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宜兴市职业人群布鲁菌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宜兴市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点职业人群的从业人员采血进行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筛查。结果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初筛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79%,查出病人1例,布鲁菌感染者4例。结论发现布鲁菌病新感染病例,有必要在全市开展布鲁菌病监测,在重点职业人群中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以控制布鲁菌病流行,严防布鲁菌病从输入性转为地方性。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了解宁夏省海原县布鲁病(布病)的人间感染现状。②方法采用血清学与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布病个案调查和检测。③结果血清检测共计391人份,阳性8例,阳性率2.05%;男女均可感染并散在发生,感染者以从事畜牧兽医人员居多,感染者年龄25~48岁。④结论应加强布病疫情的监测,防止布病疫情的爆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3.
朱岩峰 《吉林医学》2012,33(6):1236-1237
目的:了解子长县重点职业人群布鲁菌感染情况,对于疫情及早发现及早解决,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为制定布鲁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采血实验室检查的方法,用布鲁菌虎红平板凝集反应初筛,对重点职业的从业人员150例进行布鲁菌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8%,布鲁菌感染者3例,查出患者1例。结论:见于发现1例布鲁菌病例,建议在在全县开展布鲁菌病监测,尤其是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布鲁菌病健康教育,严防布鲁菌病从输入性转为地方性,达到控制布鲁菌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牛俊杰 《基层医学论坛》2015,(11):1522-1523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的发病状况,流行病学特征,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襄汾县2011年—2013年人口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基本信息系统”,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全县新发病例数为46例,发病率为9.36/10万;2012年全县新发病例数为47例,发病率为10.42/10万;2013年全县新发病例数为51例,发病率为11.31/10万。2011年—2013年全县报告新发病例144例,疫情涉及全县所有乡镇,发病数最多乡镇33例,占22.92%,发病数最少的乡镇1例,占0.69%。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其中男116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4.14∶1。发病年龄集中在40岁~60岁之间,一年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为3月~6月,病例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襄汾县人间布鲁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局部存在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锡林郭勒盟人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评价防控效果。方法对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7~70岁组重点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 2010-2014年锡林郭勒盟共采集和检测血清106 768份,其中阳性5 481份,各年阳性率分别为12.29%、12.38%、9.13%、3.13%和4.60%;发病1 908人,各年发病率分别为7.29%、7.93%、2.81%、0.67%和0.66%;患病3 861人,各年患病率分别为9.95%、14.71%、8.22%、1.51%和2.45%,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人群主要为牧民和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结论锡林郭勒盟布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需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锡林郭勒盟2016—2020年布鲁菌病(布病)病例就诊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对病例开展督导和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6—2020年布病个案信息,通过发病-诊断间隔、急性期诊断比例和就诊地点分析布病病例就诊的相关情况。发病-诊断间隔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率和占比的比较、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锡林郭勒盟2016—2020年共报告布病4 662例,农牧民等职业人群占81.04%,发病年龄以30~<60岁为主,占77.33%,男女性别比为1.69∶1。异地就诊率超过60.00%的有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和二连浩特市,病例主要流向盟级医疗机构。发病-诊断间隔中位数为4d, 92.86%的病例可在急性期内诊断;非职业人群布病的急性期诊断比例低于职业人群(χ2=10.054,P=0.002)。结论 锡林郭勒盟是布病发病的热点地区,病例发病后诊断比较及时。全盟范围来看,该地区布病诊疗能力和资源相对充足,但以旗县为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市布病疫情流行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对象为来自全市13个县市区布病就诊患者、可疑病例排查者,采集患者静脉血5 mL,采用血清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检测。结果:检测标本473份,阳性109份,阳性率为23.0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30.00%,女性阳性率为9.82%。男∶女=5.81∶1;45~59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26.04%。职业分布以养羊养殖户人群检出率最高,达60.42%;地区分布以襄垣、平顺较高,分别为37.50%、36.36%。结论:长治市布病疫情持续不断,呈现散发、多发趋势。实验室接受各类检测样本数量逐年增高,但无局部爆发疫情发生。故做好布病散发疫情的防治是我市现阶段布病防控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2009—2021年河南县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 RBT)和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 SAT)方法,实验结果结合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确定患病病例,数据使用Excel 2007软件录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确诊布病病例71例,患病率为1.41%,男性31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为0.78∶1。年龄最小为15岁,最大为77岁,>15~55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为69例;民族为藏族;职业为牧民。结论 青海省布病流行仍是小范围、点状、分散发生,相关部门需建立“群防、群治”机制,才能遏制布病疫情的回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4年广西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广西7个布鲁氏菌病老疲区县(市)的职业人群进行监测,了解其在人间的流行情况。方法 用试管凝集试验对职业人群血清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899人份血清,阳性63人,阳性率为7.0l%。其中男性60人,女性3人,男女感染率有明显差异(X^2=12.2 P〈0.01)。职业以兽医感染最高,达20.23%。结论 从检测结果分析,广西的布鲁氏菌病仍达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10.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流行有地域性,多在北方省份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染疫的家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产品或其污染物而感染布病.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分析陕县2011~2012年布鲁氏菌病人间发病特征。方法对2011—2012年陕县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统计处理。结果2年间报告83例新发病例,2012年与2011年相比发病上升109.54%;2012年高危职业人群RBPT检查阳性率高于2011年;3~10月份占发病人数的83.13%;4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95.18%,男女之比3.88:1;布鲁氏菌病患者发病诊断周期较长;传染源为病羊。结论布鲁氏菌病疫情在陕县呈现快速上升状态,存在本病暴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沧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感染状况,掌握该市布病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市18个县(市、区)开展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检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确诊布病病例。结果沧州市2011-2017年全市共调查布病高危人群57 616人,血清学检测9 075人,平均阳性率为5. 34%。其中2013年最高,为8. 67%; 2011年最低,为3. 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 53,P 0. 01)。地区间阳性率不同,南皮县最高,为13. 08%;海兴县最低,为0. 49%,各县(市、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 87,P 0. 01)。不同职业人群阳性率比较,放牧、屠宰、饲养较高,皮毛及乳肉贺加工、贩运人员最低,不同职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 56,P 0. 01)。结论沧州市布病疫情较严重,要继续加强人间布病监测,加大高危人群健康干预力度,积极与畜牧部门合作,加强源头防治,降低全市人群布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布鲁菌病(布病)病例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确诊的布病患者86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门诊健康人群7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为485.9...  相似文献   

14.
胡桂枝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56-357
目的了解我县布鲁菌病流行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右玉县2007年布鲁菌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监测疑似患者287例,确诊99例,发病率99/10万。流行病学特征:年龄分布表现为51岁~60岁为发病高峰阶段;职业分布为农民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牧民、屠宰、皮毛收购与加工的人员;季节分布表现为4月-8月发病率最高;性别分布表现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地区分布表现为县城北部地区发病率高于南部地区。结论针对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控制和降低布鲁菌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宁夏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布病)流行特征,为科学开展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牛羊屠宰人员、养殖户等职业人群患布鲁氏菌病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职业人群发病特征,对确诊患者血样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 2007年—2020年宁夏累计对215 723名职业人群开展了布鲁氏菌病筛查,共确诊11 964例(5.55%)布鲁氏菌病患者,2015年达最高,为1 810例(15.82%);试管凝集实验阳性中(SAT)1∶400阳性占比最高,为3 082例(25.76%);同心县2012年为138例(45.70%),2013年为301例(42.63%);海原县2014年341例(50.0%),盐池县2015年271例(38.11%)。2016至2020年西夏区、利通区等地区成为新的高感染地区,高职业分布以男性(7 976例,发病率6.50%)为主(χ2=495.92,P<0.05),40~岁年龄组(1 536例,发病率7.56%)居多(χ趋势2=281.21,P<0.05),屠宰人员597例(发病率9.7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宁夏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方法 参照<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WS 269-2007<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方法进行布鲁氏菌病特异性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2009-2011年共接诊发热、关节痛等症状患者918例,其中布鲁氏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396例,阳性率达43.14%(396/918),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新发病例389例.结论宁夏人间布鲁氏菌病局部地区存在暴发流行的威胁,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引起卫生、畜牧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刘树义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165-165
通榆县是吉林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重点流行区之一。布病是由于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报告病种之一。其主要传染源是染病家畜。人由于接触染病家畜、染病产品、污染物或通过呼吸道吸入带有布鲁氏菌病的尘埃而感染布病。布病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着畜牧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佛山市南海区职业暴露人群对布鲁菌病(布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高危行为习惯和个人防护行为情况,分析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PPS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内职业暴露人群开展布病防控知识与行为的问卷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共调查职业暴露人群154人,不同工种的性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广州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及试管凝集试验(STA)对2009-2013年广州市从事羊、牛、猪畜养殖、交易、屠宰、畜产品加工销售、兽医等职业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通过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对职业人群和劳动场所管理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分析防控策略效果。结果 5年共监测重点人群3 747人,其中男2 662人,女1 085人,阳性85人,阳性率为2.27%,其中隐性感染44例,发病41例。不同职业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牲畜销售、肉类加工销售(3.67%)和屠宰(2.81%)等职业感染率较高,养殖业(0.58%)较低。感染者主要分布在白云区,男女比例为5∶1,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各年份之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市人群布鲁氏菌病感染率居高不下,职业人群发病率较高,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为加强牲畜流通环节的检疫和管理,做好职业人群的主动监测、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布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预防、控制布病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常规布病报告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从2005年—2013年,第六师共报告布病病例116例,年平均发病1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11/10万。布病发病呈总体上升趋势,2013年达到高峰,发病率11.15/10万。西部团场发病高于东部,且与新疆的高发地相邻。发病职业种类数呈上升趋势;发病以成年男性为主,尤其是40岁~64岁人群,在学生和儿童中开始出现病例;呈季节性发病,8月份为高峰。结论第六师的布病发病情况目前并不严重,但如果不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即将进入布病的快速上升期。控制布病的原则是政府主导,部门配合,而其关键在于传染源的控制和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