24、48、72 h后.采用CCK-8法测定HepG2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W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对肝癌细胞HepG2干细胞特性及表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肝癌细胞HepG2脂质体转染过表达HIF-1α的质粒作为实验组,转染pcDNA3.1空质粒作为对照组,单独HepG2细胞为HepG2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133表达。不同浓度表阿霉素(0、6.25、12.5、25、50μmol/L)作用3组细胞24 h,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表阿霉素(50μmol/L)处理后细胞凋亡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相较于HepG2组及对照组,实验组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HIF-1α蛋白高表达。HepG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的CD133比例分别为0.040%±0.003%、0.030%±0.010%、20.110%±0.600%,实验组的CD133阳性率显著高于HepG2组和对照组(P值均<0.001)。表阿霉素浓度为25、50μmol/L时,HepG2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活性明显受到抑制,显著低于实验组(P值均<0.05)。50μmol/L表阿霉素作用48 h后,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67.9%±2.5%)较HepG2组(93.6%±1.5%)和对照组(93.0%±1.2%)明显降低(P值均<0.001)。结论过表达HIF-1α的质粒成功转染至HepG2细胞,HIF-1α可提高肝癌细胞干细胞比例使其对表阿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去氢表雄酮(DHEA)及其代谢物去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对HepG2和HT-29细胞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及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1、10、50、100、200μmol/L)的DHEA或DHEAs与HepG2和HT-29细胞孵育8、24、48、72 h对两种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的DHEA或DHEAs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磷酸化Akt(Ser473,Thr308)蛋白的水平。结果 (1)不同浓度DHEA作用细胞24h时,HepG2的存活率24h时分别为92.7%±0.9%、84.7%±1.2%、62.4%±0.8%、49.5%±0.8%和50.7%±0.3%,HT-29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92.5%±0.4%、89.5%±0.7%、80.5%±1.1%、67.5%±1.5%和70.6%±0.6%,与对照组相比,DHEA明显抑制HepG2和HT-29两种细胞的生长。在浓度为100μmol/L作用24 h时作用明显,而DHEAs对HepG2及HT-29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2)100μmol/L的DHEA显著抑制两种细胞周期进程, HepG2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可以达到68.4%±2.0%,而对照组为48.6%±1.2%。HT-29细胞在100μmol/L时的G0/G1期的比率为90.3%±2.7%,而对照组仅为59.0%±1.2%,S及G2/M期细胞明显减少。(3)100μmol/L DHEA作用24 h时能显著诱导HepG2细胞凋亡(凋亡率为18.6%±2.2%),而DHEAs却无此作用。(4)HepG2细胞在100μmol/L和200μmol/L DHEA作用24 h后,磷酸化Akt(Thr^308)、磷酸化Akt(Set^47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这种作用在应用PI3K抑制剂和PI3K激活剂后分别被增强和消除。结论 DHEA对HepG2和HT-29两种肿瘤细胞系均具有较强的抗增殖作用。而对于不同的肿瘤细胞系,DHEA可能通过调节Akt的信号通路来诱导细胞凋亡,还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使其阻滞在G0/G1期。DHEAs对细胞的生长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HepG2细胞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及载脂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将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NaHS)以不同浓度(25、50、100、200及400μmol/L)处理HepG2细胞24h后,采用MTT法检测NaHS对HepG2细胞细胞存活率的影响;HepG2细胞以100μmol/LNaHS处理4、12及24h,实时定量PCR检测NaHS对HepG2细胞ABCA1及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2(ApoA2)mRNA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NaHS对ABCA1、ApoA1及ApoA2蛋白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除400μmol/L以外,25、50、100及200μmol/LNaHS对HepG2细胞的生长无抑制作用;Westernblot量效结果显示,NaHS呈浓度依赖性地上调ABCA1蛋白的表达;时效结果显示,100μmol/LNaHS作用4、12及24h,均能上调ABCA1表达及促进培养上清ApoA1、ApoA2的分泌,但不具时间依赖性;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ABCA1、ApoA1及ApoA2的mRNA均增加,其变化与蛋白表达变化一致。结论硫化氢可以促进HepG2细胞ABCA1表达,进而促进载脂蛋白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槲皮素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培养H446细胞24 h后,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以0、15、30、60μmol/L浓度的槲皮素作用于细胞株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0±0.32)%(12.95±0.08)%,(16.8±0.19)%,(25.81±1.01)%,各组间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H446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两者呈正性相关。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发现,随着槲皮素作用浓度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信号亦逐渐降低。结论槲皮素对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有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RSG)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CCK-8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25、50、100、200μmol/L)RSG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分析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Bcl-2、Bax的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RSG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率与RSG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加药组S期细胞百分率降低,G1期细胞百分率升高(P均〈0.05)。100、200μmol/L RSG组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浓度越高增加越显著。RSG干预肝癌HepG2细胞后,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在肝癌细胞中下调,而Bax的mRNA及蛋白在肝癌细胞中表达上调。结论RSG可通过激活PPARγ、调节Bcl-2和Bax的水平而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小RNA-363(miR-363)靶向调控E2F转录因子3(E2F3)的表达对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Lipofectamine法将miR-363抑制剂或其阴性对照转染到HepG2细胞,继续培养48 h,收获细胞,采用四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使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HepG2细胞miR-363 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G2细胞E2F3、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HepG2细胞增殖率为(96.4±9.7)%,显著高于抑制剂处理组[(72.3±6.5)%,P0.05],凋亡率为(8.2±1.4)%,显著低于抑制剂处理组[(9.7±0.8)%,P0.05];对照组HepG2细胞miR-363 mRNA相对水平为(1.0±0.1),显著高于抑制剂处理组[(0.6±0.2),P0.05],E2F3蛋白表达量为(1.0±0.1),显著高于抑制剂处理组[(0.6±0.1),P 0.05],而对照组HepG2细胞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4±0.0)和(0.5±0.1),均显著低于抑制剂处理组[(0.6±0.1)和(0.7±0.0),P均0.05]。结论 miR-363可靶向调控E2F3的表达,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本研究结果为肝癌靶向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设定不同浓度的NE在不同时间内作用于HepG2细胞,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技术(flow cytometry,FCM)分析特定浓度下NE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E与HepG2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状态的关系;激光共聚焦法检测NE是否通过内涵体途径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NE(20 nmol/L、40 nmol/L)作用细胞于不同的时间点(6 h、12 h、24 h、48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发现NE可以促进细胞增殖,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和时间效应关系(P0.05);与HepG2细胞相比,NE/HepG2细胞经过15μmol/L丝裂霉素(MMC)处理后,FCM检测凋亡率由(39.7±2.3)%降至(15.7±1.5)%(P0.01);20 nmol/L NE、40 nmol/L NE分别处理细胞HepG2(NE/HepG2组)后p-AKT的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L ly294002、10μmol/L ly294002+40 nmol/L NE分别处理细胞HepG2后p-AKT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实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实验表明NE可以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且主要位于胞内靠胞膜侧,在应用细胞内吞作用抑制剂DYNASORE后,进入细胞内NE明显减少。结论NE对HepG2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呈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这一促进作用是通过NE进入肝癌细胞内增强信号通路PI3K/AKT中p-AKT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10、40μg/ml分别作用HepG2细胞24 h后,以Hoechst 33528染色法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10、20、40、60、80μg/ml在24、48、72 h对人肝癌HepG2细胞进行处理,细胞生长的抑制率采用MTT法检测,对各时间点的IC50进行计算;流式细胞仪检测海南美登木提取物0、20、60μg/ml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24 h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对细胞凋亡的作用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海南美登木提取物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率较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HepG2细胞在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干预后染色观察,呈典型的核质浓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的凋亡变化,且依赖于浓度变化;细胞数量在G2/M期增加,而G0/G1期明显减少,与0μmol/L组相比,呈浓度依赖性的凋亡峰有显著差异。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发现与0μmol/L组相比呈浓度依赖性明显增加。结论海南美登木提取物可能通过使肝癌细胞滞留在G0/M期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维生素K_2对大鼠HepG2细胞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培养48h后加入不同浓度(1μmol/L、10μmol/L、20μmol/L)的维生素K_2,同时设置对照组(仅加培养液),培养48 h后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和凋亡以及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 derived growth factor,HDGF)的表达。结果维生素K_2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HepG2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指数并抑制HepG2细胞的穿透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生素K_2可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HDGF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F=20.332,P 0.001)。结论维生素K_2可抑制大鼠HepG2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DGF基因与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