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已证实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腹腔镜已成为我国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如今,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技术仍在持续优化和改进,其关键技术主要围绕以下3方面:(1)完整的手术切除范围。(2)合适的淋巴结清扫范围。(3)安全的消化道重建。直肠癌手术应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原则,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性和环周切缘的阴性,对于直肠上动脉根部和侧方淋巴结的清扫,应根据肿瘤的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进行选择性切除。结肠癌手术应遵循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的理念,将结肠脏层筋膜从壁层筋膜完整分离,清扫至第3站淋巴结,提高淋巴结检出率和降低局部复发率。结肠癌肠管切除范围,应满足清扫区域转移淋巴结的要求,参考欧美的“10 cm原则”或日本的“10+5”原则。淋巴结清扫范围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分期、转移情况和术前影像学检查等因素进行个体化决策。消化道重建是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消化道重建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等具有重要意义。推动手术的规范化开展、形成科学的手术技术评价工具、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是提高我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规范化水...  相似文献   

2.
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的主要转移方式,NCCN、日本大肠癌研究会(JSCCR)和我国结直肠癌诊疗相关规范都规定了结肠癌根治术需要行区域淋巴结清扫,No.223、No.253淋巴结属于左半结肠癌的区域淋巴结。结肠脾曲癌由结肠中动脉左支和左结肠动脉双重供血,推荐行No.223、No.253淋巴结清扫,降结肠癌和乙状结肠癌主要由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只须行No.253淋巴结清扫。目前,部分研究认为血管低位结扎(血管根部淋巴结清扫)与血管高位结扎对于淋巴结清扫数量及肿瘤学效果一致,部分研究提示血管高位结扎可能影响肠管血供,增加吻合口漏的发生。因此,推荐清扫No.223、No.253淋巴结时可以保留结肠中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由于左半结肠癌发病率较低,目前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期待临床进行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明确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3.
淋巴结转移是结肠癌细胞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亦是导致结肠癌病人根治术后复发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治性手术在进展期结肠癌综合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淋巴结清扫是结肠癌根治性手术的关键环节,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肠旁、中间和主淋巴结。每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标本至少应剪取12枚淋巴结。结肠癌根治术中合理规范的淋巴结清扫与术后足够数量的淋巴结剪取是结肠癌精确分期的依据,对于指导制定辅助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是目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对于低位直肠癌是否需要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始终存在争议和分歧。直肠癌淋巴结特殊的引流特点决定了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深入了解东、西方国家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现状及进展,对比东、西方国家大肠癌治疗指南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不同观点,了解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价值和策略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是目前腹腔镜消化道手术中较成熟的一种手术方式,但腹腔镜下直肠癌淋巴结清扫难度大。我院2006年1~6月施行5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扩大淋巴结清扫(其中1例为后盆腔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及扩大淋巴结清扫(D3)理念在结肠癌手术中的推广,CME及D3淋巴结清扫上取得了良好的肿瘤学和手术结果,提高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CME手术与直肠癌术中直肠系膜全切除相似,是切除肿瘤引流区域的所有淋巴、血管和神经组织以及完整的肠系膜,腹膜和包围的筋膜。而D3淋巴结清扫也是基于相似的原则。但是,目前有证据表明CME和D3淋巴结清扫的预后获益受限于方法缺陷和一些潜在的混杂因素,需要大宗病例的前瞻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低位直肠癌的侧方淋巴结清扫难度较高,副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充分掌握直肠周围的神经解剖,并具备良好的侧方淋巴结清扫思路和清扫技巧,是保留自主神经的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关键,对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中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结直肠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针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在高清图像、精细化及智能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已成为结直肠癌主流的手术方式之一[2]。肿瘤位于降结肠、结肠脾曲、横结肠左半的患者通常需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从技术层面讲,左半结肠癌根治术需要游离脾曲结肠,并清扫根部淋巴结,在操作上有较大难度,达芬奇辅助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9.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影响着病人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有许多研究探讨侧方淋巴结清扫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重要性,但仍存在许多争议及不足。我们就就直肠癌根治术中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直肠癌手术治疗提供临床帮助。  相似文献   

10.
右半结肠癌占结肠癌的比例越来越高,且预后较差。右半结肠切除术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近期幽门下淋巴结(第206组淋巴结)清扫成为右半结肠癌切除术的研究焦点之一。目前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率及其是否属于右半结肠癌的区域淋巴结尚不清楚,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方法少、准确度低,且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可能增加并发症,导致过度治疗。以上问题及争议导致幽门下淋巴结清扫的实际临床价值仍不明确,亟需设计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明确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是否需常规清扫幽门下淋巴结。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右半结肠癌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率、幽门下淋巴结转移判断方法、幽门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幽门下淋巴结清扫的风险和临床意义及未来研究方向等进行深入阐述。  相似文献   

11.
侧方淋巴结转移是低位直肠癌的重要转移途径,放化疗对其疗效不佳,影响直肠癌病人预后。侧方淋巴结清扫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腹腔镜手术的普及和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提高,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领域很多问题尚存争议,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和疗效评价,这其中以直肠癌侧方清扫手术指征的把握和清扫范围如何界定最为突出。中日两国学者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得出了初步结论,但这些结论尚需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证实。  相似文献   

12.
下段直肠癌已被证明存在向上、向下、侧方3个淋巴引流途径,直肠癌通过侧方淋巴引流途径形成的淋巴结转移是其治疗后盆腔复发的重要原因。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术前同步放化疗并不能彻底清扫侧方转移淋巴结,其阳性残留比例>60%。对术前同步放化疗后仍然存在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手术清扫转移淋巴结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甚至是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途径。严格掌握侧方淋巴结清扫指征,提高病理学检查准确率,进行规范的淋巴结清扫,通过精准操作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望为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病人带来局部复发率的下降和生存延长的双重获益。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相关争论近年来取得了部分共识。对于经过术前新辅助治疗仍然存在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病人,侧方淋巴结清扫已经成为一种优先推荐的治疗手段。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操作区域狭小、血管神经分布密集,手术的安全性一直是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深入了解直肠侧方重要结构的解剖毗邻、合理应用高清晰的显示系统和操作系统、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和操作平面,可显著降低手术风险和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提升手术的安全性,改善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病人的远、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右半结肠癌D 3淋巴结清扫的范围,特别是中央淋巴结清扫的内侧界尚存争议。D 3淋巴结清扫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是局部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手术的两种主流术式。D 3是从淋巴结的分布角度描述内侧界,主流清扫内侧界应该是肠系膜上静脉(SMV)左侧,但也有肠系膜上动脉(SMA)左侧作为内...  相似文献   

15.
通过淋巴循环播散是直肠和乙状结肠癌的重要转移途径,区域淋巴结清扫作为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直肠癌患者实现根治切除,获得无瘤生存的主要途径。乙状结肠癌区域淋巴结包括肠旁淋巴结、中间组淋巴结、位于血管根部的中央组淋巴结,根治性手术应包括上述3站淋巴结的清扫;直肠癌淋巴转移路径包括纵向的系膜内淋巴结转移途径和侧...  相似文献   

16.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方式仍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虽然近30年来我国结直肠外科腹腔镜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但结肠癌治疗原则尚无统一概念,淋巴结清扫范围存在争议,手术入路未统一。为此,笔者根据我国《结直肠癌4K腹腔镜手术操作标准专家共识(2020版)》、日本第9版《大肠癌处理规约》、日本...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盆腔侧方淋巴结清扫是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新辅助放化疗技术的应用,该术式在欧美及我国已较少开展。目前,对该技术的研究主要来自日本及韩国等国家。而该术式对于降低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及改善病人远期生存是否有意义,尤其是预防性侧方淋巴结清扫的作用,尚存在争议。对于新辅助放化疗后仍有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目前多主张应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而对于侧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赖于影像学的精确判断。该术式虽是创伤较大的手术,但其目前仍是直肠癌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个体化选择病人并结合腹腔镜及机器人等微创技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荧光成像技术可提高结直肠癌手术中淋巴结切除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已被用于引导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本视频介绍1例ICG荧光成像技术引导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联合左盆侧方与左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扫码观看手术视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新辅助放化疗的广泛应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系统等微创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以及肿瘤分子标志物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直肠癌治疗已进入个体化精准医疗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于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必要性的争议愈发引人注目,其包括与新辅助治疗的关系,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指征、范围及神经保护等多个方面。作为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重要治疗手段,直面争议,增加侧方淋巴结清扫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手术的规范化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伴随全结肠系膜切除(CME)概念的建立,规范定义了结肠癌手术的解剖层次入路,同时,也为获得高质量控制标准的组织病理标本评估提供了可能。2010年卫生部公布的《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已经成为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的法律基础。但是.由于缺少手术细则而使“什么是结肠癌规范化手术”重新引起热议。笔者复习解读日本《大肠癌诊疗规范》(第7版)核心内容,检索2009年4月以来在期刊公开发表的关于CME研究的中英文文献,针对结肠癌凡切除手术所必须达到的肠管安全切除范围的理论基础和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合理性等问题提出商榷与思考.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