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象娟  黄象艳 《山东医药》2011,51(51):80-81
目的了解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对新鲜冰冻血浆有效成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50袋(400 ml/袋)新鲜无偿献血者血液,在6 h内完成血浆分离,并立即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灭活条件为光照度35 000 LUX、温度4℃、作用时间30 min),灭活前后留取小辫,贴好标签后立即置速冻冰箱冻存;冻存1周后37℃依次解冻,采用凝固法检测Ⅷ因子含量、双缩脲法检测总蛋白含量,以灭活后含量/灭活前含量计算有效成分保有率。结果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前后血浆Ⅷ因子及总蛋白含量均较灭活前显著降低(P均〈0.05),其保有率分别为80.88%、95.69%。结论对血浆进行亚甲蓝光化学法病毒灭活可导致Ⅷ因子含量减低;由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制备的病毒灭活血浆需考虑用于不同患者。  相似文献   

2.
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术是一种成分采血技术,是将供血者的全血采出,通过离心,分离其血浆,将血细胞还输给供血者的过程。但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血液交叉污染,如共用采血器材、剪刀、生理盐水及分浆员不佩戴一次性手套等,造成疟疾在供血者中流行[1,2]。对此,我们对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简称单采浆)过程采取了严格的干预措施,以控制疟疾。方 法1 单采浆血站的选择及干预措施 河北省位于北纬36°以北,1986年该地区已达基本消灭疟疾。在本省境内分别选择甲、乙、丙3地为单采浆血站。这3地均为平原,交通便利,且处在同一条经线上,其中乙地位于甲地…  相似文献   

3.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是指分离和去除患者循环血液中某些病理性成分,回输其正常成分,并补充一定量的溶液或正常人血浆,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999年8月至2003年7月,我们采用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术治疗各种疾病23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单采血浆相关性疟疾病例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对1993-2005年间单采血浆相关性疟疾病例和非疟疾既往单采血浆供血者进行调查和采集血标本,采用快速蛋白印迹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初筛阳性者再用蛋白印迹试验进行确认;对现症疟疾病例的血标本用吉氏液染色-光学显微镜(油镜)检查疟原虫。结果 220例单采血浆相关性疟疾病例的HIV感染率为30.0%(66/220),3 008例非疟疾单采血浆供血者的HIV感染率为2.4%(72/3 008)。1993年12月和1994年1月采集并检测的上述两人群,HIV抗体均为阴性;而1995年3月至2005年采集并检测的上述两人群,HIV阳性率则分别为43.4%(66/152)和2.4%(72/2 958)。单采血浆相关性疟疾为间日疟,感染的HIV为HIV-1型。结论单采血浆相关性疟疾病例的HIV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快速单采血浆系用最快速度从供血者身上取出血液,立即分离血浆,同时把血细胞还输给供血者,而把新鲜血浆用于病人的新方法。我科临床应用10例,颇感迅速方便,经济实用。一、设备与方法:把采血设备与还输设备联合组装(如图一)。采血前先用生理盐水充盈采血针以上部分,并将空气排空,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宜昌地区亚甲蓝/光照法病毒灭活血浆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30袋新鲜冰冻血浆,检测其亚甲蓝病毒灭活前、后的总蛋白、凝血因子Ⅷ、APTT、PT、Fbg、亚甲蓝残留量;临床随机抽取400例输注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的受血者,观察输注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前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理指标。结果:未经亚甲蓝病毒灭活的新鲜冰冻血浆其总蛋白含量为(59.72±2.13)g/L、凝血因子Ⅷ(0.981 1±0.275 3)IU/ml、Fbg(2.64±0.52)g/L、APTT(13.20±0.19)s、PT(34.80±1.98)s;经亚甲蓝病毒灭活后其总蛋白含量为(57.02±3.13)g/L,回收率为95.5%、凝血因子Ⅷ(0.707 4±0.187 7)IU/ml,回收率为72.11%、Fbg(1.97±0.63)g/L,回收率为74.6%、APTT(17.3±0.27)s、PT(37.4±3.12)s、亚甲蓝残留量(0.162 7±0.102 6)mol/L;患者输注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前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宜昌地区亚甲蓝病毒灭活血浆的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李某 ,女 ,36岁 ,体重 6 0 kg,有 5年采血采浆史 ,查体符合《供血者健康检查标准》,查体后次日来我站采集成分血。采血过程 :采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产 pcs- 2采浆机采集成分血。机器运行参数设置为 :Cuff Pressure 5 0 ,Draw Pumpspeed 80 ,Return Pump Speed 80 ,Ac/Blood Ratio 1:12 ,Cen-trifuge Speed 75 0 0。当机器采集到第二个循环时 ,血浆分离钵发出刺耳的鸣声 ,采血人员按 Return键回输 ,机器发生故障 ,自动回输没有成功。手工回输分离钵内血液于献血者体内 ,更换分离钵后继续工作 ,发现采集出的成分血已溶血 ,立即停止采血 ,…  相似文献   

8.
1 HIV感染的风险因素研究 HIV感染的风险因素,首先发现是男性同性恋,在中国则是输注被污染的血液和单采血浆血球回输的卖血者,吸毒(静脉药瘾)者、卖淫嫖娼者都是最危险的HIV感染人群。  相似文献   

9.
腹水浓缩回输是将腹水通过血滤器浓缩处理后回输静脉可减少腹水,减轻水钠潴留。回输的腹水蛋白还可以提高血浆蛋白浓度,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有效循环血容量,对大量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顽固性腹水,特别是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顽固性腹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对12例顽同性腹水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机腹水超滤过浓缩静脉回输治疗26例次,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在献血者中的交叉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血站在采血(浆)过程中致丙型肝炎病毒在献血者中的交叉感染.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601名职业献血者进行抗-HCV检测.其中对检测抗-HCV阳性者,重复用两种不同生产厂家的丙肝抗体检测试剂再次化验,加以确认结果发现曾接受手工分离法单采血浆史的献血者2388人(单采血浆组),有159人再次化验证实抗-HCV阳性,阳性率占单系血浆组献血者的6.66%,其中单采血浆超过5次的献血者123人,5次以下36人,而从未单采血浆的213名献血者(非单采血浆组)中,仅有6人抗-HCV阳性,占2.18%.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另外通过对正常人群(样本为淄博市公民无偿献血者)抗-HCV测定调查发现,有单采血浆史的献血者抗-HCV阳性率远高于正常人群中抗-HCV阳性率为2.03%的比例,而没有单采血浆史的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接近正常的群调查结果.结论手工分离法单采血浆过程中存在着HCV病毒交叉感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单采血浆和输血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人群中,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的感染状况.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25 名HIV阳性的单采血浆献血员和受血者,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丙肝病毒抗体(抗-HCV). 结果 单采血浆和输血途径感染HIV的人群中,HBV、HCV的感染率分别为3.76%、72.24%.其中单采血浆献血员中,HCV感染率(81.85%)高于输血人群(56.03%),而HBV感染率(1.54%)低于输血人群(7.49%)(P均<0.01). 结论 在单采血浆和输血途径感染HIV的患者中,有很高的HCV感染率,而HBV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4种新鲜冰冻血浆(FFP)部分有效成分的含量,为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袋新鲜全血,每袋(400±40)ml,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分别制备出4种FFP,分别为:FFP、去白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去白细胞FFP)、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病毒灭活FFP)、去白细胞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去白细胞病毒灭活FFP)。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因子Ⅷ含量(FⅧ:C)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g);采用双缩脲法检测血浆蛋白含量。结果:血浆经过单纯滤除白细胞后Fg含量为(1.913±0.209)g/L,与FF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7,P0.01);经过单纯病毒灭活之后FⅧ:C含量及Fg含量分别为(0.699±0.174)IU/ml、(1.114±0.232)g/L,与FFP比较t值分别为4.071、16.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过滤除白细胞及病毒灭活2道工序之后,则FⅧ:C含量、Fg含量及血浆蛋白含量分别为(0.471±0.071)IU/ml、(1.033±0.159)g/L、(55.6±2.7)g/L,与FFP比较t值分别为9.860、21.819、2.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病毒灭活FFP比较,去白细胞病毒灭活FFP FⅧ:C含量下降了32.6%。结论:4种FFP中,去白细胞病毒灭活FFP有效成分含量最低,其中FⅧ:C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在临床使用这4种FFP时应注意其区别,作为冷沉淀凝血因子原料血浆时应注意其质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磁极化血液生物平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EH )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对象和方法 按 1999年 WHO- ISH所订高血压诊断标准诊断 ,EH患者 71(男 3 1,女 40 )例 ,年龄 60± 12岁。治疗前规范性服用降血压药者 2 8例 ,服药时间为 3 .66± 4.3 7年。患者每次治疗前后查血压 ,查心电图 ,有 2 5例还检查了血脂 ;治疗前采血袋内注入丹参 10 m l,酌情加 2 5 0 g/ L硫酸镁5 m l于生理盐水中 ,备采血后静滴。自静脉采全血 40 0 m l,全血密封离心沉淀 ,分离血浆和血球 ,血球置仪器内磁极化 ,充氧 ,紫外光照射 12 min后取出回输 ,血浆经处…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单采和血浆置换疗法治疗肺心病继发高粘血症15例分析陈丽娴孙恺潘锐锋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和置换术是指分离和去除血液中的一些病理成分,置换入正常的血液成分。我们于1993年4月至1994年6月在肺心病患者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肺心病继发高粘血症患者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1d采自体浓缩红细胞在Rh(D)阴性患者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解决Rh(D)阴性患者术中输血难题。方法:采集2016-07—2017-12择期手术Rh(D)阴性患者10例,采用NGL XCF-3000血液成分分离机,采集2~3U浓缩红细胞,同时将分离出的血浆回输予患者。把采集的浓缩红细胞贮存袋内加入适量的血液保存液,置4℃自体贮血专用冰箱保存备用。对采血前后及术中输血前后血液的有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例Rh(D)阴性患者术前采集自体浓缩红细胞2~3U,术中将预采的浓缩红细胞回输,手术顺利完成。采血前后及回输前后血液有关指标比较意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浓缩红细胞术前1d采集贮存,术中应用于Rh(D)阴性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的过程中,血浆中诸成分的免疫活性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含有1μmol/L亚甲蓝的血浆置医用血浆病毒灭活柜中,经光照强度为3.8万Lux的可见光照射30min。结果:经亚甲蓝光化学法处理后,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大部分在20%以下,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稍有减少。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血浆病毒对血浆中大多数成分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单套耗材对白细胞、血小板两系均异常增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同时施行治疗性白细胞、血小板单采术的可行性。方法1997年12月至2006年1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10例白细胞、血小板两系均异常增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单套耗材同时进行治疗性白细胞及血小板单采,先进行一系细胞的单采,中途腾空产品袋,更换程序及相应的分离夹,再进行另一系细胞的单采。治疗后观察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用此法单次治疗,白细胞下降(55.2±21.2)%,血小板下降(47.8±10.2)%,临床症状与体征均获缓解或改善,与单一的白细胞单采术及血小板单采术的单采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单套耗材同时施行治疗性白细胞及血小板单采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是治疗白细胞、血小板两系均异常增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济、快速、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疟疾感染与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永清县人群疟疾感染与供血的关系。在249例疟疾中,244例(98.0%)为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简称单采浆)供血者,5例(2.0%)为受血者。人群疟疾发病率与单采血浆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群总供血率和供全血率无相关关系;不同年龄组人群疟疾发病率与该年龄组人群单采浆率呈显著正相关;病例对照调查结果表明,单采浆是疟疾发病的危险因素;单纯单采浆供血者疟疾发病率为33.7%,既单采血浆又供全血者为15.76%,无供血史者为0.0014%,单纯供全血者无人发病。对单采浆血站调查发现,在采血、离心分浆和血细胞还输过程中存在血液交叉污染环节,血站停业后疟疾疫情平息。认为永清县人群疟疾感染与单采浆有关。  相似文献   

19.
血浆置换(PE)是将体内的血液抽出体外经分离血浆或血浆中的有害物质后再将等量的置换液回输回体内的血液净化方法。最初应用于肝脏疾病的治疗,尤其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自身肝细胞修复和等待肝移植提供了宝贵时间。近年来,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及PE技术的发展,PE的适应证已逐渐扩展至神经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风湿科、皮肤科等多领域多学科,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采用一次性血液分离加新型去白系统LRS(LeukoReduction System去白系统)技术去除白细胞的单采血小板质量和输注疗效。方法:对随机抽样的30例使用新型LRS技术采集的单采血小板进行检测,以了解LRS白细胞去除单采血小板产量、白细胞混入量、红细胞混入量等指标,并对输注疗效跟踪调查。结果:血小板含量(2.76±0.31)×10^11/袋;白细胞混入量(0.05±0.04)×10^6/袋;红细胞混入量(0.028±0.015)×10^9/袋;临床输注没有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结论:采用新型LRS去除白细胞技术,一次性血液分离采集血小板的同时去除白细胞效果显著,所采的少白细胞血小板质量符合国家要求,显著降低白细胞混入量,有效预防了白细胞残留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