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型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和视网膜病变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2DM)患者尿白蛋白排泄(UAE)与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43例老年2DM患者同时进行了24hUAE测定、眼底检查和详细的临床资料分析。结果①DR的发生率随UAE的增加而增加,正常、微量和大量白蛋白尿患者,DR的发生率分别为117%、760%和833%,增殖性DR发生率分别为18%、147%和367%;同样,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亦随DR的出现和进展而明显增高;②有白蛋白尿,但不伴DR的患者,其白蛋白尿常由其他非糖尿病性疾病所致。结论老年2DM患者UAE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DR的存在与否对其白蛋白尿的病因有重要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最新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中风风险较高。澳大利亚、新加坡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对1671名2型糖尿病的中年患者进行了研究,经过对他们的眼底的专业照片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种疾病是由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住院治疗的5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有关DR的危险因素。结果 (1)54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153例(28.28%)合并有不同程度DR;(2)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血浆胰岛素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和尿微量白蛋血排泄率(UAER)与DR发病有关;(3)I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ER和病程为两个独立且具有预报DR作用的变量。结论 众多因素与DR发生有关,其中UAER和病程是两个最重耍的DR危险因素,且UAER具有早期预报DR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60岁)约30%为糖尿病患者(7813万),其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1]。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总骨折、髋部骨折、上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均增加[3-5],2型糖尿病患者任意部位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22%,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7%[4]。  相似文献   

5.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DM组)138例,按眼底结果进行分组,对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病程、血压、血糖、尿蛋白排泄率、血脂等进行分析.结果DR与病程、UAER、ApoB密切相关.结论病程、UAER、ApoB是DR的三个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初次诊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1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诊断的11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眼科检查明确患者眼底是否存在DR。比较不同营养风险患者间DR的发病率;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明确GNRI是否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118例患者中53例患者无DR, 39例患者为非增殖期DR, 26例患者为增殖期DR;无营养风险组、轻度营养风险组、中度营养风险组和重度营养风险组患者分别有49、 40、 19和10例。无DR组、非增殖期DR组和增殖期DR组在体质量指数和GNRI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营养风险组和中-重度营养风险组患者DR发病率显著高于无营养风险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NRI与糖尿病眼底病变程度呈显著负相关性(r=-0.6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A1C过高、合并糖尿病肾病及GNRI过低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DR的曲线下面积...  相似文献   

7.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DM组)138例,按眼底结果进行分组,对相关因素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病程、血压、血糖、尿蛋白排泄率、血脂等进行分析。结果:DR与病程、UAER、ApoB密切相关。结论:病程、UAER、ApoB是DR的三个相对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江苏省城乡居民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17年4至7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对江苏省盐城盐都区、镇江句容市抽取4 074名18~7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血糖检测和眼底筛查。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期治疗研究分级≥20定义为糖尿病特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新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337例,其中老年组109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患者血糖状况资料并采用免散瞳的眼底照相机(TRC-NW100 non-mydriatic camera,Topcon,日本)进行眼底病变筛查,计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 结果 受试者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4.7%,其中老年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8.3%,非老年组为4.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糖尿病组与非老年糖尿病组中视网膜病变比较,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4±11)mm Hg与(113±7)mm Hg,P<0.05],而血糖水平、血脂及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与其它年龄组人群相似,其危险性并没有因为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是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 ,在新疆少数民族聚集区有关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分布特征报道较少 ,给本地区 DR防治带来不便。为此 ,我们对 1995~ 1998年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并发 DR的维吾尔族、汉族糖尿病 (DM)患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现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1.对象 :自 1995年以来在我科住院确诊的 2型 DM患者5 6 5例 (按 1985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其中男 2 5 5例 ,女310例 ,平均年龄 5 3.4± 9.3岁。汉族 36 2例 ,维吾尔族 (简称维族 ) 2 0 3例。2 .方法 :1眼科检…  相似文献   

11.
将230位行彩色眼底照相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NPDR)轻度、NPDR中度、NPDR重度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PDR)五期。根据裂隙灯接触镜检查判断有无黄斑水肿。按较好眼视力情况分为≤0.1、≤0.5、≤1.0、〉1.0四等级;按照视功能调查表(VFQ-25)修改版自我评分情况分为≤30分、≤40分、≤50分、≤60分、≤75分、〉75分六等级。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诊断分期、黄斑水肿与视力、评分等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NDR、轻度NPDR、中度NPDR(143例)与视力、评分等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DR发展的全过程中,病变的严重程度、有无黄斑水肿与视力变化以及自我感知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在病变的早期不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胡咏新  孙利 《山东医药》2011,51(10):94-9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DR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8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因素作二项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 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合并蛋白尿与2型糖尿病患者DR的发生有关(P均〈0.001)。结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合并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镜观察视网膜变化,并检测HbAlc,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测量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202例患者中有84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病率为41.6%.在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42例,占DR组总数的67.86%;非DR组中,尿白蛋白总量>30 mg/24 h的2型糖尿病病例有20例,占非DR组总数的16.95%.通过对两组数据的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DR组和非DR组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等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的24小时尿白蛋白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将上述可疑危险因素纳入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中收缩压,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24小时尿白蛋白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有关,其中病程长短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影响最大,是决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24小时尿白蛋白总量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陆君  邱明琪 《山东医药》2008,48(38):45-46
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腰椎正位L2~4和左侧股骨近端包括股骨颈(FN)、大转子(TR)、Ward三角(WR)骨密度(BMD)测定,T2DM组按病程、有无白蛋白尿、视网膜病变等分组.结果 与对照组各部位BMD比较,T2DM组病程<5 a者无统计学差异;5~10 a者L2~4降低(P<0.05),左侧股骨近端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10 a者L2~4、FN、TR明显降低(P<0.01),WR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无白蛋白尿者比较,有白蛋白尿者腰椎和股骨近端BMD均降低(P均<0.05).与无视网膜病变者比较,有视网膜病变者腰椎、FN、TR的BMD明显降低(P均<0.05),WR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提示T2DM患者BMD降低与病程、视网膜病变和白蛋白尿相关,检测BMD最适宜、最敏感的部位是腰椎正位L2~4,其次为左侧股骨近端.  相似文献   

15.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90例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C肽等各生化指标并检测眼底,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无病变组)、无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无增殖期组)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组)3组,比较各组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指标。结果无病变组103例,无增殖期组59例,增殖期组28例。3组糖尿病病程分别为(121.1±93.3)(、149.6±112.1)及(182.2±8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7±2.3)、(9.7±2.1)及(9.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白蛋白(56.0±185.6)、(234.2±535.1)及(229.9±513.9)mg/L,(P<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04、1.002和1.143)。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3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T2DM)发展为DN者分别为25%~40%和5%~40%,微量白蛋白尿(MA)发生率约39%,马来群岛人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大量蛋白尿患病率为15.7%,MA为39.7%。在ESRD透析患者中,DN约占1/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与大血管病变一个新的独立的危险因素〔1,2〕。当常规尿出现尿蛋白之前已有 2 0 %~ 5 0 %的病人已有微量白蛋白尿〔3〕。当常规尿查出尿蛋白已不是早期 ,且病程进展快 ,很难阻止其发展。本文对184例老年人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进行尿蛋白测定及眼底检查 ,以探讨蛋白尿与DR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T2DM患者为我院干部病房住院及门诊病人共184例 ,诊断按WHO ( 1985 )标准 ,年龄 60~ 75岁 (平均 65 4岁 ) ,病程 3~ 2 0年 ,男 174例 ,女 10例 ,所有病人均做眼底检查 ,测常规尿…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而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可能逆转,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甚微,而中重度 NPDR 及增殖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CDU)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颈动脉CDU检查的T2DM患者62例,其中微量蛋白尿者33例(病例组),蛋白尿29例(对照组),应用CDU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无斑块及狭窄形成,并分析其狭窄程度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结果病例组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UAE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84,P<0.000 1)。结论 CDU能对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情况做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改变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例正常人(K组)血小板ADP聚集率和血小板表面颗粒蛋白(CD62P和CD63)表达的变化,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结果:与K组比较,B组和C组血小板ADP%显著升高,P值分别小于0.05和小于0.01,A组,B组和C组血小板表面CD62Pt CD63表达阳性率,。均显著升高,以C组最高,血小板ADP聚集率与CD62P和CD63表达的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和活化功能显著增强,尤其在伴有白蛋白尿的患者中,并参与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