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定量检测门静脉血microRNA-497(miR-497)表达量,探讨其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肝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77例行根治术CRC患者术中门静脉和术前外周血miR-497表达量,术后随访3年,选择30位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作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癌组织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1)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3例CRC患者癌组织、25例结直肠良性病变组织中Tiam1 mRNA的表达量,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3例CRC患者外周血中角质蛋白20(CK20)mRNA表达以评价外周血微转移,CRC患者术后预后随访3年,分析CRC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与外周血微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外周血微转移阳性CRC组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外周血微转移阴性CRC组(P0.01),两者均显著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组(P0.01);CRC组Tiam1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脏器转移及有否术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与术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与外周血微转移相关(χ~2=11.866,P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其是CRC外周血微转移独立的危险因素(Exp=5.782)。结论癌组织中Tiam1表达量升高与CRC外周血微转移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成为评价CRC预后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Log-rank检验显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诊断肝转移时碱性磷酸酶(ALP)最高值3个因素对其预后影响有显著意义;将这3个预后因素纳入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ALP最高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全组3种治疗方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手术切除组和化疗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局部治疗组和手术组之间,局部治疗组和化疗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转移灶最大直径、原发病灶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预后因素;肝转移灶最大直径越小、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肝转移时最高ALP值正常的患者预后越好;手术切除联合化疗目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方案,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检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mRNA的定量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2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前和30位健康者外周血Ang-2 mRNA的表达量,以淋巴结组织HE染色和CK20表达检测评价淋巴结转移状态.分析术前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与早期胃癌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关系.结果 早期胃癌组术前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76±3.15 vs0.35±0.22,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组和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组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分别显著高于淋巴结阴性胃癌组和淋巴结微转移阴性组(6.84±1.38 vs 3.10 ±2.21,P<0.01);(4.33±2.16vs 2.82±1.78,P<0.05).术前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与早期胃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浸涧深度均相关(P<0.01),而与肿瘤组织类型无关.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Ang-2 mRNA的高表达量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微转移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是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术前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可能成为评价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有价值的临床预测指标,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检测外周血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 1,Tiaml)mRNA表达量,探讨其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166例CRC患者根治术前及术后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变化,随访术后预后3年,分析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与CRC异时性肝转移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结果]异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同期无异时性肝转移患者[(7.85±4.86)2~(-ΔΔCt)∶(4.45±2.75)2~(-ΔΔCt),(2.17±1.45)2~(-ΔΔCt)∶(1.10±0.93)2~(-ΔΔCt),P0.01];与术后6个月时比较,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确诊时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CRC组术前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0.01),与术后生存期负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外周血Tiaml mRNA表达量均与CRC异时性肝转移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两者是异时性CRC肝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EXP=4.382、9.170)。[结论]术前外周血Tiaml表达量与CRC重要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术前、术后6个月时外周血Tiaml mRNA高表达与CRC异时性肝转移密切相关,对其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肝脏是结直肠癌患者最易转移的靶器官,笔者对所在中心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腹腔镜一期切除术手术中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让护理团队加深对此类型手术的认识,更新理念,提高配合的流畅度,使该手术的护理配合模式规范化、合理化、可推广化。提高护理团队对此类手术的配合熟练度,从而促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最终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脂肪性肝病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89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127例伴脂肪肝.763例无脂肪肝.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理资料、肝转移及术后近期死亡情况等临床资料,同时随访患者术后生存期、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脂肪肝组肝转移7例,明显少于非脂肪肝组(102例,P=0.012).脂肪肝组肿瘤平均直径[(4.15±1.80)cm]小于非脂肪肝组[(4.77±2.25)cm,P=0.0016].脂肪肝组主要为Dukes A期(41/121,33.9%)和B期(40/121,33.1%)患者,而非脂肪肝组以Dukes B期(247/732,33.7%)和C期(232/732,31.75%)患者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获得随访资料的患者术后7年内远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4).结论 脂肪性肝病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率低,脂肪性肝病可能通过某种机制抑制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最好发的转移部位是肝脏,手术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并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可能方式。就目前多学科治疗背景下,高效能的化疗方案联合靶向药物以及多种手术方式,如传统二步肝切除联合门静脉栓塞术/门静脉结扎术(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portal vein ligation,PVL)及联合肝脏劈离及门静脉结扎的二期肝切除(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的出现,包括各种消融等局部治疗手段拓展了过去对于肝脏可切除性的定义,而依据新的可切除标准对于可切除性的判断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将就肝脏可切除性判断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肝转移是晚期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用之一。其转移发生率高达44.5%,而只有10%~20%的胃癌肝转移灶可行肝切除术。为早期预测可能出现的肝转移,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应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银染技术检测62例胃癌患者门静脉血及外周血p53和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国内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靠前的恶性肿瘤,是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它排在新诊断癌症的第三位,也是第四位癌症致死原因.积极探索一种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有效预测指标是目前研究重点与难点,若能通过某种方法早期检测出肝脏内肿瘤细胞的微转移,并采取有效的干预和综合治疗,这将会极大的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目的探讨CRC患者门静脉血血栓素A2 (thromboxane A2,TXA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变化对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05/2019-11我院112例CRC手术患者,根据术后6 mo有无肝转移分为观察组(肝转移, n=21)与对照组(无肝转移, n=91).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门静脉血TXA2、VEGF、CEA水平,分析CRC患者术后肝转移影响因素,评估门静脉血各指标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对CRC患者术后肝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的关联性.结果门静脉血TXA2、VEGF、CEA水平:观察组对照组(P 0.05);年龄、病灶大小、组织学分级、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手术方式、辅助化疗、门静脉血TXA2、VEGF、CEA水平均为CRC患者术后肝转移影响因素(P0.05); CRC术后肝转移患者门静脉血TXA2、VEGF、CEA水平与年龄、病灶大小、T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呈正相关关系,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关系(P0.05);门静脉血TXA2、VEGF、CEA水平联合预测CRC患者术后肝转移AUC最大,为0.929;结直肠癌患者门静脉血TXA2、VEGF、CEA高水平患者与低水平患者术后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血TXA2、VEGF、CEA水平高表达可能参与CRC术后肝转移过程,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预测CRC术后肝转移与预后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综合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8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全部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5.5个月,随访率为100.0%,未出现失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52%(71/84)、66.67%(56/84)、51.19%(43/84),中位生存时间为(25.16±5.48)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6个月体重是否下降超20%与预后有关(P <0.05);MRI直肠壁外血管侵犯评分(mrEMVI)、病理类型、病理分级、mrT分期、mrN分期、环周切缘(CRM)、浸润长度、浸润深度、肿瘤下端距离肛缘以及肝转移病灶数的组间差异显著,与预后有关(P <0.05);新辅助化疗、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组间差异显著,与预后有关(P <0.05)。各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从高到低依次为:近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前与术后外周血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mRNA表达量的变化,探讨其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53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术前及术后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术后随访3年,分析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变化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术前并与肝硬化组(30例)及正常对照组(25例)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进行比较。[结果]肝癌组术前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癌组术后1个月时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前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是否有血管侵犯、是否转移、血清AFP是否阳性、临床分期、是否术后复发均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性别、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无相关性(P0.05),与肝癌分化程度、术后生存期长短呈负相关(P0.05或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外周血Ang-2 mRNA表达量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高危独立因素。[结论]术前外周血Ang-2 mRNA高表达促进肝癌侵袭转移,与不良预后相关,可能成为其术前及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原发灶切除能否使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获益,目前仍有争议.本研究探讨接受原发灶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生存状况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2月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治疗的371例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单纯化疗组和原发灶切除组,分析两组患...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血中CK20 mRNA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结直肠癌术前患者61例、健康志愿者20例和结直肠息肉患者10例,采用RT-PCR法检测其外周静脉血中CK20 mRNA的表达,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点和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1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为41.0%(25/61);其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0例健康志愿者和1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外周血均无CK20 mRNA表达.在6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术后46mo完整随访的有37例,其中有17例死亡,有10例外周血CK20 mRNA表达阳性.结论:外周静脉血中CK20 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和浸润转移有关.血液中CK20是反映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肿瘤微转移较为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外周血液中CK20 mRNA的表达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背景:范科尼贫血(FA)是一种常染色体或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由调节DNA损伤的FA通路相关基因突变引起,以先天畸形、骨髓衰竭以及高度肿瘤易感性为主要表现。目的:探讨范科尼贫血互补群D2(FANCD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9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新鲜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癌旁非癌组织手术切除标本56例;纳入2008年1月~2009年4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93例,收集其结直肠癌手术石蜡标本。以qPCR法检测56例患者的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癌旁非癌组织标本FANCD2 mRNA表达水平,以免疫组化法检测56例患者中49例的结直肠癌及其相应癌旁非癌组织标本以及93例结直肠癌标本的FANCD2蛋白表达水平。对93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FANCD2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FANCD2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0.102(0.047,0.163)对0.051(0.025,0.095)](P=0.007);FANCD2 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结肠癌组织FANCD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7.6%(38/49),癌旁非癌组织FANCD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2.4%(11/49);FANCD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FANCD2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阴性表达患者显著降低(35.5%对71.0%)(P0.01)。结论:FANCD2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恶性潜能相关,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背景: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病死率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多种肿瘤中存在高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是肿瘤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目的:研究CRC组织中的HER2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2月─2011年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118例CR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HER2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RC组织中HER2表达阳性率为34.7%(41/118),其中高表达18例(15.3%),低表达23例(19.5%)。HER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HER2表达阴性、低表达、高表达患者随访期内死亡率依次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ER2是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R=2.134,95%CI:1.172~2.415,P=0.006)。结论:HER2高表达与CRC临床分期和患者预后有关,有望成为CRC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临床特点分析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临床资料, 分析肿瘤发生、分布及治疗与预后.结果:31例患者, 平均5.1年出现次发癌, 平均3.8年后3例出现第3癌, 平均3.5年后2例再发第4癌. 45.2%的患者合并存在腺瘤. 59.5%的首发癌位于直肠、乙状结肠;大部分次发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好于首发癌或与之相同;首发癌术后平均存活8.3年, 5年生存率84.8%.结论:大多数异时性多原发结直肠癌的首发癌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 合并存在腺瘤是发生该病的危险因素, 根治术后应进行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