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万兆星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X):17-17,71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危重病人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46例高龄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全麻组(GA)23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EGA)组23例。分别观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期间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EGA组均较GA组平稳,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早,麻醉效果EGA组明显好于GA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是老年危重病人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CEA)与全身麻醉(GA)方法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例肾移植受者临床资料,根据肾移植术中采用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n=100)与全身麻醉组(n=100),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肾移植手术。两种麻醉各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应加强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肝肿瘤切除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肝肿瘤择期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A+EA组),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手术中、手术完毕时以及术后12h共5个时点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心率(HR)值,放射免疫法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值。结果GA组术中、术毕时以及术后12h血流动力学指标较麻醉前、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P〈0.01),NE、E值较麻醉前、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P〈0.01);而GA+EA组术中、术毕时以及术后12h较麻醉前、诱导后无明显变化。GA+EA组术中、术毕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NE、E明显低于G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有效的抑制肝肿瘤肝叶切除期间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手术进行和术后恢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低位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斌  廖张军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5):400-401,F0003
目的评价全麻(G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接受低位手术(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前列腺电切等)的老年患者,年龄65-92岁,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同时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CSEA组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于GA组。结论 CSEA用于老年患者低位手术中不失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5.
杜苏华 《包头医学》2013,37(4):200-202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种麻醉方式下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MAP、HR、SpO,的情况、苏醒时间、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手术医生对麻醉效果的评价以及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CSEA组T1较T0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T1较T0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16.67%。结论:两组麻醉方式均能满足手术需要,CSEA方式与GA方式相比更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尤其对高血压患者更为适用,且操作方法简单,术中麻醉管理方便,术后镇痛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恢复,医疗费用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宫颈癌根治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 CSEA)应用于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有34例。其中治疗组34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CSEA)法进行手术,而对照组3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 EA)法,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行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 CSEA)应用于子宫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有34例。其中治疗组34例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CSEA)法进行手术,而对照组34例采用硬膜外麻醉( EA)法,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组麻醉效果优良率达到94.12%,而对照组为76.47%,治疗组麻醉起效时间与痛觉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由此可知:治疗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 CSEA )临床疗效确切,神经阻滞完全,可控性好,简单、安全、有效及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人髋关节手术40例,随机分为EA组(硬膜外麻醉)20例,G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0例。结果:EA组与GA组诱导期、维持期比较血压下降明显(P〈0.01)。全部病例术中注入骨水泥即刻与注入前比较血压下降明显(P〈20.01),HR及SpO2亦有变化。结论: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麻醉选择上,GA与EA相比效果好、循环平稳。填塞骨水泥前、后是麻醉管理的一个关键点,需密切监测Bp、HR及SpO2变化,并做好抢救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评价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需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每组50例。记录麻醉前(T0)、气腹后30min(T1)、60min(T2)、术后20min(T3)两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在各时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病人术中不良反应、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术后48h随访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病人在T1的血压(MAP)、心率(HR)均较T0明显增高(P〈0.01),CSEA组在T2血压心率仍较T0高,而GA组基本保持T0水平。CSEA组T1和T2动脉血气pH值较T0明显降低(P〈0.01),PaCO2较T0明显增加(P〈0.01),而GA组pH、PaCO2较T0改变不明显(P〉0.05)。CSE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6%,GA组为0.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发现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全麻较腰-硬联合麻醉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腺瘤患者在内镜下切除腺瘤后结肠镜随访间隔时间。方法对1976年至2007年在广州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所有经结肠镜下诊断并切除腺瘤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初次结肠镜检查腺瘤的大小、部位、数量、形态和组织病理结果,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随访结肠镜检查结果。根据进展期腺瘤的复发风险,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对随访终点有5%(t0.05),10%(t0.10),20%(t0.20)患者发生进展期腺瘤时所对应的时间段进行估算。用Bootstrap抽样方法随机抽样,并分别计算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与t0.05、t0.10、t0.20各分位数所对应的时间。结果当在5%的随访患者中出现进展期腺瘤时,低风险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大概是6.9年(95%CI:6.3~12.2),而高风险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大概是3.0年(95%CI:2.7~3.2)。若10%的随访患者最终发展为进展期腺瘤,低风险组患者随访时间约为12.6年(95%CI:8.5~14.5),高风险组的随访时间约为4.2年(95%CI:3.5~5.0)。而当随访患者中进展期腺瘤复发患者达到20%时,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的随访时间分别约为15.0年(95%CI:14.2~17.1)和5.6年(95%CI:5.0~6.3)。结论对于高风险和低风险组患者在腺瘤切除后3年和6.9年随访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较3种麻醉方法对高龄LC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和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高龄LC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EA组,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GA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EGA组,小剂量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观察3组麻醉开始前(T0)、麻醉诱导期(T1)、气管插管时(T2)、拔除气管导管时(B)HR、SBP、DBP、MAP、PETCO2、ECG,GA组与EGA组同时监测异氟醚MAC、气道压、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肌松情况及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结果EA组有17例麻醉效果优良,SpO2〉95%,PETCO2维持在正常范围,EG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1),EGA组潮气量达标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1),EA组在麻醉10~15min后血压下降程度与GA组、EGA组麻醉诱导期血压下降相似(P〉0.05),EGA组在气管插管/拔管期血压波动不明显,而GA组血压显著升高(P〈0.01),EA组与GA组麻醉效果相似,EGA组麻醉效果优于GA组(P〉0.05)。结论EGA组麻醉椎管内局麻药用量、全麻维持药用量、肌松药用量等均相应减少,呼吸循坏功能较为稳定,术毕麻醉苏醒快,自主呼吸恢复和潮气量达标迅速,多数患者术毕即可拔出气管导管,是高龄LC手术患者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03-106
目的 探讨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患者术中硬膜外麻醉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10 月~2019 年3 月我院收治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8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管理,观察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30 min、手术结束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麻醉效果。结果 术后麻醉效果达到完善75 例(85.23%),不完善9 例(10.23%),无效4 例(4.54%)。术后因出血血压下降患者2 例,补液和静脉注射麻黄碱治疗后缓解,术中呼吸急促患者2 例,注射地塞米松后缓解。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30 min、手术结束患者的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管理应用于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较小,不会产生较大波动,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麻(G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45例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GA组24例和CSEA组21例。比较两组不同时段MAP、HR及动脉血气分析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气腹后30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CSEA组在气腹后60min的MAP、HR仍较麻醉前高(P〈0.01或P〈0.05),而GA组基本保持麻醉前水平。CSEA组气腹后30、60rain动脉血气pH值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1),PaCO2明显增加(P〈0.01);而GA组pH、PaCO2较麻醉前改变不明显(P〉0.05)。GA组和CSE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4%和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全麻能更好地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效果佳、实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GEA)与全麻(GA)在腹腔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Ⅰ级或Ⅱ级择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GA组与CGEA组。GA组麻醉维持持用丙泊酚、维库溴铵和安氟醚吸入;CGEA组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记录全麻药用量,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术中由手术医师对胆囊松弛度进行评级,分为优、良、差三级。结果:GA组手术中MAP高于HR快于CGEA组(P〈0.05)。GA组丙泊酚,维库溴铵及安氟醚用量均大于CGEA组(P〈0.01)。结论:CGEA能抑制腹腔镜术中的应激反应,使全麻药用量减少,苏醒及拔管时间缩短,松弛满意,利用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管理。方法:对16例择期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同时采用控制性降压、扩容等麻醉管理技术,加强术中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监测,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腹后,MAP、HR、CVP、PaC02均明显升高(P〈0.05),pH值稍降低;肿瘤探查时MAP、HR、CVP明显高于探查前(P〈0.05),但肿瘤切除后显著降低(P〈0.05);术毕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麻醉苏醒迅速。结论:硬膜外阻滞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的围术期是安全可行的,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GA)和区域阻滞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 R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7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内科合并症、术前卧床时间、骨折原因、手术和麻醉方法、术后心肺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应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的影响。结果:8例老年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8/572,死亡率1.4%),其中RA组5例(5/392,死亡率1.3%),GA组3例(3/180,死亡率1.7%),两组患者间住院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8,95% CI:0.03~1.05,P=0.057)、年龄(OR=1.22,95% CI:1.07~1.38,P=0.002)、术前肺部合并症(OR=12.09,95% CI:2.28~64.12,P=0.003)和手术方式(OR=9.36,95% CI:1.34~64.26,P=0.024)是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6例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6/572,发生率6.3%),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17例(17/180,发生率9.4%), 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高血压(OR=2.72,95% CI:1.24~5.96,P=0.012)和术前脑血管合并症(OR=2.11,95% CI:0.99~4.52,P=0.054)是发生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6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56/572,发生率9.8%),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37例(37/180,发生率20.6%),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术前肺部合并症(OR=2.89,95% CI:1.28~7.05,P=0.020)、术前卧床时间(OR=1.11,95% CI:1.04~1.18,P=0.003)和麻醉方法(OR=5.86,95% CI:2.98~11.53,P<0.001)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和G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但RA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GA组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 24例患者在后腹腔镜行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分析麻醉过程中监测指标的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肿瘤切除前舒张压(DBP)及收缩压(SBP)均较麻醉前升高,心率(HR)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肿瘤切除后,HR、SBP及DBP同肿瘤切除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术毕麻醉苏醒迅速,术后随访无麻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会出现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波动,合理的麻醉与管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208例乳腺包决患者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下切除术中的麻醉管理及应用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在非插管麻醉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监测下施行单纯包决切除术。手术中连续监测SBP、DBP、MAP、SPO2、HR和ECG。结果:所以患者均在无痛无知觉情况下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麻醉后血压降低程度超过基础血压20%以上者40例(19%)。呼吸轻度抑制16例(8%)。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及时恢复,全部患者手术结束后均清醒坐位包扎回病区。结论:对于实施单纯乳腺包块切除的女性患者,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非插管静脉全麻是一种较为满意、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roseal喉罩(PLMA)复合硬膜外麻醉在80岁以上高危患者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30例ASAⅡ~Ⅲ级接受直肠癌、乙状结肠癌手术的高龄患者,年龄80~91岁,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PLMA组(EL组)。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GA组插管后、切皮时血压、心率均较EL组明显增高,探查操作及拔管后收缩压较EL组有明显增高,拔管后心率明显高于EL组。术中芬太尼、丙泊酚用量GA组明显多于EL组。安静拔管(罩)者EL组高于GA组。术后咽喉痛者GA组高于EL组。结论:Proseal喉罩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危高龄患者下腹部手术,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少,病人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吴坤  万帆  黄飞 《当代医学》2014,(31):92-93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在行经皮肾镜下取石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0例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EA)组、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全身麻醉(GA)组(n=30),观察分析3组麻醉效果。结果硬膜外麻醉、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不显著。硬膜外麻醉(EA)组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均出现血压显著下降现象,硬膜外麻醉优于腰硬外联合麻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GA)组在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PA)方面均较为稳定,但术后清醒时间显著延长。结论硬膜外麻醉在行经皮肾镜下取石术麻醉中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种不同麻醉方法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15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个体化麻醉组( A组)80例,常规喷壶麻醉组( B组)75例,观察对比2组麻醉的效果。结果:A组麻醉成功率98.70%,B组麻醉成功率94.67%,A组成功率优于B组。结论:个体化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喷壶麻醉的效果,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