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 PRES)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方法 分析本科收治的1例GBS合并PRES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本例患者先有四肢乏力等表现,在发病的第7 d出现血压大幅波动(58~204/38~152 mmHg)、头痛、躁动不安、幻视等表现而转入本院,入院时患者四肢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头颅MRI示两侧枕叶、顶叶对称性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ADC高信号、DWI等信号病灶,发病第2周脑脊液检查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检查显示右侧正中神经、双侧胫后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经过及时降血压及对症治疗,1个月后四肢肌力逐渐恢复、复查头颅MRI提示原有病灶基本消失。复习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已经有17例类似患者报道,国内有1例儿童患者的报道,这些患者均有典型的吉兰巴雷综合征表现,在起病的早期多数患者还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头痛、视觉异常、意识障碍、癫痫等表现,所有患者头颅MRI均出现可逆性两侧枕叶、顶叶对称性长T2及ADC高信号病灶,经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GBS合并PRES临床特点包括除肢体迟缓性肌无力等GBS的表现外,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头痛、视觉异常、意识障碍、癫痫等表现,头颅MRI出现可逆性两侧枕叶、顶叶对称性长T2及ADC高信号病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以及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9例结核性脑(脊髓)膜炎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MRI结果。结果平均发病年龄(26.30±8.30)岁,男女之比约为2:1;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首发症状以发热伴头痛或咳嗽,下肢乏力、麻木及大小便障碍(6例)为主,亦可继发于抗结核治疗结束后6个月至1年;症状与体征不对称,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不典型。MRI表现为脊髓中央纵行"串珠"状、"腊肠"样、梭形或细长条形长T1、长T2脑脊液样信号,空洞内及空洞壁无强化;病变部位蛛网膜下隙变窄且伴脊膜强化;脊髓空洞呈多房性,可累及颈髓(5例)、胸髓(8例)、腰髓(6例)或颈胸腰髓同时受累(4例)。病情轻重程度与空洞直径和长度不平行。结论脊髓空洞症可为结核性脑(脊髓)膜炎早期或迟发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空洞以胸髓受累常见,具多房性、多节段特点,病情轻重程度与影像学改变可不平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及时行MRI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发性硬化脊髓受累患者临床表现及MRI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的46例多发性硬化脊髓受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起病形式以急性(58.70%,27/46)或亚急性(34.78%,16/46)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95.65%,44/46)、感觉障碍(84.78%,39/46)和尿潴留(67.39%,31/46)。MRI受累部位以颈髓最常见(45.65%21/46),其次为胸髓(28.26%,13/46),呈脊髓内单一或散在多发长T1、长T2斑片状异常信号影,病灶长度一般不超过2个椎体节段(84.78%,39/46),个别患者(15.22%,7/46)病灶长度超过2个椎体节段;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78.26%,36/46)。结论多发性硬化脊髓受累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脊髓受累可呈现单一或散在多发病灶,病灶长度较少超过2个椎体节段,但病灶节段延长不能排除多发性硬化。MRI是诊断多发性硬化脊髓受累最敏感和最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巨大结核性肉芽肿所致髓外硬膜内脊髓压迫症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探讨结核性蛛网膜炎并肉芽肿所致脊髓压迫症的临床、病理和放射学特征。方法 报道1例结核性蛛网膜炎并巨大结核性肉芽肿所致髓外硬膜内脊髓压迫患者。结果 1例23岁男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脊髓和神经根损害征进行加剧,MRI显示T2-T10脊髓后方长约20-21cm占位性病灶,手术证实髓外硬膜内病灶并且仅仅部分切除,病理证实为 结核性肉芽肿。结论 这是1例罕见的巨大髓外硬膜内结核性肉芽肿所致脊髓压迫症,脊髓损害征在结核性脑膜炎正规治疗后进行性加剧,并且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管内囊虫的疾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椎管内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病理报告、免疫学检查和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和总结椎管内囊虫的诊治。结果患者因双下肢进行性、上行性麻木伴行走不稳入院。胸腰椎MRI在T8-9椎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可见条片状异常信号,伴上段蛛网膜下腔扩张和下段脊髓表面蛛网膜强化。术中见硬膜下多个囊性病灶,取出病灶后可见大量脑脊液涌出。术后病理考虑为寄生虫感染性肉芽肿。进一步检查血清囊虫抗体示弱阳性,予吡喹酮治疗,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椎管内囊虫病罕见,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免疫学资料,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脊髓炎的临床演变过程及不典型脊髓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脊髓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演变和脊髓MRI动态变化特点及治疗转归。结果 4例患者起病时间分别为新冠感染后5 d、15 d、80 d和30 d,首发症状为双下肢麻木无力3例、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无力1例,高峰期症状包括截瘫、括约肌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平面、痉挛性步态,神经功能状况评估量表(EDSS)评分分别为7.5分、9.0分、9.0分、7.5分。初始脊髓MRI无病灶1例,线状脊膜强化1例,T2点状病灶2例;高峰期T2为点片状、线状、云雾状病灶,横断面主要累及侧索和后索,突出特点为病程中均出现过线状脊膜强化和临床症状大于影像学表现。4例患者中2例予甲泼尼龙冲击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未见明显好转,4例患者均遗留明显残疾。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脊髓炎临床多表现为典型的脊髓炎症状,但脊髓影像学可表现为片状、线状、云雾状病灶,伴线状脊膜强化。新冠感染后脊髓炎的迟发性和不典型的脊髓MRI表现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首次脑血管造影(DSA)呈阴性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1例首次DSA呈阴性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头颅CT检查均发现SAH,其中伴脑室内出血3例、硬膜下血肿1例。所有患者首次DSA均呈阴性,18例患者复查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1例,余11例复查仍为阴性;3例患者拒绝复查DSA,其中1例出院后半月再出血死亡。18例复查DSA的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至8年,未发现再出血病例。结论 SAH患者首次造影存在假阴性可能,复查DSA对此类病人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男性,60岁,因双侧胸壁疼痛半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小便失禁3天入院。查体:肋弓以下深浅感觉减退,左侧明显。右下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II级。双下肢肌张力较低。双下肢生理及病理反射均未引出。肺部CT示:右肺下叶结节影,纵隔淋巴结增大(图1)。图1肺部CT示患者肺部原发占位病灶胸椎MRI示:约T4-5水平椎管内髓外背侧硬膜下可见截面约1.2×0.8cm等T1长T2信号肿物,同层面脊髓受压信号不均。诊断:神经鞘瘤,转移瘤不除外。入院后CT椎管造影检查见肿瘤位于T4-5节段髓外硬膜下,肿瘤主体位于脊髓左侧,脊髓明显受压(图2)。图2CT椎管造影显示椎管内占位情况腰穿提示椎管内堵塞,压力为10cmH2O。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半椎板入路椎管内肿瘤切除及椎管减压术。术中打开T5椎板后可见,硬膜外脂肪减少,硬膜张力较高。切开硬膜后见鱼肉样组织,与硬膜、脊髓及周围神经根粘连紧密,且血供丰富,完全切除肿瘤后可见脑脊液流出。缝合硬膜及肌肉各层。术后大小便功能较术前有所恢复,双下肢肌力改善不明显,但肋弓以下感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病理报告为肺小细胞癌。术后行脑及其他部位检查,结果示肝内、颅内等处均有转移性病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起病状态、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8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8例静态起病65例(60.2%),DSA 检查56例,发现颅内动脉瘤50例(89.2%).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75例,占69.4%)、头晕(18例,占16.7%)、呕吐(93例,占86.1%)常见.介入治疗22例,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57例,再出血死亡13例. 结论 SAH起病状态不一,病因多为颅内动脉瘤,临床表现多样,DSA检查能直接明确病因,选择合理、恰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SAH[1].本病以青壮年多见,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脑膜刺激症阳性以及腰穿发现血性脑脊液或者头颅CT扫描发现阳性改变等即可明确诊断.SAH常并发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高残疾率及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学者认为3 d内行DSA检查,发现病灶早期行手术治疗是最好方法,由于多种原因3 d内未行DSA检查,多数病人需在神经内科度过急性期.此期治疗相当关键.我科从2000-06~2009-06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SAH 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DSA阴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30例DSA阴性的SAH及102例DSA阳性的SAH的临床资料。结果 DSA阴性SAH患者年龄偏大,精神症状多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多,而头痛相对较轻,脑神经损害、癫痫发作较少,出血量较小,再出血率、脑积水等并发症较少,死亡率较低,与DSA阳性SAH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DSA阴性SAH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相对较轻,易误诊,预后较好。DSA阴性主要原因是环中脑池出血(PNSH)、微小动脉瘤,少数可能为假阴性,必要时需行DSA复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25例SAH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均经CT、MRI及腰穿脑脊液证实。结果 25例SAH中,颅内动脉瘤12例(48%),血管畸形7例(28%),动脉硬化3例(12%),动脉炎1例(4%),正常2例(8%)。结论 脑血管造影(DSA)是SAH病因的经典确诊手段,有条件者均应在SAH后3d内或3周后进行DSA检查,有利于病因诊断和治疗。CT对SAH定性、定位,对急诊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椎管内脉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椎管内硬膜外脉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本例男性患者,24岁,无明显诱因突然起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背部酸胀痛,每次持续时间数小时至几天不等,随疾病进展,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症状;MRI检查示,T2-4平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呈以稍等T1长T2信号。予患者介入栓塞结合开放手术治疗,全切肿瘤,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未遗留神经损害后遗症。术后病理检查示,脉管瘤伴混合血栓形成。结论椎管内的脉管瘤极为少见,影像学检查可提供明确的定位诊断,但定性诊断仍依靠病理活检。介入栓塞治疗结合开放手术切除病变可以大幅降低出血风险,减小开放手术难度。全切肿瘤,可防止严重神经功能损害,降低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2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脊髓肿瘤,经MRI证实1例为硬膜内髓外肿瘤,1例为髓内肿瘤。报告如下: 例1:女性,37岁,两下肢麻木1年,近2个月以来加重,两下肢轻瘫,肌力Ⅲ级,出现尿便障碍。腱反射活跃,胸6以下浅感觉减退,深感觉存在。无根痛。无明显脊髓半离断症状。未做腰穿。脊髓CT检查正常。MRI显示:胸4~5脊髓受压,T_1呈低信号,T_2呈高信号,MRI诊断胸4~5有硬膜内髓外肿物。手术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S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MRI检查、脊髓血管造影及显微外科手术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本例起病隐匿,早期误诊为急性脊髓炎,予以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后经瘘口夹闭外科手术治疗,症状明显缓解。随访5个月,病人恢复良好。结论本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脊髓MRI检查为首选,选择性脊髓DSA是诊断金标准,显微手术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将78例老年SAH患者和42例非老年SAH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组患者在起病形式、首发症状以及首次就医的误诊率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SAH的起病形式和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导致延缓就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7.
髓外硬膜下肠源性囊肿(enterogenous cyst)罕见,国内文献笔者尚未查到,现报告1例如下: 患者 女,20岁,工人,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背痛,1周后双下肢无力,进行性加重,50天来不能行走伴便秘。91年10月4日入院。检查见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高,T_2节段以下痛觉消失,双侧Babinski征阳性。腰穿检查奎氏试验不通。CSF化验,蛋白240mg,其余正常。脊髓造影示T_1水平以上髓外硬膜下占位病变。10月8日在局麻下手术,见T_1~C_6平面,髓外硬膜下有一35×2×15cm囊肿位于脊髓右前方,灰白色,壁薄,穿刺抽出粘性混浊液5ml后将肿物全切。病检证  相似文献   

18.
自发性脊髓出血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脊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了 18例经临床、 CT、 MRI或血管造影证实的脊髓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本组患者多为突然起病的剧烈神经根痛 ,随后出现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病变在颈段 7例 ,胸段 8例 ,腰段 3例 ;腰穿为血性脑脊液 ;影像学检查尤其是 MRI和DSA能明确病因及部位 ,本组发现脊髓血管畸形 13例 ,血液病 2例 ,其他 3例。结论 :脊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脊髓血管畸形 ,MRI和 DSA检查有可能在出血前做出病因诊断 ,早期治疗脊髓血管畸形可防止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25例SAH患者的DSA检查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均经CT、MRI及腰穿脑脊液证实。结果 25例SAH中.颅内动脉瘤12例(48%),血管畸形7例(28%),动脉硬化3例(12%),动脉炎1例(4%).正常2例(8%)。结论 脑血管造影(DSA)是SAH病因的经典确诊手段,有条件者均应在SAH后3d内或3周后进行DSA检查,有利于病因诊断和治节。CT对SAK定性、定位,对急诊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脊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2例经临床、MRI、脑脊液证实的脊髓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本组患者多表现为突然起病的剧烈神经根痛,随后出现运动感觉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22例中发现脊髓髓外出血4例,髓内出血18例;脊髓血管畸形15例。结论 脊髓血管畸形为脊髓出血的主要病因。对于MRI、DSA不能发现脊髓血管畸形的脊髓出血,血常规、血脂、血糖、高血压等检查对明确病因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