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标:研究区域纵向医疗联合体全国范围内实施情况下,模拟不同条件下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变化情况,并依据模拟结果,提出分级诊疗相关建议。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模拟不同条件下社区首诊率、双向转诊率变化情况。结果:社区首诊率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社区首诊率提升幅度为0.08%-0.17%;双向转诊率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增加弥补性财政投入以减轻上级医院对轻病依赖,下转率提升幅度为0. 33%~0.45%;上转方面,政府增加技术性财政投入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技术水平,上转率降幅为7.52%~12. 61%。结论:多元化政策促进分级诊疗的实现;实施差异化报销,发挥医保资源配置作用;加强供给侧改革力度;注重上下转诊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现有分级诊疗体系下的医疗信息传导机制发现,现有的分级诊疗机制采用层级化的医疗信息传导方式,信息传递效率较低,导致医疗资源存在错配。文章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机构职能层级和信息传递路径分离的机制框架,可以推进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希望加快医疗大数据推广应用,建设医疗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简便转诊流程,高效转诊。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大背景下,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医疗负担的影响。方法:运用Heckman两阶段法对CFPS2016、2018两年数据的45岁以上中老年人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医疗负担的影响。运用Tobit模型对两年面板数据中45岁及以上基层诊疗的样本开展分析,探讨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医疗负担的影响。结果:2016年与2018年数据均表明,医疗保险对中老年人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有显著影响。Heckman两阶段法显示,中老年人拥有医疗保险对其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总医疗费、自付医疗费有负向影响。面板Tobit回归结果表明,倾向于选择基层诊疗的中老年人,拥有医疗保险对其自付医疗费用比例、总医疗费、自付医疗费有正向的影响。此外,异质性检验也发现在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年龄分层、不同性别等情况下,医疗保险对倾向于基层诊疗的中老年人的医疗负担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分级诊疗制度背景下,医疗保险总体上降低了中老年人的医疗负担;但对于倾向于基层诊疗的中老年人,拥有医疗保险却提高了他们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市场供给侧行为主体的行为决策理论机制以及分级诊疗制度抑制过度医疗行为的机制。方法:建立供给侧视角下的医生医疗行为选择模型和分级诊疗制度下的医生医疗行为选择模型。结果与结论:在不完全信息和医疗需求刚性患者假设的供给侧视角医生医疗行为选择模型下,患者接受医生全部的医疗供给,一般医疗市场和高级医疗市场存在结构不平衡,一般医疗市场的需求为零而高级医疗市场需求过剩,存在过度医疗;在分级诊疗制度下医生医疗行为选择模型中,通过政策引导进行基层首诊,一般医疗市场和高级医疗市场都达到均衡,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改善患者的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9.
分级诊疗制度是现阶段改善患者无序就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本文界定了个人可支配收入、年龄、自感疾病严重程度及医疗机构门诊价格、服务容量等多因素影响的患者理性就医行为的效用函数,构建了基于患者就医偏好的就医选择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将理性就医偏好下虚拟行动仿真的秦皇岛医疗机构患者分布与实际统计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与高水平医疗机构间的就医行为较理性,在二三级医院间却较不理性。因而分级诊疗制度下医疗服务资源优化的重点在于建立患者按需就医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区域军队医疗资源分布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解决区域层面上军队卫生资源的合理布局问题,为科学分布战区军队医疗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工具。方法:在军队卫生资源配置宏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军队医疗资源分布和利用分析。构建医疗机构资源分布理论与优化模型,进行布局优化。结果:提出了区域军队医疗机构资源的优化分布方案。研发区域军队医疗机构资源分布决策支持系统软件。结论:模型构建合理,灵敏性较高;系统开放式设计,使用方便。适用于不同类型区域卫生规划。 相似文献
11.
明确分级诊疗定义和内涵是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逻辑起点,是制度的基础性研究。本文在剖析国际上分级诊疗的相关概念、探求分级诊疗本质的基础上,辨析了国内分级诊疗的定义。认为国内分级诊疗制度存在以下不足:以疾病诊治的单一维度作为三级医疗服务分工依据,忽略了人们对医疗服务体系间接性医疗服务功能的需求;导致服务体系规划忽略了非直接性医疗服务功能,缺失了具有特征功能的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之间的分化和互补;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之间功能清晰、界限分明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构尚未形成;用组织治理取代了原本属于全科医疗和专科医疗之间的专业治理。最后,本文从全科医疗特征功能视角,完善了分级诊疗的定义;尝试回答了分级诊疗的三个基础性问题,并归纳提出分级诊疗制度应该包括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5,(6)
抓住国家实施"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医疗改革制度的机遇,对于区域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提出两点构想,即:扩大重症医学科规模及强化学科自身建设;建立重症医学三级联盟。此外提出了目前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障碍、下级医疗机构对于重症患者的上转时机滞后及区域医疗机构重症医学科自身的管理水平不高等均是阻碍重症医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出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国分级诊疗模式下医疗风险的现状,阐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在分级诊疗模式下医疗风险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开展专病门诊,设定医疗风险基金,建立医疗风险信息管理制度等措施有效防范医疗风险。结论:医院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有效防范医疗风险,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分级诊疗有助于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和以人为本的服务,促进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包含卫生服务利用公平、卫生保健质量和经济风险保护三层含义.通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发挥医保战略性购买功能、提高初级卫生保健能力,促进分级诊疗,从而确保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成都市三圈层医疗资源分布与利用的历年变化情况,探讨分级诊疗政策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市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近年四川省卫生统计年鉴等数据,以三个圈层人口医疗机构数以及总诊疗人次、院均诊疗人次、诊疗人次相对比作为分析指标,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都市医疗资源分布呈"波浪形",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尤为不均衡;各圈层间医疗资源利用程度差异明显,第二圈层利用度相对最低;医疗机构间资源利用度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冷落"加剧;成都市分级诊疗实施效果有待提升。建议:在优化顶层设计、转诊激励机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将中心圈层和第二圈层的医疗资源统筹合并发展,深化打造第三圈层"县域龙头"和"健康守门人",进一步推动"小病就近看,大病不出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IHE技术框架中PIX、PDQ、XDS等集成规范的研究,探讨了区域信息中基本文本数据信息与文档文件信息在不同的医疗异构系统中协同处理,提出了支持集中存储模式和分布式存储模式的IHE框架下区域医疗信息协同方案,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标准、完整、灵活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供求失衡要求转变服务模式,形成整合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互联网医疗通过实时交互、广泛互联的特性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机整合,为促进患者和医生的双向匹配提供了重要平台。本文在明确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资源整合视角出发,构建基于信息资源、医生资源、服务资源三个层次的互联网医疗资源整合结构以及相应的应用模式,并根据分级诊疗的核心要求深入分析不同模式对分级诊疗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优化匹配机制、流程重组机制、模式分离机制和服务延伸机制。为深刻把握互联网医疗的内在特征和外在功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当前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技术力量薄弱、分级诊疗运行机制不健全、信息共享不足对完善分级诊疗带来的不利影响,分级诊疗的策略应积极发挥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纽带作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医联体功能布局,构建区域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协作机制,积极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