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组织病理学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总发病数的8%~11%,是少数可治愈的肿瘤之一[1].早期诊断、正确分期及临床治疗反应的监测是决定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8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结果,以探讨PET显像在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组织病理学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我国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总发病数的8%~11%,是少数可治愈的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正确分期及临床治疗反应的监测是决定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8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结果,以探讨PET显像在霍奇金淋巴瘤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诊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贵港市中医院2005年12月至2010年11月以来于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8例,分别进行骨髓活检分析,确定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期,比较骨髓活检前后分期判定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骨髓活检前后临床分期的判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Ⅰ~Ⅲ期患者骨髓活检前的例数分别为15例、18例以及21例,骨髓活检后Ⅰ~Ⅲ期患者分别为15例、14例及18例。骨髓活检对Ⅳ期的检出率显著升高,由原来的14例(20.59%)变为活检后的21例(30.88%),二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髓活检分析对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1年WHO淋巴造血组织疾病分类将霍奇金淋巴瘤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各型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不尽相同,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 lymphocyte persistant hodgkin lymphoma,NLPHL)临床少见,仅占霍奇金淋巴瘤(HL)的2%~6%,中位年龄41岁,男性多见。  相似文献   

5.
周航  邓飞  刘华庆 《贵州医药》2007,31(1):16-19
目的 根据WHO(2001年)淋巴瘤的新分类,对贵州省部分以往诊断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重新进行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研究并分类,以探讨新的WHO分类在我省淋巴瘤分类中的适应性.方法 应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对100例以往诊断的恶性淋巴瘤组织重新诊断分型,并根据新的WHO分类进行分类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NHL,B-NHL55例(55%),T-NHL44例(44%),有1例未明确诊断(1%).根据新的WHO分类,在B-NHL中,以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居多,共27例(47.2%).CD20表达94.5%(52/55).未能进一步分类3例(5.5%).在T-NHL,以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居多,共17例(38.6%),其次NK/T细胞淋巴瘤(NK/TCL)13例(29.5%).CD45RO表达86.3%(38/44).单纯HE染色的诊断结果符合率达78%,结合免疫组化符合率达96%.非霍奇金淋巴瘤Ki-67增值指数平均率为73.7%.结论 在病理形态的基础上,结合免疫表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绝大多数可明确诊断.WHO关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分类是较为统一而又明确的分类方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恶性淋巴瘤药物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是源于淋巴组织(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又称霍奇金病及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3例镜下均可见宽大的胶原带将淋巴组织分隔成多结节状;淋巴组织中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瘤巨细胞,间质胶原化,也可见镜影细胞,背景中见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示3例CD30表达阳性,其中2例CD15和CD20均表达阳性,1例CD20表达阳性,但CD15表达阴性。病理诊断为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结论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易误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PTL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12月18例经病理穿刺证实为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图像特点。结果:12例非霍奇金弥漫性B细胞型淋巴瘤,4例非霍奇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例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型6例,其中2例为单发结节,4例为多发结节,以低回声为主,多发结节者边界不清,部分相互融合成团,呈不均匀低回声型;弥漫性7例,超声表现为一侧腺体及峡部增大,以低回声为主,内部可见粗细不等的“条索状”及“网格状”回声;混合型5例,病变回声不均匀性减低,与桥本氏病声像图表现非常相似。肿块后方回声增强者1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血流情况:条状血流6例,星点状血流2例,混合血流(两者兼有)10例;肿块形态规则3例,不规则15例;颈部同侧淋巴结肿大者4例,无肿大者14例。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PTL病变诊断,但其超声表现具有多样性,对于不典型病灶,需要多种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才能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6,(5):399-400
目的:分析1例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了解本病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完善患者临床资料,描述肿瘤光学显微镜下病理特点,辅助特征性免疫组化标记检测,复习相关文献后做出临床病理诊断。结果:该患者门诊拟诊右侧睾丸炎收治入院,单侧睾丸全切术后,进行病理诊断,根据镜下特点及免疫组化标记,诊断为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结论: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在临床上较少见,预后差,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X射线、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治疗。结果 16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处局部疼痛和压痛;X线检查及CT显示,浸润型改变者8例、溶骨型5例、硬化型3例;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16例中单发骨病灶13例,多发病灶3例。2例发生病理性骨折。结论本病常侵犯单骨,多表现为虫蚀样浸润性和溶骨性骨破坏。X线及CT定性诊断困难,最后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11.
BSAP MUM1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SAP、MUM1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情况。方法对81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进行BASP、MUM1、BCL-6、CD10、CD3、CD20、CD15、CD30的标记。结果CD3、BCL-6、CD10全部阴性,BASP、MUM1、CD20、CD15、CD30的阳性率分别为58.02%、100%、7.41%、59.26%、100%。结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H/RS细胞起源于生发中心后期分化的B细胞,它是一种活化的B细胞。  相似文献   

12.
恶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是由淋巴或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发生克隆性恶性增生所形成的恶性肿瘤 ,分为霍奇金病 (hodgkindisease,HD)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lymphoma ,NHL)两大类。1 霍奇金病1 1 流行病学 HD在世界各地发病情况差异较大 ,欧美国家多发 ,可高达 40 % ,居淋巴瘤之首位。我国、日本发病率较低 ,分别为 8%、7 6 % ;欧美地区HD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白人多于黑人。好发于 1 5~ 34岁的年轻人和大于 50岁的老年人。经济落后的不发达地区儿童和青年人HD的发病率高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具有地区…  相似文献   

13.
恶性淋巴病 (ML D)分为霍奇金病 (Hodgkin disease,HD)与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 Hodgkin lym phom a,NHL ) ,以 HD临床上常见 ,其组织特点是 ML难点之一 ,误诊率较高。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其病理组织学变化规律 ,对正常核分裂与病理性核分裂以及诊断性 R- S细胞认识不足。为了进一步探索其组织学改变规律 ,我们进行了 6 5例观察。1 材料与方法收集运城市区医院病理科明确诊断 6 5例 HD,全部标本经甲醛固定 ,石蜡切片 ,HE染色。显微镜观察混合细胞型 (MC)、淋巴细胞消减型 (L D)、淋巴细胞为主型 (L P)、结节硬化型 (NS)等变…  相似文献   

14.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原发性胃淋巴瘤的特殊类型,来源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结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者,占胃恶性肿瘤2%~8%,并有逐年上升趋势[1].该病病情进展缓慢,起病隐匿,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本文就对胃MALT淋巴瘤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上肾脏淋巴瘤多属于继发性,由淋巴细胞随血行播散或通过腹膜后淋巴瘤直接侵犯所致,发生于肾脏的淋巴瘤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10%,比较罕见。本文总结了2003年5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3例肾脏淋巴瘤资料,综合分析其影像表现,有助于对肾脏淋巴瘤的诊断。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5月—2012年1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的深入,目前对其病理诊断分型、分期、治疗方法和残留病灶诊断评价等多方面均有了较大的变化,以下是2007年以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17.
陆玲芳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33-133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及淋巴组织的恶性淋巴肿瘤,主要原发于淋巴结,原发于乳腺在临床上极少见。据文献报道^[1],其占所有乳腺恶性肿瘤的0.12%~0.53%,好发于中年女性,男性极少,本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按组织病理学类型,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美罗华(Rituximah)联合CHOP(R-CHOP)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初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R-CHOP组和CHOP组各30例。R-CHOP组采用R-CHOP方案化疗;CHOP组采用CHOP方案化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R-CHOP组完全缓解率达80%,总有效率90%;CHOP组完全缓解率为60%,总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显著,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相似,可作为该病目前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对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入选12例病理明确、Ann Arbor分期Ⅰ~Ⅳ的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进行放化疗联合治疗。结果:12例患者9例CR(75.0%),2例PR(16.7%),l例PD(8.3%),全组1年总生存(OS)率90.8%。结论:同期放化疗对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本院2007至2013年期间确诊的5例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患者,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脾脏肿大、左上腹疼痛、乏力消瘦、贫血、发热等。经B超检测均为脾内多发性占位。5例患者均切除脾脏及术后化疗,其中2例配合放疗,30d后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原发性非霍奇金脾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且症状不明显,所以诊断上有一定难度。切除脾既是诊断手段也是治疗手段,术后加以辅助化疗或放疗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