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镇痛对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联合小剂量吗啡镇痛组(PM组)和吗啡镇痛组(M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采用不同麻醉方法镇痛后,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指标。结果两组48 h内各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3 d MMSE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小剂量吗啡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降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中静脉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与对照组术后镇痛效果及吗啡用量。方法 选择胃癌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三组均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A组(试验组)静脉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B组仅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C组(对照组)未用超前镇痛。三组术后均采用术后镇痛。分别记录术后6、12、24、48小时的BP、RR、HR、SPO2、VAS(疼痛评分)、吗啡用量。结果 A组在4个时间点VAS均为最低,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6h、12hB组与C组VA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4h、48h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PCEA(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吗啡累积消耗量在4个时间点均为最低,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与C组的吗啡累积消耗量在4个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为胃癌根治术患者达到满意的超前镇痛,并且尽量减少术后吗啡及其它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可使用静脉小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吗啡超前镇痛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发挥外周及中枢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小剂量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费用。方法将188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82例,小剂量吗啡1.5-2mg单次硬膜外注射,对照组B组106例,吗啡4mg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观察A、B两组术后1h、4h、12h、24h、48hVAS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并比较A、B两组的镇痛费用。结果术后48h内两组镇痛均有效(VAS<4),术后1h、4h、12h、24h镇痛效果A组与B组无差异(P>0.05),术后48h镇痛效果B组优于A组(P<0.05),不良反应A组少于B组(P<0.05);费用B组是A组的4倍,经济性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小剂量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术后镇痛有效,不良反应少,费用低,方法简单,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静脉注入进行超前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年龄55~65岁,ASAⅡ或Ⅲ级,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在术前10 min静注氯胺酮1 mg/kg,继之以1m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B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术后感觉疼痛时间,镇痛药用量及术后各时点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开始时间,A组比B组明显延长(P〈0.05)。PCA术后用药量B组〉A组,两组VA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在术前及术中应用氯胺酮能明显降低术后患者PCA用药量,具有明显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怡霏  白浩  强波 《贵州医药》2020,(4):611-612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80例,按照采用的麻醉方案将其分为硬膜外麻醉组(n=97)和全麻组(n=83)。观察两组患者围麻醉期麻醉监测指标、麻醉应激相关指标,采用认知功能智力状态简易评价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5 d的认知功能进行测评,测评两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VAS评分并比较。结果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痛觉阻滞持续时间、痛觉退至T12时间均低于全麻组患者(P<0.05);术后1 d、3 d、5 d硬膜外麻醉组VAS评分均低于全麻组(P<0.05);术后1 d、5 d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全麻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患者(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方案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可能与该麻醉方案对患者的应激反应影响相对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小剂量麻醉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78例ASAⅠ~Ⅱ级择期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术前30min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g。A组(27例,氯胺酮组)续加氯胺酮30mg;B组(25例,芬太尼组)续加芬太尼30μg;C组(26例,对照组)0.9%生理盐水0.5mL。5min后注入2%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1∶20万)8~10mL。观察3组患者超前镇痛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镇痛评分的比较。结果 3组超前镇痛作用的比较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A、B两组在术后疼痛及局麻药间隔时间上较其长(P<0.05或P<0.01),在局麻药用量上较其少(P<0.05),且A组较B组在术后止痛时间上要长(P<0.05);在术后镇痛评分的比较上,与B、C组比较,A组在1~3分(轻度疼痛)所占比例较其大(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并发症3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小剂量超前镇痛均能明显抑制术中牵拉痛,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氯胺酮比芬太尼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胆囊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硬膜外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切皮前硬膜外注入舒芬太尼10μg,B组注入生理盐水2 ml作为对照.记录BP、HR的变化、硬膜外用药量及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抑制发生.与B组比较,A组术中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相似(P>0.05),但A组自控镇痛首次触发时间比B组迟,有效触发次数少(P<0.05).结论 硬膜外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可减少硬膜外用药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8.
王云  于军 《西北药学杂志》2007,22(3):146-146
目的探讨小儿骶管麻醉吗啡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60例,A组术前骶管注射布比卡因2mg·kg-1和吗啡0.04mg·kg-1;B组术前骶管注射布比卡因2mg·kg-1,手术结束时骶管注射吗啡0.04mg·kg-1;C组术前骶管注射布比卡因2mg·kg-1。用OPS评分法评测术后患儿疼痛程度。结果A组术后6,12和24h的OPS评分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A和B组评分高于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吗啡骶管注射超前镇痛明显减轻患儿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行骨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采用全麻,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睁眼时间、麻醉前和术后1、6、12、24、48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间的手术时间、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5次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A组术后1、6、12、24h MMSE评分显著低于B组,术后1h、6h A组的POC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组(P均<0.05)。结论和全麻相比,硬膜外麻醉对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实施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基于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其中A组采取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取吸入麻醉,比较分析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A组患者术后平均睁眼时间明显比B组短,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两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 h其MMSE评分可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24 h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吸入麻醉而言,全凭静脉麻醉苏醒的时间明显要短,且术后认知功能水平的恢复时间也更快,在老年手术患者中适合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腔多模式镇痛对妇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子宫切除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硬膜外腔自控镇痛(吗啡5mg+罗哌卡因125mg+氟哌利多2.5mg),术毕时连接PCEA泵;B组:采用吗啡硬膜外腔镇痛,术毕时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18h后硬膜外再追加吗啡2mg,拔出硬膜外导管;C组:采用吗啡单次硬膜外腔镇痛术复合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术毕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氟哌利多1.5mg后拔出硬膜外导管,18h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8h后重复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观察记录3组的镇痛效果(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均能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明显少于A、B组(P〈0.05)。结论:3组均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氟比洛芬酯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方式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在全麻下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且麻醉效果确切的患者94例,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A组)、对照组(B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5min缓慢静注布托啡诺2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B组以生理盐水5mL缓慢静注。分别于术后1、4、8、12、20、24h进行镇痛及舒适度评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晕、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除术后1h其它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B两组分别为8.5%和19.1%,A组显著低于B组(P<0.01),头晕、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的的发生率两组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改良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5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超前镇痛Ⅰ组(P1组)、超前镇痛Ⅱ组(P2组)、超前镇痛Ⅲ组(P3组)、术后镇痛组(PO组)。C组术前后不给予药物;P1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P2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术毕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P3组术前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PO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观察各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第2天的皮质醇(Cor)、血糖(Glu)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各组术前Cor、Glu和IL-6、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天,P1、P2、P3、PO组的Cor、Glu和IL-6、T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而P2、P3组的Cor、Glu和IL-6、TNF-α浓度显著低于P1、PO组(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能有效抑制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抗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镇痛皮肤瘙痒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产妇60例,ASA均为Ⅰ~Ⅱ级,均采用硬膜外镇痛,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B组),对照组(C组),每组各30例。胎儿取出后5min后硬膜外给予镇痛首剂。B组:镇痛首剂采用布托啡诺0.5mg+吗啡2mg+0.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6ml,硬膜外镇痛泵维持量采用布托啡诺1.5mg+吗啡6mg+0.1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给药速度2ml/h;C组:镇痛首剂采用吗啡2mg+0.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6ml,硬膜外镇痛泵维持量采用吗啡6mg+0.125%布比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给药速度2ml/h。观察术后48h内产妇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眩晕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术后48h内皮肤瘙痒发生率:B组(10%)与C组(53.3%)比较明显减少(P〈0.05);②视觉模拟评分(VAS):B组比C组明显降低(P〈0.05);③Ramsay镇静评分:B组比C组明显增高(P〈0.05);④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6.7%)与C组(33.3%)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在预防术后硬膜外镇痛的皮肤瘙痒效果肯定,而且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芬太尼在硬膜外腔一次注药后的镇痛作用和用药后尿潴留并发症。方法(1)371例硬膜外腔穿刺节段为T8~T10的患者随机分为A(芬太尼)组、B(吗啡)组和C(无镇痛)组;(2)521例硬膜外腔穿刺节段为T12~L3的患者分为a(芬太尼)组、b(吗啡)组和c(无镇痛)组。于术后4.5h、6.5h分别比较疼痛程度,术后6.5h比较尿潴留情况。结果3组(A、B、C组或a、b、c组)疼痛、尿潴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在4h时A、B组(或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尿潴留在6.5h时A组与B组(或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苏太尼、吗啡在4.5h内时镇痛无差异,随着时间延长,芬太尼镇痛作与吗啡相比镇痛作用减弱,在6.5h时芬太尼的尿潴留发生率少于吗啡,在临床镇痛时要辩证镇痛时间和尿潴留统一。  相似文献   

16.
王娟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2):19-19,40
目的比较吗啡与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吗啡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方法均采用硬膜外联合腰麻,术后经硬膜外导管分别给予吗啡或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镇痛效果(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瘙痒等。结果吗啡组与舒芬太尼组患者镇痛效果和镇静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小剂量的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和较小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徐刚  匡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382-3383,3386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在儿童鼻内镜腺样体摘除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住入院待手术的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为超前镇痛组,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地塞米松5 mg,术毕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为术后镇痛组,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术毕注射地佐辛0.1 mg/kg、地塞米松5 mg;C组为对照组,术前、术后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三组诱导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拔管时间,苏醒期患儿有无躁动呛咳;术后0.5、1、2、4、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C组患儿MAP、HR拔管时、拔管后均高于诱导前,且高于A、B组拔管时、拔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呛咳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0.5、1、2、4、6、12、24 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拔管时间大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6、12、24 h的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地塞米松复合液超前镇痛在儿童鼻内镜腺样体摘除术中具有协同作用,能延长术后镇痛的时间,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且术后苏醒迅速、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后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50例ASAI-Ⅲ级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前静脉注射托烷司琼5mg;B组术毕镇痛泵加托烷司琼5mg。术后观察并记录0、8、16、24、48h视觉模拟评分WAs),恶心、呕吐发生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VAS评分均达到满意效果,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程度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托烷司琼能有效防止老年患者术后PCEA导致的恶心、呕吐,麻醉前应用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在开胸手术前使用是否有超前镇痛的效果,并对比其不良反应。方法我院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Ⅰ、Ⅱ、Ⅲ3组,各20例。Ⅰ组采用术前氟比洛芬酯,术后吗啡的镇痛方法;Ⅱ组采用术后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Ⅲ组采用术后吗啡镇痛。观察各组术后1、2、4、8、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手术过程中3组患者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后1、2、4、8hVAS评分Ⅲ组明显高于Ⅰ、Ⅱ组;且术后4h内VAS评分Ⅱ组高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VAS评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Ⅰ组和Ⅱ组无差别,均明显低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吗啡复合应用可以增强镇痛效果,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以7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术中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给予七氟烷吸人麻醉,C组给予异氟烷吸入麻醉,术中根据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值调整用药量,术后进行持续镇痛。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间点(1、3、6、24h)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1h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A组患者的MMSE评分于术后3h恢复至术前水平,而B组为6h,C组为24h。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但全凭静脉麻醉恢复更快,吸人麻醉中七氟烷较异氟烷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