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节镜清理联合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手术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髌股关节炎膝前疼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后的Lysholm和Kujala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VAS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总分分别为(80.93±4.21)、(74.29士4.48)分,观察组患者跛行、关节绞索、承受重量、疼痛、不稳定、上下楼、关节肿痛、下蹲起立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Kujala评分总分分别为(76.48土6.54)、(68.34±6.22)分,观察组患者跛行、步行距离、承受重量、下蹲、上下楼、跳跃、跑步、膝关节疼痛、长时间屈膝、髌股异常活动、膝前肿胀、膝关节曲弯受限、大腿肌肉萎缩的髌骨Kujal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清理联合髌股周围去神经化手术治疗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髌股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或低温等离子刀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联合髌骨周围部分去神经化治疗轻中度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住的轻中度髌股关节炎患者50例共54膝,关节镜下按Outerbridge分级法对髌股关节损伤软骨进行分级,并行关节腔清理或低温等离子刀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联合髌周部分去神经化治疗,术后指导患膝康复锻炼,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Kujala髌股关节专项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共52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8±1.5)个月,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Kujala评分较术前均提高,VA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轻中度软骨损伤的髌股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低温等离子刀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联合髌骨周围部分去神经化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膝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合并髌股关节炎患者行单髁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对术后膝前痛发生率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膝前内侧骨性关节炎伴有轻度髌股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单髁置换术中髌骨去神经化处理,对照组仅行单髁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KSS评分、髌骨Feller评分、Kujala评分、膝前痛发生率、髌骨倾斜角的变化。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6~12)个月,术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髌骨Feller评分、KSS评分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随访时实验组髌骨Kujala评分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膝前痛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髌骨倾斜角及患者主观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髌骨去神经化在单髁置换术后早期对降低膝前痛发生率、改善膝关节功能有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治疗髌股关节炎膝前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与软骨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104例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WOMAC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不同软骨退变程度的WOMAC评分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联合组疼痛、晨僵及关节功能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6个月,两组步行距离评分、活动范围评分显著升高,但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与术前比较,Ⅰ~Ⅲ级患者术后6个月WOMAC总评分明显降低 (P < 0.05),而Ⅳ级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WOMAC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联合髌骨周围去神经化治疗髌骨关节炎膝前痛,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尤其适用于Ⅰ~Ⅲ级软骨退变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医手法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髌股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7月的34例患单纯髌股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手法髌骨内推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月IKDC、VAS评分。结果治疗组IKDC评分改善(13.65+3.2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IKDC评分改善程度(6.82+4.43)分(P0.05),分别记录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联合关节镜下清理与髌外小切口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股关节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轻,患者症状恢复好,功能改善明显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髌股关节炎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是骨科门诊常见病,Sarda等报道患有膝关节炎的患者中,67%的患者表现为单纯髌股关节炎.许多学者认为髌股关节对合不良可导致髌骨和股骨滑车软骨面病变,继而出现各种临床表现.本研究在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和行髌骨成形以改善髌股关节的对合,同时对使用双极射频行髌周去神经处理.通过手术前后髌骨轨迹评估和功能评分,探讨该术式对髌股关节对合不良继发重度髌股关节炎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改良单骨道技术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胫骨结节内移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髌骨稳定性,膝关节X片检查测量对比术前、术后髌骨适配角、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采用Lysholm和Kujala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33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2±3.1)月。切口按期愈合,无感染,髌骨稳定,运动能力恢复,33例病例均无髌骨再脱位,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髌骨适配角为(21.8±5.9)°、(-2.5±4.0)°,髌骨倾斜角(24.9±5.8)°、(14.8±4.2)°,外侧髌股角(-6.1±2.3)°、(5.4±1.6)°。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35.10±9.31)分和(89.11±5.21)分,Kujala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36.26±13.36)分和(90.45±4.5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技术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具有操作简单,牢固可靠、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的优点,联合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胫骨结节内移,可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应用自体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方式治疗的50例髌骨脱位患者的资料,其中急性脱位18例,复发性脱位32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24.1岁,髌骨脱位2~10次,末次髌骨脱位至手术时间为1~142个月,平均43.9个月。手术方法:关节镜探查清除嵌顿于髌股关节中的滑膜观察髌股关节运动轨迹、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在关节镜直视下调整移植肌腱的张力使髌股关节运动轨迹恢复正常。重建术后按计划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重建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5个月。重建患者切口术后均无感染、内固定物排斥反应和重建韧带再次断裂。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了有效的恢复,术后髌骨关节对合好未再出现髌骨脱位及半脱位。膝关节伸直位和屈曲30°位髌骨外推试验和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年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恢复正常,能够完全下蹲。重建术后进行12~20个月的随访,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均显著性优于术前(P0.05)。结论:应用自体半腱肌在膝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是治疗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单侧TKA 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60膝),随机分为未去神经组(对照组)和去神经组(观察组),每组30例(30膝)。两组术中均不行髌骨置换,观察组对髌骨周围电灼行去神经化处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膝关节活动度范围(ROM)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WOMAC膝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月时WOMAC膝关节评分(450.7±83.5分,473.7±97.7分),膝关节活动度(101.1±7.5分,105.8±8.4分)和VAS评分(2.1±0.8分,1.5±1.0分)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月两组患者WOMAC膝关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膝关节活动角度ROM及VAS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周围电灼去神经化处理可降低TKA后膝前痛程度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切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的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骨科将34例(38膝)髌骨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采用小切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的松解进行治疗,术后30例(32膝)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3个月,对随访的患者根据Kujala髌股关节不稳定症状评分表和Lysholm膝关节日常活动评分表评估手术前和手术后12月的疗效,并同时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12月膝关节屈曲30°位时CT扫描髌股关节的适合角(CA)、外侧髌股角(LPA)的变化,通过Spass18.0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检验水准P〈0.05。结果 30例(32膝)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1.3个月;手术前和手术后12月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12月进行恐惧试验、髌骨倾斜试验、髌股关节研磨试验检查均为阴性;手术前和手术后12月屈膝30°CT测量值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内侧髌股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的松解治疗髌骨复发性脱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膝关节髌股关节炎者行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诊治的114例膝关节髌股关节炎患者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将行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联合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治疗5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且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髌股关节炎者行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手术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关节镜下内侧髌骨韧带(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013年4月自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15位(18膝),男性6位(8膝),女性9位(10膝),年龄14-29岁,平均年龄20岁。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在关节镜下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髌骨侧缝合铆钉,股骨侧挤压螺钉;术后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4月,平均14个月,随访内容有恐惧试验、髌骨倾斜角.Lyshomn和Kujala评分。结果恐惧试验均阴性,膝关节稳定性提高,随访期间无发生再脱位,1例在术后10周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恢复正常;髌骨倾斜角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Lysholm和Kujala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结论关节镜下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有效防止髌骨再脱位,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并评估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的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21例,手术前后采用Kujala评分、膝关节日常活动Lysholm评分以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进行对比.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7.5个月.Kujala评分从平均68.36±5.22提高到术后90.25±5.36;膝关节日常活动Lysholm评分从平均70.21±4.80提高到术后91.15±4.22,VSA评分由术前平均6.14±0.75降至1.86±0.92,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术后膝前区疼痛症状有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可有效减小外侧髌股关节间的压力,对保护软骨、缓解膝前区疼痛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把握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评价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例(20膝)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部分患者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结果 18例(20膝)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随访,平均为(12.6±4.3)个月。术后均未发现髌骨再次脱位、无髌骨错动或半脱位,髌骨倾斜试验、髌骨外推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评分:Kujala评分由(62.40±6.08)提高为(88.09±5.43);Lysholm评分由(64.16±4.66)提高为(91.28±4.15),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能纠正不良的髌骨轨迹,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短期临床观察无复发性脱位发生,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但远期疗效需要长期的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髌骨下入路注射透明质酸钠(HA)治疗髌骨软化症(CP)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诊断为CP的患者(n=88), 根据影像学特点进行分组,表现为早期CP的纳入CP组(n=50),具备骨关节炎表现的纳入髌股关节炎组(n=38)。两组均采用髌 骨下给药位点HA注射治疗,每周1次,连续用药5周。评估参数包括首要指标:记录给药前、给药后4、12、26、52周的WOMAC 评分和Lequesne指数;次要指标:给药前、给药后1~4周的步行30 m用时、上下楼梯用时。结果两组的患者在给药后4、12、26、 52周的WOMAC评分及Lequesne指数分别与各自的给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之间比较,在给药前、给药后4、 12 周的WOMAC评分及Lequesne 指数评分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髌股关节炎组在给药后26 及52 周的 WOMAC评分及Lequesne指数显著高于CP组(P<0.05)。两组的患者在给药后1、2、3、4周的步行30 m用时、上楼梯用时、下楼 梯用时均显著改善(P<0.05);而两组之间比较,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髌骨下入路关节腔内注射HA治疗CP 疗效显著。HA治疗早期CP的中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出现髌股关节炎的晚期C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骨科收治的复发性髌骨脱位20例(23膝),年龄14~32岁,脱位次数4~8次,所有患者均给予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前、术后1 a按照Kujala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所有患者无膝关节疼痛、肿胀及髌骨不稳,均未见髌骨复发脱位。Kujala评分术前为65.4±4.6,术后1 a为84.6±4.5,治疗前、后Kujal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肌腱重建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操作简单、微创、髌骨稳定性好,但应选择最佳适应证,解剖重建髌骨和股骨附着点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自体腘绳肌腱移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骨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入选15例(17膝)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其中女性13例(15膝),男性2例(2膝)。平均年龄25.7岁(15~44岁)。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U形隧道法重建MPFL,Ⅱ组为髌骨内缘缝合固定法重建MPFL。术中根据不同软骨损伤情况行刨削刀打磨及射频汽化修整损伤软骨,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骨支持带。关节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在膝关节不同屈伸角度下的张力及运动轨迹,位置满意后髌骨端分别采用U形隧道法(8例10膝)或缝合法(7例7膝)固定;股骨端均采用界面螺钉固定。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记录Kujala评分及Lyshol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34.8个月(8—60个月)。术后Kujala评分U形法平均(73.7±7.04)分,缝合法平均(86.7±7.70)分;Lysholm评分U形法平均(69.0±12.1)分,缝合法平均(80.4±14.3)分。随访期U形法固定组1例发生髌骨下极骨折,1例发生再脱位,骨折经手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外侧髌股支持带松解与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可靠,缝合固定法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去神经术关节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32例(40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各20膝.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关节清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行髌骨或股骨髁周围去神经术.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总分、力量分项及疼痛分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总分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力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同时行髌周或股骨髁周围去神经治疗可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3例,女25例),行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术中先在镜下检查髌骨轨迹,手术前后髌骨CT扫描测量髌股合适角、髌骨倾斜角及髌骨外移率以及Kujala、Lysholm和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3月,平均18.5个月,最后随访时膝关节症状得到改善,CT检查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及髌骨外移率分别由术前的(33.85±4.30)°、(12.23±1.78)°、(47.7±2.61)%降低到(11.58±1.86)°、(8.35±1.52)°、(8.80±1.6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Kujala、Lysholm和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7.70±2.93)、(56.3±2.53)、(3.40±0.94)分提高到(89.90±2.87)、(91.40±2.06)、(5.20±1.07)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并避免脱位复发,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Fulkerson截骨和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术综合手术治疗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总结围术期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45例(47膝),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行三联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测量髌股合适角(CA)、髌骨倾斜角(PTA)及胫骨结节-滑车间距(Tr-TG),采用Kujala 髌股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IKDC)评分来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40例患者(42膝)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手术后CA、PTA及TT-TG分别由(21.61 ±9.55)°、(24.15±6.10)°、(24.14±1.64)mm降低到(6.84±2.37)°、(15.3 ±3.10)°、(13.10±2.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ujala、Lysholm和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9.03±12.59)分、(54.88±10.29)分、(51.20±9.76)分提高到(91.13±4.32)分、(88.75±4.19)分、(88.10±3.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三联手术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缓解患者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并可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