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脑梗塞(CI)也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疾病。CI是指由脑组织血供中断导致血管供应区域的脑部功能损害以及出现神经症状的临床综合征[1]。脑梗塞后遗症是继急性期、恢复期之后,脑梗塞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后经历的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2],临床以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荣、舌强语蹇等表现为特点,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作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起病急,进展迅速,同时致死率、致残率高。脑卒中主要发病原因是脑部血管破裂或者形成阻塞从而引起血液无法进入大脑,使得脑组织形成损伤[1],根据其发病原因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  相似文献   

3.
<正>高血压是我们临床中常见且非常普遍的慢性疾病[1],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2],主要是损害人体中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3],引起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患者心脏受损后病理演变结果,也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正>消化道穿孔为临床常见急腹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等特征[1],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严重者出现休克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进一步损害内脏器官,出现腹膜炎、肠麻痹等一系列腹部重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2]。目前手术为最有效治疗方案,随着微创理念及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治疗多采用腹腔镜微创修补术,该手术可快速控制病情发展,抑制胃酸对胃组织的损伤,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和胃肠激素水平,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等特点[3],但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PGID),影响患者康复并增加医疗负担[4]。  相似文献   

5.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应用人工生物假体,将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和髋臼进行置换,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1]。作为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成熟术式,可在早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2],在临床应用广泛。老年人在发生髋部骨折后,因术后卧床、患肢制动以及术中软组织、骨骼、静脉损伤、出血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导致静脉流速变缓、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更易于处于高凝状态,因此术后易诱发下肢水肿、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等并发症[4];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功能锻炼、给予消肿、止痛、抗凝等治疗措施,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  相似文献   

6.
<正>脑出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2],仅有少部分患者存活后可以达到生活自理。脑出血后除了血肿的直接占位损伤外,一些继发性损伤也不可忽视,包括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凝血酶、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氧化应激、补体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影响等,可加重脑水肿,导致神经细胞的损害,同时也是脑出血后血-脑屏障损害的因素。脑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渗漏至脑间质,白细胞流入,潜在的神经活性物质进入血肿周围,导致脑水肿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形成脑疝,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7.
<正>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给家庭及国家带来巨大负担,多数恶性肿瘤患者因确诊时已属晚期而丧失手术机会[1]。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式,化疗可以抑制肿瘤生长、杀伤肿瘤细胞,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时间,但化疗亦可对正常细胞产生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引起消化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骨髓造血抑制、皮肤黏膜损伤等诸多不良反应[2-3]。氨磷汀是一种被全球认定的广谱细胞保护剂和治疗剂[4],能够保护患者细胞以及放化疗的骨髓功能,缓解全身脏器损伤,广泛应用于多种化学治疗引起的毒性反应,但其副作用较大,其中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5-6]。  相似文献   

8.
<正>骨质疏松症主要是骨微观结构退化、骨量减少,而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骨折的概率明显提高[1]。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该病常用的方法,但是术后部分患者出现比较明显的腰背部疼痛,从而导致手术效果及患者的术后恢复受到影响[2]。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肾虚血瘀[3]。  相似文献   

9.
<正>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患病率位居第三[1]。由于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晚期,多药耐药导致卵巢癌治疗无法长期有效进行,疾病进展、复发和转移也是目前临床面临的巨大挑战,5年总生存率约30%[2, 3]。卵巢癌细胞无限增殖,过度生长,可抵抗细胞凋亡导致耐药产生[4]。目前临床治疗卵巢癌选择性极低,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后,随之复发转移、化疗药物耐药出现[5],且化疗药物不仅杀伤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的损伤也极其严重,不良反应明显甚至可危及生命[6]。  相似文献   

10.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由心房中异常的电活动模式取代正常窦性心律导致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AF的易感性与年龄[2]、高血压病[3]、糖尿病、肥胖[4]、睡眠呼吸暂停[5]以及遗传变异[6]具有高度密切性。AF发作次数的增加可以明显改变血流动力学,降低心功能[7]。2021年,Lancet的一项研究发现,AF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显著增加,近30%中风患者患有AF[8]。此外,AF还与全身血栓、心肌梗死(心梗)和心力衰竭(心衰)的风险增加相关[9]。  相似文献   

11.
<正>肩袖损伤多为慢性劳损性疾病,是临床上引发肩关节疼痛甚至致残的主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多种性质的疼痛、肿胀和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等[1,2],在临床上可通过药物、理疗及手术等来治疗[3,4]。当肩关节持续性疼痛不能缓解,伴有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而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手术治疗为其首选。但是由于肩袖部位肌肉组织复杂,手术治疗过程比较繁杂,手术暴露时间长,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缓解较慢,疼痛程度强烈甚至难以忍受,容易在患者实行肩袖损伤手术后引发失眠、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因惧痛排斥甚至拒行术后的进一步康复锻炼[5,6]。  相似文献   

12.
<正>剖宫产是临床上用于解决难产、提高母婴存活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产妇畏疼、胎儿过大等因素影响,剖宫产率逐年上升[1];但该种分娩方式需暴露产妇腹腔,对产妇造成一定损伤,极易引发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紊乱是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2]。患者临床表现为术后排气、排便异常,恶心、腹胀、呕吐等,如若不及时处理,影响产妇产后进食、手术切口愈合等,还容易导致术后感染、脏器粘连、子宫复旧,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降低母婴生活质量[3-4]。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方式的改变,腰椎病变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腰椎病变已成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2]。手术是腰椎病变的根治方法,可有效缓解腰椎病变所致的腰腿疼痛,促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但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部分患者合并有心肺等系统基础疾病[4],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疼痛、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5];因此腰椎术后予以早期、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病死率高等特点[1]。患者卒中后由于脑血管损害及精神心理压力,常常出现头痛[2]、失眠[3]、抑郁[4]等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从痰瘀理论入手,通过分析痰瘀致病源流、中医对卒中后头痛的认识与发展、痰瘀与卒中后头痛,认为痰瘀互结、痹阻脑络是卒中后头痛反复发作的关键,提出痰瘀同治、健脾化痰、活血通络为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室程序化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疼痛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程序化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程序化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程序化护理。比较术前及术后3d,两组患者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变化,观察术后6h、12h、24h、48h疼痛度[视觉模拟量表(VAS)]变化,分析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康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期前,CD3+、CD4+、CD8+、CD4+/CD8+差异均不明显(P> 0.05),术后3d时,程序化组CD3+、CD4+、CD8+、CD4+/CD...  相似文献   

16.
<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血流供应恢复后出现的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损伤的病理过程[1]。目前阻断脑卒中向CIRI进展的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2],寻找阻断或治疗CIRI的有效药物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3]。中医学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名,按照CIRI临床症候表现,认为其属于缺血性中风的范畴,证属本虚标实[4]。急性期以风火、痰热、血瘀等实证为主,多治以平肝潜阳、化痰息风、清热通腑和活血化瘀;恢复期、后遗症期则以气阴两伤、脾肾亏虚等虚证为主,常治以益气滋阴、补益脾肾之法[5]。  相似文献   

17.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后常见的并发症[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骨折患者逐年增多,预计到2050年髋部骨折患者将从目前每年150万例发展到450万例[2],其中需要THA治疗的患者约占90%[3]。目前认为DVT的形成原因分别为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4]。  相似文献   

18.
<正>小儿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BP)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儿童住院的常见原因[1]。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有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等[2],临床中由病毒、细菌及“混合感染”导致的小儿支气管肺炎较为常见[3]。其病理特征为肺间质与肺实质损害,造成呼吸膜增厚和下呼吸道阻塞,引起肺通气/换气功能异常[4]。临床常表现为发热、气促、咳嗽、肺部细湿啰音、  相似文献   

19.
<正>帕金森病是好发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目前全世界的帕金森患者大约有1 000万,此种疾病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2]。对于其发病机制和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多数专家认为,环境和遗传因素是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3]。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患者晚期会出现冻结步态、呼吸肌无力、肺功能下降以及卧床不起等症状[4]。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显示DPN的发与T2DM导致的糖脂代谢紊乱[1]、微血管损伤、营养神经因子减少、氧化应激反应[2]、代谢紊乱性炎症和自身免疫[3]等因素相关,其临床以对称性的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感觉异常为主要表现,在安静时或夜间时症状明显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感觉缺失,四肢远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严重者可发生足部感染和溃疡[4],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和劳动能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