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右江医学》2019,(1):19-23
目的探讨无栓病房建立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的300例下肢骨折患者设为对照组,按照下肢骨折围手术护理常规实施护理; 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建立无栓病房及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患肢肿胀的疗效及入院时、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肢周径和疼痛状况。结果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肢肿胀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肢周径和数字化疼痛评估法(NR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栓病房建立能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和疼痛的程度,提高患肢肿胀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4例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依据病因分为:创伤性软组织肿胀、静脉源性、淋巴回流障碍性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组,采取个性化处理方式,同时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照组采用个性化处理和常规的功能锻炼。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14天和3个月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经个性化治疗加早期康复干预后,在治疗后第7、14天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患肢周径缩小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加个性化治疗缩短了下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恢复时间,短期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并抬高患肢,给予抗炎、抗渗出、消肿止痛等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术前进行宣教,术后加压包扎,持续冰敷,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疼痛程度以及肢体消肿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第7天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间为(5.8±1.5)d,对照组患者平均消肿时问为(6.9±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促进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活血消肿散烫疗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四肢长骨骨折择期手术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抬高患肢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活血消肿散烫疗,分别观察两组术后3天患肢肿胀程度、术后7天肿胀消退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肢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天实验组肿胀消退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活血消肿散烫疗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的作用,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气运脾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常规使用抗生素、低分子肝素钠、甘露醇等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运脾法(药物组成:甘遂0.5 g,京大戟1.5 g,人参12 g,白术10 g,茯苓20 g,猪苓30 g,炒薏苡仁30 g)中药内服治疗以益气运脾、攻下水饮、活血消肿,两组均持续治疗7d。统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术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5天、第7天两组患者术肢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5天、第7天患肢小腿肿胀程度、膝关节周径缩小值均优于对照组,即减轻下肢肿胀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运脾法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疗效显著,促进术后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伤科热奄包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肿胀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下肢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伤科热奄包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患肢肿胀值。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肢体肿胀值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77.14%。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为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伤科热奄包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肢肿胀,且此方法操作简单,无不适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冷敷对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程度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早期冷敷。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肢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12 h、1 d、2 d及3 d后,观察组肢体周径增加值、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冷敷有利于促进踝关节周围骨折伤术后患者患肢肿胀消退,且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威利坦治疗小腿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威利坦治疗小腿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小腿骨折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口服威利坦治疗,剂量为800 mg/次,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14例,给予抬高患肢,未应用威利坦治疗。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患肢肿胀及疼痛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威利坦治疗小腿骨折术后肿胀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肢体骨折术后的消肿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基于Delphi法的干预方案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Delphi法的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患肢肿胀程度、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肢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管内径、血流平均速度、每分钟血流量及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的下肢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Delphi法的干预方案在骨科手术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DVT,其作用机制在于提高血流动力学变化,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四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第1d和第7d),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第7d)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尺桡骨干骨折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方法及其干预价值。方法本研究中将2015年6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尺桡骨干骨折患者60例纳入研究范畴,所有患者确诊后均择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案作用下患肢肿胀情况以及前臂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d、21d患肢肿胀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前臂功能恢复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尺桡骨干骨折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术期间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患肢肿胀情况,加速前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永康  刘韵 《海南医学》2010,21(2):71-72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将患肢周径变化值作为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35名患者,在治疗后的第1、7、14天的小腿周径变化值分别是(8.0±7.5)mm、(26.8±9.3)mm、(43.4±16.0)mm。对照组的变化值分别为(5.1±6.4)mm、(20.5±9.5)mm、(35.0±11.0)mm。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奥司明能够明显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肢体肿胀体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把在本院接受四肢骨折手术之后发生肢体肿胀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手术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手术后第七天肿,对照组的胀程度明显比观察组高,对这两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进行护理干预,康复效果良好,还能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汪松  骆付丽  华维  周先贵  卜婷婷  喻安永 《广东医学》2021,42(12):1529-1531
目的 探讨虎杖膏外敷治疗对成人蝮蛇咬伤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将85例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常规采用抗蝮蛇毒血清、季德胜蛇药、地塞米松、破伤风抗毒素、甘露醇、肢体活动功能锻炼、局部伤口换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虎杖膏外敷,肿胀部位绷带包扎固定,保湿采用麻油喷湿,1次/d。记录两组入院治疗后第1、3、6天,患肢中点标记部位周径下降值、肌酸激酶(CK)变化值、局部创伤评分及6 d治愈率。结果与治疗第1天比较,两组第3、6天患肢肿胀减轻(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周径、CK值、局部创伤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6 d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虎杖膏外敷治疗成人蝮蛇咬伤,可明显减轻患肢肿胀及组织损伤,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术后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 d患肢无肿胀、Ⅰ级肿胀、Ⅱ级肿胀例数、术后疼痛指数及肿胀消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并且有效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孟河医派,马培之化瘀消肿贴治疗骨折后肢体肿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40例骨折后肢体肿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在抬高患肢等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传统冷敷治疗,观察组给予化瘀消肿贴治疗。治疗5d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1d、3d、5d后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比、肿胀评分、消肿时间、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肿胀周径比、肿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皮肤过敏,但观察组张力性水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河医派,马培之化瘀消肿贴能有效改善肢体疼痛、肿胀,治疗骨折后肢体肿痛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的160例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患肢疼痛程度、患健侧肢体周径差、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7 d的患健侧周径差均小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2/80),低于对照组的11.2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四肢骨折急诊手术患者,可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缓解患肢肿胀程度,加快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科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10例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5例,术后均预防性给予抗凝药物和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DVT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双下肢周径差、下肢DVT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常规组;术后3d、6d髌上15cm、髌下10cm处的双下肢周径差小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提高骨折术后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减轻患肢肿胀,明显降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芒硝冷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护理基础上联合芒硝冷疗,2组均连续干预7 d。比较2组干预前后髌骨上10 cm、髌骨中点、髌骨下10 cm的周围径、VAS评分及皮温。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5、7天髌骨上10 cm、髌骨中点、髌骨下10 cm周围径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第3天髌骨中点、髌骨下10 cm周围径明显缩短(P<0.05),干预后第5、7天VAS评分和髌骨上10 cm、髌骨中点、髌骨下10 cm周围径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第7天髌骨上缘10 cm的皮温明显降低(P<0.05)。结论芒硝冷疗能够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冰敷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均行手术复位治疗,术后常规抗菌、营养支持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术后即给予冰袋冷敷关节,每6h更换,持续7d,对照组术后不进行冰敷关节。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7d患肢疼痛、肿胀、渗出情况,使用HSS膝部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术后4、8周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肢疼痛、肿胀、渗出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4、8周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术后给予冰敷关节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肿胀、渗出,对膝关节功能康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