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蠲痹汤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疗效。 方法 104 例均为 2018 年 8 月-2019 年 8 月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就诊的 RA 活动期患者,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证,按照随机数x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 52 例,对照组 52 例,两组均接受来氟米特片(爱诺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理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蠲痹汤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晨僵时间、起效时间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VAS 评分、晨僵时间均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23%(49/52),高于对照组咱76.92%(40/52)暂,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310, 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CRP、RF、ESR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似,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蠲痹汤辅助治疗 RA 活动期(寒湿痹阻证)可减轻症状,增强疗效及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予温针灸联合口服蠲痹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指数(WOMA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3β(IL-13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腹泻,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改变等)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及IL-13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异常改变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蠲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 间盘突出症致坐骨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 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蠲痹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 评分法(VAS) 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磷脂酶A2(PLA2) 水平。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83.33% (P<0.05)。治疗后,2 组VAS 评分、IL-6、 PLA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IL-6、PLA2水平低于 对照组(P<0.05),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蠲痹汤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坐骨 神经痛疗效确切,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督灸配合通蠲痹幽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寒湿痹阻型的效果。方法: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84例。两组均给予蠲痹通幽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加用督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脊柱侧弯度、胸廓扩张度高于对照组,指地距、枕墙距、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灸配合蠲痹通幽汤加减治疗AS寒湿痹阻型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辅治DPN的效果。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甲钴胺、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NCV、SNC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cy、CRP、FPG、2hP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辅治DPN可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中医科病房和门诊就诊的RA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加味蠲痹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相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方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观察补肾活血汤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umatic Osteonecrsis of Femoral Head,NONFH)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汤并行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结果:两组治疗后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早中期NONFH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蠲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证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以常规方法(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补肾蠲痹汤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主要观察腰腿痛的疗效,直腿抬高试验变化。结果:腰腿痛疗效及直腿抬高试验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肾蠲痹汤在改善腰腿痛及直腿抬高试验等方面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肾蠲痹汤联合柳氮磺吡啶及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肾虚督寒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肾蠲痹汤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腰背痛、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P<0.05)。2组中医证候、腰背痛、BASDAI、BASF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腰背痛、BASDAI、BASF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枕墙距、指地距均较治疗前减小,Schober、胸廓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枕墙距、指地距均小于对照组(P<0.05),Schober试验大于对照组(P<0.05)。胸廓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坏死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局部封闭联合蠲痹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局部封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局部封闭治疗颞下颌关节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治尪汤联合西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补肾强督治尪汤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AS功能指数(BASFI)评分、炎性因子[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BASFI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强督治尪汤辅助治疗AS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疼痛,有助于患者脊柱功能恢复,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辅治急性脑梗死(ACI)风痰阻络型的疗效。方法: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胺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辅治风痰阻络型ACI可增强治疗效果,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赵英杰  张海峰  崔龙慷 《新中医》2021,53(22):40-43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要求的100 例KOA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蠲痹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 组疗程均为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 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 评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 组症状积分、疼痛VAS 评分、WOMAC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SF-36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6.00%,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00%,对照组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寒湿痹阻型KOA 疗效良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通络汤治疗痰瘀痹阻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并通过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指标评估本方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痰瘀痹阻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来那度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RVD方案)治疗,观察组予黄芪通络汤联合RVD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常规凝血指标水平、TEG参数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PT、APTT长于对照组(P<0.05),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EG检测显示,两组患者血细胞凝集时间(K值)较治疗前上升(P<0.05),α角、综合凝血指数(CI)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血凝块最大强度(MA)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K值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关节炎患者60例,其中行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行益肾蠲痹丸药物治疗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静息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动痛指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结合针灸理疗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蠲痹镇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0 月在 中山市南区医院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 1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蠲痹镇痛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 组患者 JOA 评分、ODI 评分、VA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第 10 天,两组患者 ODI 评分均显著 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第 20 天、第 30 天,两组患者 JOA 评分显著升高, ODI 评分、VAS 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 JO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ODI 评分、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6 个月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 4.0 % 低于对照组的 1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针灸联合蠲痹镇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祛风解痉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方法: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用脑卒中对症治疗和基础康复训练,对照组另用巴氯芬片口服,观察组另用加味祛风解痉方联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张力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肌张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较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B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祛风解痉方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蠲痹汤配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9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加味蠲痹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痊愈率为4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5%,痊愈率为26.1%,痊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蠲痹汤配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蠲痹汤配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98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加味蠲痹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46例仅采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痊愈率为4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5%,痊愈率为26.1%,痊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蠲痹汤配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傅卫燕  孟庆良  靳昊  朱茂荣 《光明中医》2022,(17):3135-3137
目的 探讨自拟蠲痹化湿汤内服联合针刺辨治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110例RA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自拟蠲痹化湿汤+针刺)与对照组(来氟米特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局部畏寒、晨僵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2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自拟蠲痹化湿汤与针刺治疗RA的疗效理想,可较好的控制患者症状,保护肌肉和关节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抗炎、镇痛、调节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