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抗S联合抗Wra的抗体鉴定过程并探讨该2种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行相关试验,并用国产谱细胞及多批号进口谱细胞进行抗体鉴定.结果:发现该患者血浆中存在抗S抗体及抗Wra抗体,采用S抗原阴性的红细胞与其进行交叉配血,配血相合.患者输注后无输血不良反应,Hb得到有效提升.结论:患者存在抗S,抗W...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保证患者及时得到输血治疗,在检测患者血样中ABO以外抗体后,针对性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方法:ABO血型、Rh(D)血型及Rh表型鉴定采用试管法,抗体鉴定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法、交叉配血试验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综合判定结果。结果:AIHA患者含有自身抗体合并有抗-Mur、抗-E抗体,输注同型血液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得到提升,疗效显著。结论:准确鉴定出患者血清中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及抗-Mur、抗-E抗体,有利于缩短配血时间,筛选相应抗原阴性血液,保证输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抗-cE合并抗-Mur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的特征。方法对2例受检者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其血清与已知血型的试剂红细胞,在盐水、木瓜酶、凝聚胺、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鉴定抗体的特异性。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病例1血清中存在IgM与IgG混合型抗-cE、IgM型抗-Mur,导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病例2血清中存在IgG型抗-cE、IgM型抗-Mur,导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结论抗-cE合并抗-Mur可致血型鉴定及配血困难,对该类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和交叉配血过程中必须采用多种介质,并确认供血者对应抗原为阴性,防止假阴性漏检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1病例介绍患儿,女,8岁11个月,因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术后复发入院。术前备血,检测血型A型,Rh(D)阴性,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患者曾与10个月前在我院手术,术前检测抗体筛查阴性,术中输注A型Rh(D)阴性红细胞4单位,第1次手术后至此次住院期间,未再输血。现进行抗体鉴定及手术交叉配血。2血型血清学检查2.1试剂与仪器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批号:20135623)、抗C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血清学和基因分型对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类抗-D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 选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例女性AIHA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P法检测鉴定患者ABO、Rh血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吸收放散试验,利用谱细胞对患者血清及放散液中的不规则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抗体处理结果和临床诊治经过。结果 患者血型为B型DCCee,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均阳性,血清及放散液中均检出特异性类抗-D抗体,给予患者相容性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 U输血后,血红蛋白(Hb)升高至56 g/L,未出现输血反应。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Hb上升至62 g/L,贫血症状缓解。结论 血清学检测联合基因分型可鉴定具有同种抗体特异性的自身抗体,类抗-D抗体AIHA患者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危急情况下需要输血治疗时,应选择类抗体相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输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H-1000全自动血型仪在不规则抗体筛查中的应用。方法:用IH-1000全自动血型仪对2013年01-12月申请输血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并统计阳性报告;对2013年09-12月IH-1000报告可疑结果进行手工卡式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结果:33 048例输血申请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246例,阳性率为0.74%;9例仪器报告"?"或"+/-",谱细胞鉴定未检出特异性不规则抗体,但其中7例手工卡式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用卡式抗人球法随机选择献血员与受血者配血相合,输注后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结论:IH-1000全自动血型仪用于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快速,敏感度高。对于仪器复查后仍报告可疑的结果,可在排除标本质量问题后补充DAT,若DAT阳性而又无法确定原因时,建议用卡式抗人球法配血,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探讨交叉配血中抗-E、抗-Lea合并抗-Jkb、抗-Cw抗体引起患者配血不合及输血反应原因。通过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毛细管离心法抗原分型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盐水、聚凝胺、抗人球蛋白三种介质联用多套谱细胞进行抗体筛选试验及抗体特异性鉴定试验对患者配血不合进行分析。对照谱细胞格局表采用剂量效应,该患者血清中检出抗-E、抗-Lea合并抗-Jkb、抗-Cw,酸放散液中检出抗-E和抗-Jkb抗体。患者血清中多种不规则抗体是导致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该患者连续多次输注E抗原阳性及Jkb阳性红细胞是引起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多抗体联合存在时应运用剂量效应以减少易漏检抗体概率,保证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剂量效应分析抗-Ce联合抗-JKa抗体引起的疑难配血。方法:对患者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Coombs试验进行抗体筛查,在盐水、抗人球蛋白和凝聚胺介质采用两套谱细胞进行不规则抗体鉴定及不规则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两套谱细胞反应格局结果相同,患者血清存在抗-Ce和抗-Jka抗体。结论:剂量效应在Rh和Kidd血型系统不规则抗鉴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抗-Ce和抗-Jka抗体引起患者配血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效价的自身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对高效价自身冷抗体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患者,通过ABO血型鉴定、冷抗体效价滴定、血清抗体筛查、抗人球蛋白试验以及凝聚胺和微柱凝胶交叉配血等血清学检测,寻找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处理方法。结果:收集由于高效价自身冷抗体引起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共7例,其中6例患者冷抗体效价在128~256之间,通过37℃水浴,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1例患者冷抗体效价为1024,通过37℃加热洗涤和4℃冷吸收之后进行血清学试验,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一致,交叉配血相合。结论:高效价自身冷抗体引起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时,可以根据自身冷抗体效价的高低以及冷凝集强度,选择37℃水浴或37℃加热洗涤、4℃冷吸收等不同鉴别试验进行排除,以期达到正确的血型鉴定和有效的交叉配血,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临床输血中,准确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重要而且很关键的环节,其中与临床关系最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系统,患者由于妊娠或多次输注异体血容易产生不规则抗体,造成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困难,这种情况在临床中较为常见[1-2],对于产生了温反应抗体的样本,其血清学检测及配血常常困扰输血工作者,我们在  相似文献   

11.
报道1例患有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因配型困难由临床送检血样至实验室检测。患者初筛血型为O型RhD阴性,使用3种不同的单克隆抗-D试剂,分别在盐水介质和抗人球介质对患者RhD表型进行确认。在盐水介质中,患者血样与所有IgM型抗-D不凝集,在抗人球介质中与所有IgM+IgG型抗-D试剂均凝集,为RhD变异型。使用谱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鉴定,发现患者血清中含有抗-D、抗-C和抗-Jkb抗体。患者小因子表型为ccEe, Kidd系统抗原表型为Jk(a+b-)。选择与患者抗原匹配的供者红细胞4 U分2次予以输注,患者血红蛋白有效提升。Rh系统的抗原免疫原性高,Rh系统的抗体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Rh系统表型和抗体的准确鉴定对于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若能提供Rh抗原匹配的供者红细胞可大大降低患者被同种免疫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例M抗原杂合子筛选细胞造成不规则抗体筛查假阴性病例的思考,指导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交叉配血方法的选择和手术备血流程的注意事项。方法:分别选择筛选细胞A、B用微柱凝胶法对同一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分别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同一组样本进行交叉配血。结果:应用筛选细胞A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筛选细胞B的不规则抗体筛查为阳性,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抗体鉴定结果为抗-M抗体,说明筛选细胞A检测结果为假阴性。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聚凝胺法交叉配血相合。结论:筛选细胞中存在杂合子会造成不规则抗体筛查假阴性,因此在选择筛选细胞时尽量选择抗原多且纯合子的筛选细胞;在抗体效价较低时聚凝胺法检测结果可能出现假阴性,所以有妊娠史和输血史的患者配血时应尽量选择敏感性较好的微柱凝胶法来检测。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6岁,因呼吸道疾病入院,常规不规则抗体筛选时3种筛选细胞均呈阳性。妊娠史与输血史:孕3产3活1,头胎正常存活;50年前患者生第2胎时因剖腹产而大量输血,1个月后出现腰背痛、全身不适等反应,新生儿于1周内死亡;生第3胎时新生儿发生严重黄疸,于当天死亡。经过Rh血型系统鉴定、谱细胞检测等判断为IgG抗-D、抗-C混合抗体。单克隆IgG抗-D,单克隆IgM抗-C、抗-c、抗-  相似文献   

14.
献血者为女性,48岁,首次无偿献血,育有一子。ABO血型鉴定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O型。红细胞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抗体筛选及鉴定均按文献方法进行。红细胞血型鉴定结果见表1。献血者ABO血型为AB型,MN血型为NN型。血浆抗体筛选采用上海血液中心生产的(1、2、3)号筛选细胞进行,盐水法1、2号筛选细胞阳性;二巯基乙醇灭活献血者血浆中IgM性质抗-M盐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1例冰冻保存的抗筛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献血者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了解低频血型抗体类型和血型特征。方法:采用不同厂家的抗体筛选细胞对冰冻保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进行抗体检测和鉴定,并检测抗体效价;采用多种血型血清学方法检测抗-Mur抗体与Mur抗原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特征。结果:该献血者标本与具有Mur抗原的筛选细胞血清凝集反应阳性,与其余筛选细胞反应均为阴性;抗体鉴定结果为IgG抗-Mur抗体;冰冻保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的抗体效价均为16;Mur抗原抗体在酶介质中不凝集。结论:导致抗筛阴性、交叉配血不合的不规则抗体为IgG抗-Mur抗体,IgG抗-Mur抗体冰冻保存效价比较稳定且可在人体内较长时间稳定存在,Mur抗原抗体反应符合MN血型抗原抗体血型血清学凝集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50岁。因上消化道出血于2003年8月输血2000ml,2005年3月输血时出现配血不合,经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含有抗-E及抗-Fy^a。经以下检查:①血型血清学检查:血型O、CCDee、Fy(a^-b^+),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患者血清与谱细胞及自身细胞在室温(22C)盐水介质中不反应,在Polybrene及抗人球蛋白介质中与抗-E及抗-Fya抗原细胞均出现凝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2例母婴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进行血清学分析。方法:采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检测ABO以外的抗体,采用谱细胞与患儿血清和母亲血清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鉴定抗体。结果:12例新生儿RhHDN中检出抗-D 7例,抗-E 3例,抗-c 1例,抗-E,c 1例,其中3例溶血病患儿为Rh阳性孕妇所生产。结论:应推广产前孕期夫妇Rh血型鉴定分型(包括RhD阴性和RhD阳性)及孕妇Rh免疫性抗体筛查,以减少胎儿受害,保证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和分析RhD(-)孕妇外周血中抗D抗体效价,评价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2-2013年的RhD(-)孕妇外周血,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所有标本进行Rh血型鉴定,谱细胞进行抗体检测和鉴定,并检测抗D抗体效价。结果:孕妇外周血中抗D抗体的检出率为8.6%,有既往妊娠史的孕妇抗D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第一次妊娠的孕妇。结论:产前检测和分析RhD(-)孕妇体内的抗D抗体,可以预测HDN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1例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后产生高效价抗-D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Rh(D)阴性患者安全输血提供策略建议。采用盐水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性质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将配血不合红细胞与患者血清在37℃温吸收后在56℃热放散,对所得放散液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同时采用吸收放散法对献血员红细胞进行DEL型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抗体性质为IgG型,抗体特异性为抗-D,效价为2 048,配血不合红细胞吸收放散液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D,经吸收放散检测该献血员为DEL型(回顾调查该患者在17 d前输注的一袋红细胞也为DEL型)。Rh(D)阴性患者接受DEL型血输注,具有产生抗-D的潜在风险,所产生的抗-D可再次结合DEL型红细胞致配血不合。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以及输血依赖等群体输注应持谨慎态度。对已经产生抗-D患者,在非紧急情况不应输注,避免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Rh血型抗原鉴定,对Rh阴性患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选择相合性输注。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检出的RhD阴性输血患者进行D抗原复检、抗体筛查,及对其他Rh血型抗原进行鉴定。结果:在79例RhD阴性的输血患者中抗体筛查阳性的共25例;抗-D抗体3例,抗-E8例,抗-c4例,抗-c、E7例,抗-C1例,抗-e3例,对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均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其中,有7例患者采用O型的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结论:应用抗体筛查及Rh抗原鉴定的结果,选择Rh因子相合的血液输注及对有抗c和抗e抗体的阴性患者在血源困难的情况下选择O型的ccdEE和CCdee表型红细胞输注,保证了特殊血型的用血需求,既可以避免不规则抗体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