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T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200 kDA的家族相互作用蛋白(family interacting protein of 200 kDA,FIP200)、自噬相关基因7(autophagy related gene...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细胞自我消化、降解胞质内成分并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自噬(autophagy)共有3种类型:巨自噬(macro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巨自噬是本文的重点。在巨自噬(以下简称为自噬)中,双层脂膜包裹部分胞质成分,其中包括受损的细胞器和多余的蛋白质,形成  相似文献   

3.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降解过程,对于细胞适应饥饿和代谢至关重要。它通过对过量的蛋白质以及年老的细胞器的分解代谢来维持体内平衡。根据细胞如何将带降解的物质运送到溶酶体内,自噬可分以下三种类型:大自噬(macroautophagy),小自噬(microautophagy)以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mediated autophagy,CMA)。自噬广泛参与生物体的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且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复杂。在此,本文就近年来自噬相关的调控因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降解过程,对于细胞适应饥饿和代谢至关重要。它通过对过量的蛋白质以及年老的细胞器的分解代谢来维持体内平衡。根据细胞如何将带降解的物质运送到溶酶体内,自噬可分以下三种类型:大自噬(macroautophagy),小自噬(microautophagy)以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mediated autophagy,CMA)。自噬广泛参与生物体的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且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复杂。在此,本文就近年来自噬相关的调控因子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lncRNA/let-7在酒精性肝病(alcohol liver disease, ALD)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喂食饲料含酒精的酒精喂养组(alcohol feeding group, AF),建立基于C57BL/6小鼠的ALD动物模型。制备血液和肝脏组织样品。在ALD小鼠模型和H2O2处理的人肝癌细胞(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G2)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测定6种let-7 miRNA候选物的表达水平。基于Targetscan 6.2和miRanda 3.3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用于预测可能与let-7相互作用的下游靶基因和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候选物。然后使用qRT-PCR在小鼠肝组织中定量预测的靶miRNA和lncRNA的水平。[结果] 1) AF组肝组织中let-7表达显著低于对照饲料(pair feeding, PF)组(P0.05),特别是let-7c、let-7d和let-7g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untreated, UT)相比,H2O2处理的HepG2细胞中let-7表达也下调(P0.05)。3) AF组中发现自噬相关基因4 (autophagy related gene 4, Atg4)、自噬相关基因1 (autophagy related gene 1, Atg1)、自噬基因Beclin、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 (light chain 3B, LC3B)等多种重要自噬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与慢性酒精摄入可抑制细胞自噬水平的理论相一致。4)预测了3种调控let-7的潜在lncRNA候选物NONMMUT012132、NONMMUT019851和NONMMUT068425。其中,NONMMUT012132的表达在AF组中上调,而其他两个lncRNA被下调。[结论]本研究表明,由酒精消耗过量引起的肝组织氧化损伤可能导致let-7 miRNAs和细胞自噬活性的下调,lncRNA可能参与let-7活性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正>自噬(autophagy)是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程序,对于维持细胞稳态及适应应激非常重要。自噬能够把细胞内的亚细胞成分如蛋白、细胞器及入侵的病原体"扣押"在双层脂质膜的自噬体中并输送到溶酶体进行降解~([1])。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三种类型~([2]),本文所讨论的自噬特指巨自噬。自噬还可调节免疫系统的级  相似文献   

7.
《右江医学》2017,(3):361-364
<正>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将受损细胞器及衰老的生物大分子(如变性的蛋白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以胞质内出现自噬体为特征的细胞自我消化过程,自噬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生物[1]。目前认为自噬在应激防御、维持细胞的自稳态、促进细胞的存活、调节生长发育等方面有很大作用。在细胞内,细胞自噬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共性是通过溶酶体降解细胞内的成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自噬与创面的愈合、修复密切相关。本文将对自  相似文献   

8.
自噬(autophagy)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基本生命现象,是细胞适应环境变化、防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机制。多种疾病中存在自噬活性的变化,自噬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现从自噬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胰腺癌、肝棘球蚴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有助于了解自噬在以上疾病中发挥的作用,以便进一步研究自噬的调节,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自噬(autophagy)源于希腊语,是"自我消化"的意思。它是机体在低氧、饥饿、高温、细胞组织重构及细胞死亡等不同阶段中,真核细胞生物通过自我消化来获取生存所必需的营养和能量一种方式。自噬主要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等三种类型。被广为研究的多为巨自噬。近年来,自噬在肿瘤、糖尿病、心脏病、肾病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有望成为临床治疗的靶点,而被广泛运用到临床中。  相似文献   

10.
自噬在骨代谢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在骨组织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保持稳定等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深度参与骨重塑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autophagy)与骨质疏松症(OP)形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OP可分为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于不同的潜在病因和进展引起的各种自噬紊乱使调节机制进一步复杂化,故阐明这些机制可以有助于建立自噬靶向治疗,为临床上预防、缓解或逆转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 RNA,miR)-21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的巨噬细胞 自噬、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SE干预巨噬细胞组(CSE组)、miR-21抑制剂+CSE干预巨噬细胞 组(miR-21抑制剂+CSE组)。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3组巨噬细胞miR-21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 MTT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miR-21抑制剂对巨噬细胞自噬、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SE组miR- 21表达和自噬水平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21抑制剂+CSE组miR-21的表达量较CSE组明显降低 (P<0.05)。Western印迹显示:与正常组比较,CSE组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alpha,LC3)和自噬相关蛋白7(autophagy related 7,ATG7)表达增加,而miR-21抑制剂可减少LC3与ATG7的表达。MTT 试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SE组的巨噬细胞增殖减少,而miR-21抑制物+CSE组2,3,4 d的增殖率分别为CSE组的 1.41,1.54和1.70倍(均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对照组凋亡率为(2.57±1.35)%,CSE组为(18.70±2.16)%,miR-21抑制 剂+CSE组为(6.28±1.0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可通过影响巨噬细胞miR-21的表达及自噬 水平而使巨噬细胞的自噬和凋亡增加,增殖减少。  相似文献   

12.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种主要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作为一种保护性机制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亦可作为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寄生的防御机制.细胞一旦检测到病毒入侵,胞浆模式识别受体等病原体的受体可以上调自噬,并能进一步加强模式识别受体依赖的天然免疫信号.自噬或自噬蛋白也有助于抗病毒先天I型干扰素的细胞因子的合成,以及增强抗病毒干扰素γ信号,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果 是病毒进化出通过操纵细胞自噬以抵消抗病毒天然免疫的策略.本文拟就细胞自噬与抗病毒免疫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自噬(autophagy)最初意为"自食",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比利时科学家Christtiande Duve就在电镜下发现自噬体的结构,并在1963年首次提出"自噬"的概念。自噬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其主要生理功能是通过自噬体包绕受损、变性或衰老的大分子物质及细胞器,在核内体的作用下,与溶酶体融合后降解产生氨基酸、核苷酸及ATP,实现营养物质再循环及补充能量。过度/不足的自噬广泛参与各个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如神经退行性变、肿瘤及肌病等。在心血管疾病中,诸如心肌缺血、心肌肥大等,都表现为心肌收缩力的减弱,心肌能量利用障碍及不足,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机制,也逐渐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然而,营养剥夺条件下的自噬对细胞生存调控的具体机制还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7,(6):736-739
<正>自噬(autophagy)是细胞依赖溶酶体途径,是高度保守地对胞内蛋白和部分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进行降解的过程,对维持细胞增殖、分化,稳定细胞内环境及促进异常细胞凋亡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肾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损伤、脓毒症肾损伤、肾间质炎症、纤维化和慢性肾脏病等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凋亡有不同程度的关系,而自噬与凋亡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关系,由此,自  相似文献   

15.
自噬(autophagy)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进化保守性、溶酶体依赖性的亚细胞降解途径[1]。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自噬发生在基础水平,可以在细胞处于饥饿等应激条件下被激活,通过降解长寿蛋白或细胞器为细胞提供物质能量,促进细胞存活。同时自噬的过度激活会导致细胞功能受损和自噬性死亡[2]。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一自噬(autophagy)引起科学家们广泛的注意,相对于之前发现的程序性死亡形式一凋亡,人们将自噬命名为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生命现象,细胞通过单层或双层膜包裹自身受损的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形成自噬体,然后运送到溶酶体形成自噬溶酶体经过多种酶的消化和降解,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饥饿情况下,自噬与正常肝脏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凋亡与损伤调节自噬调控基因(dam-age-regulated autophagy modulator,DRAM)介导的自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正常肝脏细胞系7702细胞36h,采用M30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凋亡,采用免疫印记检测自噬和DRAM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用DRAM特异的小干扰RNA(siRNA)阻断DRAM作用后,观察凋亡和自噬的水平。结果和0h相比,在12、24和36h3个时间点,饥饿可明显诱导7702细胞凋亡(P<0.001)。免疫印记结果显示,饥饿后第12、24和36小时的DRAM水平和自噬水平均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DRAMsiRNA阻断DRAM功能后,在12、24和36h未检测到DRAM的表达,同时凋亡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DRAMsiRNA阻断DRAM功能后,在12、24和36h的自噬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DRAM介导的自噬可导致正常肝脏细胞凋亡,其对凋亡的影响可能成为肝癌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自噬(autophagy)是利用溶酶体对细胞自身成分如细胞器等进行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是一个连续动态发展的过程,首先细胞内膜包裹形成自噬囊泡,囊泡相互融合形成自噬小体,紧接着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后包裹内容物被溶酶体降解。细胞自噬对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和生存尤为重要。在应激状态时,机体会诱导自噬,同时激活体内抗应激防御体系来对应激做出响应,从而保持稳态。研究表明,Keap1/Nrf2/p62和NLRP3炎性小体对机体应激状态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而细胞自噬的调节机制复杂多样,其受多个重要信号转导通路和关键分子的调控。本文主要从Keap1/Nrf2/p62和NLRP3炎性小体与自噬的调节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研究自噬调控机制和药物开发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十分保守且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的代谢途径。虽然原生生物的自噬具有很多特殊性,但随着近年来对酵母和哺乳动物自噬机制的深入研究,顶复门原虫(Apicomplexa)的代表性生物疟原虫(Plasmodium)和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的自噬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疟原虫和弓形虫能够进行经典的自噬代谢,也涉及一种和顶质体相关的非典型代谢机制。在顶复门原虫中也发现了许多经典的自噬相关蛋白,其在自噬代谢途径中的功能和分子机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对疟原虫和弓形虫的自噬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基因P6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和自噬相关基因5(autophagy related genes 5,ATG5)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动物模型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8只出生7d的C57BL/6乳鼠分为3组,ROP模型组6只乳鼠放入高氧装置构建ROP模型,自噬干预组6只乳鼠玻璃体腔注射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后放入高氧装置,正常对照组6只乳鼠饲养在正常环境中。采用荧光造影视网膜血管灌注观察各组小鼠视网膜血管的变化;定量即时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各组P62、LC3-Ⅱ和ATG5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OP模型构建成功,ROP模型组小鼠视盘周围大片无灌注区,周边视网膜血管异常迂曲;自噬干预组玻璃体腔注射RAPA后,视盘周围无灌注区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OP模型组P62 mRNA表达升高(P0.01),LC3-Ⅱ和ATG5 mRNA表达降低(P0.05,P0.05);与ROP模型组比较,自噬干预组P62 mRNA表达降低(P0.05),而LC3-Ⅱ和ATG5 mRNA表达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ROP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视网膜组织自噬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